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甘薯怎么来中国的

甘薯怎么来中国的

发布时间:2022-08-10 10:50:49

㈠ 红薯是在哪个朝代引进中国的,又是谁引进的呢

按照历史记载,红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我国的,红薯传入时间,公认的记载是在16世纪末期,比较准确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红薯通过多条渠道传入我国,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番薯是1593年传入中国的,由当时在菲律宾从事贸易的福建人陈振龙,将西班牙人在当地种植的“朱薯”带回中国。番薯,又称甘薯、红薯、山芋、地瓜等。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
(1)甘薯怎么来中国的扩展阅读:
红薯别称甜薯、红苕、甜薯、地瓜等,为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
红薯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红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
红薯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现今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㈡ 地瓜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地瓜是豆科豆薯属、草藤本植物,又名番薯,原产热带美洲,美洲栽培历史很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以后传到世界各地。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彼时,中国近古第一流的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传授种植番薯的时候,亲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番薯在华北地区便很快推广开来。

清干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733年,番薯传到四川,1735年传至云南,1752年传至贵州。此后,番薯踪迹遍布西南。

㈢ 甘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甘薯进入中国是通过两家姓陈的家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家是广东东莞的陈家,当时陈家先生叫陈益;一家是福建福州的陈家,当时叫陈振龙。
先来说一说福州陈振龙陈家,他是1593年从菲律宾千辛万苦把红薯引进中国的。为什么呢?因为当西班牙殖民者进入菲律宾的时候,他们感到菲律宾当地的作物不足以养活他们,于是就从美洲引进了甘薯,在当地种植,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
当时广东的很多人一样在菲律宾做生意,经商风气很浓,而陈振龙,正是一个在吕宋岛做生意的生意人。他看到了当地漫山遍野种植的甘薯,想到了自己的福建老家,粮食短缺,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水旱风灾,于是就想到,要把这种东西引进老家。
但是西班牙殖民者也非常严苛,他们不想让这种东西引进中国,在各个口岸严厉盘查。陈振龙非常聪明,他拿了一根红薯的藤条把它编在一个箩筐里,然后带着这只箩筐上船回到福州老家,由此绕过殖民者的检查。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陈振龙把藤条绞在一根绳子里面偷偷带了回来,不管怎么说,他历尽危险艰辛把藤条带回来了。
归国之后,他跟他的儿子一起给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了一份帖子,建议在福州试种培育这种红薯。陈家率先在自家的农田里开始终植这种东西,四个月以后引种成功。
他们自己记载,四个月以后,把土挖开以后,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枣。大喜过望,立刻又给福建巡抚上了一份帖子,再次游说巡抚金学曾,广泛种植,正在这个时候老天爷从反面帮了一个忙。
就在这个时候福建大旱,马上面临粮食短缺的局面,于是福建巡抚金学曾当机立断,晓谕福建各地立刻开始推广红薯,由此红薯在福建得以普及,使福建得以渡过当时的粮食危机。

㈣ 甘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甘薯原产于美洲。16世纪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侵占美洲和吕宋(今菲律宾)后,番薯便被传播到吕宋。当时,南洋、吕宋一带已有许多中国人侨居谋生。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多年在吕宋从事贸易的福建长乐籍华侨陈振龙见彼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便想将薯种引进国内,以济民食,但西班牙当局却禁止此物种外传。无奈,陈振龙只好设法私下购买几英尺薯藤,并向当地人学得栽种方法,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偷偷“截取其蔓尺许,挟小盖中”,携子陈经纶回到福州。回国后,陈经纶生怕番薯不适应在当地生长,便先在“本屋后纱帽池边隙地试栽”,结果一举成功。他将收获的番薯呈献给福建巡抚金学曾,并上书“敬陈种薯之利益”,建议官府推广种植。

如果满意,求采纳。

㈤ 红薯是外来物种,是怎样“进入”我国的呢

红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农作物,在我国有不小的种植面积。红薯生命力特别顽强,对不良环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

事实上,在同时期,不仅仅是陈振龙引进红薯,根据相关历史的考究,有一部分红薯是从安南引进广东,还有一些是从缅甸传入云南,然后全面开花,一步步在国内开始大面积种植。

红薯对后世的影响

红薯的引进,可以说对我国农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如果单纯依靠我国的传统农作物,那么很容易受气候限制,更为关键的是产量有限,所以就很容易的出现灾荒情况。

