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现代化之路有哪些

中国现代化之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7 06:17:54

㈠ 结合实际论述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独特之处和世界性贡献有哪些

中国的现代化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身能力。一套强大的制度优势和领导优势。

㈡ 社会现代化的中国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19世纪中叶以后,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国开始踏上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的不同地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人口众多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经济文化的落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的行为、心理和观念之中。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又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它是经济、政治、科学文化、观念和生活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协调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同全面的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㈢ 什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3)中国现代化之路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㈣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强国之路如何走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强国之路:

1、执政者励精图治,敢于大刀阔斧力排众议的进行政治改革;

2、国家政策具有连贯性;

3、重视经济,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顺民心合民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等等,坚持走群众路线,顺民心合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要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要坚持国家政策的连贯性。

(4)中国现代化之路有哪些扩展阅读: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初心。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必须把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决定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底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勇敢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创造条件。

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走中国特色的富强之路,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民族危亡之际,其他政治力量之所以没能力挽狂澜、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富强之路

㈤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强国之路如何走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㈥ 什么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当中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6)中国现代化之路有哪些扩展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㈦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强国之路怎么走

“大国崛起”的说法缘起于近年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从建国时就开始了,“强国”的梦想自1840年就有,但直到建国后才实现。本题的切入点是崛起的规律,用历代大国崛起的事实映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成功。首先,大国崛起有以下一般规律。1、执政者励精图治,敢于大刀阔斧力排众议的进行政治改革;2、国家政策具有连贯性;3、重视经济,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顺民心合民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等等。其次,得到以下启示: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2、要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3、要坚持国家政策的连贯性。4、坚持走群众路线,顺民心合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论断不仅是对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历史成就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探索另一类现代化模式成功经验的凝练。要理解这条路究竟“新”在哪里,弄明白这条路未来怎么走,就需要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把握。

1.从过去来看,它是一条艰辛求索、不懈奋斗的民族复兴之路

2.从现在来看,它是一条特征鲜明、优势显着的中国特色之路

3.从未来来看,它是一条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前景光明之路

㈨ 中国近代史-现代化探索之路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条件: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2)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着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中国人民收回权利运动的推动。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⑤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2)表现: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3)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挫折:(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和摧残。 (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中国的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5.中国民族资本的归宿: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6:历史地位和作用: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史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②政治: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发展: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和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阅读全文

与中国现代化之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的君主怎么产生 浏览:677
小孩中国字怎么写好看 浏览:591
shopee印尼站价格怎么这么低 浏览:830
伊朗核协议德国为什么参与 浏览:400
委内瑞拉为什么离开伊朗船队 浏览:364
意大利食品的保质期怎么看 浏览:925
印度芒果为什么降价 浏览:395
中国家训共同点有哪些 浏览:898
匡威越南产怎么辨别 浏览:360
越南芽庄可以带什么吃的 浏览:511
意大利发生了什么 浏览:115
印尼一共有多少人啊 浏览:66
越南首都河内有什么景点 浏览:759
越南酸辣酱料怎么做 浏览:139
越南自卫反击什么时候 浏览:790
印尼的手机是什么版本 浏览:623
意大利申根签证自己怎么办 浏览:333
中国a股是什么意思 浏览:222
印度人如何治疗鼻炎 浏览:510
印度战争怎么爆发的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