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经济半年报含金量如何

中国经济半年报含金量如何

发布时间:2022-08-10 03:14:38

㈠ 现在中国有个GDP含金量排名,什么叫GDP含金量,怎么计算出来的。

GDP含金量 =“人性化的GDP”=“幸福指数”=“幸福感”,其核心都是“提高居民收入”,说白了就是人民在发展中能不能感觉到幸福。

对应的计算公式:
先计算出“人均GDP”,即用“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然后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相当于人均GDP的含金量。即:
GDP含金量 =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

在这里,人均GDP是分母,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是分子,也就是说,人均GDP高的反而不一定好,还取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的高低

㈡ 经济半年报出炉,中国经济的下半年又该如何走

我觉得中国经济的下半年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随着疫情被进一步遏制,我们的各行各业也会逐渐恢复。

疫情已经持续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一年半期间,很多行业都受到了显着的影响,特别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电影业和旅游业。我记得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电影业和旅游业已经全面搁置,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都暂时关门,所有的出境旅游都被迫终止。也正是因为我们对疫情的管控非常严格,所以我们才能迅速控制住疫情,我们的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我们的经济上半年表现非常亮眼。

这是一项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这项数据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今年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了12.7%,这个数据甚至已经达到了前几年的高峰水平。在这种大前提下,各行各业的精力都在逐渐恢复,部分行业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涨势非常喜人。

㈢ 中国经济2018年上半年成绩如何

2018年前5月数据显示,我国新产业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动引领作用增强,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650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6810亿元,增长15.8%,加快5.2个百分点。主要收入项目——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均有增长。企业效益改善,进出口增长较快,就能为财政收入增长夯实基础。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继续快于人均GDP增速。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个百分点,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这说明我国就业形势向好,扶贫攻坚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来源:南方网

㈣ 2021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呈现了哪些亮点

在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脱离对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稳步向好的情况,人民的收入从图表上可以看出是与经济同步增长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经济的推动力一大部分来源于消费,由于国内疫情的影响,国内人民消费欲望普遍不高,他们更希望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我国目前希望将经济的增长点放在新基建和双碳项目上,这就导致房地产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力量可能会不如以往,但是房地产产业依然会成为下半年的经济增长长的重要力量,但是国家又发布了降准政策等这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必然会使得房地产产业的价格不会像之前一样上涨的如此迅猛,所以人们在未来炒房行业的投资还是需要谨慎。

㈤ 2021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从中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表现非常亮眼,同时我们的生产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

关于我们的半年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经济已经逐渐从疫情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这也得益于我们对于疫情的及时防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依然比较棘手,但国内的情况要好很多,这也是我们生产力乃至经济恢复的重要原因。

我先讲一下大体的宏观数据。

从这一份数据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上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同期12.7%的高速增长。这个增长态势非常喜人,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刚刚战胜疫情,一方面是因为增长的比例非常高。在第2季度中,我们的同比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7.9%,环比增加了1.3%,这个数据同样是近三年最好的一个数据,这也说明我们的经济在持续恢复。

综上所述,希望以上这些观点可以帮助到你。

㈥ 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如何看上半年经济6.3%的增长?6.3%意味着什么?全年经济增长趋势如何?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增速全球名列前茅

“6.3%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速度。”

“6.3%是一个不低的速度。”

