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有何意义
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有利于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或: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或: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等。
B. 我国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1、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传统村落可认识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文化来源于传统村落,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就尤其珍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根本源泉。
3、保护传统村落对于展现中华民族多样的历史文化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作用。
4、保护传统村落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文化强国。
(2)中国传统村落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传统村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沃土。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2012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同年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经过四次全国性调查认定,4153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已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根据会上发布的《首批51个国保省保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项目评估课题组对首批传统村落整体保护项目中的47个传统村落进行了10次实地调研。
重点对工程实施进展、工程质量把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遗产“活化”途径、改善当地民生、促进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作用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评估。
其中,47个传统村落工程完成率达84%,国家文物局下拨的经费使用率平均值为79%,文物保存质量、文物安全明显改善,传统村落风貌得到更好保护。
文物部门在文物修缮、活化利用、产业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有一半的村落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70%村落的旅游收入实现近40%的增长。
C. 传统村落的简介
摘要 亲亲,您好,传统村落简介: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1.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2.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3.传统村落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
D.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哪些
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利用 (演示文件)
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生活、生产、生存的基本载体,是社会组成的细胞,是传统观念、习俗、社会与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中华本土文化。是一部拥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文化厚重的史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一、中国传统古村落构成与发展的支撑: 中国传统古村落是在中国特定的内陆为主的地理条件下,以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及伦理思想三大社会支撑条件下得以构建与发展。形成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内在机制。 1.在大陆性地理环境,造就了“以农立国”的农业社会文化特征: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地势呈西北部高,东南部逐渐地,中部为丘陵和平原,南部面海。形成一面临海、三面陆地围合的封闭型大陆性地理环境。构建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珍惜土地、视土地为生命,以土地为求生载体。造就了“以农立国”、“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体制。形成了中国传统村镇、城市建设的文化特征:
(1)树立了“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早在三千多年的周代就明确树立。 “天”——即是客体存在的宇宙、自然及其规律。 “人”——即是主体存在的人生、社会及其规律。 中华文化观强调二者相互依存、影响和促进的同源、同构的规律性和哲理性特征。强调人为营造的生存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并纳入其中,成为与大环境中“和谐而统一”、“适应而共存”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风水学说选址,建村、镇、城市及建筑。构建了融于自然的古村落环境特色。 西方环境观念为“天人相抗”、“人定胜天”。 经过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教训,强调保护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树立了“天人和谐共生”的环境观念。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构建了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国。 “以农立国”“安息于土地”为基础,形成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价值取向封闭的、以集权制生产关系组织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也造就中国传统村落“耕居结合”的居住形态。一个村落就有如一个小社会。形成了“勤劳自力”、“安居乐业”的价值观。缺乏开放性奋斗的精神。构建了中国古村追求安全、安静、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形成中国极富地域性和乡土气息的传统村落居住文化。
2.以血缘、族缘为脉络,构建了中国宗法社会。 (1)构建了有血缘、家庭、宗族群体派生而成的群体本位。形成以宗法社会构建“大一统”古国。 (2)构建了以血缘为脉络的社会人文网络。强调家庭、家族、民族间团结、互助、共荣辱的观念。以“血缘”稳定支撑社会发展,甚至以“血缘”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3)构建了聚族而居的传统古村。以宗族传统建立家训、家规、家谱,以建祠堂祭祀统领村落发展。
3.以“伦理”与“礼乐”精神,规范道德行为 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以儒家伦理为主体核心的儒、道、释相结合的哲学体系支撑国家的发展。 以礼、仁、中和礼乐文化为核心构建社会、家庭、个人行为规范、准则。 (1)以“礼”构建人伦秩序而立国兴邦,建立道德、仁义的行为模式。 (2)以“仁”构建仁爱思想、树立道德精神。 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强调“仁”是思想核心,就是仁的表述。 (3)以“中和”构建“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之和”。 孟子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儒家以“尚中”之道为求“和”的“标准”与“限度”形成中国文化崇尚“中和”的审美观。 (4)以“礼乐”构建道德情感和人的心理沟通。体现了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审美的标准。 伦理精神支撑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城市、乡村及传统建筑的构建与发展。 传统古村构建中同样的伦理精神所支撑。 构建以宗祠、关帝庙教化中心及公共活动中心,以施“伦理”、“礼乐”文化中心。强化道德教化与人际和谐与交往。 古村人居环境和居住建筑中,强调长者为上,建立长幼、男女、内外有别的等级秩序
E. 那些如今依旧存在的古村落,它们是时代的精华还是糟粕
现在的社会已经是文明社会了,很多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岁月留下的痕迹,许多古村落依然存在,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记忆。关于那些如今依旧存在的古村落,它们是时代的精华还是糟粕?我认为它们是时代的精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古村落是时代留给后人的文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时代留给我们的古代建筑应该要好好保管,这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十分珍贵。其次,如今依旧存在的古村落,要大力保护,并且要尽力修缮,使它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宣传当地的人文景观,一举两得。最后,现在的社会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所以保留这样的古村落,可以让人们有返璞归真的感受,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是时代的精华。
一: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时代留给我们的古代建筑应该要好好保管,这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十分珍贵。
关于那些如今依旧存在的古村落,它们是时代的精华还是糟粕?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F. 我们村被评为传统村落,有什么好处。
被评为传统村落的好处:
1、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旅游价值。很多传统村落已经把旅游当做脱贫与致富之路。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2、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传统村落使农民能够就近就地进行耕作,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能够把当地的土壤、地质和耕种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许多独特的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产品。国际上通行的地域商标也证明了与传统村落密切结合的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如,西湖龙井等成千上万的地方名品,就是中国优质农副产品的代表。
3、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国家为了保护传统村落,挖掘和发挥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价值,会投入资金,建设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4、吸引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回来寻根。中华民族是一个崇敬祖先的民族。中国传统村落的核心是宗族祠堂,这与西方村落以教堂为核心截然不同。传统村落往往成为连接家族血脉、传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华侨、港澳台同胞寻根问祖的归属地。尽管他们远在千山万水之外,但总要回来找寻自己的根。由此可见,如果丧失了这些传统村落,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共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994个)。
传统的村落大多拥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环境,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越的保护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传统的村落还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蕴含着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化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村落的文化变得极其重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提高传统文化的价值。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居民开展传统建筑节能改造和功能提升,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和发挥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G. 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足是有中央财政拨款了,地方上肯定还有配套资金,不愁线了
H. 从文化生活角度,如何解读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必要性
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传统村落可认识传统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分)
②保护传统村落对于展现中华民族多样的历史文化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作用。(3分)
③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3分)
④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现文化强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