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财政政策怎么发展

中国财政政策怎么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6 10:16:14

⑴ 结合2020年的国家经济形势,如何考虑2021年的财政政策,以及如何实现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⑵ 财政政策的形成发展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一方面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⑶ 目前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什么

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如下:
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同时,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具体参考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⑷ 国家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1、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4)中国财政政策怎么发展扩展阅读
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1、为了使消费进一步回暖, 4 月底自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门发布的《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之后,各地纷纷涌现出大量相应政策力图通过实施税收优惠、加大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畅通二手车市场和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回补汽车消费。在政策实施后汽车类消费连续三个月为正,7、8、9 月份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12.3%,11.8%和 11.2%,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为了稳定就业,保证社会稳定,在国家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推动下的精准扶贫,使农村贫困地区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加快,有效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并促进了就业。在政策的实施下,2020 年第三季度失业率下降,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全年目标 9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
3、在企业贷款方面,国家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2020 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 73.5%,虽比上季度降低 2.3 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 7.6 个百分点,表明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满足。为对冲疫情以支持实体企业渡过难关,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宽货币、扩信用的财政金融纾困政策,加大对企业贷款资金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在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坚定了企业的投资决心,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的趋势将会持续。
4、同时为了为应对疫情和外部冲击,地方债务大量发行,将加重财力薄弱地区的债务负担,应当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提高债务发行和资金使用透明度,严控债务风险,合理定价,通过多种措施激活二级市场流通功能。

⑸ 目前中国的财政政策具体有哪些

中央银行开始扶持各中小银行,帮助经济快速发展,降低通货膨胀率。

“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

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段话指的是剥削阶级国家怎么使用财政政策。

(5)中国财政政策怎么发展扩展阅读: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⑹ 求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第三阶段是从1997到2002年。1997年开始,由于增长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调控的新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低谷来临,物价走低、投资低迷、失业增加等通货紧缩迹象开始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此期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质则是通过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

⑺ 2020年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三大攻坚战完成之年,宏观经济的稳定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这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撑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2008年开始,已延续11年。不同年份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有很大差异。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实行力度越来越大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在稳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预计超过2.3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规模,更是让社会明显受益。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行仍有必要性。

2020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强调“要大力提质增效”,区别于2019年的“加力提效”,在具体表述上强调“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⑻ 2010到2019中国财政政策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3

⑼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是怎么样的对当前经济形势有何影响

目前我国的财政政策是相对稳健偏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为政府过苦日子,实行减税降费,政府放管服,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进行供给侧改革,推进营改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同时保持合理财政赤字,增加项目支出,增强居民获得感,推进消费升级。

对2019年我国经济保持稳中求进发展态势起到作用。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离不开国际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我们先从这次国际金融风暴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谈起。早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教训。必须加快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必须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9)中国财政政策怎么发展扩展阅读: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阅读全文

与中国财政政策怎么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瑞士人拜访英国总是抱怨什么 浏览:286
中国还有哪个地区有疫情 浏览:5
中国电建为什么不涨 浏览:822
英国作业满分5分得b多少分 浏览:438
伊朗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多少 浏览:293
伊朗怎么上油轮 浏览:821
印度什么时候朝圣 浏览:18
赛尔维亚到中国飞机票多少钱 浏览:936
旧中国足球协会成立于多少年 浏览:859
阿联酋与伊朗之间是什么 浏览:252
意大利国家有哪些国家的 浏览:52
中国共有邻国多少个 浏览:893
印尼有多少华人华侨华裔 浏览:325
美国制裁伊朗给伊朗带来了什么 浏览:821
结合所见所想如何理解中国精神 浏览:704
中国最大的宅院是哪个 浏览:359
一千万越南盾什么生活水平 浏览:576
印尼gdp为什么这么高 浏览:357
英国进入中国的关税是多少 浏览:863
中国哪里可以赛车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