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电子学会的介绍
中国电子学会(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是由电子信息界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依法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挂靠在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学会于1962年在北京成立,现在拥有个人会员10万余人,团体会员600多个,专业分会44个,工作委员会8个和一个百人的办事机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地方学会组织。
❷ 中国电子学会考评中心微信公众号登录无法显示验证码
在“开始”菜单单机鼠标右键,选择“控制面板”选项;
将控制面板的查看方式修改为大图标;
在下面找到并点击【卸载程序】;
点击左上角的【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
取消勾选InternetExplorer,点击确定,等待卸载后重启计算机后再次以相同的方式勾选IE点击确定安装完即可正常显示验证码!
❸ 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等级考试平台如何重新注册
登录官网操作。
第一步输入www.qceit.org.cn进入官网,第二步点击官网右上角进行注册,根据提示把信息填写完成,然后点击立即注册。
如果你是在有账号的前提下直接登录就可以,要修改个人账号信息是有修改界面的。
❹ 求 中国会计学会会员号
第一条 为加大个人会员服务力度,满足会员职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会员专业水平,造就高素质会员队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根据《中国会计学会章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会计学会个人会员分为会员、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三个级别。
(一)凡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并具备中级职称2年以上(含2年,下同),或取得会计学博士学位,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并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业2年以上,或在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工作5年以上者,可申请并经批准成为会员。
(二)凡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并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在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理论或实务研究成果者,可申请并经批准成为高级会员。
(三)凡在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担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并具备高级职称,或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担任省级以上财务会计学科带头人并具备教授或研究员职称,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在全国性会计专业组织、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主管会计工作并具有上述相当水平的会计工作者,可申请并经批准成为资深会员。
第三条 本会理事为本会高级会员。本会常务理事为本会资深会员。
第四条 个人会员职称发生变化,符合晋升条件,本人申请并经审核批准后,可晋升高一级会员;个人会员连续5年热心学会工作,积极参加或组织相关活动的,由本人申请并经审核批准,可破格晋升高一级会员。
第五条按照本办法和动态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个人会员分级建档管理,并通过网络办理相应会员级别的申请确认工作。
第六条所有个人会员均可享有下列服务:
(一)免费获得《会计最新动态》及《会计研究动态》电子版;
(二)免费获得《会计研究》会刊,投稿时同等条件优先选用;
(三)免费浏览《会计研究》及下载会议、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
(四)优惠获得会员升级所需知识及能力框架的培训或相关辅导资料;
(五)优惠参加本会为会员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并作为后续教育学时;
(六)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学术会议。
第七条 高级会员除了享有为会员提供的服务外,可享有以下增值服务:
(一)申请成为本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二)申请并优先获得财政部或本会立项的重点会计科研课题;
(三)优惠获得高级会员升级所需知识及能力框架的培训或相关辅导资料;
(四)优惠参加本会为高级会员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并作为后续教育学时;
(五)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专题学术研讨活动。
第八条 资深会员除了享有为高级会员提供的服务外,还可享有以下增值服务:
(一)免费参加本会组织的会计改革和实务问题高层研讨,如总会计师论坛、学术峰会等;
(二)代表本地区或行业就有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政策建议;
(三)申请并优先获得财政部或本会立项的重大会计科研课题;
(四)与本会共同组织本地区或本行业资深会员开展会员活动。
(五)优惠参加本会为资深会员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并作为后续教育学时。
第九条 本会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个人会员服务方式和内容,构建个人会员服务的资讯平台、专业发展平台、科研活动平台和高端研讨平台。
(一)资讯平台,包括《会计研究》、《会计最新动态》、《会计研究动态》、专业会议论文、会员人才交流信息 、网络图书馆或资料库等信息。
(二)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会员晋级培训、后续教育培训等。会员晋级培训有助于会员知识更新,为向高一级晋升创造条件。后续教育培训是利用本会的智力优势,提供会计准则、内部控制等最新政策与业务的专题培训,满足后续教育需求。
(三)科研活动平台,包括本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的专题研讨活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研究、相关专题调研活动等。
(四)高端研讨平台。包括总会计师系列论坛、会计前沿理论研讨会等方式,针对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第十条 个人会员应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个人会员管理办法,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 各级别会员缴纳会费的金额暂不作调整,每人每年200元,也可预交会费。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中国会计学会
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❺ 中国电子学会的会员等级
中国电子学会设有四个等级的会员,分别为学生会员、会员、高级会员和会士。已获得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以上职称,或具有相当上述水平的电子信息科技人员均可申请成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员,高等院校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可申请位学生会员。
望采纳,谢谢
❻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号怎么查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苏州的, 中国营养学会是营养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的专业学术团体;1984年加入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党和政府联系我国营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自1945年成立以来聚集了我国一流的营养专家和权威,提出了《中国居...
