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种子有哪些品种

中国种子有哪些品种

发布时间:2022-08-21 09:11:52

㈠ 中国进口蔬菜种子种类有哪些

有点多,我知道进口种子西红柿、长茄子、彩椒这几种比较多一些。

㈡ 谁知道各种种子植物的名称,特点,最好有图片

中国有种子植物237科、2988属、25734种。其中药用种类有223科、1984属、10153种(含种以下等级1103个)。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其中被子植物亚门的药用种数十分庞大,约占药用总种数的99%。

1.裸子植物:

中国有裸子植物11科、42属、243种,其中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包括13个变种、4个变型。目前,只有引进的南洋杉科中尚未见药用记载,其余各科均含药用植物。

裸子植物药用资源近80%的种属于针叶树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松科。中国有松科植物10属、113种、29变种,药用种数占40%。松属是个较大的属,含20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油松、马尾松、红松、白皮松和云南松等。本科其他属的主要药用种有冷杉、臭冷杉、油杉、落叶松、白扦、铁杉,以及中国特有的金钱松(土荆皮)和水松等。

柏科中中国有8属、29种、7变种,其中药用资源以圆柏属居多,共有10种,1变种,主要有圆柏、叉子圆柏和兴安圆柏,以及柏木、朝鲜崖柏、刺柏等。柏科的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种都含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中国有三尖杉科植物:属10种,均可药用,主要有三尖杉、中国粗榧、海南粗榧和台湾粗榧等。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种为榧(榧子),其他可供药用的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血榧)、云南红豆杉和穗花杉等。杉科和罗汉松科中的药用种较少,主要有罗汉松、百日青、杉木、柳杉及中国珍贵的子遗植物水杉等。

裸子植物的4个非针叶类型的科中,麻黄科的药用种最多,共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属于地方习用品的有丽江麻黄、山岭麻、单子麻黄、双穗麻黄和藏麻黄等。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买麻藤科主要是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银杏科仅银杏1种,目前野生种只残存于浙江天目山和云南东北部等局部地段,其他地区均为栽培。

2.被子植物

中国现存被子植物共226科、2946属、约25500种,其中药用种类有213科、1957属、10027种(含1063个种以下等级)。其中双子叶植物179科、1606属、8598种;单子叶植物34科、351属、1429种。根据恩格勒系统,分科统计列出各科中我国现有的属、种数及药用属、种数。被子植物各科的药用种数相差很大,最多达778种,最少仅含1种。其中,含100种以上的有33科,50一99种的19科,10一49种的72科,10种以下的88科。在33个药用大科中,双子叶植物有27个科,即菊科、豆科、唇形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玄参科、茜草科、大戟科、虎耳草科、罂粟科、杜鹃花科、蓼科、报春花科、小檗科、荨麻科、苦苣苔科、樟科、五加科、萝摩科、桔梗科、龙胆科、葡萄科、忍冬科、马鞭草科和芸香科。单子叶植物有6个科,即百合科、兰科、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和姜科。上述33科约占药用被子植物科数的16%,但所含药用种数却占了65%。

药用植物种数接近100种的科有卫矛科(99),夹竹桃科(95)和葫芦科(92)。种数较多的科还有茄科(84)、木犀科(81)、鼠李科(77)、十字花科(77)、爵床科(71)、紫金牛科(72)、景天科(68)、茶科(66)、防己科(64)、马兜铃科(62)和紫草科(62)、堇菜科62)等。

药用大科所集中的种数主要体现在一些较大的属。被子植物中含50种以上药用资源的属有乌头属(103)、紫堇属(86)、铁线莲属(85)蓼属(81)、蒿属(72)、小檗属(70)、马先蒿属(67)、杜鹃花属(65)、悬钩子属(62)、凤毛菊属(58)、卫矛属(57)、珍珠菜属(56)、鼠尾草属(53)、龙胆属(52)和贝母属(50)。这15个属隶属于12个科,仅占各科药用总属数的3%,而所含药用种数却达30%。

药用种数接近50种的属有大戟属(49)、报春花属(48)和紫金牛属(46)。含30一49种的属有蔷薇属(44)、唐松草属(44)、忍冬属(44)、翠雀属(43)、黄芩属(43)、荚蒾属(42)、天南星属(42)、猕猴桃属(41)、柴胡属(41),委陵菜属(40)、橐吾属(37)、石斛属(36)、苔草属(35)、马兜铃属(35)、百合属(34)、沙参属(36)、党参属(34)、紫菀属(34)、香茶菜属(33)。山姜属(32)、紫珠属(31)、鸢尾属(31)、香薷属(31)、冷水花属(31)、鹅绒藤属(30)、银莲花属(30)和花椒属(30)。

药用种数在20-29种以上的有71个属,较重要的有细辛属、木兰属、五加属、紫云英属、远志属、砂仁属、当归属、蝇子草属、葱属、重楼属、栝楼属、酋草属和千金藤属等。

中国种子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有许多特有种属。据统计,中国种子植物有196个特有属,其中,被子植物有190个(裸子植物仅6个),含药用资源的有60余属,如明党参属。羌活属。川木香属。知母属、地构叶属、通脱木属、杜仲属、枳属、喜树属、珙桐属、香果树属、独叶草属和太行花属等。

