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柏氏有哪些鲸种

中国柏氏有哪些鲸种

发布时间:2022-08-20 04:07:33

❶ 鲸分哪几种

须鲸包含了世界上最大的现存动物种类。有3科10种,均为海栖。
露脊鲸科 Balaenidae 如:黑露脊鲸(黑真鲸)Eubalaena glacialis、南露脊鲸Eubalaena australis、北极露脊鲸(弓背鲸)Balaena mysticetus、小露脊鲸Caperea marginata、露脊鲸(注:有的分为小露 脊鲸科 Neobalaenidae)
灰鲸科 Eschrichtiidae 如:灰鲸Eschrichtius robustus
须鲸科 Balaenopteridae 如:蓝鲸(蓝鳁鲸,剃刀鲸)Balaenoptera musculus、小须鲸(小鳁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座头鲸(驼背鲸,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长须鲸 Fin whale、大须鲸(鳁鲸)、布氏鲸(鳀鲸) Bryde's whale、小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塞鲸 Sei whale 体型巨大,其中最小的种类体长也大于6米。口内无齿。上颌两侧各具有150~400枚角质鲸须。鲸须的颜色、数目和形状因种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外鼻孔2个,位于头顶。头极大,有的种可达体长的1/3。仅有1~2对肋骨与小型胸骨相连接,无锁骨,鳍肢一般4指。具有盲肠。它们使用鲸须从海水中过滤浮游生物。以磷虾和头足类为食,有的也吃小鱼和底栖贝类。
齿鲸亚目 Odontoceti
齿鲸仅少数种类生于淡水,大多数均产于海洋中。共包括7科80余种.大体可以分成海豚、喙鲸和抹香鲸三个差异比较大的类群,每个类群下分一至多科。
河豚科 Platanistidae 又称淡水豚科。如:白鳍豚(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印度河豚Platanista indi、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亚马孙河豚Inia geoffrensis、马德拉河豚Inia boliviensis、拉普拉塔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
海豚科 Delphinidae 如:真海豚 Delphinus delphis、短喙真海豚Delphinus delphis Linnaeus、长喙真海豚 Delphinus capensis Gray、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亚马孙白海豚Sotalia fluviatilis、逆戟鲸(虎鲸、杀人鲸)Orcinus orca、海豚、中华白海豚、巨头鲸(领航鲸、黑圆头鲸)Globicephala melaena、大吻领航鲸、长肢领航鲸、短肢领航鲸、瓜头鲸、北极虎鲸、伪虎鲸 Pseudorca crassidens 、侏虎鲸。(注:有的分为领航鲸科 Globiphlidae)
鼠海豚科 Phocaenidae 如: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一角鲸科 Monodontidae 如:一角鲸(独角鲸、角鲸)Monodon monoceros、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注:有时伊河豚(短吻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也归入此科。)
喙鲸科 Hyperoodontidae 如:布氏长喙鲸Mesoplodon densirostris
抹香鲸科 Physeteridae 如: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小抹香鲸科 Kogiidae 如:小抹香鲸Kogia breviceps、倭抹香鲸Kogiasimus
齿鲸类:有齿的海洋巨兽,如:抹香鲸、逆戟鲸、海豚、鼠海豚。
须鲸类:有胡须的鲸。事实上这些胡须是长在嘴内的折角形齿片,用于过滤水和捕捉鲸所食用的虾和其它小动物,这些齿片就代替了牙齿。

❷ 齿鲸的介绍100左右急用

有齿的海洋巨兽,如:抹香鲸、逆戟鲸、海豚、鼠海豚。
虎鲸:大小:出生2.1-2.4公尺,成体8.5(雌)~9.8公尺(雄),体重7,500-10,000公斤。

形态特征:背鳍明显高大(雌0.9公尺镰刀形,雄1.8公尺三角形),吻钝而短,不明显。胸鳍大,卵圆形,雄体可常至两公尺。其黑、白对比体色是最好辨认特征之一,主要为黑色,但在眼后尾鳍下、生殖器两侧及腹部是白色,背鳍后两侧有灰斑,每侧颌齿10-12枚,大型且内弯。

自然史:据研究,在北太平洋东岸由华盛顿州至阿拉斯加,有两类虎鲸,一为居留者,一为过渡者,其在生态,体色、外形,皆有差异,近美加边界的居留者主摄食鱼类,过渡者则摄食海洋哺乳类。其社群结构非常稳定,是人类以外最稳定者,个体可终其以一生留在出生之群体中;群组有雌雄性及幼鲸等,各群有其方言,可借以辨认,每群可有1 - 55头,一般居留群较过渡群为大。

分布:全球性,甚有进入淡水河记录,但以冷水域之近海区较常见。

易与混淆者:本种团体大,且有特殊之黑白花纹,及易辨识,但在远方,一群没有雄性个体高耸之背鳍的虎鲸群可能与花纹海豚及伪虎鲸有些类似。 ● top 灰鲸
灰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鲸类,在地球上已存在数百万年之久,以鲸须摄食,故属于须鲸科的一份子。

形态特征:灰鲸成体的平均体长为12-15公尺,平均体重为30-40公吨,鲸脂厚度可达15-25公分,头呈V形,喷气孔位于头顶的浅凹处,头部略为拱起,身体是斑驳的灰色,上面有许多的藤壶及鲸虱寄生,所以身体有一块一块白色至橘黄色的块状物(皮茧),腹面没有喉腹褶,但喉部有2-7条凹槽,约130-180片鲸须板,呈黄白色;胸鳍小,呈桨状,末端尖锐。

自然史:灰鲸在每年的4-11月往北迁徙至极地摄食区,12-4月会往南迁徙至繁殖区,主要生活在较浅水的海域或潟湖区;成鲸约5-11岁便达性成熟,成鲸在繁殖区进行交配后,经过12-13个月的怀孕期后,怀孕的母鲸会回到繁殖地生下单胎的灰鲸宝宝,2-3月为繁殖的高峰,刚出生的仔鲸全身呈暗灰色,并没有藤壶或鲸虱寄生,初生时的体重为500-1000公斤、体长4-5公尺左右,由于母奶中的含脂肪量为55%,所以幼鲸在一出生的成长十分快速,由饲养状态得知,仔鲸可以每天长半吋(约1.5公分)、增重25-50公斤;灰鲸的哺乳期约为9个月。(图母子)