❼ 中国电子学会的学术期刊
《电子学报》为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 刊登电子与信息科学及相邻领域的原始性(original)科研成果。为中国自然科学核 心期刊之一;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以下简称《CJE》)系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CJE》创刊于1992年(季刊),由《CJE》编辑部向中国大陆发行、香港科讯交流公司向海外发行。 《CJE》已被国际着名的检索系统CA、EI、SCI-Expanded、SA等收录。
《半导体学报》是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半导体学报》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技术类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众多国内知名理工科大学、研究生院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推荐为重点学术期刊;同时也是国家教委指定的286种核心期刊之一。
《微波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14研究所)承办,是目前国内唯一微波学术性专业刊物。
《电波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也是我国电波科学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信号处理》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信号处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学术性刊物,于1985年创刊。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电子学会、微弱信号检测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刊物。
《电子元件与材料》创办于1982年3月,是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院,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和信产部电子陶瓷专业情报网协办的学术技术性科技刊物。
《软件》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天津电子学会主办期刊,《软件》杂志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❽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怎样的存在
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子学会自2003年设立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卓着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l 奖项背景:
为了奖励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调动广大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经国家奖励办批准(国科奖社准字[2002]03-0053号),中国电子学会2003年设立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从2006年起,在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上颁发。
l 奖项概况:
十四年中,共评出一等奖94项、二等奖180项、三等奖354项。获奖项目中的优秀项目经学会选送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截止2016年,共76个获奖项目参加国家奖评选,有3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率42%。
l 奖励范围 :
学会科技奖面向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主要奖励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卓着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奖励范围包括: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二)重大技术发明与创新
(三)重大技术开发项目及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
(四)重大工程组织实施
(五)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
(六)重要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优秀科技专着
l 组织管理:
中国电子学会设立“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中国电子学会建立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库。入库专家经学会分支机构、省区市电子学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组织推荐,或由院士专家个人推荐,由热衷于学会工作、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业内知名专家构成。入库专家原则上要求为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电子信息及有关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工作者,或具有丰富行业管理经验的政府领导。专家库每两年更新一次。
奖项评审坚持“三审”制度,即:对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初步评审(网评和会评)和最终评审。最终投票审定获奖项目和奖励等级,经公示后报学会理事长审批。
l 奖项设置:
学会科技奖分为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和科技进步类 3个类别(同一项目的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年度重复参加不同类别的评审)。三类奖项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奖励等级。
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项目,可视情况评为特等奖。
奖励数量根据每年申报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年度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不超过 2 个,技术发明类一等奖不超过 6 个,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不超过 8个。二等奖数量不超过一等奖 2倍。三等奖数量不超过二等奖 2 倍。质量第一,宁缺勿滥。共设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3个奖种,3个奖励等级。
l 评定方法:
学会科技奖按以下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一)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
(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
(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l 申报条件 :
(一)申报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内首创或本行业先进的技术研究成果,并且经过鉴定、验收、检测等相应评价及实际应用,包括新产品、新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新方法等;
2.采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大应用成果、重大工程,并经过验收、评价,证明其社会经济效益显着;
3.研究成果理论上有一定创新和发展,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同行所公认,并被相关部门采用,对科研开发、产业发展有重大支撑和指导作用。
(二)不存在成果权属、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方面的争议。
(三)为适应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申报
学会科技奖的项目应当是近三年之内完成的项目。申报科技进步奖的成果,要求规模应用两年以上。
(四)学会科技奖不接受涉密项目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