而红薯的出现,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老百姓至少有余粮、能吃饱饭,它的到来,使得我国很多自然灾害情况损失都大大减少。进入现代社会,红薯的品种更多了,产量也更高,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绿色健康营养食品的代表。

㈥ 甘薯何地传入中国

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在十六世纪末,由菲律宾吕宋岛传人福建地区。

一、甘薯的由来和传入的背景
甘薯(POMOEA BATATAS)又叫番薯、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白薯等,属于旋花科甘薯属.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只有一个栽培种,喜湿怕冷,适宜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土壤松软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原产地在美洲的热带地区,细胞遗学分析表明,它的野生祖先是白花野牵牛、海滨野牵牛和三裂叶野牵牛,今天在秘鲁和墨西哥仍可以找到。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最初在采掘地下根茎类食物时发现了野生甘薯的块根,然后通过根系不断再植,驯化为栽培作物。在秘鲁的古墓中曾发现了距今八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的甘薯块根,可见甘薯在美洲的种植已经有八千到一万年的历史了。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从古巴和多米尼加把甘薯带到了西班牙;这样甘薯才从美洲走向全世界、而甘薯来到亚洲则是通过十六世纪欧洲航海家抵达菲律宾后.在太平洋东西岸之间——从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建立的‘大帆船贸易’。
麦哲伦一五二一年环球航行至菲律宾后,西班牙殖民者便开始建立菲墨航线,并依托此航线进行大帆船贸易。从一五六五年‘圣巴布罗号’从宿务出港,到一八一五年“麦哲伦号”从阿卡普尔科归航,大帆船贸易历时二百五十年.历时之长,航程之远为历史所罕见:因为菲律宾缺乏香料和黄金,本土物产不能满足殖民者的要求.所以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西班牙依托大帆船贸易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了一个宏大的贸易循环体系;先由中国商人把丝绸、瓷器、工艺品等由中国东南沿海运往马尼拉,然后由西班牙商人用大帆船运抵北美西岸的阿卡普尔科;归程时运载美洲盛产的白银回到马尼拉,西班牙商人冉用这些白银去购买中国商人运来的商品。这样马尼拉就成为了中墨贸易的中转站.中国和墨西哥各自的物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交流掀起了亚洲、美洲间文化交流的空前高潮被誉为大平洋丝绸之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洲的甘薯由大帆船贸易的航海家们带到了菲律宾群岛,并适应了当地气候广为种植,随后逐步传播到了马鲁古群岛、交趾等东南地区.并于十七世纪初传到了日本和附近诸岛。

二、甘薯的传入与传播
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在十六世纪末,也就是在甘薯来到东南亚后不久。关于传人途径学界至今观点不一,较为明确的说法主要有四:福建传人说、广东传人说、舟山传人说和云南传入说。
(一)福建传入说
此说是指由菲律宾吕宋岛传人福建地区。该说法的史料充分详实,很多地方志、名人笔记中部有记载、明问乔远曾着文《番薯颂》收录于他所着《闽书》的卷一五零《南产志上•番薯》,其中提到“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上砂砾之地皆可以种.用以支岁,有益贫下。’清人周亮工《闽小记》的《番薯》卷中引用何乔远的《番薯颂》,提到甘薯作为备荒作物,易种高产,对贫苦百姓发挥了重大作用: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圈。泉人之斤不直一钱,二斤面可饱矣、于是耄耋童孺,行道乞之人,皆可以食饥既得充.多焉而不伤,下至鸡犬皆食之。”李调元的《南趣笔记》也记载到‘东粤多薯,其生山中。……其皮或红或白、大如儿臂而拳曲者,曰番薯,皆甜美,可以饭,客称薯饭,为谷米之佐。凡广芋十有四种,号大米,番薯亦然,番薯近自吕宋来,植最易,生叶可肥猪,根可酿酒,切为粒,蒸曝贮之,是曰薯粮。子瞻称海中人多寿百岁,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番薯味尤甘,惜子瞻未之见也、芋则苏尝过以作玉糁羹云。”吴联熏等着得《漳洲府志》卷三九中也说到甘薯最先由菲律宾来到漳洲:“甘薯,俗名番薯,种出吕宋.故以香名。……
漳人初得此种,私以为秘。后种类日盛。”在张煜南的《海南公余杂着》卷一《推广瀛寰志略•小吕宋之华人日增》中记载有;“番薯,屈大均谓来自吕宋。值最易生、叶可肥田、根可酿酒,兼可充粮食。近闻粤多旱田,冬季恐旱,多栽此物以其足资口食也”明人谈迁《枣林杂俎•荣植•甘薯》说道“朱薯产后自宋国,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竟食之,万历中,闽人移蔓以归,种之,数日即荣。在来自诸多不同渠道的史料中竟然都有类似的确凿记载。故足以排除掉古人传抄的可能可见甘薯通过中菲交往以吕宋传人福建的事实是相当可靠的。
甘薯传人福建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万历年问苏步所作删《朱薯疏》,其中提到了一五八四年薯种从海上由泉州传到了晋江、该书云“甲申乙西间(万历十二至十三年,即一五八四~ 一五八五年),漳、潮之交.有岛曰南澳,温陵(泉州)洋泊通道之,携其种归晋江五都,乡日灵水,种之园斋……甲午己未间(万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温陵饥,他谷皆贵,唯薯独沧,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但这个记录还较为粗略,首先,只提到甘薯传人福建,未说明来源地是吕宋,故尚不能为据,其次,仅是个人种植甘薯,并未在当地推广,故只能算是个人的试验性种植,而非真正的物种引进。
[菲律宾] 世界日报 2005年11月 20 日