行为: 灰鲸的游泳速度较缓慢,约为4-9公里/小时,但却有十分活跃的行为,例如:浮窥:灰鲸经常会将头垂直抬出水面,窥看四周,约30秒钟以上,一般认为灰鲸借由此动作来观看好奇的事物,在水浅的区域时,灰鲸会干脆将尾鳍放在海床上。

鲸尾击浪:灰鲸将尾巴扬起,拍击水面,此行为为社会行为的一种,求偶时,雄鲸亦会做此动作。 跃身击浪:灰鲸会跳起,当身体离水面约3/4时,会旋转身体并回落水面,入水时会激起大量的水花;灰鲸会在其生活的环境中重复做此动作,一般会连跃2-3次,但曾有连跃20次的纪录。

灰鲸喜欢在浅水域冲浪,有时也会侧泳于海面,十分悠哉;在深潜时会将鲸尾举起,在浅泳时不会,在深潜较长时间前,会先浮出水面15-30秒,连续喷气3-6次,在潜入,喷气时喷气柱可达3-4.5公尺,形状呈心型或V字型。摄食方式主食为底栖端足类,灰鲸会用头及身体的右侧(有些会用左侧)去扫滚海床底部,将沉淀在海床的底栖端足类动物扫起并吸食,然后借由舌头将水及污泥从鲸须间过滤出,因此灰鲸的右边鲸须较短也损害的较严重。

分布与回游:灰鲸原本在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皆有分布,但在北大西洋的族群,由于人类捕鲸的关系,于17、18世纪间就已经绝灭。而北太平洋目前有两族群,一为东岸族群:回游路径由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南方繁殖区,往北至阿拉斯加的白令海、楚克奇海及波福海西部的摄食区之间;一为西岸族群:目前观察到的主要回游路径为由韩国海域往北至西伯利亚之间,按此族群目前也面临灭绝的命运。东台湾的台东、花莲等地区渔港,都有渔民似曾发现灰鲸的踪迹,台湾是否有灰鲸出没,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再续的情谊:20世纪初的商业捕鲸大浩劫之后,鲸豚数量剧减,透过各种媒体的报导,人们开始警觉到这个危机,也逐渐了解动物保育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于是许多拯救鲸豚的行动和组织应运而生,有许许多多人投入这个行列,为鲸豚和人类之间破损的友谊重新建立起桥梁。

保育成功案例—灰鲸 根据过去的记录报告显示,灰鲸曾遍布全球各大海域,但现今被确认的只有两群:一是北太平洋西岸,另一是北太平洋东岸的族群。1870年代中期商业捕鲸活动猖獗,致使北美太平洋的灰鲸数量大减,有绝种的危险。在民众及生物学家们高度的关切下,美国于1972年通过了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案,将灰鲸列入保护名单之中。很快地,在人类共同努力下,灰鲸的族群量增加,今天,在太平洋东岸灰鲸已有两万五千只左右,未来还有可能恢复到以往全盛时期的数量呢!

1973年3月,全世界第一只被驯养的大型须鲸类,幼灰鲸名叫GiGi,在经过复健后,被送回大海,回到原来群体之中;GiGi被抓时还十分的小,被送到加州圣地牙哥海洋世界驯养时只有2000公斤,但GiGi成长的相当快速,它每天长1.5公分,增重50公斤,相当的惊人,三个月后,GiGi已经长到8.5公尺长、7000公斤重池子都装不下它了,只好将它送回大海之中。这是第一件人类没有伤害鲸类而将它安全的放回大海之中。

1988年10月,拯救被冰围困在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的三条灰鲸让人感动难忘!当时由于天气酷寒,海面很容易结成厚冰,且这三只灰鲸正忙于进食,没注意到已被厚厚的冰层隔离在离海10哩外。随着气温下降,结成厚冰的海水也越来越多,几乎将它们整个封闭起来,情况非常危急,直到当地的爱斯基摩人发现它们,并召来其他的村民合力凿开冰层,让灰鲸可以探出头呼吸,并且利用一个水循环帮浦日夜不停的打水防止海水再度结冰,但仍无法将它们救回大海。透过新闻报导,来自全球各地的热心人士陆续加入了救援的行列,10月15日巨大的破冰船到达,此时灰鲸已露疲态,最小的一只不幸在10月21日死亡,拯救行动非加速不可,终于在10月28日由破冰船将其余的2只灰鲸成功地引回大海中。这是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拯救鲸类的胜利!
● top 侏儒抹香鲸 Dwarf sperm whale Kogia simus Owen,1866 由拉丁文simus而来,“扁平鼻子”之意 大小:出生约1公尺,成体可达2.7公尺,体重达210公斤。

型态特征: 外形似小抹香鲸,体形稍小,背灰腹白,头侧有拟鳃裂。背鳍之高度及基底怕较大(大于体长5%),镰刀形,尖端更向后弯,位于中背。喉下有数条短而不规则之皱摺。下颚齿7-12对(偶13对),偶见3对退化的上领齿。
自然史: 通常出现的群头数少,不到10只。个性羞怯,不活跃,受惊吓时立刻会排秀色粪便并潜逃。在体长达2.1-2.2公尺时性成熟,育幼期5-6个月。食物主为由于,偶食小鱼及甲壳类,由胃内含物分析得知它们可深潜至300公尺之下。 分布:限于温带及热带海域。

易混淆者: 因背鳍高大,镰刀状且位于中背,在远处观看,易与其它小型海豚混淆。又因头钝,背呈铁灰色,易与小虎鲸及瓜头鲸混淆,但后二者常形成大群,泳速较快。
关于鲸的总体介绍:

鲸是海洋中的巨型生物,与海豚同围哺乳动物,(但体型上较海豚大,嘴行较短,前肢进化呈平鳍状,后肢退化,有贝鳍,尾巴宽大且平,一个气孔。上属鲸目(齿鲸亚目及须鲸亚目及已灭绝的古鲸亚目)——须鲸亚目及已灭绝的古鲸亚目,一般上无法归属的鲸类均归类于齿鲸亚目海豚科中。

分布上较广,大约全球海域均可看到其踪迹,为海洋性,行为上都采取群体活动较多,鲜少单独行动。和海豚一样,觅食时候喜欢玩乐,如跃身击浪、鲸尾扬升、鲸尾击浪及浮窥等等。

鲸的种类:

