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舞蹈流传至今的有哪些

中国古代舞蹈流传至今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25 12:47:34

‘壹’ 中国古代都有些什么舞蹈

一、《大武》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属《 六舞》之一。共分为六段:(一)在一段击鼓声后, 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武器,列队而立, 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二)舞队两面有人振铎传达军令, 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有灭商。( 三)灭商后再向南进军。(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五) 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 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形成整齐的队式后, 舞者皆坐,作低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治理。(六) 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表示对周王的崇敬。全舞结束。 二、《灵星舞》(又名《象教田》)是汉代祭祀后稷的乐舞。 由童男十六人表演,舞蹈表现了开垦、耕种、锄草、驱雀、收割、 舂谷和扬糠等劳动的生活,以此来纪念和歌颂后稷教民种田的功劳。 三、《盘鼓舞》(又名《七盘舞》)是汉代具有较高技艺性的舞蹈, 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不同的节奏,时而仰面折腰双脚踏鼓, 时而腾空跃起,然后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盘鼓, 身体作跌倒姿态摩击鼓面。敏捷的踏鼓动作,如飞行似的轻盈舞步, 若俯若爷、时来时往的姿态和地位调度,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 表现了深邃的意境。 四、《东海黄公》 是汉代具有一定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由两个人扮演的角抵戏, 主要以动作来表现人和虎搏斗的故事。据《西京杂记》所载:“ 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 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蠃惫,饮酒过度, 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 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五、《剑器》是唐代流传比较广泛的属健舞类的表演性舞蹈, 为女子戎装的独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记述了他观看这个舞蹈所给他的感受:“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 这个舞有跳跃,有回旋,有变化,进退迅速,起止爽脆,节奏鲜明; 或突然而来,或戛然而止,动如崩雷闪电,惊人心魄, 止如江海波平,清光凝练。” 六、《胡旋舞》唐代时从康国传来的民间舞,舞蹈旋转为主, 故名胡旋舞。白居易所作《胡旋女》诗, 生动地描写了这个舞蹈的特色:“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 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 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胡旋女的舞蹈动作和姿态以及她的内心情感都和伴奏的音乐旋律、 节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她旋转时双袖举起,轻如雪花飘摇, 又像蓬草迎风转舞。她的旋转,时而左,时而右,好像永不知疲劳。 在千万个旋转动作中,都难以分辨出脸面和身体。旋转的速度, 似乎都要超过飞奔的车轮和疾徐的旋风。 七、《踏谣娘》是唐代盛行的民间歌舞戏,据崔令钦《教坊记》载: “北齐有人姓苏,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殴其妻。 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 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 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至夫至, 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我们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知道《 踏谣娘》 是根据北齐时的真人真事编演的一部具有讽刺性质的歌舞小戏, 有不同的性格人物,有一定的矛盾冲突, 编演者有鲜明的情感爱憎态度和思想倾向。据传,这个歌舞戏, 在宫廷宴会中上演,民间艺人在街头也表演, 由此鲜明说明它是一出很受广大欢迎的雅俗共赏的歌舞小戏。

‘贰’ 着名的古典舞有哪几个

1,《扇舞丹青》

《扇舞丹青》是96级中国舞编导班的毕业晚会上的一段古典舞身韵表演,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一向喜欢玩扇的佟睿睿把这一普通的传统道具挥舞得“似扇非扇”、“似剑非剑”,表现出来的艺术意象是“画中有舞”、“舞中有画”。

2,《蝶飞花舞》

《蝶飞花舞》由着名舞蹈演员江楠编舞,于中国对外文艺交流会舞蹈交流演出中演绎出了此舞蹈,并获得了外国友人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了当场的最佳舞蹈金奖以及最佳编舞奖。

3,《桃夭》

《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

4,《小刀会》

《小刀会》是上海歌剧舞剧院1956年建院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全剧以“起义”“胜利”“抗议”“夜袭”“求援”“突围”“前进”等场次展现了“小刀会”起义的历史风貌。

5,《铜雀伎》

《铜雀伎》由北京舞蹈学院孙颖教授力作,讲述的是三国时代(公元200-265)的舞伎郑飞蓬与鼓手卫斯奴从小相爱。

但光彩照人的飞蓬遭魏王曹操、曹丕父子两代的霸占并倍受将官的欺凌,飞蓬因反抗被处死,已被挖去双目的卫斯奴击鼓相送,最后,飞蓬剪下一束青丝,轻轻放在恋人的身旁,踏着悲愤的鼓声,一步步地走向刑场。

