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的鬼城是怎么产生

中国的鬼城是怎么产生

发布时间:2022-08-14 19:49:01

A. 重庆鬼城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故事为什么想到要建鬼城按什么思路来的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丰都自助游攻略从朝天门坐车出发。经过长寿—涪陵—丰都。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重庆到涪陵这一段为全高速路,涪陵到丰都为二级公路,路费差不多是60块钱左右吧,你还可以直接坐船到丰都,在船上还可以悠闲的赏赏一路的江景,到达丰都后,那就看你们怎么玩了,首先肯定要去玩的就是鬼城名山了噻,那里面的好玩的东西可多了,门票嘛,不是很贵,80块钱,保证你玩得很满意的。到了晚上嘛,去新县城那边住,那边的宾馆一晚上也不贵,那个算得上是星级的宏声宾馆一晚也就170左右,如果你觉得高了,也有便宜的,一晚50块钱,电视、浴室,空调也都有的,保证你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到了第二天嘛,你就去丰都新县城转一圈,现在这新修的新县城呀,差不多跟重庆的主城区一样吧,看看这个三峡移民库区的人民们把他们的家乡建设得这么的漂亮。不难感叹三峡移民真伟大啊!转玩后,你还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哦,那就是着名的雪玉洞啦,那个地方呀,简直就是人间的天堂,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雕塑呀。 关于鬼城由来,说法非常多,可以归纳为四种:

道教之说。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丰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鬼帝(土伯)之说: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上古时代的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在遇到一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认为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两个部落。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这就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丰都还留有“幽都”遗迹。

佛教“阎罗王”之说。“阎罗王”本是梵文的音译,愿为古印度神话里管理阴间之王。佛教沿用此说法,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传说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据《一切经音义》称,“阎罗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阴、王成仙之说,这是丰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

