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BBC纪录片《中国如何愚弄世界》
西方国家从来对我国都不怀好意,他们的国家无论是建设还是经济都已经相当完善了,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想要往更高的的方向发展是很有难度的了,就像一座山,你爬到了巅峰,你接下来能做的要么是安营扎寨,要么是下山。而我国无论从社会基础设施还是从社会福利上看都是任重道远的,在现在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局面下发展肯定是比较快的,这也是正常的。西方国家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抵制,从多方面来限制中国的发展。
⑵ 如何看待 BBC 纪录片《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中国如何愚弄世界》
⑶ 中国是怎样愚弄世界的 中文字幕
您好,请问您是想知道中国是怎样愚弄世界的 中文字幕吗?
⑷ 中国是如何从世界的羞辱中一路走来的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中国第一个国耻。
1858年6月《天津条约》
1860年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24日《北京条约》
1885年6月9日《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
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
1881年4月6日上海外滩公园挂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1915年5月9日二十一条,被称为五九国耻。
1919年巴黎和会否决中国的全部合法要求
1926年9月5日 英军舰“柯克捷夫”号炮击万县,中国军民死伤5千人,财产损失数千亿元,史称“万县惨案”。
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由于日本人枪杀工人代表顾正红等人,引发“五卅”血案。
1925年6月23日 在广州英国海军陆战队向游行的中国老百姓开枪、开炮,打死59名中国人,重伤者百余人,造成沙基惨案。
1927年3月24日南京发生惨案。
1928年5月3日,济南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开始
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文物古玩的搜刮和对地下文物的掠夺式开掘。
1946年12月24日晚上,北平发生2名美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国家,欺负我们也要考虑考虑!
⑸ BBC 的纪录片《中国如何愚弄世界》观点够客观吗
感觉不够客观。
BBC推出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该片通过武汉(一个比中国任何城市都更能讲述非凡30年现代化和财富积累的城市)的经济奇迹,以及它所面临的问题,影射中国在飞速发展中存在不平衡。
对于那么多现象,BBC给不出结论,结尾时匆匆的以“中国例外论”来解释一切,即:没有国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中国例外论”。
显然,这样的说法是不足以服众的,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月23日文章就给中国“平了反”,其标题为《颠倒的宣传:中国如何愚弄了《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其他一厢情愿的专家》,直批BBC这样的媒体其实是坏了事,不能正视中国的积极力量。
文章称“近20年来,北京通过各种有意无意的代理人(其中许多是西方人),说服美欧相信中国崛起只是种假象。北京显然利用了西方一厢情愿的心理。动机显而易见:造成国外的自满情绪和拖沓。西方人意识到世界权力版图变化越迟,抑制中国野心的努力就越无效。”
⑹ 中国人要来了的剧情简介
BBC的一部纪录片《中国人是如何愚弄世界的》,讲述了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奇迹,却称其为“中国例外论”,引起了网友的热评。而早在2011年,BBC曾做过一个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
探究了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并讨论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如果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这部纪录片共分两集,第一集:记者贾斯丁在非洲南部;第二集:中国在巴西和美国的发展和当地人的反应。
⑺ 是中国愚弄世界 还是西方舆论愚弄自己
党报愚弄世界
⑻ 中国怎么愚弄世界的
西方国家从来对我国都不怀好意,他们的国家无论是建设还是经济都已经相当完善了,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想要往更高的的方向发展是很有难度的了,就像一座山,你爬到了巅峰,你接下来能做的要么是安营扎寨,要么是下山。而我国无论从社会基础设施还是从社会福利上看都是任重道远的,在现在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局面下发展肯定是比较快的,这也是正常的。西方国家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抵制,从多方面来限制中国的发展。
⑼ BBC纪录片“唱空中国”,武汉反面典型当得冤不冤
帕斯顿与唐良智的对话被安排在市民之家的武汉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模型前进行,《长江日报》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BBC)关注的正是这座城市在经济转型期的抱负和实践路径。”显然武汉方面一路绿灯地全力地配合着BBC的所有采访计划,因为很快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梦和国际大都市梦就将借助BBC的平台传遍全球,尽管后来无情的事实证明这是当地官员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这部纪录片暂定名为《帕斯顿在中国——处在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针对为什么选择武汉作为案例城市,导演史密斯解释说,是因为“武汉是一座值得关注的城市。”对于这样一句中性的表述,当地媒体在报道时将其引申为“称赞”用语。武汉市长唐良智,被帕斯顿称为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梦寐以求但不可及的、每年可以花600亿英镑的人,对着BBC的镜头侃侃而谈:“我们认为未来的10年20年,武汉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镇,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标性城市。所以我想,这样的机遇期来了我们一定要抓住,如果错失了这个历史机遇,我们也许就不会有下一次机会了!”当帕斯顿毫不客气地质疑武汉的负债状况时,唐唐良智市长先以“呵呵”一笑回应,随后语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皮球被提到国务院地方债务审计那一边,债务数量现在无法告知,连一个大概的估算值也没有回应给帕斯顿,只留下一句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武汉债务安全可控良性”。也许这正是帕斯顿需要的效果,扩张得疯狂,数据却是软肋。当唐良智市长笑眯眯地站在市民之家大堂内等候时,帕斯顿正在这栋建筑外对着同事的摄像机镜头说,市民之家这座巨大的宫殿就是为了展示武汉这个巨型城市的野心。当帕斯顿听到Mayor Tang介绍,武汉一年的投资总量竟然是整个英国的两倍时,难怪这英国佬的心理有点失衡。2014年2月,BBC报道武汉的纪录片播出了,红旗漫卷的背景之上,片名呈现出来: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中国如何愚弄世界)。看到这个题目,我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紧随其后,不计债务扩张的代价,疯狂投资拉动经济的城市样本展现出来,我想,整个武汉的感觉都不好了!说好的武汉黄金机遇期的选择呢?说好的城市经济转型期的抱负和实践路径呢?说好的武汉2020年宏伟蓝图呢?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