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中国还是要大量地推进这些核电站的建
在中国各种能源结构中,核电占比仅为2%,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6%-18%。而同时期英国核电在各种资源发电量占比19%,德国17%,韩国29%,俄罗斯16.5%,法国73.28%,美国10%,加拿大15%。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给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未来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
国内能源结构转型,高燃煤消耗企业将被加速关停或被高成本逼停,中国燃煤发电比例要降至65%,作为填补这一部分火电空缺重要措施,中国明确提出要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
核电因为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从保护环境角度来看,发展核电应成为战略选择。
Ⅱ 我国东南沿海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沿海发展核电主要原因: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电价较高。核电发展初期,核电成本较高,所以只有建在沿海地区才是经济划算的。但是现在随着煤价上升和核电国产化引起的成本下降,建在全国大部分省份的核电站上网电价都会明显低于火电。
一个次要的原因:沿海地区用电量大,电网也发达,而核电站动辄百万千瓦,其突然停运对电网的冲击(会引起电网频率的下降,而电网频率必须控制在48-52赫兹范围内以保证电网的安全)可以被承受,而内陆很多省份的小电网就可能不行。但现在随着内陆地区用电量变大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
内陆核电需要建设冷却塔,但相对核电站两百多亿的投资来说太小了,循环水的冷却不是一个问题。事实上,内陆核电站成本会远小于大部分沿海核电站,其原因是核电设备国产化。
Ⅲ 中国不缺电,为什么要建核电
核电的反应堆技术,其实密切关联了军用核技术的核心,所以,不断提高核电站的技术水平和燃料的利用效率,对提高军用核潜艇、未来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技术有重大意义。其次,沿海许多地方没有煤炭、没有天然气等发电燃料,而从北方长距离输电成本太高、损耗太大,还不如在当地建设核电站成本低,所以就适当的建设一些核电站,从经济上是合理的,也符合长期核战略发展思路。
Ⅳ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你好:
地球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对大气造成污染,而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因受到种种限制其利用率不足,全球都面临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核电作为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发展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因此,核电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满足电力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核电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缺电问题。
2.保护生态环境
核电是高效、清洁的能源,可以缓解当今火电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火电相比,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烟灰、二氧化碳(CO2)等污染物,有利于保护环境,表1为核电站与火电厂对环境影响的比较,从表可看出核电站对环境的污染很小且可缓解运输压力。
表1核电站与火电厂对环境影响的比较
望采纳~
Ⅳ 浮动式核电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呢
浮动式核电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为解决能源危机,充分利用核能发电以及海洋开发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已日渐成熟,并展现出高效、经济性等特点,被认为是核能开发的一大热点,美、俄、法、韩等国都对浮动式核电站的建设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规划在未来5年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发展。该文就浮动式核电站的发展史进行了介绍,并就相关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俄罗斯典型浮式核电站发展现状?
典型浮式核电站其实可以理解为就是一艘生产核电的船舶,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制造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是此类浮式核电站的代表。
以“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为例,可以了解典型浮式核电站的特点。该型浮式核电站长144 m、宽 30 m、高 10 m,重 21 500 t,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运营的浮动核电站和世界上最北端的核装置,其主要任务是为偏远工业企业、港口城市及海上油气平台提供电力。它拥有典型的船型平台,甲板面积较大、装载能力很强,可以实现各种核电生产设施的布置,同时有充分的空间布局划分各功能舱室。
该型浮式核电站上目前装配了两座 35 MW 的改良型 KTL-40 反应堆,可达到 7 万 kW 的年发电量,即可满足 30 万人的生活供电,预计使用寿命 40 年。
同时,这种船舶式的浮式核电站在机动性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虽然自身没有推进系统,但是在牵引船的牵引下,可以较为轻松地转移到任何海上作业区域。
由于“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采用的大型船舶制造技术较为成熟、造价成本较低,体现出了较明显的经济优势,在开发生产运用方面表现突出。
美国小型海上核电站(OFNP)发展现状?
美国是最早提出浮动式核电站设想的国家,受 20 世纪70 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曾一度停止过对相关项目的研发建造计划。与俄罗斯的研究开发方向不同,美国对浮式核电站的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小型海上核电站(OFNP) 为主。
此类浮式核电站最明显的特征是外型整体结构是直立的多层圆柱形,因此其平台为圆筒形,并设有生活区和直升机停机坪,其余大部分则是在水下由水密舱壁隔开的隔间,可放置 300 MW 或 1,100 MW 机组的核反应堆以及相关的安全系统。
这种设置方法可以在核反应堆过热时快速引入海水降温,并不断更新提供无限的冷却源,从而增强核电站的安全性。与船型平台相比,圆筒型平台的结松更为简单,面对海洋的风、浪、流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同时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对来自各个方面压力的平均载荷,降低疲劳载荷,安全性更高。
同时,圆筒型平台的重心更低,对于惯性问题的控制能力更强,可以保持整个浮式核电站的稳定性,这一点对于在海上作业的平台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圆筒形平台在空间布置方面可以实现各功能舱室围绕反应堆设置,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预计第一批小型海上核电站 OFNP 可以在 15 年实现部署。
法国 Flexblue 下沉式海上浮动核电站发展现状?
