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100年、50年、5年频数统计中可以看出陨石记录有哪些变化
再做100年、50年、5年频数统计,可以看出,存在明显的起伏变化,唐代688年到896年是延续最长的一个低潮期,200多年中一次陨石记录也没有。有人认为要对这种起伏变化做出解释是不容易的,但可能有二方面原因一定要提及,一是陨石降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二是人们的科技水平、社会状态、关心程度、人口密度和分布。陨石降落密度和人口密度分布的统计表明,两者密切相关。我国历史上陨石记录最多的地区是:河南、江苏(包括上海)、河北(包括京、津)和山东,这四个地区正是我国人口最多、科学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若以平均分布密度来统计,则是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这正好是人口密度的排列顺序。出现这种相关也是可以想象的,因为陨石是要人去发现并记录的。
2. 我国历史上陨石记录最多的地区是哪些
我国历史上陨石记录最多的地区是:河南、江苏、河北和山东,这四个地区正是我国人口最多、科学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若以平均分布密度来统计,则是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这正好是人口密度的排列顺序。
3. 为什么明清时期对陨石记载最频繁
在元明清三代,陨石落地后,往往记载为钦天监或当地官府所收藏。既有文字记载,加之离现在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算近的.所以留下的记载很多.
但是目前,又有实物留存的陨石极少。唯一的例外是广西的南丹铁陨石,在明清时期的《庆远府志》中有其陨落的记载,时间为“正德丙子夏五月”,即1516年。不过,当时的政府并未收藏其陨石。直到400多年后,1964年才科学确认了这次事件陨落的铁陨石,1973年才确认这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一次铁陨石雨,为我国古代丰富的陨石记载寻获了迄今唯一一批实物证据。
4. 陨石的出现在历史上有哪些记录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有一次,明末天启有一次陨石坠落,七十年代有一次。可以上网查查。
5. 目前天文学家收集的关于我国古代陨石的资料有多少条记录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天文学家对古代陨石的资料只收集到不足100条,这对统计研究似嫌太少。20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大量明清地方志被查阅,得到数百条古陨石记录,使统计研究有了基础。
6. 青海玉树疑有陨石坠落,划过瞬间天空宛如白昼,中国曾有哪些陨石坠落事件
中国很多地区都发生过陨石坠落事件,我国的阿勒泰地区就是陨石雨频繁发生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在100年间先后发现了很多外形奇特重量极大的大石头,经专家鉴定,这些都是陨石。
2016年10月10号,保定市白洋淀的一个景区内,曾经发生了一起大约100斤重的陨冰坠落事件。这个陨冰其实就是陨石的一种,当时船工们正在休息,突然就感觉到天空上有不明物体从天上落下来,噼里啪啦的嗡嗡响,然后就落在了湖面里。船工们赶紧起来,用工具去到湖里打捞,打捞上来的就是晶莹剔透像冰块似的东西。经过询问气象局专家当天没有冰雹天气,后经天文学家判断,这是一起发生在白天的陨石坠落事件。
7. 我国关于陨石坠落事件的记载有哪些
2013年2月14日,古巴中部一个小镇发生了一起陨石坠落事件,目击者称,他们看见空中有一块如公共汽车大的地方变得非常明亮,之后又变成一团“比太阳还要大”的火焰,三四分钟后听到巨大的爆炸声。
1976年3月8日下午,我国吉林省吉林市的近郊还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陨石雨。规模之大仅次于通古斯和老爷岭陨石雨,在石质陨石雨中规模算是第一位。
吉林市陨落区呈很长的椭圆形,长度超过70000米,面积达400~500平方千米,搜集到的陨石有1000多块,总重量在2600千克以上。其中最大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石陨石。第二位是美国诺顿陨石,重1080千克。吉林陨石雨规模虽大,却没造成什么损失,实属难得。
8. 1981年关于中国陨石
罕见的陨石雨(图)
1909年8月8日下午3时许,吉林省吉林市北郊永吉县、蛟河县的七个公社境内,降落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陨石雨。
降落范围东西长达72公里,南北宽约8.5公里,分布面积达四五百平方公里。散落的陨石分量重,数量多,仅收集到的完整陨石,就有100多块,重达2吨多。 其中最大的一块陨石,竟重达1000公斤,被列为当今世界上保存的最大的陨石。它在落地时穿破1米多厚的冻土层, 陷入6.5米深的土层中,造成了一个直径2米多的大坑。当时震起的土浪高达数十米,土块飞溅到百米以外。
天降陨石,在历史上早有记载,并不稀罕,据说全球每年平均落下150颗陨星。不过,这么大面积的陨石雨和这么大的陨石,却属世界罕见。
目前在世界上保存的比较大的陨石,屈指可数。 它们是美国1981年发现的564公斤重的陨石,1930年陨落的300公斤重的陨石,1948年陨落的1008公斤重的陨石。俄罗斯1980年陨落的300公斤重的陨石,1918年陨落的221公斤重的陨石,1918年陨落的121公斤重的陨石,1930年陨落的210公斤重的陨石。 还有捷克1886年陨落的293公斤重的陨石。
我国的吉林降的陨石,属当今世界之最。而这当今世界之最大陨石随之而降的大陨石雨,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之最。
1976年3月8日15时许,吉林市郊区附近县镇,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位来自宇宙的客人,突然降落到这里,它就是现在陈列在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的吉林陨石。
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当时共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余块,总重2616公斤。其中被称之为“大陆一神”的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该陨石呈棕黑色,上有气印。
吉林陨石就其数量、重量、散落范围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经测定,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四十六亿年。大约在八百万年前,在运行时和其它星体相撞,发生了一次大爆裂,脱离出小行星带而落到地球表面。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它由近四十种矿物组成,含有十八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落地的巨响和震波,震碎了无数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场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原子弹。然而,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可谓一奇。
吉林陨石雨软棱之大,重量之巨,数量之多,形状之奇,标本收集之丰均居世界首位,它为当代世界科学界带来了大量宇宙信息的同时,也为北国江城吉林市的旅游业增添了奇彩,成为关东大地旅游观光的一道独特景观。
十月份气象应该处深秋吧!
9. 我国古代陨石记录有哪些
古代陨石的资料过去只收集到不足100条,这对统计研究似嫌太少。20世纪70年代大量明清地方志被查阅,得到数百条古陨石记录,使统计研究有了基础。首先是频数统计;每陨落一次陨石的平均年数,夏商时代由于记录遗失很多,达500年以上才有1次;明清以后,记录频繁,且都保存较好,平均每2年总有1次。这一情况可以想象得到,不足为奇。奇怪的是从秦汉到元朝的1500年间,号称发达的唐代却是陨石记录最少的时期,平均58年才记录1次,而汉代是23年,宋代是18年,这种现象恐怕就不能以记录遗失来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