㈦ 甘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一般的历史记载来说,红薯是由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的,红薯传入时间,公认的记载是在十六世纪末期,比较准确的时间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1582年)。

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由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又从吕宋携带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

㈧ 甘薯是如何进入我国的

明代万历年间,福建省长乐县青桥村人陈振龙,年未到20岁中秀才,后来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经商。吕宋岛就是现在的菲律宾。

在吕宋岛,陈振龙见当地到处都种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还容易种植。他联想到家乡时常灾害,食不果腹,就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并出资购买薯种。

1593年农历五月,陈振龙密携薯藤,避过出境检查,经7昼夜航行回到福州。

当时正值闽中大旱,五谷歉收,陈振龙就让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这种适应性很强,不与稻麦争地,耐旱,耐瘠薄的高产粮食作物。

陈振龙父子根据金学曾觅地试种的建议,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4个月后,甘薯便收获,可以用来充饥。

金学曾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他又在陈经纶所献《种薯传授法则》基础上,写成我国第一部薯类专着《海外新传》,宣传甘薯好种、易活、高产的优点,并传授种植方法。

在金学曾的鼓动下,福建各县如法推广。种甘薯的地方,灾害威胁都大为减轻。

福建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甘薯改称“金薯”,因其由外国引进,又称“番薯”。因地下块如瓜,我国北方又称“地瓜”。后来,陈振龙后代又传种到浙江、山东、台湾等地。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又撰《金薯传习录》传世。清代,金薯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

为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和金学曾推广种植的功绩,福建人曾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清代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为纪念。陈振龙被称为我国的“甘薯之父”。

陈振龙把甘薯引入了我国,并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

另据记载,甘薯传入我国有3条途径:一是葡萄牙人从美洲传到缅甸,再传入我国云南;二是葡萄牙人传到越南,东莞人陈益或者吴川人林怀兰再传入广东;三是西班牙人从美洲传到吕宋岛,长乐人陈振龙再传入我国福建。

我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之功,林怀兰、陈振龙和陈益均可享此美誉。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但都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与甘薯怎么来中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用什么转换插头 浏览:354
伊朗什么时候最美 浏览:99
印尼有什么特产及产品 浏览:929
哪里意大利面好 浏览:36
印尼同事来中国送什么礼物好呢 浏览:754
意大利竖大拇指表示什么 浏览:835
印度的经济发展如何 浏览:579
中国移动cmcc是什么 浏览:461
印度的军事国防工业如何 浏览:646
一天之内如何成为一名英国人 浏览:979
开封去伊朗朝圣的人怎么样了 浏览:972
谢谢用印度语怎么说中文 浏览:629
越南如何把药寄往中国 浏览:592
中国移动积分怎么得 浏览:810
印度买的口罩快递怎么查询 浏览:919
在越南读大学费用多少 浏览:340
英国是怎么打败法国的 浏览:125
95岁英国女王叫什么名字 浏览:170
英国移民绿卡多久能拿 浏览:693
什么软件可以翻译印度人语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