‘叁’ 中国古代舞蹈有哪些种类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肆’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舞蹈有哪些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两汉时期
1、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1)武舞: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
(2)文舞:长袖折腰舞、掌上舞、盘鼓舞
2、俗乐舞:
郊祭乐舞、兵法乐舞、朝贺宴乐
舞四夷之乐:东夷之乐执矛舞、西南夷之乐执羽舞、西夷之乐执戟舞、北夷之乐执干舞(兵舞)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廷舞:
(1)清商乐舞 是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的称谓。
《白纻舞》、《大垂手》舞、《明君》舞、《巴渝舞》、《公莫舞》、《铎舞》、《鞞舞》等。
(2)胡舞 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
《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
《龟兹乐》是来自新疆龟兹一带的乐舞。
大唐时期(上)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
(“十部之伎于庭,以备中外。一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国伎,十曰高昌伎。 ”)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佛教乐舞。
康国乐:又称“胡旋舞”,是疾转如风的转圈舞。
立部伎中的《安乐》:城舞
《太平乐》:五方师子舞
《破阵舞》
《庆善舞》
大唐时期(下)
1、“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2、“软舞”
《绿腰舞》
《春莺啭》
3、唐代大曲,又称“法曲”,属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
(二)中序(拍序、歌头),以歌唱为主;
(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为主。
着名的大曲有《霓裳羽衣舞》、《踏金莲》、《玉树后庭花》等。
4、民间俗乐舞:
《大面》(《兰陵王入阵曲》)
《拨头》
《踏摇娘》
5、崇仙舞蹈:
《四方菩萨舞》、《五方狮子舞》、《天竺乐》、《云韶乐》

‘伍’ 中国古代有哪些着名舞蹈

一、《大武》

《大武》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属《六舞》之一。共分为六段:

1、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武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

2、舞队两面有人振铎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有灭商。3、灭商后再向南进军。

4、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

5、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形成整齐的队式后,舞者皆坐,作低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治理。

6、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表示对周王的崇敬。全舞结束。

二、《灵星舞》

《灵星舞》(又名《象教田》)是汉代祭祀后稷的乐舞。由童男十六人表演,舞蹈表现了开垦、耕种、锄草、驱雀、收割、舂谷和扬糠等劳动的生活,以此来纪念和歌颂后稷教民种田的功劳。

三、《盘鼓舞》

《盘鼓舞》(又名《七盘舞》)是汉代具有较高技艺性的舞蹈,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不同的节奏,时而仰面折腰双脚踏鼓,时而腾空跃起,然后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盘鼓,身体作跌倒姿态摩击鼓面。

敏捷的踏鼓动作,如飞行似的轻盈舞步,若俯若爷、时来时往的姿态和地位调度,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邃的意境。

四、《胡旋舞》

《胡旋舞》唐代时从康国传来的民间舞,舞蹈旋转为主,故名胡旋舞。胡旋女的舞蹈动作和姿态以及她的内心情感都和伴奏的音乐旋律、节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她旋转时双袖举起,轻如雪花飘摇,又像蓬草迎风转舞。她的旋转,时而左,时而右,好像永不知疲劳。在千万个旋转动作中,都难以分辨出脸面和身体。旋转的速度,似乎都要超过飞奔的车轮和疾徐的旋风。

五、《踏谣娘》

《踏谣娘》是唐代盛行的民间歌舞戏,《踏谣娘》是根据北齐时的真人真事编演的一部具有讽刺性质的歌舞小戏,有不同的性格人物,有一定的矛盾冲突,编演者有鲜明的情感爱憎态度和思想倾向。

据传,这个歌舞戏,在宫廷宴会中上演,民间艺人在街头也表演,由此鲜明说明它是一出很受广大欢迎的雅俗共赏的歌舞小戏。

‘陆’ 有哪些较为经典的古典舞

古典舞首推《扇舞丹青》,虽然有点老,但一直有舞蹈家不断改编、优化。扇舞一直很优雅,《扇舞丹青》舞得又像扇又像剑,把古典文化和书法文化等结合在一起,舞蹈中又体现出舞、乐、书、画的意象。舞蹈《扇舞丹青》没有情节,不存在戏剧冲突,最重要的是这个舞蹈打破了传统女子舞蹈阴柔的风格,翻转腾挪都体现出刚性。
舞蹈的风格刚柔并济,真的让观众有时而高山坠石,时而千里阴云的感觉,既有人为造设的美,又有不施脂粉的自然美。

