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目前和印度是什么情况

中国目前和印度是什么情况

发布时间:2022-08-20 10:10:36

‘壹’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近况如何就领土问题有什么意见

双方领土问题产生于麦克马洪线诞生之时,彼时,印度乃英国殖民地 。
中印边界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
中印边界争端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191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时至今日,印度仍然顽固地坚持对中国领土的非法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了维护领土完整,兼顾中印传统友谊,一直努力以和平手段解决两国间争端。进入新时期,中印两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妥善处理两国边界争端,对促进两国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和印度接壤近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每一段都有争议地区。西段争议地区面积约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全由中国控制。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现控制在印度手中。东段是双方争议面积中最大的地区,约90000平方公里,我国称为藏南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此区域的控制权由印度实际掌握。

‘贰’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先说历史遗留问题,中印在边境上存在认知冲突,并且爆发过战争。但战斗过程比较耐人寻味,用网友的话说,就是印度把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
第二,民族情感不和。这是因为上述第一条的衍生,有分歧,还打输了,肯定不服,不满,他们的执政者也都会朝这方面宣传引导。
第三,国际局势,这个牵扯到全球几大阵营,虽然中印双方存在一定合作面,但总体上说,印度是亲美派。

‘叁’ 中国与印度目前局势是怎么样的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中国与印度目前局势紧张,印度摆出与中国一争高下姿态,中国的态度则是“不进一步但也不退一步”的和平相处策略。

‘肆’ 中国和印度的局势现在如何

现在中国与印度的局势大体平稳。中印两国是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都谋求和平发展。但是两国有边界争端,有明争暗斗。这就叫大国博弈,斗得是智慧,斗得是策略,斗得是实力,上边握手,下边踢脚却又不撕破脸皮。

‘伍’ 印度和中国现在的关系是怎样的形势

印度和中国各有优势吧。印度的优势在于,其劳动力具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管理能力和创业精神,在全球服务领域和高价值行业(如软件、制药和电信业等)表现超群。但是,到2010年,印度新进入就业市场的人口为8300万,更有甚者,其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亦是众所周知,印度渴望效仿中国的成功经验,构建制造业能力,以确保可持续长期的发展。 中国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比印度早开始13年,其经济增长愈加具有调控性,不仅牢牢地依靠制造业低成本的产品出口,更得益于创纪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2004年,中国吸收的外资达到610亿美元。然而,中国现在已经意识到,需要超越制造业领域,转移到附加值更高的商业领域。中国不断努力学习印度先进的服务业以及吸引具有全球竞争力、讲英语的大学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所以我认为目前为止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不至于这么僵化

‘陆’ 中国和印度是不是在近期发生了军事冲突

《印度斯坦时报》5月10日援引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高级官员的话称,中印两国士兵9日在印度锡金邦北部地区发生上百人规模的对峙,对峙随后在当地层级得到解决,印媒说法尚未得到两国官方证实。

《印度斯坦时报》题为“中印在锡金邦边界对峙”的报道,沿用了印度媒体近年来炒作中印边界对峙的老套路。其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源单方面宣称,对峙发生的地点位于锡金邦纳库拉地区(Naku La)附近一处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口。

报道宣称,对峙中出现肢体冲突,导致多名士兵受伤。不过,《印度斯坦时报》采访的两名印度军方陆军总部官员说,他们对这场对峙并不知情。

中印边界以往经常会发生不同规模的对峙,有时还会出现两国军人之间的肢体冲突,但在过去几十年里相关事件都和平解决了,很多时候事情没有拿到媒体上去。这一次究竟是否发生了对峙,信息不详,唯一能观察到的是,到环球网发稿时,两国官方都在对印媒的报道保持沉默。

‘柒’ 对比中国和印度的综合状况

最佳答案检举 中国与印度国力对比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着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着差距。

‘捌’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关系(Sino-Indianrelations),现代意义上指位于东亚中华民国及其继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位于南亚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由于二国近2000公里的漫长边界和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领土纠纷,最终导致1962年的边境战争,之后关系冷淡;接着就是中、苏对抗和印、苏结盟。1976年二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8)中国目前和印度是什么情况扩展阅读

印中贸易自2000年以后才获得较快增长。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仅有的2.65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亿美元。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二国签署<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制定双边贸易额到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或更高的目标,到2006年双边贸易达到248.6亿美元,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印度成为中国第15大贸易伙伴(按照经济体排序),中国对印度出口145.8亿美元,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

自印度进口102.8亿美元,主要进口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双方投资规模较小,仅限于部分领域,印在华投资256个项目实际投资1.72亿美元,中国对印投资(非金融类)仅为1700万美元。

中印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双边贸易额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

‘玖’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合作关系。邻国关系,中国和印度是邻国,历史上有友好时机,也发生过战争,总体来说是合作关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中国与印度关系的由来

中印关系,指中国与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由于之后关系冷淡;1976年两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拾’ 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是怎么回事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争端问题。

中印有争议的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由于锡金段不存在争议,故不含锡金段) 。西段长600公里,中段长450公里,东段长650公里。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

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是为推动中印边界问题解决而专门成立的高级别会谈机制,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先后举行过十七轮。

正是在这一会谈机制的作用下,中印双方于2005年达成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迈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第一步。2018年11月,应中印边界问题中方代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将于来华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二十一次会晤。



(10)中国目前和印度是什么情况扩展阅读:

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

中印自古相邻,习惯边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基本没有争议。但自从英国占领印度后,英印政府试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裂出去,为后来的中印争端留下隐患。

1914年,由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制定了“线”,即着名的“麦克马洪线”。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

1947年3月,当时的印度临时政府曾怂恿尼赫鲁在会场上悬挂的巨幅亚洲地图竟将西藏置于中国的版图之外,后经国民政府代表郑彦的强烈抗议,尼赫鲁才给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临时政府还向西藏葛厦提出“继承并保持英国在西藏的特权和利益”备忘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于是,在“团结一切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口号中暂时搁置问题。但印度总理尼赫鲁却对中国的这一外交策略不买帐,沉醉于“大印度联邦”的战略构想。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乘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1954年10月,尼赫鲁访华回归,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竟立即出现在印度官方地图上,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印度政府还支持西藏反动农奴主叛乱,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尼赫鲁甚至指责中国“没有遵守西藏同中国关于自治区的协议和对印度提出的保证。”

西藏叛乱的失败,使尼赫鲁划西藏为印度战略缓冲区的妄想成为泡影,但“大印度联邦”构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静。他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中印关系随即恶化。尼赫鲁完全阻绝了中国政府防止边界冲突的各项建议,继续侵占中国领土。

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

阅读全文

与中国目前和印度是什么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富人区租房多少钱 浏览:176
香道是如何从中国来的 浏览:578
印度为什么大规模停电 浏览:486
明天伊朗长什么样 浏览:547
二万越南盾值多少人民币 浏览:813
为什么日本媳妇比越南少 浏览:489
中国的城市道德体系该如何兴起 浏览:289
中国传统绘画远近处理有哪些特征 浏览:992
伊朗华人现在有多少 浏览:674
印尼岛上吃什么 浏览:996
华为手机英国买多少钱 浏览:825
人民币换越南盾去哪个银行换 浏览:5
为什么中国之前没有民法典 浏览:547
为什么中国疫苗比国外慢 浏览:982
印度防空武器怎么样 浏览:131
育英国际学校小学学费多少 浏览:382
中国人行报名照片怎么弄 浏览:555
越南人买东西带多少钱 浏览:920
来印度旅游的女性发生了什么 浏览:122
中国缺少哪些科学仪器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