栖息于南大洋的鲸分为两大类:须鲸类和齿鲸类,约有12种之多。较大型的须鲸有蓝鲸、鳍鲸、黑板须鲸、缟臂鲸、巨臂鲸和露脊鲸等;较大的齿鲸有抹香鲸和逆戟鲸等。

其中个头最大的是蓝鲸,数量最多的是鳍鲸。巨臂鲸和露脊鲸现在几乎被捕尽杀绝,幸存者为数不多。

鲸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较广泛,几乎南极辐合带以南都有它们的踪迹。他们的分布与磷虾群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蓝鲸主要分布在浮冰带,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鲸和黑板须鲸,缟臂鲸可以在南极洲海域越冬,露脊鲸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齿鲸类分布在南极辐合带,随季节变化而迁徙。

鲸的生活习性:

长须鲸习惯于独自生活,同一海域中,雌雄共存。雄性长须鲸也可用“歌声”吸引数百公里外的雌性长须鲸来到食物丰富的繁殖地与雄性长须鲸交配。由于鲸的“歌声”频率与某些军用或商用声纳的频率相仿声纳很可能会干扰长须鲸的繁殖,从而使这种本来繁殖率就较低的物种处境更加艰难。

角鲸,腹部呈白色,背部为黑色,并夹杂着蓝灰色或黑灰色的斑点花纹,在它的头上长着一个约1~2米的长角,实为牙齿,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角鲸的长牙仅仅是一种第二性征的标志而已,它类似于陆地上的雄性狮子头上的鬃毛。(习性尚有待考察)

鲸鱼原来被认为是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动物,后来因觅食问题,而“下海”,多实行一夫一妻制,像“大翅鲸”通常单独生活,而其他鲸鱼也有群体生活的。他们怀孕期一般在12个月左右,一胎一子,幼鲸哺乳期为10个月,寿命约60~70年。

鲸鱼回游在寒带和暖代的一定水域,并有固定的回游路线。夏天在寒带生活,补充营养后,秋天时为了繁殖往温暖海域开始移动。

鲸吃糠虾、乌贼、鱼等,而杀人鲸吃企鹅、海豹、海豚、鲸等,尤其喜欢吃鲸的舌头。野生的杀人鲸性情凶暴,但从小饲养便可以驯服,智商颇高可以用来表演。

(注:杀人鲸的食量极大,曾有一只杀人鲸吃掉13只海豚15只海豹的记录。)
齿鲸,鲸类亚目之一,区别于须鲸和喙鲸,该亚目所属各种的共同点是口中生有细密的小齿。齿鲸重要食物为鱼类、乌贼,某些种有捕食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习性。

