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民歌有哪几种形式分别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国民歌主要的形式有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也称小曲。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汉族的除了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扑山歌”、“四季歌”、“五更调”,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自豪,流传久远的民歌。与其它艺术一样,同样博大精深,同样有着独特的韵律和强大的生命力。
Ⅱ 我国民歌一般分为哪三大类分别说出三大类的特点。
中国汉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
一、劳动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二、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 神歌)
三、小调:
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 花调)
2、地方性小调。
3、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2)中国的音乐有哪些类型扩展阅读:
山歌的特征
山歌歌词: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兴创作,歌词以七字句为主,较多使用衬词,山歌中最多使用语气衬词,语气衬词与自由延长音或拖腔的结合,形成山歌独有的特征。
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自由延长音与曲首、曲尾的呼唤性衬词结合形成前腔或后腔,为山歌所独有的特征。
歌唱形式:独唱居多,另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一领众和等。
Ⅲ 中国歌曲的分类
1. 民族音乐
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民族音乐是泛指中国音乐家所创作的的音乐和具有中国五声色彩的音乐。
2.藏族音乐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3.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音乐与游牧生活相联系的民歌和说唱为主。有传统的古老圣歌、赞歌、宴歌以及许多反映牧民生活的歌曲。蒙古民歌根据其音乐特点分为"乌尔吐"歌曲(即长调子歌曲)和"乌火尔"歌曲(即短调子歌曲)两种。前者有着自由的节奏和悠长的气息,速度缓慢,音域宽广;后者则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和轻快的速度。
4.傣族音乐
傣族音乐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4类。
5.维吾尔族音乐
维吾尔族的传统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的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于阗乐和西亚的波斯乐的艺术传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疆、东疆、刀郎色彩区。主要作品有传统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乐器制作精细,按其结构和演奏方式,有弹弦、拉弦、吹奏、打击乐器等数十种。
Ⅳ 中国当代音乐表现形式有哪些
《音乐的表现形式》
共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人声。抱括独唱、齐唱、重唱、合唱等。
第二类:器乐。抱括独奏、齐奏、重奏以及各种类型的交响乐等。
一、人
声
类
1、独唱(男女声高、中、底音)
2、齐唱(领唱、齐唱)
3、重唱(抱括各种男女声二、三、四重唱)
4、合唱(领唱、合唱)等
二、
器
乐
类
1、独奏(各种类乐器独奏)
2、齐奏(多种乐器同时演奏一个声部)
3、重奏(各类乐器同时演奏两个以上不同声部的合奏)
4、交响乐、协奏曲(大型管弦乐队的演奏)
另外还有戏剧、舞蹈的音乐
戏剧舞蹈音乐指作为为戏剧、舞蹈演出而编配的音乐。它可以与戏剧、舞蹈同时出现,又可以以单独演奏的形式出现。
其它不属于音乐有
雷雨声、水声以及各种噪音、杂音等。
Ⅳ 中国的传统音乐分为哪几类
中国传统音乐在学界被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
1、宫廷音乐:
一般认为,到1912年清王朝结束以后,宫廷音乐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田青认为其实在清朝中后期宫廷音乐就已经成为了摆设,从故宫珍宝馆里所藏的金编钟就可以看出。
作为礼器象征的金编钟,根本无法敲出乐音来。此外,从广义上讲,宫廷音乐也包括孔庙的祭孔音乐这类的礼乐,而这部分音乐现今仍有延续。
2、宗教音乐
我国古代的宗教音乐主要包括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不同的宗教音乐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存在很多交叉、相似的部分。
在近代,随着佛教、道教的衰落,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也逐渐衰落。北京智化寺所存宗教音乐,包括乐谱、乐器、乐僧,可以作为我国宗教音乐的典型代表。目前,智化寺的音乐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文人音乐
真正的文人音乐其实只有古琴音乐。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进行音乐活动的主要乐器,甚至有“左琴右书”的说法。
近代,随着这一阶层的消失,以古琴音乐为代表的文人音乐也几近消失殆尽。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普查,当时全国6亿人口中会弹古琴的人竟不足百名。因此,文人音乐相比其他传统音乐来说衰落得最为严重。
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2003年古琴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古琴音乐在新世纪又迎来了一片新天地。
4、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可以分为民歌和民族乐器两大类,现代舞台上很多所谓的民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真正的民歌是来自底层的,一般没有具体的创作者,代代相传、口口相传,最真实地表达了人民尤其是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
(5)中国的音乐有哪些类型扩展阅读:
传统音乐现状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百年来遭遇了和传统文化同样的命运。田青说,中国的音乐曾影响了整个亚洲,日本、韩国至今有所保留,而在中国却逐渐没落,甚至被遗忘。
在当下的音乐教育领域,西方音乐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音乐大多只存在于乡间的舞台上,苟延残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反思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近些年逐渐兴起的非遗保护项目,让包括古琴艺术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