后来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刻意渲染,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等等。因此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形成今天天下闻名的“鬼城文化”。 鬼城的传说:
钟馗斩鬼 传说宋朝包公包拯死后,阴王见他在阳间两袖清风,断案如神,就召他到阴曹地府的一个重要关口--阴阳界任职。
这天,包公随风到阴司赴任。走过一些地界,发现前面迷雾茫茫,阴风惨惨,满目荒凉。包公举目四顾,正不知来到何方,忽听有人在痛哭。包公低头一看,见前面不远的山洼中,有一所茅棚,房顶经日晒雨淋,已长出一些杂草。包公走进屋去,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泪流满面,正跪在家神嵌捶胸顿足地大哭,哭声很凄惨,很是伤心。包公想:莫非他家遇上啥伤心事了吗?上前问道:“老者,你在哭啥呀?”
老头听见有人喊,回过头看了一眼,越是哭得伤心了。
"你家是死了人,还是受了灾,为啥这样伤心?" 老头哭着一个劲地摇头,说不出话。 包公耐心劝导,老头才慢慢止了哭泣。拉过一条板凳请包公坐下,说:“前年子,丰都城来了个县官,无恶不做,搜刮民
财,抢夺民家子女,还下了一道命令: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向老百姓抽一对未满十二岁地童男童女去祭‘天心眼’。只要被抽去,连尸首也看不见了。我有一个孙女,今天被抽中了。”说罢,又老泪纵横,大哭不止。
包公听罢,早已怒火中烧,问:“你家就你一个人吗?”
老头擦了擦泪说:“我儿子、媳妇抱着女儿不放,也被拉去下到大牢里了。”
包公安慰了老头几句,又给了他一些银子,叫他不必伤心。出了茅棚,直奔丰都城来。见前面阴深深一座城市,烟火冲天,几十里外不见人影。包公走了很久很久,天都黑了,还看不见城门。他觉得奇怪,这鬼城真难进哪!于是,唤出土地菩萨,问是怎么回事。土地菩萨早闻包公大名,知道他阴阳皆属,就老实告诉他:“你走了这半天,是在围着鬼城绕圈子呀。”
包公不解:“我怎么会迷路呢?
土地菩萨说:“是县官在捣鬼。这个人是阴间地一个恶鬼,会些妖术,买通了阴阳界地灵官转生到阳世来地
包公一听,马上就要去收伏这个恶鬼。土地菩萨怕他吃亏,就说:“要收伏这个人,先要到‘天心眼’去取一件法宝说罢又给包公出了个主意。
包公辞了土地菩萨,脱了在阳间穿地丞相服,化装成一个教书匠。他进了城,果然满城风火,哭声震天。包公称了四十九斤麻,绞成一根麻绳,一头绑在“天心眼”近旁地石头上,一头缠在腰上,嘴里含着一盏桐油灯,从“天心眼”吊了下去。绳子放了三天三夜,包公双脚刚一落地,就被两个人捉住了。
那两个人问:“你是干什么地?”
包公说:“我是阴阳界地一个教书先生,上山朝拜天子爷爷,不小心落进‘天心眼’里了。”
那两个人说:“这里是地下地皇城,是不准外边地人进来的。”不由分说就罢包公毒打一顿,丢进一个地牢里。
第二天,那两个人再去提审包公,开了牢门一看,一点动静也没有。看见包公睡在地上,身上撒了不少饭粒,他们不知道那是饭粒,以为包公死了,就去报告阴王说:“皇爷,外界下来一个人死了,长了不少蛆哩。”
阴王一听,忙说:“死人是可以进入皇城的,抬来看看。”
那两个人就把包公抬进一座皇城。包公见一个穿着皇袍的人坐在那里,知道那是阴王了。等那抬他的两个人把他刚一放下,他翻身就爬起来,把抬他的那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阴王问:“你是谁?胆敢闯入地下皇城。”
包公说:"我是包拯,为祭'天心眼'的事来找皇爷。"
阴王说:“天心眼是我的城门,有啥子事值得大惊小怪!”
包公说:“每年八月十五,老百姓都要被抽一对童男童女来祭‘天心眼’,搞得百姓家破人亡,皇爷不为民除害吗?”
阴王一查。根本就没这回事,知道是县官借祭‘天心眼’为名搞的鬼,就对包公说:“你是诚心诚意想除害吗?”
包公说:“我冒死而来,不诚心还别有所求吗?”
阴王又说:“你在这里看见的一切,不要向外界透露,不然,就会遭天雷轰。”包公发了誓。阴王就拿出一口钟,念了咒语,送包公出了皇城。
包公要收伏县官,又怕误伤了满城百姓,就放出话说:“只要全家老少一起到‘天心眼’烧香许愿,就可免抽童男童女之灾。”不一会,全城老百姓都举着香烛,爬上了名山。县官还在衙门里寻欢作乐,待他得到消息,知道大事不好时,满城百姓早已一传十,十传百,都已爬上了名山了。
县官在衙门里作起法来,一时浓烟滚滚,狂风大作,满城烟火。包公取出拿口钟,念了几段咒语,把钟向城里一甩,那口钟就向空中飞去,绕城飞了三转,然后直向骡马市飞来。这时,只见一股旋风回旋,城里烟火都被旋进风里。在烟火中,县官像一条死狗似的旋转着,随即便被吸进钟里去了。不一会,城里就平静下来。
人们跑上山去一看,见那口钟盖在地上,几十个人才把它抬起来吊在黄桷树上,县官不见了,钟里面吊着个小铁球,人们都说那是县官变的。这时,走上来一个老头,他的儿子媳妇已经被放了出来,孙女儿也找到了。 老头用一根绳子套住铁球,使劲拉着往钟上撞。等他发泄够了心中的愤恨,这才猛然想起放钟的人,到处寻找时,哪里还见那人的影子。

B. 中国鬼城什么情况

鬼城是一些市或县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不顾实际人口需要乱发展房地产,比如30万人却盖了40万人的房子,使房子空滞数量激增,一到晚上,甚至一些高楼一盏灯都不亮,很渗人,所以叫鬼城

