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行业有高温补贴在几月发放、如何申请
一些体力劳动者在夏天炎热的季节都会发放高温补贴,一般来说都是选择在6月份开始发放。想要去申请的话,一定要先去看一看各地的标准是什么。必须要把需要的材料和证件准备好,才能够按时的领取属于自己的高温津贴。拿山东来说,每个人每月可以领到300元。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提供工作证明,以及盖上企业的公章。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步到位就可以领取到自己想要的钱。
总的来说做任何一份工作都是要尽心尽力的,毕竟领导也会选择去体恤员工。有的地方不仅会给员工发放补贴,甚至干活的时候还会买上矿泉水。人在大量流汗的同时在继续干活,很有可能会出现脱水的现象。出现了这种情况,领导也会害怕员工出现一定的问题。让员工工作的时候多喝一些水,便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护。
❷ 国家对企业发放高温费有什么规定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调整为: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工作性质在室外与室内来回流动交替或主要作业时间在室外,以及高温炉前作业的,视同室外作业。
法律依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调整为: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工作性质在室外与室内来回流动交替或主要作业时间在室外,以及高温炉前作业的,视同室外作业。
❸ 国家高温费发放标准
法律分析:全国其他省市的高温费大致分月补、日补两种发放标准。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各省不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❹ 高温费的发放标准
法律分析: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法律依据:《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第十三条 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高温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
第八条 高温津贴的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确定并可年度调整。
第九条 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❺ 高温费发放标准2022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
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
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按照新政策执行。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发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至6—10月。也就是说,每年6—10月,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而高温天气下,工作场所温度高于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月。
5、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第十条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卫生部,国家安全总局以及其他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针对国企高温补贴标准规定当中,主要是工作环境温度达33℃以上的话,就可以领取到这笔高温津贴费用。但是具体的补贴标准可能全国各地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想要了解确切的高温补贴政策的话,还需要在每年夏季看当地政府发出的通知。
全国其他省市的高温费大致分月补、日补两种发放标准。
1、江苏
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按照江苏省的规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
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3、河南:
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业发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温津贴。
4、天津:
35℃下露天工作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的,21元/天。
5、北京
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6、广东
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9元。发放时间为6月至10月。
7、东莞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至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6~10月需按月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需按天数折算,则每人每天6.9元。
8、湖南
夏季高温期间(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在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7℃以上时,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应停止作业。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超过35℃的,要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防护设备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同时支付防暑津贴。 防暑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9、浙江
高温作业人员160元/月;非高温作业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员110元/月。发放时间为6月-9月共4个月。
10、江西
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120元/月;非高温作业人员100元/月;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80元/月。
11、重庆
5月~9月,当日最高气温在37~39.9℃时,高温补贴额度为每天5~10元,日最高气温在40℃(含40℃)以上时,高温补贴额度为每天10元~20元。
12、陕西
每天10元。
13、海南
发放时间: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间。发放标准: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
14、湖北
发放时间:6、7、8、9月。发放标准:用人单位对在岗职工发放高温津贴的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天8元,调整为每人每天12元。
15、福建
发放时间:5-9月。发放标准:每人每天按8—10元标准发放。
16、山东
发放时间:6月、7月、8月、9月。发放标准: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
17、青岛
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18、四川
发放时间:未设定。发放标准:每人每天6元至10元调整为每人每天8元至12元。
19、新疆
发放时间:6-8月。发放标准:每人每天按10至20元标准发放。
20、贵州
发放时间:6-9月。发放标准: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标准发放。
21、宁夏
发放时间:每年6月、7月、8月、9月。发放标准:高温、露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8元
22、安徽
发放时间:每年的6月至8月。发放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23、吉林
发放标准:每人每日10元以上
24、云南
发放时间:6月至9月发放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室内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25、甘肃
发放时间:7-9月。发放标准:每人每月45元
26、广西
发放时间:每年6月至10月。发放标准:高温津贴标准可在每人每月100元-200元之间
27、内蒙古
发放时间:未设定。发放标准:高温岗位津贴为180元/月;高寒岗位津贴为230元/月
28、辽宁
发放时间:6月份至9月份 发放标准:每天分别为6元、8元、10元、12元,最高每月372
29、山西
发放时间:6月份至8月份。发放标准: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元
30、河北
发放时间:6月-9月份。发放标准:有三档(200元/月;160元/月;130元/月)
❻ 夏季高温补贴是哪几个月
法律分析:高温补贴一般在每年的六到八月发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❼ 夏季高温费政策标准
法律分析: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未制定的分别为,黑龙江、西藏、青海等四个省份。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的标准不一。在这28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发放标准为按月发放,另有15个省份按天发放。按月发放的地区中,如发放高温津贴排名靠前的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津贴金额最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240元每月,浙江省为225元;最低的为广东省,为150元每人每月。按天发放的地区中,标准最高的为天津,24元每天,最低的为贵州、河北,8元每人每天,与天津相差2倍。高温津贴发放标准高的多数为东部地区。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发放高温津贴较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❽ 2022年高温费发放标准
高温补贴指的是,给予在高温天气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的劳动津贴。这种津贴仅限于高温天气工作,一般情况下和工资一起发,也就是体现在工资中,部分在职人员可以领取,前提是你们单位有这样的福利,有些企业为了激励员工,提高高温补贴。列如:山西发放时间:6月份至8月份;发放标准: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元目前31个省份的高温津贴标准各不一样,有的是按天计算,有的是按月计算,按月计算的话,高温津贴标准集中在100-300元区间,达到300元就属于高标准了,目前高温津贴达到每月300元的地区有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地。所以具体能领多少,还要看你们所在省份的发放标准。
高温补贴指的是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岗位津贴,高温补贴的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整的,存在地区差异,如北京要求室外高温工作补贴不低于180元每月,浙江未300元每月,广东为150每月;部分地区如云南、河南、海南等地为10元每天。一般发放时间为6月至9月,部分地区实行差别时长。
单位发放高温补贴的标准∶室外作业人员一般每人每月300元;室内作业人员一般每人每月200元。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的高温津贴。
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20
根据我国劳动社会保障部2004年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提供高温津贴,全国各地区的发放标准不同,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300元/月。
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❾ 高温费标准2020
2020上海高温补贴发放标准为300元/月,执行时间为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共四个月。企业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夏季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夏季高温津贴可以按月发放,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前集中一次性发放,企业还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民主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标准。
(9)中国夏天高温费怎么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工资,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就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要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❿ 夏季高温补贴标准2021
法律分析: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 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月300元;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 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
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