由于被子植物药用种类繁多,不能一一赘述,这里仅选取常用药材比较集中的10个科为代表作一简述。

菊科是中国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含药用植物778种(包括724种,7亚种、44变种、3变型),药用的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我国菊科植物的68%和33%。主要药用属除蒿属、凤毛菊属、紫菀属和橐吾属外,还有蒲公英属(26)、火绒草属(19)、兔儿风属(18),香青属(18)。千里光属(17)、艾纳香属(16)、斑鸠菊属(16)、蟹甲草属(16)、旋覆花属(15)、蓟属(15)和苦荬菜属(15)等。

菊科中商品药材较多,其中术类有白术和苍术;木香类有云木香和川木香;蒿类又可分为艾类和茵陈类,艾类中如艾、野艾蒿、蒙古蒿、阴地蒿、南艾蒿、五月艾等,茵陈类中除主要药用茵陈蒿外,同属的还有莳萝蒿、碱蒿、冷蒿、矮蒿、白莲蒿和青蒿等;蓟类的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均作小蓟用,作大蓟用的主要有蓟、野蓟。两面蓟和烟管蓟等。菊科中常用药材还有菊花、红花、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漏芦、天名精、佩兰、牛蒡子,苍耳子。蒲公英和鳢肠(墨旱莲)等。此外,石胡荽。除虫菊、雪莲花、豨莶草。千里光、水飞蓟、丝毛飞帘、甜叶菊、火绒草和鬼针草等亦可供药用。

豆科是中国四个含干种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药用的有490种(含461种、1亚种、23变种、5变型),仅次于菊科,居第二位。豆科较大的药用属除紫云英属外,还有槐蓝属(24)、锦鸡儿属(29)、崖豆藤属(16)、棘豆属(16)、山蚂蝗属(16)、岩黄芪属(15)、胡枝子属(14)和决明属(13)等。

本科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等;常用的有扁茎黄芪(沙苑子)、苦参、槐、补骨脂、葛、儿茶、密花豆(鸡血藤)、合欢、小决明、广金钱草、白扁豆、多序岩黄芪(红芪)和皂荚等。此外,紫荆、小花米口袋、截叶胡枝子(夜关门)。百脉根、轮叶棘豆(莪大夏)、黄花木、山野豌豆(透骨草),紫首蓿、云实、红车轴草等也是较常见的药用植物。

毛茛科的药用植物有420种(含329种、1亚种、85变种、5变型),药用种数占全科种数的58%,其中乌头属、铁线莲属、翠雀属、唐松草属、银莲花属包含了本科72%的药用种类,此外,较重要的属还有毛茛属(19)、耧斗菜属(12)和金莲花属(12)。中国有乌头属植物165种,其中药用103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药用属。该属的常用药材主要有乌头(川乌)、北乌头(草乌)、黄花乌头(关白附)、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和甘青乌头。地方和民间习用的药用种主要有铁棒锤、伏毛铁棒锤、黄草乌、瓜叶乌头和聚叶花葶乌头(活血莲)等。铁线莲属常用药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威灵仙,主要来源种有棉团铁线莲、辣蓼铁线莲和威灵仙等;另一类是川木通,主要来源种有小木通,绣球藤和钝齿铁线莲等。本属地方习用种有柱果铁线莲、圆锥铁线莲(铜灵仙)、须蕊铁线莲和黄花铁线莲(铁线透骨草)等。黄连属的种数虽不多,但药用价值较高;本属6个种均可药用,常用的有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都是重要的商品药材。

毛茛科其他属的主要药用种有白头翁、升麻、阿尔泰银莲花(九节菖蒲)、侧金盏花(福寿草)、耧斗菜、翠雀、类叶升麻(绿豆升麻)、铁筷子、展枝唐松草、毛茛和金莲花等。

唇形科有436种药用植物(含355种、72变种、9变型),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5%,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鼠尾草属、黄芩属、香茶菜属、香薷属、青兰属、筋骨草属等,常用药材主要有丹参、黄芩、藿香、广藿香、紫苏、益母草、薄荷、毛叶地笋(泽兰)、香藿、荆芥和夏枯草等。其他常见种类有金疮小草、筋骨草、风轮菜、活血丹、夏至草、罗勒、糙苏、毛水苏、海州香薷、百里香和牛至等。中国引进的唇形科植物薰衣草和留兰香均作药用。

蔷薇科有360种药用植物(包括301种、1亚种、53变种、5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3%。蔷薇屑、悬钩子属、委陵菜属及绣线菊属包括了本科47%的药用种。药用种数较多的属还有旬子属(17)、梨属(15)、山楂属(15)、樱桃属(13)和苹果属(13)等。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等。本科草本植物中常用的有掌叶悬钩子、地榆和龙牙草等。其他属主要药用种有委陵菜、石楠、扁核木(蕤仁)、假升麻、柔毛水杨梅、火棘、李、绣球绣线菊、鸡麻和灰旬子等。