C. 鬼城是怎么形成的啊

鬼城的来历及形成的原因 一是道教之说。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丰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二是鬼帝(土伯)之说: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上古时代的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在遇到一 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认为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两个部落。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这就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丰都还留有“幽都”遗迹。 三是佛教“阎罗王”之说。“阎罗王”本是梵文的音译,愿为古印度神话里管理阴间之王。佛教沿用此说法,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传说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据《一切经音义》称,“阎罗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四是阴、王成仙之说,这是丰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 后来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刻意渲染,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等等。因此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形成今天天下闻名的“鬼城文化”。 丰都鬼城的形成,与河南省新野县人有着一段不可分割的轶文趣事。 丰都为什么会成为鬼城?有很多种传闻和猜测。近日,新野县出版的文史资料却道出了原委。书中记载:阴长生,东汉新野人,和刘秀的夫人光烈皇后阴丽华同族同时代。如今在该县五星镇黄营村还有阴氏家宅的遗址。王方平,生卒不详,东汉山东峄县人(今山东枣庄市人),后移居新野,曾举孝廉,官至散大夫,后弃官隐居到重庆丰都。 除了新野文史资料有记载外,重庆市教委1999年主办的《中学语文》杂志第四期,同时发表了丁梅的文章《迷人的丰都鬼城》。文中追溯求源,叙述了丰都鬼城与新野人密不可分的史实。书中记载:东汉时期新野县有阴长生和王方平两位信奉道教的人,在丰都境内风景幽美的平都山隐居修练,因此当地人传说:“平都山中住着阴王(二人)”,时间长了就讹传为“平都山阴间之王”。 旧时人们常说,人死后成为鬼,要去丰都受“十殿阎王”的审判,善有善报升天堂,恶有恶报下地狱。所以在丰都鬼城阴司殿柱上写着一幅:“阳世奸雄伤天害理皆由你,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的对联,以此来警示到丰都鬼城参观的人们自警、自省。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在人们不知道这些详情的时候,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必须去丰都“鬼城”。丰都人更流传着“白天人上街,夜晚鬼赶集”的谬谈。加上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和佛道二教借题发挥及文人墨客的渲染描绘,使这座城池显得阴森可怖,而被人们称之为“鬼都”。 说它起源于新野人,是有证有据的。如果没有阴长生和王方平在平都山隐居,这个鬼都就不会形成。换一句话说,如果不是阴长生这个稀有的“阴”姓人,而是换个张长生、李长生与王方平居此山,那人们就不会说这山中住有张王或李王了。可以断言由于新野的阴姓,方为促成此说的关键所在。 其实,丰都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文化名城,远在东周时就做过巴国的别都。诗人李白、白居易、苏轼、范成大等文人都曾游览过丰都,并作有佳作,留下了千古美谈。如今,当人们在了解丰都鬼城渊源、欣赏丰都鬼城美景、浏览丰都鬼城文化的同时,不禁为河南人作出的贡献油然起敬。