解剖学特征
齿鲸仅有一个呼吸孔,位于头部前方接近嘴唇部。与须鲸相比,齿鲸体长较小,除抹香鲸外,典型体长小于10米,嘴喙明显(虎鲸、伪虎鲸和抹香鲸除外)。

行为特征
鸣叫
绝大多数齿鲸亚目的成员可以发出鸣叫,且叫声多样。

运动
齿鲸游泳动作较为迅速和灵活,小型种有骑狼行为。

社会行为
齿鲸大多结群活动,种群数量较大,海豚种群有时可达上千只之多。 齿鲸类的体形变异比较大,最小的种类体长仅有1米左右,最大也在20米以上。口中具有圆锥状的牙齿,但不同种类牙齿的形状、数目相差也很大,最少的仅具1枚独齿,最多的则有数十枚,有的还隐藏在齿龈中不外露,所以也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外鼻孔只有1个,因此呼吸换气时只能喷出一股水柱。头骨左右不对称。鳍肢上具有5指。胸骨较大。没有锁骨。没有盲肠。主要以乌贼、鱼类等为食,有的还能捕食海鸟、海豹以及其他鲸类等大型动物。齿鲸类在全世界共有淡水豚科、抹香鲸科、剑吻鲸科、一角鲸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和领航鲸科等8个科,大约34属、72种。
齿鲸的分布 (二)
喙鲸中的一个属“中喙鲸(Mesoplodon)”,包含的11个种别都分布于远洋区,南半球的一种喙鲸分布于极地四周,而阿氏贝喙鲸则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出没,贺氏中喙鲸居住于南方的温带海域中,似乎是在极地的四周,但在北太平洋的温带海域也可发现。这个属的其他几个种也居于北太平洋,包括:银杏齿喙鲸,分布于暖温带到热带水域;胡氏中喙鲸,分布于冷温带;史氏中喙鲸,分布于副极地到冷温带之间海域。在北太平洋,梭氏中喙鲸居于副北极带到冷温带间的水域;杰氏中喙鲸,居于暖温带到热海带,而初氏中喙鲸的分布令人好奇;在北太平洋的温带和南非洲的海岸之外皆有其踪影。当然,这些种类的分布范围可能比我们目前所知的大许多。另一种不寻常的分布类型是属于哥氏中喙鲸,分布于南半球的各水域中,但也在荷兰的北海(North Sea)沿岸出现。柏氏中喙鲸居住于各海洋的热带及暖温带区域。
有些分类学家把朗氏中喙鲸归入中喙鲸属(Mesoplodon),而有些则主张其应自成一属Indopacetus,因为所有相关的知识只由两个头颅骨而来,一个在澳洲东岸收集到的,另一个则是在非洲东岸,故对其型态与分布所知甚少。最近,有新种的喙鲸在东热带太平洋被观察到的纪录,也许就是令人难以捉摸的朗氏中喙鲸,也许是一全然不同的新种。在海豚之中,种别最多的是Lagenorhynchus,分布于北大西洋副北极地带的北大西洋水域至南极之间。沙漏斑纹海豚居于极地四周、副热带地区及大西洋的外海。在南美洲的南岸,不论太平洋或大西洋沿岸都可发现皮氏斑纹海豚。暗色斑纹海豚(Dusky dolphin)分布于极地四周,温带的大多数陆棚区和南半球的一些小岛四周。在北半球,白喙斑纹海豚 (white-beaked dolphins)和大西洋白边海豚居住于北大西洋;前者在较北方的水域出没,直达到副北极地区;而后者分布于温带海洋,两者的分布范围有重叠之处。太平洋斑纹海豚则在北太平洋的温带离岸区出现。 海豚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通称海豚,共有近62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体长1.2~4.2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颌各有约101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人的大脑占本人体重的百分之二点一,海豚的大脑占它体重的百分之一点七。海豚的大脑由完全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当其中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可终生不眠。 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的追到扔给它的食物。 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据有人测验,海豚的潜水记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类比不上的。海豚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在鲸类王国里,要数海豚家族——海豚科的种类最多了,全世界已知共有30多种。有的种类虽名叫“鲸”,如虎鲸、伪虎鲸,其实也是海豚家族中的成员。
海豚是一类智力发达、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既不像森林中胆小的动物那样见人就逃,也不像深山老林中的猛兽那样遇人就张牙舞爪,海豚总是表现出十分温顺可亲的样子与人接近,比起狗和马来,它们对待人类有时甚至更为友好。
海豚救落水的人的故事,我们听了很多很多,海豚与人玩耍、嬉戏的报道也常有所闻,有的故事甚至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经过学习训练的海豚,甚至能模仿某些人的话音。70年代,美国的三位科学家,让两头海豚学会了25个单词。新近,太平洋海洋基金会的欧文斯博士等4位科学家,对两头海豚进行训练,花了3年时间,教会它们700个英文词汇。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不能把动物的“语言”或“方言”描绘得太离奇。
不过海豚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智力。它的大脑体积、质量也是动物界中数一数二的。目前,科学家对动物的智力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黑猩猩是一切动物中最进化、最能干的;另一种却认为海豚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与猿差不多,甚至还要高一些。因而有人称海豚为“海中智臾”。
为了证实海豚有学习能力,早在1959年,一位名叫利利的人就对一头海豚做过试验。他把电极插入海豚的快感中枢和痛感中枢,当电流通过电极刺激海豚的快感中枢神经或者痛感中枢神经时,会产生快感或痛感。然后训练海豚触及其头上的金属小片,控制电流的通断。如果电极插在海豚的痛感中枢,海豚只要训练20次就会选择切断电源的金属小片,使痛感消失。而换作猴子的话,则需要数百次训练才能学会控制开关。这说明在某些方面海豚是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海豚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十分乐意与人交往亲近。澳大利亚蒙凯米海滩的海豚们已经与人类建立了友谊,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和惊奇。也许将来有更多的海豚,在更多的地方与人类建立联系,这种愿望并不是什么幻想:随着人们对海豚研究的深入,我们会揭开更多的关于海豚的秘密,那时我们与海豚交往会更加容易,更加亲密,更加友好!
提起海豚,人们都听说它拥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在水族馆里,海豚能够按照训练师的指示,表演各种美妙的跳跃动作,似乎能了解人类所传递的信息,并采取行动,人们不禁惊叹这美丽的海洋动物如此地聪明。那么,海豚的智慧和能力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它们和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有没有日益增进的可能?这里从海豚脑部的构造及生态特性入手,对它的智慧进行一番探讨。
哺乳动物潜水冠军——抹香鲸
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头部约占体长的l/3,呈圆桶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
抹香鲸这种头重脚轻的体型极适宜潜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头足类动物,它们大部分栖于深海,抹香鲸常因追猎巨乌贼而“屏气潜水”长达1.5小时,可潜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动物潜水冠军。
抹香鲸的英文名为 Sperm whale 来自鲸蜡(Spermaceti) 一词,那是因为它那方形巨头中有一特殊贮藏装置里的油状蜡,头部的鲸蜡器官的作用是一个超级传导体,有极其灵敏的探测系统即“声纳”,能用发出超声波的喀嗒声而听其回音,用以在漆黑的深海探寻食物,以“声纳”替代不发达的小眼睛。
抹香鲸常与无脊椎动物之最的大王乌贼展开一场刀光剑影的相互残杀,大王乌贼最大者达18米,重30吨。有人曾在热带海洋看到抹香鲸与巨乌贼搏斗的激烈场面,它们从深海一直打到浅海不是抹香鲸吃掉大王乌贼,就是大王乌贼用触腕把鲸的喷水孔盖死使巨鲸窒息而死,那样,抹香鲸反倒成为大王乌贼的“美餐”了。
抹香鲸对巨乌贼的嗜好,是一种最珍贵的海产品———“龙涎香”的来源。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它们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呈块状重 100——1000克,也曾有420公斤的。其最大直径为165厘米,这种物质即为“龙延香”。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胜“麝香”。“龙涎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质,用于香水固定剂。
另外,抹香鲸巨大头部骨腔内含有大量鲸脑油 (无色透明液体) 经压榨结晶化成为白色无臭成结晶体称鲸蜡,是很好工业原料,可制蜡烛、肥皂、医药和化妆品,亦可提炼高级润滑油。抹香鲸肉味鲜美可食,皮可制革。
抹香鲸遍布全球各大洋,主要活动在热带和温带海域,通常在南北纬40度之间。我国海域均有分布,它们常以 5—20头结群游荡,以雄多雌少组成群体,一般游速每小时2.5—3 海里,受惊时可达7一12海里。
抹香鲸是胎生、哺乳。怀孕期16个月,哺乳期一年。
1978年4月8日在山东胶南县搁浅一头雄性抹香鲸,长14米,重22吨,初步鉴定为37岁。鲸由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制成标本,现展于青岛海产博物馆,它吸引众多游客,令人流连忘返。
该鲸的骨骼系统也于1995年 5月架起来并对观众展出,这是我国最完整的齿鲸骨骼系统,它向人们说明:鲸,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由陆地进入海洋的事实。
抹香鲸的长相十分怪,头重尾轻,宛如巨大的蝌蚪,庞大的头部约占体长的1/4-1/3,整个头部仿佛是一个大箱子。 它的鼻子也十分奇特,只有左鼻孔畅通,而且位于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吸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
抹香鲸喜欢结群活动,常结成5-10头的小群,有时也结成几百头的大群。在海上有时顽皮地互相玩耍。但它的性情与蓝鲸、座头鲸截然不同,十分凶猛、厉害,其它动物一旦被它咬住就很难逃脱。抹香鲸捕食大王乌贼是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恶斗, 双方搏斗时会一起跃出水面,简直像一座平地而起的山,一般前者往往取胜,但有时后者凭借烟幕而逃之夭夭,人们发现在抹香鲸胃中的大王乌贼没有被牙齿咬啮的痕迹,还有人在抹香鲸腹中度过一天一夜居然没有死。这说明,抹香鲸虽有强大牙齿,但并不完全靠牙齿咀嚼食物。
抹香鲸体内有时还“怀”有怪胎,一般为灰色或微黑色的蜡状物,刚从体内取出时非常难闻,干燥后呈琥珀色,带甜酸味。这就是有名的龙涎香。龙涎香本身无多大香味,但燃烧时却香气四溢,酷似麝香,又比麝香幽远,被它熏过的东西,芳香持久不散,抹香鲸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抹香鲸又是海兽中的潜水冠军,几千米深的深海可自由出入,而且能呆上近一个小时。那么抹香鲸为什么能潜得如此深呢?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它喜欢捕食大王乌贼有关。抹香鲸为了获得这种美味佳肴,不得不经常潜入深海,久而久之形成了对深海环境的适应。