伞形科的药用植物有234种(包括197种、25变种、9变型及3个栽培种),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4%。主要药用属除柴胡属(41)和当归属(22)外,还有独活属和藁本属(13)。上述4个属的药用种数占本科药用种数的38%。

本科常用药材主要有当归、白芷、重齿毛当归(独活)、紫花前胡、辽藁本、川芎、羌活、珊瑚菜(北沙参)、明党参、新疆阿魏、白花前胡、蛇床子和茴香等。柴胡是常用大宗药材,中国共有柴胡属植物36种、17变种,其中可供药用的41种(含变种),较普遍应用的是北柴胡和狭叶柴胡。此外,地方药用的主要有银州柴胡、锥叶柴胡(陕西)、密花柴胡(新疆)、金黄柴胡(甘肃、新疆)、汶川柴胡、马尔康柴胡(四川)、膜缘柴胡(四川、西藏)、长白柴胡(东北)及云南柴胡(云南)等。我国西北地区柴胡资源较为集中,共有42种(含变种),据报道,其中可供药用的有21种。

本科主要药用植物还有芜荽、窃衣、棱子芹、峨参,野胡萝卜(南鹤虱)、羊红膻、天胡荽、鸭儿芹,毒芹、积雪草和葛缕子(藏茴香)等。

蓼科药用植物共123种(包括104种、18变种。1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3%。本科约92%的药用种类都包含在下面3个属中。

蓼属(广义属),中国有120种,其中药用81种,常用药材有何首乌、拳参、红蓼(水红花子)、蓝蓼(蓼大青)、扁蓄和虎杖等。民间习用的有赤胫散、火炭母、杠板归、分叉蓼、支柱蓼和水蓼等。

大黄属,中国约有40种,据报道,药用的有18种、2变种。《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了14种(含1变种)。目前本属比较重要的是掌叶组大黄,主要有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及唐古特大黄。同属其他药用种都作为土大黄或山大黄入药,主要有华北大黄、河套大黄和波叶大黄等。大黄是一味世界性药物,现已被近20个国家的药典收载。中国大黄的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应特别提及的是,藏药擅长用大黄,不仅种数多,而且颇为讲究。

酸模属供药用的有16种,多为民间习用药,常见的有酸模。皱叶酸模。巴天酸模(牛西西)和尼泊尔酸模(羊蹄)等。

本科其他属主要药用种有荞麦、短毛金线草、肾叶山蓼。沙拐枣及栽培品种竹节蓼等。

五加科中药用植物有112种(包括88种。23变种、1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65%,主要药用属有五加属、楤木属(20)、鹅掌柴属(17)及人参属(10)等。特别是五加属和人参属中,有许多种重要的商品药材。五加属主要药用种有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三叶五加(白簕)和红毛五加等。人参属植物基本上都可药用,最重要的是人参和三七,同属中主要药用植物还有竹节参、珠子参和参三七等。西洋参原产北美,中国现已引种成功,并形成一定的商品生产能力。

本科其他主要药用种有楤木、辽东楤木、食用土当归、柔毛九眼独活、通脱木(通草)、鹅掌柴、刺楸、东北刺参、掌叶梁王茶、常春藤、树参、罗伞、短梗大参和刺通草等。

百合科是单子叶植物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358种(包括301种。37变种、20个栽培种)。本科46个药用属中贝母属、百合属和黄精属包括了1/3的药用种。此外,含10种以上药用属还有葱属(28)、重楼属、菝葜属(21)、天冬属(18)、沿阶草属(16)、蜘蛛抱蛋属(13)、藜芦属(12)、萱草属(10)和鹿药属(10)等。

本科常用药材有浙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及百合、山丹、黄精、玉竹、天冬、知母、华重楼、麦冬、土菝葜(土茯苓)、藜芦、萱草、小根蒜(薤白)和老鸦瓣(光慈菇)等。其他属主要药用种类有铃兰,绵枣儿、鹿药、吉祥草、岩菖蒲,粉条儿菜(小肺筋草)、玉簪、万年青、蜘蛛抱蛋、油点草及栽培种芦荟和石刁柏等。

兰科虽是中国被子植物第二大科,但药用种数并不甚多,仅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28%。主要药用属有石斛属、虾脊兰属(19)、羊耳蒜属(14)、玉风花属(15)、杓兰属(13)和石豆兰属(11)等。

石斛是兰科中的主要药材,常用的种类有金钗石斛(石斛)、铁皮石斛(黑节草)、黄草石斛(束花石斛)及环草石斛(美花石斛)等。此外,常用的药材还有天麻和白及等。

本科其他药用种,如手掌参、羊耳蒜、绶草、广布红门兰、虾脊兰,杜鹃兰(山慈菇)、伏生石豆兰。角盘兰、石仙桃、大花杓兰、小斑叶兰、贝母兰和长距玉凤花等,多为民间习惯用药。

被子植物中,药用种数不足10种的有88科,其中有27科仅各含1种药用种。这些科有的是单种科,有的是寡种科。主要药用植物有杜仲、马尾树、连香树、伯乐树、猪笼草、红木、番木瓜、珙桐、锁阳、田葱、大血藤、旱金莲、苦槛蓝、透骨草等。