Flexblue 下沉式海上浮动核电站是由法国国有船舶制造企业(DCNS)开发的产品,是一种下潜式柱形全模块化移动式浮动式核电站,采用的是小型压水反应堆。此类型浮动式核电站采用舰艇模块化建造技术,核电站在船厂完成建设组装后再被运送到工作场所进行安装。
它被安装于距海岸线 5 km~15 km 的海床上,大约在海平面下方 60 m~100 m 处,考虑到地震危害,结合安装场所的地理环境,要么水平固定于海床上,要么正浮悬挂在距离海底几米高的位置,并依靠海底电缆输送电力。Flexblue 下沉式海上浮动核电站的特点是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同时制造。
?国内浮动式核电站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对于浮动式核电站开发研究较美、俄等国略晚。但我国发展浮动式核电站 3 个优势:首先,我国的核电产业正在不断壮大,虽然相比于世界上其他拥有核能发电能力的国家,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暂时处于落后局面,但近年来我国的核电总发电量量正在不断上升,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2017-2022 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内容显示,我国自 2011~2016 年核电的发电量由 872 万 kW 提升到了 2 132 万 kW,核电发电量占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从 1.8% 提升到了 3.6%。可见我国在核电开发方面的长足进步和良好发展前景,这为国 内浮动式核电站的研发建设提供了契机。
其次,我国对于 清洁能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攀升,政府为了促进核电的生 产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6 年 12 月 30 日,国家能源局在其发布的《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中, 将”建设海洋核动力平台”写入到相关规划中,并提出在 “十三五”期间开展 50-100MW 级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制建造工作,并实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
最后,我国的地理环境对浮 动式核电站有一定的需求,我国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沿海 作业项目较多,对于电力的需求旺盛,因此浮动式核电站 研发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课题。
中国对于浮动式核电站的 研究目标是在开阔水域建设核电站,为石油钻井平台和沿 海岛屿提供电力,并实现对受灾海岸提供救援的目的。
2017 年 8 月 10 日,由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拉开了对海洋核动力装备开发、建造、运营和管理业务的序幕,并将业务延伸到相关产品如蒸汽、海水淡化等。这一系列举措为浮动式核电站在国内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 浮动式核电站的研发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中核集团的 ACP100S 海上浮动堆和中广核集团的 ACPR50S 海洋浮动核动力平台。
4 结语
浮动式核电站是在对核能研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核电应用方式,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人们在核电生产过程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顾虑,同时能有效解决偏远地区、沿海区域的用电、用水、供热问题,与普通热力发电相比还能起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用,对于满足人类能源需求,保护地球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海上浮动式核电站的研究开发应用,各国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突破。
我国对该项目也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计划将来建立一系列小型浮式核电站,用于沿海石油开采以及偏远岛屿的供电供热及海水淡化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上浮动式核电站的前景会更加明朗。
Ⅵ 我国大力发展核能的意义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是当前我国能源建设和核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发展核电对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Ⅶ 中国不缺电,为什么还要大建核电
中国缺不缺电不是问题的核心。中国缺少的是清洁能源,中国缺天然气,中国也缺少石油的替代品。从能源的整体供给上来看,核电作为相对清洁的能源在能源消耗中比例越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越有利。。
Ⅷ 核电风险巨大,为什么中国还要继续发展核电
核电目前是风险较低的发电厂,而不是巨大。核电是目前替代常规化学能源发电厂的最为有效和可行的产业。
Ⅸ 中国核准6台核电机组,总投资超千亿,对核电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6台核电机组价值超千亿,经过核准之后将逐渐建设核电站,这对于核电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推动的作用,一个好的市场信号。因为以前我们国内一直不怎么推行核电,因为觉得那个东西虽然发电效率比较高,但它本身风险也比较高,就算技术比较成熟,你还是再慎重去考虑。
现在推了这6台核电的机组,那未来就有可能会对10台20台,因为我国的人口数量非常多,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的密集程度也比较高,需要的能源比较多。单靠传统的火力发电在供电这方面会存在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火力发电对环境也是有破坏的,也是需要很多的煤炭去供应。从去年开始煤炭价格疯狂上涨,那就应该知道了传统能源结构终究是扛不住了。
Ⅹ 中国不缺电,为什么还要大建核电
看到有人一本正经地讨论缺电问题,请容许我笑笑。不清楚地可以上能源局网站查一下《201 6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情兄》,我引用一下“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继续下降,2016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785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是196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哦,我还没把发改委要求停建、缓建电厂的那个文件甩出来。至于有人讨论的新科技对电能的需求,电价对电能的影响,小盆友们]当我们这些业内人士都是傻瓜?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数据,2010年到2014年GDP增长了55.9%,全国用电量增长了34.4%,经济转型和科技的发展造成了单位GDP用电量的下降(笑脸)。提到电价的小盆友,哪家公司生产产品是只看成本不看销路的?前两年黑色金属价格一路狂跌市场需求低迷,相关企业用电量暴跌,去年开始黑色金属价格到底反弹,相关台金企业用电量又开始暴增。至于电价问题,交叉补贴,政府目录电价,大用户直供,电力市场形成价格,跨区域交易价格,标杆电价,一机一价,不要拍脑袋认为电价就跟馒头一样定价,再说馒头也不是想降到多低就能降到多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