D. 鬼城的产生原因

60平方公里的松江新城、260平方公里的京津新城。洲联集团·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及其团队的一项专题调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鬼城 、空城如今开始出现鲜为人知的变化。大部分新城在经历了艰难而又痛苦的空城期以及鬼城期之后,相继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人气开始聚集,新城的活力逐渐显山露水,似乎鬼城一下迎来了复活时代 。然而按照常规速度测算,国内个别“鬼城”要达到规划人口导入目标,所需时间可能是100年。这些鬼城的真正复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各地政府部门新城开发终极目标不改变,“鬼城”复活将是一厢情愿。
调查团队在报告中直言,目前国内的这些“鬼城”有着太多硬伤难以补救,直到目前为止许多地方的新城配套功能缺失依然难以改观。
从地域维度来看,绝大部分“鬼城”配套功能缺失主要纠结于绝对体量不足和相对分布不均两种情况。绝对体量不足令整个“鬼城”规划范围内基础商业、公共服务、市政等配套设施建设量同居住、商务、工业等新城主导功能的建设体量之间不成正比,配套设施体量大幅落后于主导功能建设量司空见惯。
而“鬼城”内部配套措施即使在总量上可以满足规划人口导入量的使用需求,但是在新城分区土地规划时,设计单位大多未能合理确定配套设施的建设地点,造成“鬼城”内局部位置同类配套设施的分布过于密集,而其他位置却紧缺的不合理现象。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配套缺失,都会破坏“鬼城”宜居功能,降低“鬼城”整体的运作效能,导致“鬼城”人口导入受阻,后期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徒增“鬼城”的复活难度。
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人口结构均衡难以达到。
明显的三大缺陷处处彰显出鬼城中人口结构难以达到均衡的现实窘境,这必将影响鬼城复活的效率和优劣。人口过度同质化造成社会结构脆弱、特定需求人群潮汐现象带来的交通和就业问题、人口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度差异化或将阻塞人口流入,被认为是多数“鬼城”在人口结构方面的三大突出缺陷。
据报道,在某些城市,地产供大于求,工业重市地产先行,沦为鬼城第二,常州产业转型错投房地产。然而,只不过常州的这一现象由于缺乏大量外地人口大量涌入的购买力,才使得问题暴露的比较及时,并不是说其他热点城市就不存在地产泡沫。上海、南京等外地购房者占据了60%,本地拆迁户和小老板则每户握有好几套房产,而本地低收入者和外来打工者则买不起房。然而,上海和南京等地的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全国普遍现象。中低收入者望房兴叹,而今又将被年轻女子的恋爱起步价所困扰。中低收入者不但会永远买不起新房,而且还要因为收入低,儿子们娶不到心爱的老婆。面对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和无限膨胀,靠地产支撑地方财政开支的地方政府迟早会面临经济危机。因此,最好的良策是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赶紧加快对其它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使制造业的实体经济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使他们插上飞速发展的科技翅膀。否则,地产业会让我们许多城市后悔莫及。

E. 近年“鬼城”频现,“鬼城”是如何炼成的

【吴敬琏批4万亿致鬼城频现 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已到尽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6月下旬金融市场发生“钱荒”波动之后,网络上对货币当局对流动性的把握的评论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大多数经济学家们从长期进行分析,认为中央银行没有什么错。但是,也有许多网上的评论认为在出现了钱荒的时候,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央行在十多天的时间里不施加援手,是政策上的失误。

在发生了短期性流动性短缺的时候,央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出手,是可以讨论且应该总结的。但是我觉得对中国来说,我们所面临的主要是长期问题。所以,如果仅仅把我们的关注点放在短期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可以靠央行“放水”渡过这一次危机,可是由于没有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随时还有可能爆发新的危机。在我看来,这样有可能会放大危机,这就不是中央银行所能解决的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经济增长的模式发生了问题。

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的提出已经很久。早在1995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投资的粗放发展到依靠效率提高的集约发展的“转型”。之后的五年计划和规划业都有提到,但始终没有解决,并变得越来越严重。

粗放增长在宏观经济层面造成的问题,是货币超发、债务积累,最后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和增长减速。由于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每次问题发生以后,采取的措施就回到老路子,用增加投资的老办法来拯救经济。于是,最近5年来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从最微观的层面看,就是我们的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变得越来越严重,以至于现在维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的几个物质条件,包括空气、水和土壤都发生了问题。

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债务积累,企业、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过高,以致常常出现或大或小范围内的偿债问题。而宏观经济每次出现这类问题,惯常的办法是采用所谓“中国模式”,也就是威权主义的强势政府去动员资源海量地投入去救市。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2009年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把GDP增长率拉到8%以上。当时有些人觉得非常得意,说我们率先走出了危机。实际上这是饮鸩止渴的办法,它不但没有降低杠杆,相反进一步杠杆化了。

问题在于即使这种办法也愈来愈不灵了。4万亿计划把经济拉起来,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经济增速就开始连续5个季度下降。去年5月以后,许多地方又通过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表外业务、城投债,募集了巨额资金投进城镇化建设。例如西部地区某省的经济正在起飞,近几年每年的基本做法,是依靠作为“发动机”的政府和作为“助推器”的市场,用海量投资拉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个省前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本地GDP的94%,去年则是本地GDP的114%。根据它的计划,今年的投资将是本地GDP的120%以上。