㈢ 当前国内可以合法种植的工业大麻种子有哪些

当前我国有5个省份有培育出工业大麻种子,分别是云南省、山西省、安徽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以下信息来自工麻时代。

云南省

云麻系类

其下包括云麻1号-云麻7号。

云麻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中国第一个工业大麻品种,2001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株高3~5m,千粒重24g,生育期约190d(云南),纤维工艺成熟期约110d。 鲜茎出麻率7%,原麻每公顷产量约1935kg。繁种种植种子单产1 500~1 800kg/m2。雌雄异株,雌雄株各占50%。纤维薄而柔软,色白,易脱胶;种子含油量32%。四氢大麻酚(THC)含量约0.15%,符合欧盟标准(低于0.3% )。

云麻1号在中国北纬23~30°范围内(海拔在1500~2500m)适宜,纤用或籽用种植,再往北适应纤维利用种植,种子难以成熟。群体茎秆匀称,室长整齐,长势强,抗倒伏力强。扛旱性强,但不耐涝。果穗部易感灰霉病

云麻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雌雄异株,生育期约120d (云南),麻籽单产每公顷约1800kg, 株高2.4~3.0m。叶片细长,颜色为深绿,成熟期心叶及部分叶柄紫红色,茎秆绿色。种子为近圆形、种皮浅黑色,千粒重20g,籽粒含油量33.11%。种子成熟期落粒性不强,便于收货。四氢大麻酚( THC)含量约0.059%,符合欧盟标准(低于0.3%)。抗倒伏力强,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轻感叶斑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北纬23°以北,海拔1500~3000m地区种植。

云麻3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籽、纤维兼用型工业大麻杂交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株高约3米,茎粗约2.1cm。雌雄异株,全生育期约120d,纤维工艺成熟期约68d (云南)。种子千粒重23g。四氢大麻酚(THC)含量约0.13%,籽种含油量34.26%,蛋白质含量22.2%。纤维用种植干茎出麻率16.1%。籽平均每公顷产量1 560kg,纤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 905kg。轻感叶斑病,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抗旱能力。适宜在云南省北纬23°以北地区种植,适应的海拔范围较宽,在北纬45°、 低海拔的内蒙也能表现较好的适应性。

云麻4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籽、纤维兼用型工业大麻常规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雌雄异株,全生育期约130d,纤维工艺成熟期约85d,种子千粒重22g,株高3.1m。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为0.16%,籽含油量33.2%,蛋白质含量21.3%,干茎出麻率15.5%。籽平均每公顷产量1 650kg,纤维每公顷产量为1965kg。轻感叶褐斑病和灰霉病,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抗旱能力。适宜在云南省北纬23°以北地区种植。

云麻5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晚熟籽、纤兼用型工业大麻常规品种,2010年通过云南省同行专家现场鉴评。雌雄异株,株高约3米,茎粗1.5~2cm,全生育期190~210d (云南)、千粒重22g。纤维强力349.6N,种子含油量32.6%,蛋白质含量23.0%。四氢大麻酚( THC )含量为0.13%,符合欧盟标准(低于0.3% )。经2007~2008年多点试验,麻皮平均每公顷产1 939.5kg, 麻籽平均每公顷产1551.0kg,分别比对照云麻1号增产7.5%和10.3%。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轻感叶褐斑病。该品种生长势强,适应性广,在北纬22~27°能获得高产,27°以北的广大地区均能广泛用于纤维型种植,在海拔1500~2300m的地区可或高产。

2014年8月29日,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鉴定,邀请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由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麻类研发中心选育的工业大麻新品系“云麻6号”和“云麻7号”进行了专家田间鉴评。田间鉴评会在我所大麻小哨试验基地召开,会议还特邀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工业大麻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有关领导参加。专家组在试验现场实地察看“云麻6号” 生长特性和田间长势的基础上,认真审阅鉴评材料并听取育种单位的汇报,经质疑、答辩和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这个新品系来源及选育程序清楚,遗传性状稳定,品种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较强的抗病、抗逆性,一致同意通过田间鉴评。在多点试验中籽粒平均亩产比对照云麻1号增产17.57%,纤维平均亩产比对照云麻1号增产27.73%云麻6号为籽纤兼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在多点试验中籽粒平均亩产比对照云麻1号增产17.57%,纤维平均亩产比对照云麻1号增产27.73%。THC(四氢大麻酚)平均含量为0.13%。符合国际及云南省地方标准《工业大麻品种类型》(DB53/T295.1-2009)THC<0.3%的规定。

云麻7号为药纤兼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在多点试验中纤维平均亩产比对照云麻1号增产2.05%,CBD(大麻二酚)平均亩产比对照云麻1号增产134.6%。云麻7号THC(四氢大麻酚)平均含量为0.18%,符合国际及云南省地方标准《工业大麻品种类型》(DB53/T295.1-2009)THC<0.3%的规定。

