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中国首都定在北京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表决《国旗、国都、纪年、国歌决议草案》前,沈雁冰汇报了第六小组的研究讨论意见,提出了定都北平的理由:
“国民党反动派过去定都南京,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便于依赖帝国主义,因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自己的国家,它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自不一定要建都南京了。
北平为中国的首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政治上,北平位于华北老解放区内,人民力量雄厚,规模弘伟,文物集中,是世界上有名的历史的大都市之一,且自五四以来,这里就是新文化思想的摇篮。
此外,在地理上,北平位于一个大平原之中,将来有足够的扩充的余地,在交通上是四通八达,有平沈、平绥、平汉、平沪等铁路干线,连络全国各地。总之从各种条件看,北平实具备现代大国首都的各种资格。因此,我们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当晚电台播出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北京城鞭炮齐鸣,热烈庆贺。
(1)中国首都为什么在北京扩展阅读
名字由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尧封帝,此后在苏城建都,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首都
② 首都为什么定在北京
理由如下:
1、国民党定都南京,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便于依赖帝国主义,因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自己的国家,它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自不一定要建都南京了。
2、北平为中国的首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政治上,北平位于华北老解放区内,人民力量雄厚,规模弘伟,文物集中,是世界上有名的历史的大都市之一,且自五四以来,这里就是新文化思想的摇篮。
3、地理上,北平位于一个大平原之中,将来有足够的扩充的余地,在交通上是四通八达,有平沈、平绥、平汉、平沪等铁路干线,连络全国各地。
从各种条件看,北平实具备现代大国首都的各种资格。因此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095人。
③ 为什么选择北京做首都
一、选择有限。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内乱和持续的战争之后,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主要城市拥有可支持政府运作的现有基础设施。中国当时的选择是北京、西安和南京。没有定都在南京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曾经的国民党民国政府曾将首都设立在南京,选择南京或许会给人带来一种的印象,即新中国的建立是国民党政府的“延续”。
西安是首都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像北京一样,它曾是许多朝代的首都。但是,西安已有1000多年没有成为首都了。它位于中国的西部,此时的中国,经济重心早已移到了东南地区。选择西安作为首都有可能使新政府与较富裕、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隔离开来。
二、合法性。北京不仅是清朝的首都,它也是至少五个朝代的首都:辽,金,元,明,清。它已经连续三朝成为首都,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首都之一。北京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分量。紫禁城(以及周围的皇宫建筑群)仍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
三、实用性。作为很少遭受战争破坏的极少数城市之一,北京保持了其大部分基础设施完好无损。新政府相当于“拎包入住”即可。而且,北京通过现有的公路、铁路系统,与当时工业发达的东北各省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保持了良好的联系。
中国历史上的首都:
1、南宋都应天府南京(今商丘),迁行在临安府(今杭州)。
2、元都大都(今北京)。
3、明都应天府(今南京),后迁顺天府(今北京)。
4、清都京师(今北京)。
5、民国都南京,后迁北京,最后又回到南京,抗战时期陪都重庆。
6、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北京。
④ 为什么要选择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据一些回忆录披露,当初选择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有以下几点考虑: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这是它的很大缺陷。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中国的疆域不是秦汉隋唐时代的状况了,那时长城就是边境线,现在长城横卧于中国的腹地,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点。特别从经济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和江南相对西北内陆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样一来,选西安为都也不适合。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观的,加之交通以及黄河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当时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致立即使北京震动。此外,北京是明清两代500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容易接受。鉴于以上诸多原因,政府将首都定在了北京。
⑤ 新中国为什么首都选在北京
当初选择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有以下几点考虑:
1.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这是它的很大缺陷;
2.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中国的疆域不是秦汉隋唐时代的状况了,那时长城就是边境线,现在长城横卧于中国的腹地,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点。特别从经济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和江南相对西北内陆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样一来,选西安为都也不适合;
3.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观的,加之交通以及黄河的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
