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人如何表达爱意的
小编:汤峻
中国人的情人节——七夕节即将来临,许多情侣和单身狗早已蠢蠢欲动。正在恋爱的人们思考着如何让两人的感情升温,而单身狗们想着如何俘获另一半,但有时候就是爱在心口难开,怎么办?我们不妨来学学中国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
古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很多,例如作诗、画像等等,但有时自己的才华捉襟见肘,搞不好弄巧成拙,因此,定情信物便派上用场了。
定情信物在古代就开始流传,很多诗词歌赋中都对定情物有所描述。中国人相对含蓄保守,在定情物上反而显得浪漫随性。古代定情信物包括:手镯、缠臂金、戒指、耳环、香囊等,或者是家中祖传的某种小物件、本人精心选购的某种纪念品等。无论定情信物价值高低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寓意。送上信物,犹如呈上自己的心愿,表明自己将终身不移其志。
◆手镯
手镯在古代有时被称作“跳脱”,《唐诗纪事》中记载,唐文宗言到“轻衫衬跳脱”,询问众臣何意,众臣不知,文宗便说“跳脱即今之腕钏也”。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缠臂金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绾臂双金环”指臂钏,又称缠臂金,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其奥妙在于,从各个角度看,都是数道圆环,如手镯般美丽。另有词为证: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寒馀缠臂金。可见,臂钏为当时女子的普遍饰物。
苏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sǎn)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更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见臂钏为古代女性容色增辉的效果。
◆戒指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
◆耳环
耳环又称耳坠,是戴在耳朵的饰品,古代又称珥、?。耳环都是金属为主,有些可能是石头、木、或其他相似的硬物料。《陌上桑》里,男人为之倾倒的罗敷是“耳中明月珠”;《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是“耳着明月?”。罗隐在《杂咏》诗所写的游春女子是“金环耳际摇”。清代李笠翁在《闲情偶记.生容》里将耳饰中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香囊(荷包)
香囊的风情意味是在男女情事上。有一说,女子佩香囊意谓有所归属,这也是中国不少民族用赠香囊来表示爱慕之情的缘故。香囊在我们通常的概念中,就是定情之物,它传情达意的密码是多种多样的,含蓄且优美。
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许多香囊都有鱼的形象,鱼是中国传统的隐语,有期重性事融治的意思。着名的古诗《江南》中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也可理解为是一首艳诗。
◆簪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搔头是簪的别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于是搔头之名由此而来。周宣王的姜后有一段“退簪劝政”的佳话: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废国政,明晓大义的姜后为了规劝丈夫勤政,就退去发簪和耳坠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后的心意后感到羞愧,于是开始励精图治,开创了周王室的中兴局面。簪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
◆梳子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赠送表达爱意的礼物——梳子。
古人用头发寄托相思之情,而梳理头发用的梳子也成了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在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另外,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七夕送梳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并传承,还还赋予了更丰富的寓意:梳子代表相思,代表着对方很想念很挂念你;梳子每天都梳理头发,也代表着他与你的亲密关系,有白头偕老之意;梳子代表爱情,古代一般用作定情信物;梳子也寓意,把心结打开,让烦恼一扫而过,而且梳头会给头皮保健,带给人健康自信??