❸ 关于齿鲸

齿鲸
齿鲸类的体形变异比较大,最小的种类体长仅有1米左右,最大也在20米以上。口中具有圆锥状的牙齿,但不同种类牙齿的形状、数目相差也很大,最少的仅具1枚独齿,最多的则有数十枚,有的还隐藏在齿龈中不外露,所以也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外鼻孔只有1个,因此呼吸换气时只能喷出一股水柱。头骨左右不对称。鳍肢上具有5指。胸骨较大。没有锁骨。没有盲肠。主要以乌贼、鱼类等为食,有的还能捕食海鸟、海豹以及其他鲸类等大型动物。齿鲸类在全世界共有淡水豚科、抹香鲸科、剑吻鲸科、一角鲸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和领航鲸科等8个科,大约34属、72种。

齿鲸的分布 (二)

喙鲸中的一个属“中喙鲸(Mesoplodon)”,包含的11个种别都分布于远洋区,南半球的一种喙鲸分布于极地四周,而阿氏贝喙鲸则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出没,贺氏中喙鲸居住于南方的温带海域中,似乎是在极地的四周,但在北太平洋的温带海域也可发现。这个属的其他几个种也居于北太平洋,包括:银杏齿喙鲸,分布于暖温带到热带水域;胡氏中喙鲸,分布于冷温带;史氏中喙鲸,分布于副极地到冷温带之间海域。在北太平洋,梭氏中喙鲸居于副北极带到冷温带间的水域;杰氏中喙鲸,居于暖温带到热海带,而初氏中喙鲸的分布令人好奇;在北太平洋的温带和南非洲的海岸之外皆有其踪影。当然,这些种类的分布范围可能比我们目前所知的大许多。另一种不寻常的分布类型是属于哥氏中喙鲸,分布于南半球的各水域中,但也在荷兰的北海(North Sea)沿岸出现。柏氏中喙鲸居住于各海洋的热带及暖温带区域。

有些分类学家把朗氏中喙鲸归入中喙鲸属(Mesoplodon),而有些则主张其应自成一属Indopacetus,因为所有相关的知识只由两个头颅骨而来,一个在澳洲东岸收集到的,另一个则是在非洲东岸,故对其型态与分布所知甚少。最近,有新种的喙鲸在东热带太平洋被观察到的纪录,也许就是令人难以捉摸的朗氏中喙鲸,也许是一全然不同的新种。在海豚之中,种别最多的是Lagenorhynchus,分布于北大西洋副北极地带的北大西洋水域至南极之间。沙漏斑纹海豚居于极地四周、副热带地区及大西洋的外海。在南美洲的南岸,不论太平洋或大西洋沿岸都可发现皮氏斑纹海豚。暗色斑纹海豚(Dusky dolphin)分布于极地四周,温带的大多数陆棚区和南半球的一些小岛四周。在北半球,白喙斑纹海豚 (white-beaked dolphins)和大西洋白边海豚居住于北大西洋;前者在较北方的水域出没,直达到副北极地区;而后者分布于温带海洋,两者的分布范围有重叠之处。太平洋斑纹海豚则在北太平洋的温带离岸区出现。

❹ 中国海洋有哪些鲸鱼

这是我整理的中国海洋中有分布的鲸类名录,希望你满意。

北太平洋露脊鲸 Eubalaena japonica (Lacépède, 1818)*
灰鲸 Eschrichtius robustus (Liljeborg, 1861)*
大翅鲸(座头鲸) Megaptera novaeangliae (Borowski, 1781)*
小须鲸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Lacépède, 1804*
布氏鲸 Balaenoptera brydei Olsen, 1913*
小布氏鲸 Balaenoptera edeni Anderson, 1879*
塞鲸 Balaenoptera borealis Lesson, 1828*
长须鲸 Balaenoptera physalus (Linnaeus, 1758)*
蓝鲸 Balaenoptera musculus (Linnaeus, 1758)*
抹香鲸 Physeter macrocephalus Linnaeus, 1758*
小抹香鲸 Kogia breviceps (Blainville, 1838)*
侏抹香鲸 Kogia sima (Owen, 1866)*
鹅喙鲸 Ziphius cavirostrts G Cuvier, 1823*
拜氏贝喙鲸 Berardius rdii Stejneger, 1883*
银杏齿中喙鲸 Mesoplodon ginkgodens Nishiwaki et Kamiya, 1958*
柏氏中喙鲸 Mesoplodon densirostris (Blainville, 1817)*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
糙齿海豚 Steno breaanensis (G Cuvier in Lesson, 1828)*
印度洋白海豚 Sousa ptumbea (G.Cuvier, 1829)*
中华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瓶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Montagu, 1821)*
印度洋瓶鼻海豚 Tursiops ancus (Ehrenberg, 1833)*
热带点斑原海豚 Stenella attenuata (Gray, 1846)*
飞旋原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 (Gray, 1828)*
条纹原海豚 Stenella coeruleoalba (Meyen, 1833)*
短喙真海豚 Delphinus delphis Linnaeus, 1758*
长喙真海豚 Delphinus capensis Gray, 1828*
弗氏海豚 Lagenodelphis hosei Fraser, 1956*
太平洋斑纹海豚 Lagenorhynchus obliquidens Gill, 1865*
里氏海豚 Grampus griseus (G Cuvier, 1812)*
瓜头鲸 Peponocephala electra (Gray, 1846)*
小虎鲸 Feresa attenuata Gray, 1874*
伪虎鲸 Psseudorca crassidens (Owen, 1846)*
虎鲸 Orcinus orca (Linnaeus, 1758)*
短肢领航鲸 Globicephala marrorhynchus Gray, 1846*
江豚(新鼠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G.Cuvier, 1829)*