中汉麻系列

中汉麻2、3、4号是云南素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低毒、高CBD工业大麻系列专用新品种。3个品种的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分别为3.22%、4.22%、4.29%,四氢大麻酚(THC)平均含量分别为0.18%、0.19%、0.17%,其中中汉麻3、4号为全雌品种,雌株率分别为97.1%和96.4%。多年多点区域试验,中汉麻2、3、4号的花叶平均产量分别为1723.5、1693.5、1627.5kg/hm2。3个品种均具有较好的白绢病抗性和抗旱性,生长期内未见明显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发生。3个品种于2020年10月10日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进行品种鉴定。

勐麻系列

历经5年努力,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两个汉麻新品种——勐麻6号勐麻10号,日前通过西双版纳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

据版纳植物园段柱标工程师介绍,汉麻是一种古老的经济作物,通常属雌雄异株植物,后代都是杂合体,遗传基础复杂,分布范围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四氢大麻酚含量低的工业用汉麻已成为纺织、造纸、食品、医药和生物柴油等行业的重要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版纳的汉麻产业发展中,以前主推品种云麻1号的感光性较强,仅适于版纳的夏季种植,不适于春播种植,其工艺成熟期处于版纳多雨的7、8月份,不利于麻皮的晾晒和收获。

为尽快解决汉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缺陷和品种单一问题,科研人员选择了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两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选育出汉麻新品种勐麻6号和勐麻10号。

品种审定专家组认为,勐麻6号和勐麻10号与对照品种云麻1号相比,具有生育期长、麻皮产量高、纤维质量好,工业可用性较高等特点,一致同意两个新品种通过认定。

“这两个新品种都表现出无毒、感光性迟钝、晚熟的特点,生育期比对照延长24~55天,工艺成熟期延长至8月底,避开了当地雨季,克服了不利于收获晾晒的困难,极大方便了农户收获晾晒,减少了产量损失,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段柱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两个新品种是版纳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州首次通过认定的汉麻品种,是版纳植物园坚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又一重要成果,有望作为我国汉麻的主推品种被大面积推广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云麻杂系列

2015年8月20日,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主持,邀请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和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经作所)小哨试验基地对经作所和云南工业大麻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2个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杂2号”和“云麻杂3号”进行了田间鉴评。云南省科技厅农村处、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两禁处、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有关领导参加了鉴评会议。

专家组实地查看了“云麻杂2号”和“云麻杂3号”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田间长势情况。听取了育种单位关于两个新品种选育过程汇报,认真审阅了鉴评材料。经质疑、答辩和讨论后,专家组认为这两个新品种选育程序清楚,特异性明显,形态特征一致,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较强的抗病、抗逆性,一致同意通过田间鉴评。“云麻杂2号”为纤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杂3号”为药纤兼用型工业大麻新品种,2个新品种的纤维产量均比对照增产8%以上,且2个品种的耐密植性更适应目前生产上新的种植加工方法和市场需求。

在鉴评会议上,省公安厅禁毒局禁种禁吸处高运弘处长就目前国内外严峻的禁毒形势以及工业大麻产业发展尤其是大麻二酚(CBD)药品开发产业的崛起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经作所大麻课题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大麻课题组科技人员再接再厉,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造福人类。云南省科技厅农村处的吴杰副调研员也表示,希望育种单位加强与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高校的联系,加大品种示范和推广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审核人:刘其宁)

中麻系列

中麻喆雅1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品种特性:花叶中的大麻二酚(CBD)含量超过6%,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局域国内领先水平,中麻喆雅1号属于中熟品种,丰产性较好,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均表现抗白绢病、霜霉病,适应云南海拔1700-2300米地区种植。

中麻植雅1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品种特性:花叶中的大麻二酚(CBD)含量超过6%,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局域国内领先水平,属于中熟品种,丰产性较好,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均表现抗白绢病、霜霉病,适应云南海拔1700-2300米地区种植。适应区域:云南1700-2300米地区种植。

山西省

晋麻系列

晋麻1号:

应用类型:籽用型

品种认定编号:晋审亚(认)2010001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甘肃清水大麻系选而成

品种特性特征:雌雄异株,雄株开花不结籽,俗称“花麻”,雌株授粉后能结籽,俗称“籽麻”。根木质化,全株有特殊气味,植株高大挺拔,株高308.5cm,茎绿色,上下茎杆粗细均匀,茎粗0.8-1cm,分枝少,分枝高140-160cm,叶片肥大、苗期浅绿色,后期深绿色,节间较长,纤维品质优良。花单性,黄绿色。雄花序圆锥形,花被5片,雄蕊5枚;雌花序短穗状,每花下被1苞片,花被退化,膜质紧包子房,子房球状,花柱2个,瘦果卵形、扁卵形。出苗快,苗期长势良好,中后期生长速度加快,群体一致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大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8.1kg,比对照临县小麻(下同)平均增产18.3%,试验点11个,增产点11个,增产点率100%。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103.3kg,比对照增产20.8%;2008年平均亩产92.8kg,比对照增产15.7%。