“6.3%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

㈦ 6.9%,外国机构怎么看中国经济"半年报

2006年“中国经济现在烫得都冒烟了”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中国上半年GDP增长10.9%的消息。美联社的文章用“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美国最受欢迎的投资理财网站莫特里福的报道开篇就说:“还记得又红又热的中国经济吗?现在它烫得都冒烟了。”路透社引用经济学家的话称,中国GDP增长“非凡出众”。18日下午5时左右,记者在谷歌的英文网站上就搜到1000多条关于这则消息的报道。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也在网站首页显着位置打出了题为《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增长达到11.3%,创近10年纪录》的标题。早在两天前,印度主流报纸《印度教徒报》即刊载了一篇“中国将继续加强经济控制”的文章,透露中国将很快宣布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增长速度几乎肯定会超过10%”。文章发表后在印度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读者在网站上发表读后感纷纷说,中国已经连续10多年维持了高速增长,目前仍然没有势头减弱的迹象,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另外还有人对中印之间发展差距表示担忧,“目前印度经济增长也超过了8%,但没想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大快,这样下去恐怕差距会越来越大。”德国国家电视台评论说,中国经济增长比想象的好。一是“稳”,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二是“宽”,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快速增长;三是“平衡”,进口明显加快,减少了与出口的差距,还有国内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收紧。许多国外媒体的报道都集中在中国经济过热,今后如何控制等问题上。7月18日,《日本经济新闻》晚刊发表文章评论说,不仅上海和广东等沿海城市投资过热,中国全境都出现经济过热趋势。日本时事通讯社在报道中国GDP增长时指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势头没有减弱,看来中国政府要采取提高追加利率等法加强管理。《华尔街日报》则指出,尽管中国政府为抑制经济增长、避免经济过热,已于今年4月上调了银行贷款利率,并于本月提高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储备金比率,这些措施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人相信“中国在30年内就将超过美国”“中国GDP增长已超过其他任何缔造过‘奇迹’的亚洲国家,且中国发展潜力仍然巨大。”美国卡内基中国研究项目的一位高级研究员说。他认为,尽管针对中国GDP增长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人们都承认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说,连续近30年高速增长非常罕见,作为一个大国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也只持续20多年。不断刷新的GDP增长率也在悄悄改变着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形象。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中国将在今后几十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几乎已成定论。高盛预计,这将在2050年发生,而其他预测机构认为,中国在30年内就可能超越美国。6月2日,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在柏林公布的最近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球9个主要国家的1万多个受访者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到2020年,中国将能和美国平起平坐,扮演世界领导者角色。有人羡慕,有人捧杀,有人不屑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已走上快车道”的惊呼在西方世界已经不新鲜了。这些惊呼的背后有着不少内容。有的人确实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心态,也有部分人借此宣扬“中国威胁论”,从而为自己谋利。面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心态也大有不同。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印度上到高官、下至百姓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印度不少高官甚至将其当成“研究课题”。印总理辛格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印度应向中国学习,加快自己的经济发展;学者型的财长齐丹巴拉姆更是对中国充满好感,他在去年10月访华期间就表示,印度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就是如何能长时间保持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以及如何发展制造业并最终成为“世界工厂”。印度经济增长学院的古普塔教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今后,世界发展肯定会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经济这台发动机。翻看巴基斯坦报纸的财经版,来自中国的消息常常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经济连续取得高速增长”、“中国决心发展农村经济”、“中国奉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这些题目都曾是版面上显眼的头条。巴财政部官员扎法尔对记者说,中国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值得巴基斯坦借鉴,比如全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等。他认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真正成长,应该看绝大多数人是否从经济发展的数字中感受到自己的实惠,“中国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且越来越重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韩国着名的三星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求铉则看得更为实际。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韩国将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东风,出口继续看好,这为韩国经济实现4.8%的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据韩国统计,今年上半年韩国对华基金投资剧增。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被西方一些媒体和官员当成许多全球问题的替罪羊。7月18日CNN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再次把油价上涨与中国经济扯在了一起。类似的联系屡见不鲜,比如环境、贸易逆差、就业等各种问题都随时可能赖到中国头上。中国的发展显然承受着比其他国家的压力。GDP的高速增长也反映出了背后的结构性问题李向阳告诉记者,中国GDP的高速增长也反映出了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首先内需不足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现有数据显示,高投资所拉动的经济增长造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许多人担心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很难实现。经济增长应该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因此目前存在的需求不足、能耗增加、环境破坏、生产性事故等问题显然与我党制定的目标不符。政府已越来越强调不单纯以GDP增长率为考核干部的目标,反映出我国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德国《明镜》周刊认为,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中国所采取的一些经济放缓措施仍需时间才能显示效果。中国贸易顺差增加,无疑会加剧与美国贸易摩擦,引起美国进一步向中国施压,要求尽早更大幅度允许人民币浮动。不能过于迷恋GDP前不久,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的名称就叫《不要迷信GDP》。文章说,“有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是,如果我们不持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增长率,经济机器就会崩溃。这个立场事实上是错误的。”GDP到底能代表什么?一位德国官员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经济强国常常按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按人均收入衡量的。这是一个核心区别。一个拥有13亿或者14亿居民的国家,从国内生产总值上看,相对容易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里运用的是大数字法则,但这仍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在这个前提下,我估计,中国将在大约30到40年后占据世界第一位。”他同时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是很不重要的。它对真正的经济力量的表现力很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丁一凡研究员告诉记者,一方面,经济增长快对创造就业机会和整体收入水平的增加都有好处,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高速增长往往有不可持续性。他认为,GDP的持续增长说明中国的经济活力很大,还有发展前景,但如果任其发展,经济过热的弊端就会全部暴露出来,比如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等。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向市场发出了信号,不再强调GDP的总额和增长速度,而是转向强调质量,有关的具体措施有四五十条,但目前很多企业还不知道,政府需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指导企业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信号。

