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日本学习中国的政策有哪些

日本学习中国的政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21 03:09:03

A. 日本对中国留学生有什么优惠政策

日本的奖学金种类很多,还有学费减免措施、医疗补助之类的奖励

B. 日本发展历程给中日关系及中国发展的借鉴及启示

日本的发展史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防止两极分化,自强不息。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
日本拥有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和极为匮乏的自然资源,却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笔者随团到日本研修和考察,在领略世界经济大国的富裕、发达和文明程度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我们在许多方面需要向日本学习。其中,最让我们感慨和深思的是日本低起点、快速度的发展史!
19世纪中叶之前,和中国一样,日本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没有接触到欧洲的新兴文明。1853年,美国军舰开进了日本港,日本国门从此被打开。日本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成为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自此,国内矛盾触发,幕府统治结束,明治维新开始。明治政府推行“富国强兵”政策,迅速提高了日本的综合国力,也将日本引上了与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945年,日本战败,整个国家经济陷入崩溃边缘。其后,在以美国为主的外力下,日本开始了国家改造和经济复苏。1960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今天,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不能否认,日本创造了一个奇迹。考察日本的发展史,结合在日本的见闻和感受,笔者认为以下几点经验对中国的发展应当有所启示。
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不断改革和创新,为日本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历史上,日本曾为中华文明所折服,虚心向中国学习,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日本看到了西方文明,又虚心向西方学习。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了100余人的考察团,赴欧美进行了历时22个月的考察访问,对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我们参观日本参议院时,见到大厅里矗立着当年的考察团团长,后来的四任首相、三任枢密院议长的伊藤博文的铜像,日本人民至今没有忘记他。西方取“经”后,日本开始了深层次、全方位的自我革新,很快走上了发达的资本主义道路。二战后,日本又开始向美国学习。20世纪50年代,日本派出大批青年赴美留学,多数学生学成后回国。从当今的日本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们已将东方和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善于兼收并蓄,勇于变革创新,虚心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使日本最终确立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是发展的战略选择
日本是个非常重视人口素质的国家,总人口1.27亿左右,人口密度是我们的2.5倍。在东京等大城市,购物、就餐等生活都需要排队。日本人无论在车站、超市或其他地方都自觉地排队,这种意识体现了日本国民的素质。日本把国民教育放在突出地位,把功夫下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体系。日本的教育制度与我国相似,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初中以下为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高中升学率为96%,大学升学率为50%。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问题。1990年日本制定实施《终身教育法》,以促进形成学习型社会。日本教师的地位很高,公立学校的教师列入公务员行列,其工资高于政府一般的行政官员。笔者认为,与日本相比,中国人口多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但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把一切问题都归于此,怨天尤人;而应当在毫不松懈地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防止两极分化是日本始终坚持的发展道路
有数据显示,与美、英、德、法等国比较,日本的犯罪率最低。这与日本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关。日本战后的飞速发展阶段,虽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由于国家采取的措施得当,社会没有形成两极分化,并逐步消除了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据有关机构调查,日本居民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与别人比较处于中档的比例,其满意度1958年为72%,1979年为91%,1989年为87.3%。多数日本人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平等社会”、“无阶层社会”、“同质社会”。日本消除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维护社会公平是日本二战后始终坚持的发展道路。日本战后的发展史很注重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缩小。日本解决收入差距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建立比较平等的工资体系,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较小;二是对农户、个体户、中小私营企业的个人所得征税率较低;三是个人所得税递增率高,在日本,你如果拥有1亿日元,实际上只有3000万可以支配。
自强不息是日本的民族精神
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已经固化为日本民族的优良品格。许多日本人对军国主义侵略史已经“淡化”,这已经引起国际公愤;但是,他们对自己战败时的惨状却记忆犹新。江户东京博物馆内,不仅存有当年东京等地被炸情况的图片和录相,还有专门制作的一些场景模型,他们教育后代不要忘记“悲惨的过去”。与日本人交谈,提到日本历史,他们总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被美军轰炸的情景。可见,这些已经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成为激励其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翻开日本近代史,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变化发展的轨迹:闭关锁国导致了民族屈辱,由民族屈辱而富国强兵,富国强兵之后便对外侵略,对外侵略险些造成国家破碎,战后的日本又在废墟上再次腾飞。50多年来,日本因战败而迎来了和平,被占领而实现了民主改革,失去了在国际事务的发言权而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这些变化发展尽管有外力在起作用,但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其面向未来、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能不让人赞叹。
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在积极发展自身的同时,需要积极借鉴日本发展中的有益经验,我们要学会从日本的发展史中获得重要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吸收日本发展模式中的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资料链接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
日本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在战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战争毁灭了日本42%的国民财富,经济混乱,物价飞涨,大量失业,通货膨胀。借助占领军的巨大影响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产以平息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生活”的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改革。1949年基本稳定了通货膨胀,经济开始恢复,1953年接近战前水平。
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9.8%。1966年追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年追超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成为亚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经济界的注目,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
中速增长期(1974—1991年)。受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靠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被迫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调整,重化工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产品结构。这期间GDP年均增长4.3%,比高速增长期下降一半。
经济危机并走出困境期。进入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出现负增长,但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大国。受到企业效益恢复的刺激,设备投资逐渐复苏,雇佣及收入环境正在逐渐得到改善。由于企业的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越来越明朗。

C. 日本学习中国进行了什么改革是仿照中国那些朝代的制度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是645年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豪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

主要:
(1)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2)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度,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3)中央设二官:神只官、太政官和八省(中务、武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一台(弹正台);一般地方设国、郡、里。

