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内有哪些关于环保方面比较出名的公益组织
国内环保方面比较出名的公益组织有:自然之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大海环保公社、中国绿色农业服务联盟、清水同盟、北京国仁绿色联盟等。
⑵ 中国: 全国环保相关组织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李四光中队……)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是整合环境标志、有机食品、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等领域认证资源,实施产品与体系一体化认证的认证机构。贯彻 “以产品带体系,用体系保产品”的宗旨,实现中心 “过程控制务实,终端产品双优,理念与时俱进,质量完美一流”的质量方针。通过承担国家认证标准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等科技攻关任务,发挥国家级认证单位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的能力优势。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 (简称 “认证中心”) 是经国家环境保护部授权、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代表国家对绿色产品进行权威认证,并授予产品环境标志的机构。
认证中心立足于整体推进 ISO 14000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把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环境管理的现代意识和清洁生产技术融入产品环境标志认证,推动环境友好产品的发展,开拓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实现以人为本,让环境标志产品成为联系公众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纽带,推动可持续消费。认证中心坚持 “搭建双绿桥梁、推广双优产品、创造双赢绩效”的质量方针,把环境管理体系加环境标志产品的 “双绿”,产品质量优、环境行为优的 “双优”,环境加经济的 “双赢”的理念变成中国发展绿色技术措施的动力之源。
认证中心将 ISO 9001 和 ISO 14001 的体系认证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及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保障措施与抽样检测融合为环境标志保障体系,追求文件简明、内审制度与改进机制有效,开拓中国企业的双绿色发展模式。
15 年来,中国环境保护部批准颁布了近 80 项环境标志标准,现行的有 72 项,正在制定中的有 10 余项。已经有 1500 多家企业,30000 多种产品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涉及建筑、汽车、建材、纺织品、电子产品、日化产品、家具、包装制品等行业,形成了 1000 多亿元产值的环境标志产品群体。环境标志产品的特性,主要从环境友好角度充分考虑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安全,资源能源节约和再生资源利用,产品的可回收和再循环等方面。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实施 15 年,较好地配合与支持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现已开展的环境标志认证包括环境保护国际履约类,可再生回收利用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类,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类,保护人体健康类,节约能源资源类和促进节能减排、防止气候变暖类共七大类产品。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在产品绿色标准制定方面跟踪国际同类标准发展动态和趋势,协调有关的工业协会和企业,使中国环境标志标准技术先进而成熟; 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方面积极完成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中国环境标志开展积极而广泛的国际合作,在保持了与国际 “生态标志”技术发展同步的同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中国环境标志与德国蓝色天使、日本生态标签、北欧白天鹅、韩国生态标志、澳大利亚环境选择、新西兰环境选择、泰国绿色标签等国家环境标志机构签订了合作与互认协议,开展了积极的互认合作。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环境标志与德国蓝色天使、日本生态标签和韩国生态标志已经分别制定并颁布了 “第一个”环境标志共同标准,这标志着中国环境标志国际互认工作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经过 15 年艰难发展,培育了中国绿色消费市场,促进了绿色技术和清洁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的绿色采购产品市场具备了一定规模。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可以基本满足政府绿色采购的产品内容,是我国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标准、清单指南的重要基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1978 年5 月批准成立,是中国国内成立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科技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也是我国环境学科最高学术团体和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环保科技社团组织。它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和特点,主要由全国环境科技工作者、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教育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工作者 (统称环境科技工作者) 志愿结合组成。现有全国会员 42000余名。除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还下设 7 个工作委员会、28 个分会及专业委员会。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双重领导。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办会宗旨是推动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并且要站在时代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引领社会进步。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将进一步发挥环保科技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军,对外民间学术交流主要代表和环保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职能作用,努力搭建起为学术交流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环境决策管理服务和为会员服务四大平台,团结和依靠广大学会会员和环保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作用,决策和科技咨询服务,国际交流合作以及其他各项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工作和活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努力再造学会工作新优势,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学会确定了 “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这就是: 围绕一个中心 (以发展为中心,把学会做强做大) ; 搞好两个服务 (为环境保护服务,为学科发展服务) ; 推进三项改革 (改革组织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活动方式) ;发挥四个作用 (学术交流主渠道,科普工作主力军,对外民间科技交流主要代表,成为环保科技工作者之家) ; 建好五大平台(学术交流; 科学普及; 科技咨询; 会员服务; 能力建设) ; 实现六大进步 (办会方向坚定正确,经济状况不断改善,社团文化特色鲜明,业务能力显着增强,活动空间逐步扩大,社会影响日益提高) 。学会将按照这一思路,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自立、自强、自律能力,能满足党和国家以及环境科技工作者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社团活动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国家一流的现代科技社团。
·自然之友