㈧ 中国经济评论这个期刊怎么样

专业、客观。

办刊宗旨为“反映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成就,关注宏观经济趋势,解读新商业模式,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核心理念为“做专业、深度与独特价值的守望者”,每期聚焦一个反映中国经济核心问题的主题,传递来自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及各领域企业家专业、深度的思考。

投稿要求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㈨ 《中国经济时报》怎么样

创刊以来,《中国经济时报》一直遵循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办报方针,努力为中国和世界读者提供前瞻性的权威信息,在中国官员、学者、企业家阶层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经济时报》是中国近年崛起的新兴报纸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一份权威媒介。 《中国经济时报》既有宏观信息,也有中观和微观信息,以经济为主要报道内容,兼顾社会、文化。报社编辑部经常就中国和世界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邀请中国各阶层人士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发表直率的言论。目前主要版面有:要闻、国际、地区、财经、产经、企业、东部经济新闻、房地产、新视点(理论)、百姓广场(言论)、特别报道、网络、法律、读书、国际观察(评论)等。
《中国经济时报》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P.R.China)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在中国和世界都有相当的知名度,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着名的经济学家以及高素质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其主要职责是从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与咨询,并向国务院即中央政府提供决策建议。中心的研究咨询工作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问题,并把宏观与微观、长远与当前、战略与策略、国际与国内、改革与发展、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经常了解动态、分析矛盾、研究对策、预测前景,及时提出决策咨询意见。

㈩ 2020年看中国经济半年报要放在什么的大背景下综合衡量

要说2020年看中国经济半年报放在什么大背景下,综合衡量,当然要放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流行的背景下来看,所以说虽不如往年,但是跟世界的横向比较,以及跟新冠
没有控制好的国家比较,中国的经济年报绝对是亮眼的一笔

阅读全文

与中国经济半年报含金量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如何把药寄往中国 浏览:592
中国移动积分怎么得 浏览:810
印度买的口罩快递怎么查询 浏览:919
在越南读大学费用多少 浏览:340
英国是怎么打败法国的 浏览:125
95岁英国女王叫什么名字 浏览:170
英国移民绿卡多久能拿 浏览:693
什么软件可以翻译印度人语 浏览:62
意大利的公路车哪里买 浏览:560
印尼像荔枝一样的水果叫什么 浏览:784
今年中国杯在哪里买 浏览:445
伊朗领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浏览:577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卖多少钱 浏览:740
印度国名怎么来 浏览:114
意大利实心粉用英语怎么写 浏览:134
12万印度卢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344
伊朗人喜欢说什么 浏览:537
去英国买什么麦 浏览:345
ff中国基地建在哪里 浏览:231
英国属于地球哪里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