中国古人表达爱意的定情信物还有很多,各位朋友赶紧行动起来,小编也要努力去找女朋友了~
❷ 中国独特的浪漫指的是什么中国人传统的爰情表达方式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独特的浪漫指的是什么?中国人传统的爰情表达方式体现在哪些方面?古代人表达爱情,和现代人比起来,应该还是比较含蓄的吧!现代人最熟悉的很多诗都是用来表达爱情的。比如诗经里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唐朝诗歌里的爱情诗就更多了。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还有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宋词里也有很多。比如:欧阳修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❸ 古时候的文人在七夕节的时候都是怎样表达爱的
五、结语
源于秦,盛于汉,完善于魏晋,七夕节最有名的神话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文人作为最感情的人群,不仅从牛郎织女两人的爱情中,形成了一种以星宿崇拜为核心表达的七夕文学,也对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有所散发,形成了一种以动物形象为核心表达的七夕文学。
同时,对其中反派人物的厌恶,也形成了一种以神仙想象为核心表达的七夕文学,最后,对于天河的延伸,形成了一种以水向往为核心表达的七夕文学。
❹ 相比于外国,中国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们比较含蓄,能不直接说爱,就尽量不这么干,例如用“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样的话来表达。但外国人就很直接,喜欢就说“我爱你,和我在一起”这样的话。
❺ 中国人如何表达他们的爱
国人如何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虽然年龄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总的来说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一是语言上关心、二是行动上爱护、三是生活上照顾、四是有困难帮助、正是痛苦时陪伴、五是经常请吃饮、送礼物、六是经常去串门、经常电话问候等。
❻ 在中国与西方表达爱的方式有何不同
1、求婚着装差异。在西方的求婚中,其隆重程度并不亚于婚礼现场的庄严和隆重。而中国虽然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度,但是它在求婚上其实没有很多讲究,比较随意。西方人在准备求婚的时候,礼服是必不可少的,一套绅士燕尾服或者是一套正装是他们的选择。
中国人则是会选择让自己最好看的那一套衣服,不会去说要选择西装这一类的衣服。而且在中国,求婚一般会让对方惊喜,因此在着装上可能会更加有可能选择日常着装。
2、表达方式不同。中国求婚方式与西方的方式从根本上就有着很的不同,先从表达方式上来看,西方人在求婚时,通常都会单膝跪地,而这样也是为了向自己的爱人表达尊重,真诚的请求对方能够答应自己的求婚,同时在求婚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大胆的将自己内心炽热的爱表达出来。
但是,中国人在求婚时,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先中式求婚没有单膝跪地的传统,而且在中式求婚时,人们更加愿意用委婉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爱,而不是大胆的说出来。
3、求婚地点差异。求婚的时候地点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中西方在这个上面会有自己不同的选择,西方人可能会选择一些教堂或者安静的郊外,而中国人天生喜欢热闹,他们总司会尽量让自己的这个求婚变得越热闹越好。
安静的地方是西方人生活的一种习惯,他们喜欢单独享受那一份甜蜜和幸福,希望只有两个人的世界去感受,不希望有太多的东西介入到他们的感情里面。而中国人的家庭意识非常强,什么事必须要有爱自己的人有参与。
4、仪式策划不同。中国求婚方式与西方在仪式的策划上也完全不同,中国人在求婚时,通常会召集双方的家长在一起吃饭,然后将婚姻的日子等提升日程,并且购买一些定情的戒指等信物即可。而西方人的求婚则非常注重仪式感,特别会邀请很多的朋友盛装出席,在仪式上也会用玫瑰花等制造浪漫的氛围,在一种更加惊喜浪漫的环境中完成求婚仪式。
5、服装方面不同。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
❼ 中国人的爱情表达方式是如何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之下,社会的文化与审美更偏向于含蓄深沉,和中简静。就拿《罗密欧和朱丽叶》和《梁祝》作比,虽同为悲剧,同为赞美忠贞爱情,可能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可能骨子里更认同东方式的含蓄的爱情和朦胧的意境。私以为,梁祝的故事铺垫,主人公的情感发展是内敛而深厚的,丝毫不觉得突兀。故事情节沉稳舒缓。来龙去脉流畅,环环相扣。虽然是传说,但是有种从容的真实感。就像梁祝的爱情,从一见钟情,朝夕相处,私定终身到敢于天地斗,敢向封建说不的殉情,就是一帧帧考究的中国画。而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从初始就热烈直白,所谓惊鸿一瞥直至生死相许,过少渐入佳境的文墨。可能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差异,艺术表达和审美的差异吧。然,爱情,从来都是一件让人百转千回,牵肠挂肚之事啊。文字与电影中的爱情,或多或少都有缺憾,却使其如此完美的存在于世人心中。有时候中国人的含蓄,倒是一种说不出口的深情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