而一个沿海的地级市在去年第3季度提出“大干100天,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口号,组织了18个城投公司,融入巨额资金,进行大拆大建,希望以此来保持经济繁荣。采用这样的方式,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杠杆率就变得愈来愈高。

这些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是回报率很低、甚至没有回报的,还出现了一些所谓“死城”“鬼城”。这样,罗伯特·索洛过去讲的投资回报递减的问题就非常明显地表露出来了。去年下半年的大规模投资,只是把第四季度GDP增长率拉起来0.9个百分点。到了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又下来了。所以,旧的增长模式和用强势政府海量投资支撑高速度增长的发展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

另一方面,在杠杆率很高的情况之下,一有风吹草动,某种偶然的原因就会引发资产负债表的危机,也就是局部的资金链断裂传导到金融市场的其他部分,引发系统性危机。现在网上议论得比较多的一种可能的危险,就是如果美元走强,热钱较大规模地流出,会不会发生像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0.31%]危机那样的问题?这使人很担心,只要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一个小火花就会引起严重的问题,而这类因为偶然的因素几乎是防不胜防的。

那么是不是危机就不能防止呢?当然不是这样。这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根本的问题在体制,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

本世纪以来,改革先是放慢,后来在某些方面倒退。于是就出现了对所谓“中国模式”的宣扬。据“中国模式”的宣扬者说,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拥有一个威权主义政府,由强势政府而不是市场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支持高速增长。如果这种体制不改变,粗放的发展路线以及资产负债表的高负债率和高杠杆率都是很难改变的。

十八大确定要全面深化改革。现在中国正处在这么一个准备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机。大家期望,能够按照去年11月十八大和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能够在今年的三中全会上,制定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不过我估计,对于一些基本问题,比如我们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在国民中,特别在官员中,存在的意见分歧还需要通过自由和切实的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讨论的结果和据以确定的路线图是不是正确,它的安排是否妥当,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性命攸关。

来源: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09/10117791_0.shtml

F. 鬼城的由来

要说清楚丰都被讹传为鬼城,最早的历史渊源,恐怕要从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说起。
巴蜀氐羌部落,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我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
氐羌部落南迁,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
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大概就是说“鬼族的首都”吧。
鬼族信巫。肯定有巫术;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树立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这样在古丰都大地上被传为第一神。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后来张道陵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术作为他驱鬼治病的法术;后来道教又封酆都为游治之一,其间与巴蜀第一代鬼帝被传为住在古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G. 中国12座新鬼城 产生原因是什么