栽培要点:合理轮作,与蔬菜、瓜类、薯类、烟草、小麦等轮作。最佳播期在4月上中旬,在较高水肥地最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4-5万株,中等水肥地为3-4万株。一般需翻耕30cm以上,耙平整墒,基肥每亩施人畜土杂粪40-50担或N、P、K三元复合肥30-35kg,长杆肥每亩施尿素5-6kg。适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在苗高为5cm,1-2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在3-4对真叶时要及时定苗,结合间、定苗可进行1-2次中耕,中后期要薅除小脚麻以利通风,防止烂麻。苗期要防止渍水烂苗根和干旱板结,中后期需及时排灌,保持土壤湿润。采纤用大麻在雄花开花末期一次性收获;油纤兼用适宜分期收获,第一次在雄花开花末期收获雄株,第二次在雌花花序中部种子成熟时收割雌株。

适宜区域:山西晋城、晋中、吕梁、忻州等大麻产区

晋麻3号:

应用类型:籽用型

认定编号:晋认麻202001

申请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种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阳曲大麻/泰安麻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山西省非主要农作物油料及其他作物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

适宜地区:山西忻州、太原、晋中、吕梁、长治、晋城等大麻产籽区种植。

晋麻4号:

应用类型:籽用型

认定编号:晋认麻202002

品种来源:A-15/晋麻1号

申请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种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山西省非主要农作物油料及其他作物品种认定标准,通过鉴定。

适宜地区:山西忻州、太原、晋中、吕梁、长治、晋城等大麻产籽区种植

安徽省

皖大麻系列

皖大麻1号:

应用类型:籽用型

选育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安徽省地方优良品种“六安寒麻”进行提纯复壮和优选育种工作。

品种特征特性:皖大麻1号品种为雌雄异株,该品种在安徽麻区的适宜密度60万株/hm ²种植条件下,植株高大硬朗,株高达4m左右,平均茎粗1.862,皮厚0.448mm,工艺成熟时纤维产量达3028-3258kg/hm ²,成熟种子产量为1015-1041kg/hm ²。叶型为3-11掌状裂叶,裂叶披针形,茎秆圆形青绿,上下粗细较均匀,在安徽麻区的适播期为1-3月,最佳播期为2月上中旬,该品种出苗较快,苗期长势整齐良好,中后期(达5 裂叶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群体的一致性好,抗倒伏性状较强,7月下旬雄株开始出现蕾开花,6月初达工艺成熟收获纤维,工艺成熟期在140-150天,种子成熟在9月中下旬,全生育期约在200天左右。

栽培要点:皖大麻1号适应性广,在安徽麻区的适播期为1-3月,最佳播期在2月上中旬的李春水间,合理密植、深耕整地,施足基肥,追施长杆肥,适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及时排灌,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收获。

适宜区域:可种植的地域有安徽麻区、河南麻区、山东麻区、四川麻区、黑龙江麻区等

吉林省

中大麻资系列中大麻资4号

中大麻资4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吉林四环澳康药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2013年从国家麻类种质资源中期库鉴定出的优异大麻子垣DMG252和DMG260,均来源于高纬度地区,植物学形态优异,经检验总大麻素含量较高。2014-2017年通过南繁加代等方法,对两个资源分别进行系统选育,优选单株,经4年8代,形成稳定,整齐群体。

品种特性特征:中大麻资4号雌雄异株,株高3.65m,茎粗1.11cm,茎秆绿色,叶形为裂叶,叶子绿色,种子宽卵圆形、灰褐色,千粒重20.8g,工艺成熟期143-155d,属于中晚熟品种。中大麻资4号在品种对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种植期间,均未见明显叶斑病,灰霉病、根腐病发生。

栽培要点:本杂交种可密植,也可稀植。适宜在我国黄淮海流域、东北各省份种植。在安徽地区,3月中上旬即可进行播种工作,若在维度更高地区种植,播种或育苗时间可推迟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pH在5.8-6.5,通透性较好的土壤,忌盐渍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合理施肥,播种前施1次底肥,苗高50-60cm时每穴施尿素15g;间隔20d左右进行第二次施肥,每穴施尿素30g;第三次施肥在开花早期进行,每穴施用氮磷钾比例为10:30:20的复合肥20g根据栽植目的的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适宜区域:黄淮海流域、东北各省份种植

黑龙江省

庆大麻系列

庆大麻3号:

认定编号:黑认定2019002 应用类型:纤用型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天之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种植地区:黑龙江各地 认定年份:2019

庆大麻4号:

认定编号:黑认定2019003 应用类型:纤用型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天之草生物科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适宜种植区域:黑龙江各地

庆大麻5号:

品种认定编号:黑认定2020001

申请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天之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品种来源:以LID-1为母本,松原火麻为父本,连续回交3代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纤维用工业大麻品种。该品种苗期生长健壮,苗期叶片绿色,后期叶片深绿色;株高190cm,株型紧凑,枝条紧密,茎秆直立;雌雄异株,种子颖壳包被紧,种皮灰褐色,有花纹,种子千粒重20.6克;熟期适中,生育日数126天;纤维产量高,出麻率高,纤维品质优良,纤维强度473N,麻束断裂比强度1.42cN/dtex。四氢大麻酚含量0.0389%。田间霜霉病自然发病率0.3%,未发现其它病害。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原茎产量9882.75公斤,比对照品种火麻1号增产13.15%;平均公顷纤维产量1879.7公斤,比对照火麻1号增产16.55%;平均出麻率为25.6%,比对照高2.2个百分点。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原茎产量9788.3公斤,比对照火麻1号增产13.87%;平均公顷纤维产量2125.5公斤,比对照五常40增产16.67%;平均出麻率为26.1%,比对照高出0.4个百分点。