较为经典的还有《踏歌》,踏歌本身就是中国传统的舞蹈,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已经兴起了,到唐朝更加流行,而现代新编的舞蹈继承了传统踏歌里面绮丽优雅的部分,新加入的衔接与新的服饰、编排等,让舞蹈更加行云流水。
踏歌里面有“翘袖”、“抛袖”、“打袖”、“搭袖”,尽显少女的婀娜姿态,舞蹈整体上不拘一格,古拙典雅,同时又很活络,有现代舞的美感,即使是外国人也能看懂,并且喜爱。

‘柒’ 中国民族特色舞蹈有哪些

孔雀舞、踢踏舞、麦西莱甫、扇子舞和狮子舞等等。

1、傣族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表演者化装为孔雀,舞蹈动作多为孔雀动作的摹拟和美化,动作矫健,形象优美,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7)中国古代舞蹈流传至今的有哪些扩展阅读: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

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他们情感最激动的时刻,常常是能出现闪烁着独特光彩的舞蹈的时候。

‘捌’ 中国古代有什么着名舞蹈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舞蹈遗产,古代着名的舞蹈作品很多,这里只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舞蹈作介绍。
一、《大武》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属《六舞》之一。共分为六段:(一)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武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二)舞队两面有人振铎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有灭商。(三)灭商后再向南进军。(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五)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形成整齐的队式后,舞者皆坐,作低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治理。(六)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表示对周王的崇敬。全舞结束。
二、《灵星舞》(又名《象教田》)是汉代祭祀后稷的乐舞。由童男十六人表演,舞蹈表现了开垦、耕种、锄草、驱雀、收割、舂谷和扬糠等劳动的生活,以此来纪念和歌颂后稷教民种田的功劳。
三、《盘鼓舞》(又名《七盘舞》)是汉代具有较高技艺性的舞蹈,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不同的节奏,时而仰面折腰双脚踏鼓,时而腾空跃起,然后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盘鼓,身体作跌倒姿态摩击鼓面。敏捷的踏鼓动作,如飞行似的轻盈舞步,若俯若爷、时来时往的姿态和地位调度,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邃的意境。
四、《东海黄公》是汉代具有一定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由两个人扮演的角抵戏,主要以动作来表现人和虎搏斗的故事。据《西京杂记》所载:“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蠃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五、《剑器》是唐代流传比较广泛的属健舞类的表演性舞蹈,为女子戎装的独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记述了他观看这个舞蹈所给他的感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个舞有跳跃,有回旋,有变化,进退迅速,起止爽脆,节奏鲜明;或突然而来,或戛然而止,动如崩雷闪电,惊人心魄,止如江海波平,清光凝练。”
六、《胡旋舞》唐代时从康国传来的民间舞,舞蹈旋转为主,故名胡旋舞。白居易所作《胡旋女》诗,生动地描写了这个舞蹈的特色:“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旋女的舞蹈动作和姿态以及她的内心情感都和伴奏的音乐旋律、节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她旋转时双袖举起,轻如雪花飘摇,又像蓬草迎风转舞。她的旋转,时而左,时而右,好像永不知疲劳。在千万个旋转动作中,都难以分辨出脸面和身体。旋转的速度,似乎都要超过飞奔的车轮和疾徐的旋风。
七、《踏谣娘》是唐代盛行的民间歌舞戏,据崔令钦《教坊记》载:“北齐有人姓苏,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至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我们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知道《踏谣娘》是根据北齐时的真人真事编演的一部具有讽刺性质的歌舞小戏,有不同的性格人物,有一定的矛盾冲突,编演者有鲜明的情感爱憎态度和思想倾向。据传,这个歌舞戏,在宫廷宴会中上演,民间艺人在街头也表演,由此鲜明说明它是一出很受广大欢迎的雅俗共赏的歌舞小戏。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舞蹈流传至今的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越南办一个手机卡要多少钱 浏览:619
尼摩船长在哪里与英国 浏览:495
伊朗新冠状怎么得美国 浏览:993
越南家居怎么进中国 浏览:232
中国白银手镯怎么样 浏览:975
病毒是怎么传染到伊朗的 浏览:431
中国现在怎么停电 浏览:624
表哥在英国留学送什么 浏览:387
在越南签证过期回国怎么办 浏览:396
威廉为什么当英国国王 浏览:141
西西里是意大利哪里的 浏览:949
轴心一方的意大利什么梗 浏览:655
伊朗的演员什么波波 浏览:832
美国什么时候暗杀的伊朗将军 浏览:549
意大利麦当劳怎么点 浏览:452
中国人寿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浏览:346
众所周知印度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604
为什么英国王室很有钱 浏览:297
越南老干妈怎么样 浏览:111
中国武警部队有哪些下属单位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