❺ 世界有多少种鲸类!一一列出名称

鲸是海洋哺乳动物中鲸目生物的俗名,鲸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但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将鲸和海豚分开。海豚科属于鲸目下的齿鲸亚目,该亚目中有抹香鲸及白鲸等。而以鲸须替代牙齿,利用过滤水中浮游生物进食的须鲸亚目,有座头鲸及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等。 须鲸亚目 Mysticeti 露脊鲸科 Balaenidae 露脊鲸属 Balaena 弓头鲸 Balaena mysticetus 真露脊鲸属 Eubalaena 南露脊鲸 Eubalaena australis 北大西洋露脊鲸 Eubalaena glacialis 北太平洋露脊鲸 Eubalaena japonica 须鲸科 Balaenopteridae 须鲸属 Balaenoptera 小须鲸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南极小须鲸 Balaenoptera bonaerensis 塞鲸 Balaenoptera borealis 布氏鲸 Balaenoptera edeni 蓝鲸 Balaenoptera musculus 长须鲸 Balaenoptera physalus 座头鲸属 Megaptera 座头鲸 Megaptera novaeangliae 灰鲸科 Eschrichtiidae 灰鲸属 Eschrichtius 灰鲸 Eschrichtius robustus 小露脊鲸科 Neobalaenidae 小露脊鲸属 Caperea 小露脊鲸 Caperea marginata 乳齿鲸科 Mammalodontidae�6�9 Janjucetidae�6�9 新须鲸科 Cetotheriidae�6�9 新须鲸属 Cetotherium 皮斯科须鲸属 Piscobalaena nana 始须鲸属 Eobalaenoptera�6�9 艾什欧鲸科 Aetiocetidae�6�9 齿鲸亚目 Odontoceti 海豚科 Delphinidae 喙头海豚属 Cephalorhynchus 花斑喙头海豚 Cephalorhynchus commersonii 黑喙头海豚 Cephalorhynchus eutropia 喙头海豚 Cephalorhynchus heavisidii 白头喙头海豚 Cephalorhynchus hectori 真海豚属 Delphinus 长喙真海豚 Delphinus capensis 短喙真海豚 Delphinus delphis 印度洋长喙真海豚 Delphinus tropicalis 倭圆头鲸属 Feresa 倭圆头鲸 Feresa attenuata 圆头鲸属 Globicephala 短鳍圆头鲸 Globicephala macrorhyncus 黑圆头鲸 Globicephala melas 灰海豚属 Grampus 灰海豚 Grampus griseus 坛喙海豚属 Lagenodelphis 霍氏海豚 Lagenodelphis hosei 瓶喙海豚属 Lagenorhynchus 白腰斑纹海豚 Lagenorhynchus acutus 白喙海豚 Lagenorhynchus albirostris 黑颐海豚 Lagenorhynchus australis 十字纹海豚 Lagenorhynchus cruciger 斜纹海豚 Lagenorhynchus obliquidens 乌色海豚 Lagenorhynchus obscurus 露脊海豚属 Lissodelphis 北露脊海豚 Lissodelphis borealis 南露脊海豚 Lissodelphis peronii 短鳍海豚属 Orcaella 短吻海豚 Orcaella brevirostris 虎鲸属 Orcinus 虎鲸 Orcinus orca 瓜头海豚属 Peponocephala 瓜头海豚 Peponocephala electra 伪虎鲸属 Pseudorca 伪虎鲸 Pseudorca crassidens 侏儒白海豚属 Sotalia 亚马孙河白海豚 Sotalia fluviatilis 白海豚属 Sousa 中华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灰白海豚 Sousa plumbea 西非白海豚 Sousa teuszii 原海豚属 Stenella 白点原海豚 Stenella attenuata 细斑原海豚 Stenella clymene 条纹原海豚 Stenella coeruleoalba 花斑原海豚 Stenella frontalis 长吻原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 尖嘴海豚属 Steno 糙齿尖嘴海豚 Steno bredanensis 宽吻海豚属 Tursiops 东方宽吻海豚 Tursiops ancus 宽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一角鲸科 Monodontidae 白鲸属 Delphinapterus 白鲸 Delphinapterus leucas 一角鲸属 Monodon 一角鲸 Monodon monoceros 海象鲸 Monodon monoceros(已灭绝) 鼠海豚科 Phocoenidae 江豚属 Neophocaena 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鼠海豚属 Phocoena 南美鼠海豚 Phocoena dioptrica 鼠海豚 Phocoena phocaena 太平洋鼠海豚 Phocoena sinus 棘鳍鼠海豚 Phocoena spinipinnis 无喙鼠海豚属 Phocoenoides 无喙鼠海豚 Phocoenoides dalli 抹香鲸科 Physeteridae 抹香鲸属 Physeter 抹香鲸 Physeter macrocephalus 小抹香鲸科 Kogiidae 小抹香鲸属 Kogia 小抹香鲸 Kogia breviceps 倭抹香鲸 Kogia sima 亚马孙河豚科 Iniidae 亚马孙河豚属 Inia 亚马孙河豚 Inia geoffrensis 白鱀豚科 Lipotidae 白鱀豚属 Lipotes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普拉塔河豚科 Pontoporiidae 普拉塔河豚属 Pontoporia 普拉塔河豚 Pontoporia blainvillei 恒河豚科 Platanistidae 恒河豚属 Platanista 恒河豚 Platanista gangetica 喙鲸科 Ziphidae 贝喙鲸属 Berardius 阿氏喙鲸 Berardius arnuxii 贝氏喙鲸 Berardius rdii 瓶鼻鲸属 Hyperoodon 北瓶鼻鲸 Hyperoodon ampullatus 南瓶鼻鲸 Hyperoodon planifrons 印太喙鲸属 Indopacetus 朗氏中喙鲸 Indopacetus pacificus 长喙鲸属 Mesoplodon 梭氏中喙鲸 Mesoplodon bidens 安氏中喙鲸 Mesoplodon bowdoini 哈氏中喙鲸 Mesoplodon carlhubbsi 柏氏中喙鲸 Mesoplodon densirostris 杰氏中喙鲸 Mesoplodon europaeus 银杏齿中喙鲸 Mesoplodon ginkgodens 哥氏中喙鲸 Mesoplodon grayi 贺氏中喙鲸 Mesoplodon hectori 长齿中喙鲸 Mesoplodon layardii 初氏中喙鲸 Mesoplodon mirus 佩氏中喙鲸 Mesoplodon perrini 小中喙鲸 Mesoplodon peruvianus 史氏中喙鲸 Mesoplodon stejnegeri 铲齿中喙鲸 Mesoplodon traversii 塔喙鲸属 Tasmacetus 谢氏塔喙鲸 Tasmacetus shepherdi 柯喙鲸属 Ziphius 柯氏喙鲸 Ziphius cavirostris 肯氏海豚科Kentriodontidae�6�9 肯氏海豚属 Kentriodon 剑吻古豚科 Rhabdosteidae (Eurhinodelphidae) 剑吻古豚属 Eurhinodelphis 巨海豚属 Macrodelphinus 鲨齿鲸科 Squalodontidae原鲨齿鲸属 Prosqualodon 鲨齿鲸属 Squalodon 海牛鲸科 Odobenocetopsidae海牛鲸属 Odobenocetops 原鲸亚目 Archaeoceti 巴基鲸科 Pakicetidae步鲸科 Ambulocetidae雷明顿鲸科 Remingtonocetidae原鲸科 Protocetidae龙王鲸科 Basilosauridae太多了