“鬼城”、“睡城”?中国地产界的奇葩。鬼城的出现多人认为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城市过快扩张惹的祸。中国城市化进程是社会规律也是市场规律,是中国未来必须要走的道路。那么城市化是否一定会产生“鬼城”、“睡城”呢?
高楼林立的城区,晚上只三两灯光点缀,人气惨淡,被形象称为“鬼城”。有报道称,在“鬼城”排行榜中,除内蒙古占有多席之外,江苏、河南、湖北、辽宁、云南等地城市均榜上有名。资料显示,仅去年,国内就出现了12座新“鬼城”,在这些城区内,多数楼房都是空置率极高,鲜少有人。“鬼城”的出现,普遍认为是中国城市过快的产物。
城镇化是否是“鬼城”的罪魁祸首?
“北、上、广、深”是中国城镇化最高的城市,在这些城市没有“鬼城”,相反房价疯涨,造成周边“睡城”的出现。与“鬼城”截然相反,“睡城”的晚上极具人气,但是这种繁华也是短暂的,由于“睡城”与城区的遥远距离,大部分上班族生活规律均是回家洗洗就睡的节奏。虽然这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用最简单的“供求”来描述,“供不应求”产生“睡城”,“供过于求”就产生“鬼城”。很显然“北、上、广、深”供不应求,房价疯涨,而以鄂尔多斯代表的则“供过于求”出现鬼城。因此有一个问题要问,为什么在“供过于求”情况下,还要拼命建房呢?是开发商“无脑”,还是政府“无德”。用经济规律来描述这一现象,被称为“市场失灵”,市场调节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多建房,供过于求少建房。“市场失灵”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条是“政府干预”。
市场扭曲下的城市化进程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
康巴什是鄂尔多斯市的新区,在鄂尔多斯市的西边,距离鄂尔多斯市(原东胜)半小时路程。被称为“鬼城”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回应:鄂尔多斯的人均GDP将超越香港。此后有数据显示,鄂尔多斯人均GDP已经接近1.5万美元,超过了上海和北京。房地产确实是周期性行业,与GDP的波动周期基本一致。GDP的高增长,从表面的逻辑关系讲,确实拉动房产的需求。然而在人均多套房产的鄂尔多斯这些房卖给谁呢?人均GDP只是反应购买力,别忘了购买力是必备条件,但需求才是产生购买的直接原因。
云南呈贡
呈贡区是云南省昆明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为昆明市政府驻地。昆明市级行政中心逐步迁往呈贡新区。呈贡是中国着名的花卉和蔬菜生产基地。原为呈贡县,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呈贡县,设立昆明市呈贡区,同时昆明市政府由盘龙区东风东路迁移至本区锦绣大街。在荣誉“鬼城”之后,呈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明说,“空城”说法甚至离谱到“(政府)没必要反驳它”。他强调,呈贡新区“五年出形象”的目标已完成,下一步力争做到“十年成规模,二十年建成”。意思是说这房是为10年建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一直预言呈贡新区迟早会变成一座“空城”。大学生和公务员,还是会选择住在主城区,形成“早来晚归”的集体迁徙,“有城(房子)无市,(呈贡新区)依旧是‘空城’一座。”
上海社科院郁洪胜对“鬼城”产生这样的结论:“对于人口规模预判的不准确,城市总体规划的不完善,住宅地产没有与其他产业进行很好的配套,这是导致常州出现‘鬼城’效应的几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我们不经要问:是政府无能,还是涉“房”太深。
万达的老总王健林说“中国最好的调控是反腐”,有报告称14年来百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一半与房地产业有关系。
落马高官涉“房”太深
10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房价一路上涨,除催生许多富豪外,也让一些官员身陷其中。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利益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腐败案件中居高不下的一个毒瘤。而在高官落马轨迹中,索房、买房、因房牟利……频频出现在房地产业利益链的各种环节,甚至有的高官落马,主要原因就是涉“房”太深。
最近几年,很多落马高官的案例中,都与房子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几乎有半数都跟房地产密不可分。
据不完全统计,涉及房地产的落马省部级官员,2008年有5人,2007年有3人,2006年有7人,2005年有4人,2004年有3人,2003年有4人,2002年有1人,2001年有5人,2000年有2人。
根据上述统计,自2000年以来,截至2013年9月,14年中,共有53名落马省部级官员涉及房地产,而据不完全统计,14年来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在100人左右,这就意味着,一半的落马省部级高官或多或少与房地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房地产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是民生的基础。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调控,但成效甚微。还王健林说的好,中国地产调控从“反腐”开始。
转自网络,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鬼城是怎么产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的驾驶本过回国内得多少钱 浏览:782
越南国旗为什么模仿中国国旗 浏览:261
印度搅棒是什么 浏览:307
伊朗有什么厉害球员 浏览:984
快递从中国送到菲律宾多久 浏览:950
如何给英国的小伙伴寄东西 浏览:896
在中国燃气业务员工资如何 浏览:1002
英国的君主怎么产生 浏览:679
小孩中国字怎么写好看 浏览:593
shopee印尼站价格怎么这么低 浏览:830
伊朗核协议德国为什么参与 浏览:400
委内瑞拉为什么离开伊朗船队 浏览:364
意大利食品的保质期怎么看 浏览:925
印度芒果为什么降价 浏览:395
中国家训共同点有哪些 浏览:898
匡威越南产怎么辨别 浏览:360
越南芽庄可以带什么吃的 浏览:511
意大利发生了什么 浏览: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浏览:66
越南首都河内有什么景点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