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中国白酒行业还有前景吗
有前景,2003年至今,尽管白酒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换挡。2015 年至今白酒行业加速复苏,产量进入个位数增速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358.36万千升,同比增长3.23%;2017 年1-4月,白酒产量为 444.40万千升,同比增长3.70%。
截至2016年末,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1578 家,其中亏损企业113 家,企业亏损面为7.16%。2015年至今,收入和利润的加速增长印证了白酒行业复苏的趋势。
从白酒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白酒处于升级中的中国产业,未来面对的是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的市场需求。在新的市场需求下,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高端及次高端白酒市场将成为白酒品牌的必争之地。
㈡ 白酒发展趋势
白酒行业在2020年第二季度逐渐复苏
新冠疫情直接影响了白酒春节旺季的消费,2020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速均较2019年同期有明显下滑。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白酒行业的收入增速较2020年第一季度的-0.03%略有提升,增速到达3.42%;但在利润端增速上反而从第一季度的
9.46%回落至6.35%。扣除茅台和五粮液之后,白酒行业第二季度仍然负增长,第二季度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5.2%和-0.6%。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㈢ 2022年白酒发展动向
国内白酒行业内上市企业:贵州茅台(600159)、五粮液(00858)、洋河股份(002304)、顺鑫农业(000860)、泸州老窖(000568)、古井贡酒(00596)山西汾酒(600809)、口子窖(603589)、迎驾贡酒(603198)
本文核心数据:产量、市场规模、价格、市占率
高端白酒在白酒行业市占率不高
白酒市场主要产品按照不同价格档次,分为高端型、次高端型、中端型和低端型四种。高端白酒(含超高端)价格带为800元以上;次高端白酒的价格在300-800元;中低端白酒的价格带在300元以下。
其中,高端产品主要被五粮液普五、贵州茅台飞天茅台和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占据,部分研究和调查将飞天茅台该产品划入超高端之中;高端白酒的价格带的底端是800元,上限价格根据酒业家的分析,应当在3000元左右。
目前,高端(含超高端)白酒在整个白酒行业内市占率不高,2020年高端(超高端)白酒的市场规模仅占白酒行业的约20%;而中低端白酒的市场规模占整个白酒行业的75%。
㈣ 白酒行业发展前景
最近茅台酒价格连创新高、限价、推广直营、股价波动、院士评选等引起广泛关注。3月12日参加茅台专家顾问座谈,针对茅台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和资本市场关注点,任泽平博士发表几点看法。针对茅台酒定价问题,其认为茅台适合奢侈品牌定价条件。
2016-2019年,贵州茅台酒产销小幅增长,2019年,茅台累计产量4.99万吨,销量3.46万吨。2020年度,公司生产茅台酒基酒5万吨,系列酒基酒2.5万吨;其中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94亿元左右(含税销售额106亿元左右)。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㈤ 对于现在我国白酒行业前景如何
据《中国白酒行业市场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的分析,近年来我国白酒销售增速放缓,在2014年销售总额更是仅有5258.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仅有4.8%。
但是从2016年开始,白酒行业的春天已然来临,不管是行业利润还是各个企业的表现,都较未理想。因此对于经营者与产业投资者来说,想要弥补前几年利润下滑的漏洞,就需要趁着当下消费升级的风口,才能有所作为。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在代理模式、品牌创新等角度入手。
白酒的线上消费习惯正处于培育期,大有发展前景。2016 年京东线上白酒销售额突破 26 亿元,除了在大型电商平台上架酒企商品,不少企业还自建电商平台。目前各酒企的线上战略之一是主打“大单品”,迅速打造爆款,吸引消费。
㈥ 酱酒发展如何,现在做酱酒生意有前途吗
酱酒发展还可以,前景无限。如需购买酱酒,推荐选择贵州茅世原酒业。㈦ 2020年白酒行业市场前景如何未来白酒行业还能否回暖
我国白酒行业现处于下行阶段,但是高端白酒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利好政策的落地,促进白酒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最近各省市对于白酒行业的支持举措正逐步出台,这也是判定行业未来发展趋于乐观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贵州省为例,从2012年开始,贵州深入实施白酒行业发展战略,结合市场不断转变生产经营发展思路,推动白酒全面升级发展。数据显示,2012-2017年贵州省白酒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018年1-10月,贵州省白酒产量为30.6万千升,同比增长0.9%。
2018年底,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白酒产量达到50万千升,产值达到1200亿元;到2022年,白酒产量达到80万千升,白酒产值达到1600亿元。
从近年的白酒产量来看,2016年以前,白酒产量呈现稳步增长,年产量由2010年的890.8万千升增长至2016年的1358.4万千升。但在2017年,受外部环境影响,白酒产量出现明显下滑,全年白酒产量下滑至1198.1万千升,比2016年少160.3万千升,同比下降11.8%。随着经济的回升,利好政策的落地,2018年1-11月白酒产量累计达814.7万千升,同比微增2.0%。
随着政策的利好,未来几年白酒行业市场规模将维持低速增长,2023年白酒行业市场规模7071亿元。
白酒在我国盛行已久,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如下:
宏观经济方面。2018年,我国经济有所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酒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依法打击粗制滥造、存在质量隐患的劣质白酒产品,规范白酒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经济的回暖,法律法规逼退中小白酒企业,有利于高端品牌白酒企业的发展。
消费基础方面。白酒作为我国独有的酒种,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含酒精饮料。经过历史的沉淀,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白酒饮用文化,满足了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需要和人际关系调节的社会需要。
消费升级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改变,消费不断升级。理性饮酒、健康饮酒的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白酒消费的选择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因此,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健康理性的饮酒方式将是中高档白酒发展的动力。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我国白酒行业现处于下行阶段,未来发展需谨慎乐观。在行业下行阶段,高端酒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方面,消费需求的改善和升级拉动下,高端及次高端白酒的销量占比有望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国200元/升以上白酒消费量仅占4%左右,而高端伏特加酒在德国和法国的占比分别为12.5%和9.4%,高端酒消费占比远远超过我国,我国仍有提升空间。
长远来看,白酒行业分化趋势非常明显,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已是一个行业常态,具有较高品牌影响力的酒企抗风险能力最强,也最容易调整恢复过来,最具有业绩增长的持续性。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