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上有哪些姓氏
分类
单姓
单姓(dān xìng):只用一个字的姓。与复姓相对。
如: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
据统计,中国有单姓6931个。
复姓
复姓(fù xìng),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上官、西门。复姓的来源较多,如官名、封邑、职业等,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2]
《中国姓氏大辞典》显示,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分别为:西木感给特杜立给特、西木萨给特杜立给特、西姆萨给特杜立给特、那乌那基尔杜立给特、秃秃黑里兀惕塔塔儿、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奥勒特给特玛鲁基尔)、十字姓1个(即: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3]
B.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C.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千古奇才呢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出现的能人非常多,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先来看看排在第十的人,此人名叫王猛。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由于他处在战乱时期,王猛遇到了贵人,所以出人头地。十六国时期,王猛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王猛就是从寒门走向了人生的巅峰。王猛最大的功绩就是帮助苻坚统一了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排在第九位的是宋朝开国功臣赵普,相信大家对此人并不陌生。赵普担任了宋朝的宰相,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重用。赵普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的人,这个学说的影响成为了儒学治国的名言。
第三位就是汉初三杰的张良,此人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了刘邦建立汉朝。第二位的就是军师鼻祖姜子牙,此人更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这排在第一位的肯毫无争议,此人就是鬼谷子。光看鬼谷子的学生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他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等500多位精英!
D.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千古奇才
一,管仲,被叫做华夏第一相,管仲进行了改革,让齐国成为第一大强大,而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还被称为法家之祖,战国时期的几个国家的变法,包括商鞅变法,都是以管仲改革为基础的。
可以这样说,真正改变春秋战国格局的是管仲一人,几个强国从春秋众多的诸侯国产生,最终进入了战国时代。
四,诸葛亮,我们到现在,都不清楚诸葛亮为什么投奔的是刘备,而不是曹操,难道是因为曹操屠徐州,给少年的诸葛亮留下了坏印象,还是刘备的三顾茅庐打动了诸葛亮,如果诸葛亮选择了曹操,那么曹操就能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诸葛亮的才能,确实是千年一遇,不管在内政还是军事上面都是超一流的,是武庙十哲,刘备正是在诸葛亮的指引下,三国鼎立。而诸葛亮以弱蜀对强魏,却能打得司马懿毫无攻击之力。
E. 历史上中国有哪些屈辱历史
1、五胡乱华
2、靖康耻辱
3、蒙古灭宋
4、土木堡战役
5、南京大屠杀
6、文化大革命
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向中国贩卖毒品,每年约45000万箱毒品运入国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机,引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毒品,人民无不称快。英政府正式派兵侵略中国,48艘舰船和数千英军入侵广东、进犯厦门、浙江,攻陷定海,继而天津大沽口,直至陈兵南京城下。清政府大为惊慌,向英军乞和,英国趁机提出割地、通商、赔款要求,签订了《虎门条约》和《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拥有百万大军的清帝国在本土作战,居然败给了数千英国远征军。
二、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攻占了中国首都,火烧了“圆明园”。清政府随后与俄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决定对华宣战,先后占领了东北安东、凤凰城、金州、大边和旅顺。随后在山东半岛登陆,进犯威海卫。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2.3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多的财政收入,结果使日本一夜暴富。时任日本内阁大臣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白银收入。一想到有2.3亿白银滚滚而来,政府顿觉无比富裕。”日本就是依靠这笔赔款,打下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的基础。
三、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与德、奥、俄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在北京划定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向德、日谢罪等。《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
四、日本帝国的入侵 日本侵略中国得到巨大好处后,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经济矛盾,于1931年,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陷落。1935年,日军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7年7月7日,在芦沟桥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斗争爆发。华北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不到一年,华东和华中地区相继沦陷,10月25日武汉失守,国民党政府从武汉迁往重庆。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华南,10月21日广州沦陷。仅一年零三个月,日军就侵占了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历经艰难,前后持续14年之久。
五、南京大屠杀 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六、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七、旅顺大屠杀 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超过二万人遇害,死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安葬岗,今称“万忠墓”。
F. 中国上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链接:
探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篇
G.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
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2、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3、王莽篡政
公元6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三月,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代汉做准备。
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公元8年(居摄三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4、西晋八国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
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5、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