栽培技术要点:4月末5月初播种,直播,不进行育苗和定植。规模化种植采用机械条播,行距7.5厘米,播种深度3.0厘米左右,公顷保苗200万株。每公顷施复合肥(26:12:15)375.0公斤。播后苗前异丙甲草胺封闭除草,粗放田间管理,后期不进行除草及间定苗,纤维成熟期及时收割。

注意事项:根据气候条件可适时早播。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工业用大麻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牡麻系列

牡麻1号:

认定编号:黑认定2018003 应用类型:纤用型 选育单位:牡丹江市杰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适宜地区: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等地 认定时间:2018年

华夏汉麻系列

华夏汉麻1号:

品种认定编号:黑认定2020002

申请者:华夏汉麻产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育种者: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华夏汉麻产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杂交组合(火麻一号×ED-1)为亲本,以ED-1为轮回亲本回交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纤维用工业大麻品种。雌雄同株品种;从出苗到纤维成熟(工艺成熟期)日数93天左右,中熟品种,需≥10℃活动积温2000℃以上。株高约2.6米,茎粗约1.6厘米;种子卵圆形,种皮褐色,外被深褐色花纹,千粒重约14~15克。全麻率27.1%。品质分析结果:麻束断裂强度比1.15cN/dtex,麻束纤维强力382N。四氢大麻酚(THC)含量0.0421%~0.0700%。田间发病鉴定结果:田间霜霉病自然发病率0.3%,未发现其它病害。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区域试验原茎和纤维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9786.2公斤和2240.3公斤,比对照品种汉麻1号增产10.0和13.6%。2019年生产试验原茎和纤维公顷产量9781.6公斤和2179.1公斤,比对照品种汉麻1号增产13.8和20.4%。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适期播种,第一至第三积温带4月15日至5月10日播种,第四至第六积温带4月20日至5月15日播种。适宜种植方式与栽培密度:7.5~10厘米行距机械播种,每平方米有效播种粒数450粒左右。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测土配方深施肥,施肥深度8厘米。常规施肥通常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00公斤、硫酸钾50~100公斤或玉米长效复合肥375~450公斤。田间管理及收获:播种后至出苗前使用异丙甲草胺进行苗前封闭除草。采麻田在工艺成熟期收获,采种田在种子成熟期收获。进入快速生长期,苗高30厘米时喷叶面肥。

注意事项:生育期间及时防治大麻跳甲、叶甲。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工业用大麻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绥化、黑河等区域种植。

国麻系列

国麻1号:

品种认定编号:黑认定2020011

申请者:黑龙江省国宇生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黑龙江省国宇生物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奥引2号为亲本,通过物理诱变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雌雄异株。生育日数11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070℃以上。茎杆颜色深绿,茎节数多。心叶花青甙色及弱。单叶小叶数7个。株高1.85米,种子外皮颜色为灰褐色。千粒重19克。品质分析结果:籽实粗脂肪含量32.94%,粗蛋白含量28.60%。四氢大麻酚含量(THC)0.0165%~0.125%。霜霉病田间发病率0.3%,未发现其它病害。

产量表现:2018~2019区域试验籽实平均公顷产量1234.1公斤,比对照品种龙大麻5号增产16.7%。每公顷干花叶产量2058.9公斤。2019年生产试验籽实平均公顷产量1211.2公斤,比对照品种龙大麻5号增产12.3%。每公顷干花叶产量2026.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田间播种日期南部地区5月1日至15日,北部地区5月5日至5月20日。垄作稀植,精量点播,株距65厘米,行距1.3米。播种时每公顷施肥磷酸二铵200公斤、硫酸钾100公斤。苗弱可喷湿叶面肥。及时除草、防虫。雄花授粉后,雄株全部拔除。种子成熟期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及时预防大麻跳甲。及时收获防止落粒。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工业用大麻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七台河区域种植。

汉麻系列

汉麻1号:

应用类型:纤用型

品种认定编号:黑认定2017004

申请者: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育种者: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品种来源:以(US0-31 x龙江四合)F3为母本,以30π0τo HoICKa s为父本复合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雌雄同株纤维型工业大麻品种。出苗至工艺成熟小叶组成,叶片和茎均为深绿色,株高200厘米左右。雄花黄绿小叶组成,叶片和茎均为深绿色,株高200厘米左右。雄花黄绿小叶组成,叶片和茎均为深绿色,株高200厘米左右。雄花黄绿左右。四氢大麻酚检测结果:四氢大麻酚含量0. 0017%。品质分析结果:打成麻强力299N,分裂度84Nm。田间发病鉴定结果:霜霉病田间发病率0.4%,未发现其它病害。