(4)兵制方面,首都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

此后日本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D. 日本两次到中国学习的历史事件

日本两次到中国学习的历史事件,一个是大化革新,一个是遣唐使。
一、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是645年6月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贵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
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6年元旦,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政治改革。此后日本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帐),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日本孝德天皇参照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吸收了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革新”。孝德天皇于公元645年即位,改年号为大化。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大化改新。同明治维新并称为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变革。大化革新将日本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明治维新将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二、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

E. 日本从什么时候开始向中国学习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日本在唐朝的时期在朝鲜和我国打了一仗,被我国打得屁滚尿流,几百年没有敢惹事,所以开始从唐朝大力学习中国的文化。 而且是全面学习。 经济,文化,信仰,制度。。。。。。。派了30多次遣唐使, 日本唯二没学中国的有两项一项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另一项就是没学习中国的宦官制度。 还有稍微和我们的孔子的主张不一样,我们主孝,日本人主忠。 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学个遍

F. 日本对中国留学生有什么政策吗或者说对留学生的政策

在日留学生中,有80%来自中国,所以中国留学生一直是日本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
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地理文化接近,从上海到大阪不过2小时的距离,文化上更是一衣带水。其次日本的留学费用较之欧美国家非常便宜,在日本就算不打工一年大概需要10多万人民币,而美国则需30万。然后日本还有很多奖学金政策、学费见面政策,相当数量的中国留学生能够享受到奖学金,本人就读于国公立大学,身边很多人在上学几年、毕业离开学校后,累积还能从学校身上赚到一些钱。日本还允许留学生打工,按规定留学生一周能打28小时工,一年就是1456个小时,算时薪950的话就是140多万日元,合人民币10多万之巨。最后日本的流行文化在中国年轻人中也很有人气。

日本的高等教育领域是完全向海外留学生开放的。日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通过招收留学生来推动日本经济发展和扩大日本的国际影响力。2008年,日本政府推出了30万人留学生计划,争取到2020年留学生人数达到30万人。为了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改善留学生教育环境,培养更多国际型人才,日本文部省配套实施了“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简称G30),拟评选30个能够成为国际化据点的大学进行重点、全面支持。首批入选的大学从北到南有东北大学、筑波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和九州大学共七所国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上智大学、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同志大学、立命馆大学共六所私立大学。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改善日本的留学环境。

G. 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的一次最重要的改革发生在何时史称什么有何意义

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最重要的的改革大概发生在唐中宗时期。史称《大化革新》从那时起日本开始全面学习唐朝。建筑。医学。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围棋也是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的提升一度在近代超越中国

H. 日本学习中国进行的重要改革是什么仿照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大化改新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为封建社会

I. 古代日本从我国古代学习了哪些先进制度与文化

日本的早期神话与传说,是口头传诵的文学。直至公元7世纪后半叶,才有文字记载。统治者为了记载所谓“王道历史”,产生对于文字的需求。随后出现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有所不同,《古事记》主要记载统治阶级“王道历史”,《日本书纪》则模仿中国正统史书的体裁。当然,二者皆涉及此前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与传说,也明显地体现出“王权”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但因受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日本文学亦文史不分。进一步说,日本的文字源自中国,如今的日语文字正是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古代日本受到中国大陆文化的极大恩惠。日本从古代中国引进了国家制度、思想文物以至农业栽培、铁器技艺等。但更为重要的首先是引进文字。因为日本古代没有文字,如前所述文化是靠口诵相传。汉字的借用对日本文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同时也令其背负着深刻的矛盾。有了文字,才可能发展独自的文化。但因最初的开放几乎是照搬中国的古代思想文化,乃使古代日本的贵族意识、贵族情感,几近受到同化的威胁。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下,日本人亦创作汉诗。最早的汉诗集,是公元751年的《怀风藻》。其中诗作者64人,收入诗作共120篇。从编撰年代上看,《怀风藻》的创作大致与《万叶集》同期。主要作者,相传有大友皇子、大津皇子、文武天皇等。诗集以“五言”居多,大都模仿中国的六朝古诗。中国的儒家学说尤其是“朱子学”,在“近世”的日本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原因在于,经历长期的战乱之后,德川幕府的统治者需要建立起某种秩序。而以道德伦理为中心的朱子学恰好满足了这种需要。不过,当时日本的一些学问家并未照搬朱子学说,只是杨弃式地借用。例如仁齐就对立于“朱子学”静止不动的道德论,指出宇宙的本质是生命流动的运动性,因此,道德是在人类自然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这种认识反映在文学中,则将历史真谛置于传达人情的真实上。文学的使命,首先即表现的自由。同样,另一位哲人本居宣长谈到文学时也说,人心深处的真实存在于超道德的层次之中,而文学的作用正是在于发现这种真实。这种观点对近世以后的日本文学发展,显然有过重大影响。

J. 日本对中国进行三大政策是什么哪

三大政策分别是"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新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在“富国强兵”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取消旧的军制及建立新的军制。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常备军。

阅读全文

与日本学习中国的政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育英国际学校小学学费多少 浏览:380
中国人行报名照片怎么弄 浏览:553
越南人买东西带多少钱 浏览:918
来印度旅游的女性发生了什么 浏览:120
中国缺少哪些科学仪器 浏览:347
越南哪里有挖机出售 浏览:872
服装意大利有什么品牌 浏览:614
中国神兽是什么 浏览:37
精英国际的房子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448
以下哪个宗教不是中国主要信仰的 浏览:118
中国哪里沙滩值得去 浏览:557
新中国成立有哪些干部 浏览:418
疫情过后去意大利读博怎么样 浏览:139
寄到英国的海关怎么申报单 浏览:999
印尼为什么食物热量高 浏览:910
芒果为什么比越南好 浏览:465
怎么分辨印度低种姓 浏览:664
伊朗三十万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85
印度为什么出神剧 浏览:741
印度的女人为什么叫妈妈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