❻ 中国一共有几种鲸

中国海域主要有:蓝鲸、鳍鲸、黑板须鲸、缟臂鲸、巨臂鲸和露脊鲸

❼ 谁知到鲸的种类(和图片)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鼻孔两个,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鼻孔一个,叫齿鲸,能发出超声波,如,独角鲸、虎鲸。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超过6米。 以下是介绍主要的鲸鱼:

1、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200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通常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深度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 ,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四大洋均有分布。

❽ 除了齿鲸和须鲸,鲸还有哪些种类

鲸的种类:就整个海兽类而言,以鲸的种类为最多,数量也最可观。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口中没有牙齿,只有须的,叫作须鲸;另一类是口中无须而一直保留牙齿的,叫作齿鲸。须鲸的种类虽少,但它们身体巨大,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捕捉对象,其中有身体巨大、无与伦比的蓝鲸,有行动缓慢、头大体胖的露脊鲸,有喜游近岸、体短臂长、动作滑稽的座头鲸,还有体小吻尖的小须鲸等等。齿鲸的种类较多,除抹香鲸外,其余身体一般都较小,如凶猛无比的虎鲸。尽管鲸的身体有长短粗细的差别,但一律呈流线型,样子都像鱼,所以人们多称它为鲸鱼。不过,鲸却是兽类。它也像人一样,不断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时我们在海面上可以见到鲸呼气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色雾柱,有的高达十余米,状如喷泉,十分壮观。
伪虎鲸
伪虎鲸属于鲸目领航鲸科,拉丁学名Pseudorca crassidens,英文名False killer whale。 体形似虎鲸而较小,体长约5米,体重约665千克。全身的体色均为黑色。头圆,无喙,上颌比下颌略微前突。背鳍比虎鲸小,后缘凹入,位于身体中部略前位置。鳍肢很尖,长 伪虎鲸
度约为体长的1/10。尾鳍的宽度约为体长的1/5。 喜群居,同伴间眷恋性很强,很少单独活动。主要以乌贼类为食,也吃带鱼、小鲨鱼、鲐鱼、黑鲷、鲈鱼和竹荚鱼等鱼类。经常与真海豚、宽吻海豚等一起索饵。游泳的速度较慢,不喜跃出水面。可全年繁殖,一胎产一子,哺乳期10个月至12个月,2年至3年一胎。 分布于除北冰洋外的世界各大海洋,在中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经常被水族馆饲养训化作我们的观赏动物。
虎鲸
濒危等级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遍布四海的鲸——虎鲸。 虎鲸又叫恶鲸、逆戟鲸,英文名字叫杀人鲸。因它特别喜欢食须鲸的脂肪,所以.挪威人称它们为“油贼”。虎鲸以体魄健壮、性情凶狠而闻名于世,索有"鲸之暴君"之称。说来也奇怪,在自然海域中虎鲸凶猛异常,但是在人工饲养环境经过人的调教、训练之后,它却变得十分驯服,并能根据人的指令作各种技艺表演(如跳水、顶球、伴随乐曲在水中翩翩起舞等)。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它们又成为海洋公园和水旅馆中的“水族明星”而名声大噪。同时,经过特殊训练的虎鲸还能根据人的指令打捞沉入海底的鱼雷和火箭。 虎鲸最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洋,寒冷的南、北极更是它们的旅游胜地。它们既能在炎热的赤道周围海域生活,又能在终年冰封,严寒的两极冰海中出没自如。不管是在烈日炎炎的赤道,还是在冰冷的南、北极水域,它们的体温均保持36℃,恒定不变,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它们的身体具有一套特殊的调节体温装置--热交换系统。虎鲸靠这套"装备"便可在不同温度的海域中使体温恒定不变。 众所周知,陆生哺乳动物,是靠身体表面的毛皮保持体温恒定不变。虎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水中散热量的速度是空气中的2.5倍,这就意味着它的体内要产生更多的热量。 虎鲸的体表光滑无毛,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层,脂肪起了隔绝寒冷侵蚀的作用。而其前肢和高高的背鳍以及尾片等处没有脂肪层,在这些部位中穿行着一些血管网,形成了一个热交换系统。这些部位均暴露在水中 又无脂肪层,所以通常和周围水温一样高,是冷的。虎鲸体内的血液流经这些地方就会变冷。当这些部位的血液通过静脉离开前肢、背鳍和尾片的时候,就会被从心脏流出到这些部位的动脉血的热量加温。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许多热量又重新转回体内,而不是所有热量通过前肢、背绍和尾片散失到水中。 总之,虎鲸体内的热交换系统,既能防止体内的热量散失,又能向周围的水环境中扩散体内多余的热量,以此调节体温保持恒定不变。
座头鲸
别名: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体肥大,上颁广阔,由呼吸孔至吻端沿中央线,以及上下须两侧有瘤状突起。背鳍相对小,位体后身长的2/3处。鳍肢非常大,约为体长的1/3,为鲸类中最大者,其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突如锯齿状。尾鳍宽大,外缘亦呈不规则钳齿状。脸面褶沟较少,约14p~35条,由下颁延伸达脐部。背部黑色,并有黑色斑纹,腹部黑色或出色,体包个体变异较大,鳍肢上方白色部分多于黑色部分,方白色。尾鳍腹面白色,边缘黑色。鲸须每侧有270~400片,须板和须毛皆黑灰色。 座头鲸
成体平均体长雄性12.9米,雌性13.7米,体重25~35吨,最大记录体长雌性18米。 结群不大,通常结对伴游。游泳速度较慢。呼吸时唤起的雾柱粗矮,高达4~5米。深潜水时露出巨大的尾鳍,常将体躯跃出水面,或侧身竖起一侧鳍肢。每年进行有规律的南北泅游。 主食小甲壳类和群游性小型鱼类。 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瓜头鲸
别名:多齿瓜头鲸。形态特征 头椭圆,无吻突,前端尖,上颌不突出于下颌。背鳍位于体中部,较伪虎鲸的宽大,高达30厘米,前缘向后倾,末端钝。鳍肢长为体长的1/6,末端尖。体暗灰至黑褐色,上下唇白色,眼周围为暗色区,有浓色带沿体背正中线由头延伸至背鳍,并在背鳍下方扩大成弧形暗色区,喉部有白斑,脐至肛门附近为灰白色。上、下颌每侧具齿20-25枚。体长可达2.75米,最大体重约275公斤。初生仔鲸体长约1米以下.热带性种,常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群,游泳速度快。时有集群搁戏。我国南海、台湾省海域均有分布。
太平洋短吻海豚
别名:镰鳍海豚、镰鳍斑纹海豚、短吻海豚。吻突很短,但与额部界线清楚。背鳍高大醒目,呈镰状后曲,基部幅广。体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头前部和上颌黑色,下颌仅吻端黑色,其余白色。体侧眼后达腹侧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路基下侧至尾基的体侧为从白色带,口角至鳍栉前基。并越过路肢后基全肛门间有一黑带。背鳍前部1/3为黑色,后半部全为灰白色。鳍肢同样前缘部黑色,后缘部灰色。尾鳍上下方皆为黑色或黑灰色。体色变异较大。上下须每侧有齿23~36枚。 成体体长可达2.5米,雄性稍大于雌性,体重可达180公斤。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摄食时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动时又汇集成大群。性活泼,游泳速度快,常跃出水面。体长1.8米左右。 食饵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鲸是海兽中的重要成员,体形像鱼,俗称鲸鱼。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大于6米。 而蓝鲸体长可达3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它的力气也无比巨大,有1 250千瓦,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动物。这是海的恩惠,只有在海里才能长得这么大:一来是食物丰富,蓝鲸虽体躯巨大,却以小得和它无法相比的磷虾为食。这种虾数量多,容易捕,养得起这些大肚子汉。二来是水的浮力大,支撑着蓝鲸的巨大体躯。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体重5吨左右,若非洲象的体重再增加,它的四肢就支撑不住了,所以不能长得太大。但在海里却不然,动物基本上处于失重状态,再大也能浮得起来。但也不能无限增大,超过一定限度,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太平洋短吻海豚
座头鲸捕食方法很巧妙,先在水下朝上发射一串串气泡,在水面形成一个很大的圆圈,气泡就像气枪一样使磷虾受惊而向圆圈中心集中,座头鲸张着口从圈中心浮出吞而食之。由于座头鲸口大,取食的效率很高,每头露脊鲸每天要吃3~4吨磷虾。 鲸偏吃小虾的原因:其实偏爱吃小虾的是须鲸,因为它们没有牙齿,喉咙又小,所以不能咀嚼,只能靠吃小鱼、小虾生活。它们吃鱼、虾时只要把口一张,鱼虾随着海水一起进入口中,然后把嘴一闭,海水从须缝间流出口外,只剩下食物了。 鲸的周身都是宝。皮可以制革,用鲸皮做的皮鞋、皮包、皮衣等质地柔软,花纹美观,不亚于牛皮。鲸的皮下脂肪层很厚,可达十几至几十厘米,可以炼油、食用或作其他化工原料。 一头蓝鲸可产油30多吨,相当于1700头猪或8000只羊的脂肪总量。鲸的骨器、内脏可作药用或制肥。一头巨鲸可称得上价值连城。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如日本、挪威等国竞相猎捕,使不少鲸濒于灭绝,国际捕鲸委员会不得不决定停止商业捕鲸。 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研究表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甚至不同的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音调”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员称它为“虎鲸方言”。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鱼群,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觅食。但它们的叫声却互不相同。研究人员推测,虎鲸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谈,至于它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类一样配有翻译,至今还是个不解谜。
抹香鲸
抹香鲸对巨乌贼的嗜好,是一种最珍贵的海产品———“龙涎香”的来源。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这时候,抹香鲸的大肠末端或直肠始端由于受到刺激,引起病变而产生一种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呈块状重 100——1000克,也曾有420公斤的。其最大直径为165厘米,这种物质即为“龙涎香”。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胜“麝香”。龙涎香内含25%的龙涎素,是珍贵香料的原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质,用于香水固定剂。同时也是名贵的中药,有化痰、散结、利气、活血之功效。但不常有,偶尔得到重50~100公斤的一块,便会价值连城,抹香鲸便由此而得名。 抹香鲸非常注重团结,如果有一个伙伴遇难了,鲸群会不顾自生危险去救遇难的伙伴。即使救不了,也会陪着遇难的伙伴死去。
蓝鲸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身长可达30米左右,平均体重150吨,一张嘴就可以开容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的宽度。蓝鲸浑身是宝,它的脂肪可制肥皂;鲸肉营养丰富;鲸骨可提炼胶水;鲸肝含有大量维生素;血和内脏器官又是优质肥料。