产量表现: 2015-2016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原茎平均产量9028. 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4.7%。全纤维平均产量2217.0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增产37%;2016年生产试验结果: 原茎平均产量7966.8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8. 8%,全纤维平均产量1859.5 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36.6%。

栽培技术要点:第一至二积温带4月15日至5月5日,第三至五积温带4月20日至5月15日。15厘米行距机械条播,每平275~ 3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 150公斤/公顷或玉米长效复合275~ 3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 150公斤/公顷或玉米长效复合除草,采麻田工艺成熟期收获,采种田种子成熟期收获。

注意事项:适时播种、适时收获,生育期间及时防治大麻跳甲。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地。

以上介绍信息来自工麻时代,解答篇幅有限,要想了解更多有关工业大麻种子的信息,点击进入工麻时代查看。

㈣ 中国十大名牌玉米种子

中国十大名牌玉米种子如下:

1、郑单958

郑单958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全国已累计推广接近5亿亩。该品种属中熟玉米杂交种,株高246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白轴,粒深轴细,出籽率90%左右。夏播生育期96天左右,春播105天左右。综合抗性好,结实性好。

2、京科968

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面积广,适宜东华北、西北、东南春玉米区种植,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0厘米,在内蒙的通辽占绝对优势。

3、良玉99

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左右,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株型紧凑,耐密植。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地块,可以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种植。一般亩产800-900公斤左右,在高产栽培情况下可达1100公斤左右。

4、先玉355

该品种是由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自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以来,先后通过了辽宁、新疆、甘肃、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审定备案。该品种适应性好,抗病抗倒能力强,种植面积仅次于郑单958,是农业部向全国主推的两大玉米品种之一。

5、天农9

2007年通过辽宁省审定,适宜辽宁抚顺、铁岭、吉林、黑龙江、内蒙通辽、赤峰等有效积温在2650℃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紧凑型,株高284cm,穗位118cm,是近年来在黑龙江适宜区域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

6、裕丰303

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5天,与郑单958相当。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9克。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

7、伟科966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苗齐、苗壮,出籽率90%以上。通透性好,茎秆坚韧,抗性更好。一般春播亩产900公斤,夏播亩产800公斤左右。

8、登海6702

登海6702是国家玉米的审定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北保定、河南以及陕西关中等地区夏播种植。该品种的主要优势在于株型紧凑,利于通风透光;果穗粗大且均匀,没有大小穗,轴系粒深,出籽率高等。

9、浚单20

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中南部、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株型紧凑、清秀,株高242厘米,穗位高106厘米,到目前为止仍然在夏播区推广种植。

10、乐农79

乐农79是河南金博士种业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是目前丰产潜力最大,抗逆性最强的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平均株高275-285厘米,气生根发达,茎秆韧性强,弹性好,高抗倒伏。黄淮海夏播,平均亩产1860斤。

㈤ 有研究成果的中国种子是什么

杂交稻。
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杂交水稻与一般常规水稻品种相比,具有根多、根长、根粗、根系生长快、入土深、吸收能力强等特点。

㈥ 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有哪些

1、稻谷种子。常见的稻谷种子品种有两优602、628、766、6326、0367、8901、383、336、8106、688、3905、378、168、398、98816、1128;新两优106、901、6、998、917、223、343、1671;两优多系1号;全两优681、527;隆两优866、1988、1377、534、340、隆两优金10;准两优527、1141、893、608。

㈦ 植物种子有哪些

1、黑豆是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我国各地都有黑豆生产。我国黑豆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有些名贵的黑豆品种至今尚在生产上利用,如江苏的泰兴黑豆,属长江流域早熟春大豆,表现早熟、高产、适应性强,至今仍是国家大豆区域试验南方早熟春豆组的对照品种。

㈧ 水稻种子品种有哪些

水稻种子有龙洋11水稻,哈417水稻种子,龙15水稻品种,白稻8水稻品种,九稻77品种等等。

稻(学名:Oryza sativaL.)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

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锥刺状;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胚比约为颖果长的1/4。

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种下主要分为2亚种,籼稻与粳稻。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以成熟颖果入药。味甘,温。和中消食,健脾开胃。



阅读全文

与中国种子有哪些品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来印度旅游的女性发生了什么 浏览:120
中国缺少哪些科学仪器 浏览:347
越南哪里有挖机出售 浏览:872
服装意大利有什么品牌 浏览:614
中国神兽是什么 浏览:37
精英国际的房子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448
以下哪个宗教不是中国主要信仰的 浏览:118
中国哪里沙滩值得去 浏览:557
新中国成立有哪些干部 浏览:418
疫情过后去意大利读博怎么样 浏览:139
寄到英国的海关怎么申报单 浏览:999
印尼为什么食物热量高 浏览:910
芒果为什么比越南好 浏览:464
怎么分辨印度低种姓 浏览:663
伊朗三十万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85
印度为什么出神剧 浏览:741
印度的女人为什么叫妈妈 浏览:46
美国的10码衣服等于中国的多少 浏览:211
中国现在的煤炭从哪里进口 浏览:621
越南盾换成人民币值多少 浏览: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