自然之友是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个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创立于 1994 年 3 月。“自然之友”宣称的宗旨为: 开展群众性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建立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文化、促进中国的环保事业。 “自然之友”的活动经费来自会员交纳的会费以及社会赞助。
1993 年 6 月 5 日,自然之友的几位发起人举办了中国首次民间自发的环境研讨会——— “玲珑园会议”。1994 年3 月31 日,自然之友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在国家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团体诞生。创始人是梁从诫、杨东平、梁晓燕和王力雄。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任会长,社会文化和教育问题专家杨东平教授任副会长。自然之友支持政府保护环境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措施,尽可能地予以配合和监督。十多年来自然之友累计发展会员 8000 多人,其中活跃会员 3000 余人,团体会员近 30 家。累计获得国内、国际奖 15 余项,如 “亚洲环境奖”、“地球奖”、 “大熊猫奖”和菲律宾 “雷蒙·麦格赛赛奖”。各地会员热忱地在当地开展各种环境保护工作,已有多位会员荣获各级嘉奖,由自然之友会员发起创办的 NGO (非政府组织) 已有十多家。历经十年的创立与发展,自然之友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环境 NGO,对中国环保事业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已成为标志性组织之一。
·北京地球村
北京地球村成立于 1996 年,是一个致力于公众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民间环保组织。地球村现有 15 名全职工作人员,正式注册的志愿者上千人,是联合国环保署的中国民间联络站。北京地球村的宗旨是通过营造大众环境文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地球村的主要工作有: 独立制作环保影视栏目和影片; 撰写推广环保读物和宣传品,编辑 《草根之声》; 举办环保论坛; 建立环境教育培训基地; 推动绿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 同时开展了绿色列车、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绿天使艺术团、国际交流和耗材回收等环境保护项目。
北京地球村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着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1998 年联合出版 《公民环保行为规范》、 《儿童环保行为规范》。作为中国 “绿色社区”理念和实践的重要原创者和推动者,北京地球村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应邀到 20 多个城市进行讲演和培训。地球村编写的 《绿色社区指导手册》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正式推荐; 国家民政部高度赞扬了地球村设计和实施的“社区居民论坛”和 “社区居民环境议事会”的理念。目前,地球村正在推动的 “绿色乡村”计划也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帮助。
北京地球村在乡村建设和生态县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1998 年,地球村在北京延庆县租赁了 2800 亩山场作为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创造了一套以 “生态保护、环境教育、乡村建设、民俗旅游”四位一体的模式,并对于农民进行 “环保、文化、接待、自我管理和可持续生计”的能力培养。目前正受密云县政府的委托,设计策划该县的生态文化工程。
北京地球村与十几个国家的环境部有着沟通和交流,应邀参会和拍摄电视片。地球村在美国环保署资助的 “美国环保之旅”和美国农业部资助的 “美国可持续农业”项目中受到好评。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驻华大使馆还专门组织了新闻发布会。美国环保署原中美合作负责人杨仁泰博士现为地球村的理事,地球村正在推动与美国环保署和美国农业部参与的可持续农业培训与交流项目。
1998 年 7 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北京地球村创始人廖晓义应邀作为中国民间环保人士的代表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2002 年 2 月,挪威首相邦德维克访华期间,政府安排了邦德维克与廖晓义的专门会谈; 同年 5 月,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在北京国事访问期间,曾到地球村的民间环保论坛上发表激情讲演。北京地球村的工作也得到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的高度赞扬。
廖晓义 1977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1986 年获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助理研究员。1993 ~1995年在美国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1996 年创办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自 1991 年来,发表关于 “中国工业化和经济代价”等论文 40 多万字,主编了 《公民环保行为规范》、 《绿色社区手册》等书,拍摄 《全球环保之旅》等电视片一百多部。2000 年,廖晓义成为国际环境大奖 “苏菲奖”的唯一得主,并被北京 2008 年奥运申办委员会聘为环保顾问; 2001年被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授予“绿色文明大使”称号,还成为 2001 年 “《中国妇女》时代人物”。2005 年获得 “中央电视台 2005 年度经济人物公益奖”,2006 年荣获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奖。
·李四光中队
“李四光中队”于 2004 年 9 月成立,它是由国土资源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青团中央和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 (简称 “全国少工委”) 联合发起并创建的。 “李四光中队”以我国着名科学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
“李四光中队”是弘扬李四光 “科学救国”精神,宣传、普及国土资源知识,增强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的英雄中队; 是以李四光为榜样,围绕地球资源、环境的主题,积极开展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的少先队先进性组织,受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及其所属的全国组织委员会的领导。
“李四光中队”以其先进性和积极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和社会各界,并逐渐成为弘扬李四光精神,建设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少年儿童方阵的领跑者。在其带动下,全国各地的少年儿童学习李四光精神,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活动蔚然成风。“李四光中队”建队的目标是通过开展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四个一活动,增长少年儿童地球科学知识,增强他们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从小培养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李四光中队”在创建满一年后可参加 “全国优秀 ‘李四光中队’”的每两年一次的评选活动,评选出的 “全国优秀 ‘李四光中队’”,可参加由全国组织委员会举办的 “资源、环境科学考察团”活动,活动中所撰写的资源、环保方面的优秀小论文,还将被推荐参加 “李四光少年科技奖”的评选。