❾ 鲸的种类

鲸,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鼻孔两个,像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齿鲸类,有齿,无鲸须,鼻孔一个,像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须鲸却能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的食物就是以鱼为食的大型软体动物。因此世界上没有鲸,人类就要灭亡。

我们把鲸类分为两群:

齿鲸类:有齿的海洋巨兽,如:抹香鲸、逆戟鲸、海豚、鼠海豚。

须鲸类:有胡须的鲸。事实上这些胡须是长在嘴内的折角形齿片,用于过滤水和捕捉鲸所食用的虾和其它小动物,这些齿片就代替了牙齿。

如果还要问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阅读全文

与中国柏氏有哪些鲸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航运服务怎么样 浏览:65
印尼有什么持久的药买 浏览:546
从江苏运货到英国海运走哪里 浏览:245
英国富人区租房多少钱 浏览:176
香道是如何从中国来的 浏览:578
印度为什么大规模停电 浏览:486
明天伊朗长什么样 浏览:547
二万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币 浏览:813
为什么日本媳妇比越南少 浏览:489
中国的城市道德体系该如何兴起 浏览:289
中国传统绘画远近处理有哪些特征 浏览:992
伊朗华人现在有多少 浏览:674
印尼岛上吃什么 浏览:996
华为手机英国买多少钱 浏览:825
人民币换越南盾去哪个银行换 浏览:5
为什么中国之前没有民法典 浏览:547
为什么中国疫苗比国外慢 浏览: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么样 浏览:131
育英国际学校小学学费多少 浏览:382
中国人行报名照片怎么弄 浏览: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