4.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当时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至立即使北京震动。
5.此外,北京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鉴于以上诸多原因,政府将首都定在了北京。
⑥ 中国首都为什么选择北京
王稼祥的远见卓识使毛泽东下决心定都北平。
1949年1月,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赴西柏坡参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去看望了毛泽东。
王稼祥分析认为:
1、我国首都最理想的地点应选在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
2、北平又邻近苏联和蒙古,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较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从战略上看也比较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至立即使京师震动。
3、北平是明清两代的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于接受。
毛泽东非常赞同王稼祥的分析,并认为:“将首都就定在北平。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激昂地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6)中国首都为什么在北京扩展阅读: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着54个民族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⑦ 为什么要将北京定为中国的首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理由如下:
1、国民党定都南京,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便于依赖帝国主义,因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自己的国家,它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自不一定要建都南京了。
2、北平为中国的首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政治上,北平位于华北老解放区内,人民力量雄厚,规模弘伟,文物集中,是世界上有名的历史的大都市之一,且自五四以来,这里就是新文化思想的摇篮。
3、地理上,北平位于一个大平原之中,将来有足够的扩充的余地,在交通上是四通八达,有平沈、平绥、平汉、平沪等铁路干线,连络全国各地。
从各种条件看,北平实具备现代大国首都的各种资格。因此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7)中国首都为什么在北京扩展阅读:
定都北京经过: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
25日凌晨6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乘专列抵达清华园火车站,下午赴西苑机场阅兵,受到各界民主人士的热烈欢迎。
6月15日,中国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次日,周恩来主持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六个小组。
其中第六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组长是中国着名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副组长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不久又增加沈雁冰任副组长,组员有张奚若、田汉、马寅初、郭沫若、廖承志等16人。
经过4次讨论,第六小组于9月14日一致提出建都北平,改名为北京。
⑧ 中国首都选择在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选择北京作为首都是考虑了多种因素的。据说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定都问题上,曾把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延安这几个城市都考虑在内。但经过权衡利弊,还是定都北京。
北京,古都。在这里的两个王朝都坐了将近300年的天下。迷信也好,事实也好,北京确实有王气。北京与哈尔滨相比,也是比较靠近苏联的,从政治上也是稳定的。
这里的工业基础也很雄厚,经济上也是说得过去的。再者,一个个人原因,毛主席十分喜欢北京的四合院。不能不说或多或少的左右了毛泽东甚至中央的决定。
另外,北京和平解放,这里没有经过战争的摧残,保存完整,在一个完好无损的城市上建设首都,将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这对于一个共产党来说,再省心不过了。
当时中央指挥中心还设在河北的西柏坡,定都时考虑的城市都是经前的都城,共包括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洛阳和开封。
主席首先淘汰的是南京,因为它是国民党的首都。
接着淘汰的是杭州,因为选杭州做国都的朝代,统治时间短。
然后又淘汰了洛阳和开封,都是因为古时曾经辉煌过的国都,但其在历史上的影响都不如北京和西安。
⑨ 为什么中国首都定在北京
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首都定在北京,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北京为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开始,先后又有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在此定都,并不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为后人留下了大批文化古迹。其次北京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北京离出海口——渤海湾很近,交通干线南北贯通,东西交错,使北京成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
⑩ 中国首都为什么要建在北京
中国首都建在北京有三种原因:政治意义、现实情况、北京的建都历史。
1、政治意义
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离海近,而且渤海是中国近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
2、现实情况
首都应当选择现代化的大城市,而且当时中国大城市不多,且位置合适,满足建都条件的大概只有西安、北京、南京。西安距离革命时期的共产党政治中心近,群众基础最为可靠,位置较为安全,但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东移,西安位置太偏西,交通并不便利,不利于新首都的建设与扩张,因此北京更适合做首都。
3、北京的建都历史
历史上的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旧都。自古“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确独特,它为中原北方门户,有人讲它是中国的“龙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