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军事有哪些成就
1、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发展创新,这是我军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不断发展壮大的活力源泉,更是新形势下我军由大向强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我军取得的一切胜利和成就,都是在党的军事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解放军员额达到602.4万人。军队臃肿庞大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一大障碍,只有实行精兵政策,才能提高质量,省出钱来改善装备。我军积极顺应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实行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向着“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大步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军队规模一减再减,每一次精简整编都是脱胎换骨。
3、树立战斗力标准,聚集备战打仗。
20世纪80年代,军委强调和平时期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提出以战斗力作为衡量全军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和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缩短训练与实战的距离。
20世纪90年代,全军开展科技练兵,大力加强联合训练,推动军事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进入21世纪,我军军事训练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整体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聚焦。
4、遂行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推进军事斗争准备,遂行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5、军队建设发展战略明确而坚定。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走过的路清晰而坚定。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规定了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作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在军队建设上着重抓了合成军队的建设和诸军兵种合同训练。
90年代以后,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跨世纪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随后又对“三步走”发展战略做了充实完善: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B. 新时期的强军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目标是时代要求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和时代发展对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对人民军队建设战略目标的重大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目标指引。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就是要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升级强军的标准。与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相同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也都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2)中国强军兴武有哪些扩展阅读
强军目标是强军之路的目标引领,强军之路是强军目标的实践形态。从实践和路径这个层面看,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就是要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围绕这一强军伟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强军兴军的基本方略,即“14个坚持”中的“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把“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作为强军兴军基本方略的压轴之笔。
着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强军兴军的宏伟蓝图,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强调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并对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以及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就能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包括哪些方面()
军事科技,军队素质,技能,…
D. 强军兴军包括哪些方面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E. 90年来 人民军队建立了哪些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总结起来,人民军队在90年历程中主要做了十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情”。
一是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宣告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意味着中国革命的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二是完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实现人民军队的战略转移、保存有生力量,挽救了党的事业,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人民军队成为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为抗击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从而赢得了民族尊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四是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开辟了现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五是取得朝鲜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等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六是支持和推动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推动军队现代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定的守护者。七是有效处理“98抗洪抢险”“5•12”汶川大地震等国内重大抢险救灾和急难险重事件,成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可靠力量。八是组织和应对利比亚撤侨、亚丁湾海外护航等涉外重大事件,有效维护了中国国家权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九是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多国军演、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等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秩序的重大事件,成为维护国际稳定局势不可忽视的力量。十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引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从严治军强力反腐,扎实推进军事变革,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和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