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的中国 填形容词
一、炽热
极热。
引证解释:蔡东藩 《五代史演义》第七回:“外用炭火炽热,令他煨毙。”
二、坚定
稳定坚强;不动摇。
引证解释:毛泽东 《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三、诚挚
诚恳真挚。
引证解释:茅盾 《一个女性》:“真料不到这一句诚挚的祝福到现在却成了凄惨的反讽。”
四、精彩
优美;出色。
五、美丽
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
引证解释: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贰’ 中国是什么
“中国”二字,最早来自于对夏朝描述的文献记载,而目前出土的西周何尊青铜器,其铭文中有“宅兹中国”,是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考古实物及文字记录。 “中国”一词,最初并不是国家或者地理的概念。“中国”,最早是国家治理的概念。天子之国自居于天地之中,是以我为主,以我为尊,天大地大,天子最大,以天子为中,以天子国为中央之国。天子中央之国,群领其他华夏族后裔诸夏之国,威镇番外夷国。古代夏商周开始,就始称“中国”,是泱泱中央之国,王权国家,天子之国自居于天地之中,诸夏等诸侯藩国围守在外,四夷等外族国居于中国外围四边偏僻荒野之地,迁凶族于诸夏国与夷国之间,“以华变夷”,用文明同化野蛮,用先进统领落后。“裔不谋夏,夷不犯华”,这,就是最初的“中国”。而后,“中国”又特指天子所居之国,“首都”,“宅兹中国”,“天下之中”,世界的中心。又特指中原国家,国家概念。又特指中原,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地理概念。又特指中华彊域。又特指中华民国。又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少数民族国家也自称“中国”,接受了天子中央之国的国家治理概念,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北魏、前秦、辽国、金国、大理国等。现在来看“中国”,原来远不是当年的“华夷之辩”!“中国”,是最早的多民族国家治理概念!原来,我们的祖先,当年也曾遇到多民族问题,我们的祖先,是如此的聪明!“中国”,就是中央大一统的思想原型,代表以文明为核心的广域认同。先有思想,统一了思想,后才有夏朝的大一统,秦朝的大一统,甚至是少数民族匈奴的大一统。“中国”,对于我们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就是繁荣稳定,就是国家自信,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都有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叁’ 是什么改变了中国
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肆’ “美丽中国”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美丽中国”就是经济稳步增长、政治民主昌明、文化繁荣昌盛、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宜人的中国。
‘伍’ 什么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工商背景
清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
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陆’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叫中国的呀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1、“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2、《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3、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扩张,“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
4、秦汉以来,又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5、从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
6、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7、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严格地说,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8、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6)什么了中国扩展阅读
建国后的确定过程
抗战时期,毛泽东曾经多次阐述将来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含义。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明确宣布:“一九四九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第三条第五款为“提出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四小组讨论时,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号提出质疑。他表示国名太长,建议去掉“民主”两字。最后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年9月27日,政协一届全会通过决议正式定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39]并且去掉国号后面“中华民国”的简称。自此之后,政协会议通过的大会文件,就完全去掉了“中华民国”这四个字。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国”在人们习惯性称呼中渐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
参考资料
网络-中国
‘柒’ 是什么促成了中国奇迹 是什么催生了中国震撼
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建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创、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新中国成功的三大奥秘。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追求的党。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引领、有严明纪律规矩、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强大领导能力、有选贤任能机制。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7)什么了中国扩展阅读:
促成了“中国奇迹”,真真切切缓解了内忧问题,做了大大的实事:
从经济建设上来说,我国经济总量走上了新的台阶,经济结构协调性逐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性发展,科技事业稳步向前不断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
从政治发展上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不断完善发展,为治理我国这样的泱泱大国、多民族多地形国家提供了宝贵的保障;
从社会主义文化上来说,我国积极弘扬的核心价值深刻映在我们民族心中,成为了做人的指标和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否定之否定的原则下创造性地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捌’ 什么的中国
1、伟大的中国
1、可爱的中国
3、美丽的中国
4、包容的中国
5、繁华的中国
6、富强的中国
(8)什么了中国扩展阅读:
一、繁华 [ fán huá ]
(城镇、街市)繁荣热闹。
二、伟大 [ wěi dà ]
品格崇高;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
三、包容 [ bāo róng ]
1、宽容。
2、容纳。
四、可爱 [ kě ài ]
令人喜爱。
五、美丽 [ měi lì ]
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
‘玖’ 什么样的中国 填四字词语
1、壮丽河山的中国。
2、山川形胜的中国。
3、钟灵毓秀的中国。
4、人杰地灵的中国。
5、繁荣昌盛的中国。
6、繁荣富强的中国。
7、锦绣河山的中国。
8、秀丽河山的中国。
9、地大物博的中国。
10、万里江山的中国。
11、蒸蒸日上的中国。
12、江山如画的中国。
13、欣欣向荣的中国。
14、赤县神州的中国。
15、精忠报国的中国。
16、蓬勃发展的中国。
17、生机勃勃的中国。
18、富饶美丽的中国。
19、历史悠久的中国。
20、繁荣昌盛的中国。
‘拾’ 到底什么是中国你怎么理解的。
我认为,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讲述我理解下的中国。
一、从感情认知方面
首先,我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中国肯定使我伟大的“母亲”。我已经在这片富裕辽阔的土地上面,生长了19年,是这肥沃的土地、守护我们安全的母亲的功劳。无论我们在哪里,中国永远是我们幸福的港湾,如果我们受到欺负、凌辱以及危险,她也会站出来保护我们、让我们安全回家。
总之,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幅员辽阔、处处对你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