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于 1994 年 3 月 25 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直属的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承担中国 21 世纪议程项目管理的有关工作; 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领域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资源、环境、公共安全及其他社会事业等领域和城市发展相关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 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社会发展领域国家工程中心等的有关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工作; 承担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科技工作的组织实施,承担清洁发展机制等方面工作和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承担区域科技发展的有关工作,以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工作,推动地方21 世纪议程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工作; 开展清洁技术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信息、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推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工作; 承担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趋势和重大问题,为科技部宏观决策提出建议与对策; 承担有关司局委托的工作; 承担国家科学技术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中心成立以来,以推进 《中国 21 世纪议程》实施,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依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精干团队,促进了 《中国 21 世纪议程》及其优先项目的实施; 通过开展国家科技计划中资源、环境、海洋、医药等领域的项目管理及成果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开展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与政策研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了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通过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等项工作,促进了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总之,通过十多年工作的开展,在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国际社会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促进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⑶ 求10个关于中国经环境领域的民间组织名称!(社会团体)
北京地球村
绿色和平·中国
绿色江河
绿色力量(港)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绿色倡议环保组织
大学生绿色营
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
新乡市大学生环保联合会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环保协会
河南科技学院绿遍天涯环保协会
新乡学院环保志愿者协会
河南师范大学绿活协会
新乡医学院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绿行生态协会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诞生和兴起阶段:1978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这是最早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随后,1991年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注册成立,1994年“自然之友”在北京成立,从此,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相继成立。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阶段:1995年,“自然之友”组织发起了保护滇金丝猴和藏羚羊行动,这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环保民间组织从公众关心的物种保护入手,发起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树立了环保民间组织良好的公众形象。1999年,“北京地球村”与北京市政府合作,成功进行了绿色社区试点工作,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开始走进社区,把环保工作向基层延伸,逐步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接受。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成熟阶段:2003年的“怒江水电之争”和2005年的“26度空调”行动,让多家环保民间组织开始联合起来,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目标一致而行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由初期的单个组织行动,进入相互合作的时代。环保民间组织活动领域也从早期的环境宣传及特定物种保护等,逐步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国家环保事业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
⑷ 中国有哪些着名的环保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全国性、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常识管理篇。
⑸ 中国比较大的环保组织有哪些
政府牵头的有: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组织的有:自然之友、地球村
⑹ 中国有哪些着名的民间环保组织
破罩行 Beijing Human and Animals Environmental Ecation Centre 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 Green Cross 法治环保在线 Environment & Law on Line(ELL) 中国香根草网络 China Vetiver Network 绿色北京 Green Beijing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协会 Hunsandake Desert Reclamation Association 北京市海淀林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动物救助分会 Animal Rescue Beijing(ARB) 北京富平学校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Fuping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undation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 绿网 Green Web Alliance 北京市朝阳区绿家园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Green Earth Volunteers 新疆自然保育 Xinjiang Conservation Fund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绿色之星废电池志愿者服务队 绿色家园环境保护中心 Greenh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 (GEPC) 石油与环境网络 Petroleum and Environment Network 清水同盟 Clean Water Alliances (China) 国仁绿色联盟 Ground Green Union 大海环保公社 Ocean Protection Commune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Beijing Raptor Rescue Center 曾经草原网站 ECHOING STEPPE 自然景象环境保护协会 CNature 自然景象环境保护协 CNature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for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北京天恒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South-Nort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热爱家园 Grassroots Community 上海绿洲野生动物保护交流中心 Shanghai Green Oasis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上海野鸟会 Shanghai Wild Bird Society 天津绿色之友 Friends of Green in Tianjin 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The Green Volunteer League of Chongqing 中国香根草网络 China Vetiver Network 大足县生态农业种植合作协会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重庆市万州社区文化促进会 Chongqing Community Association for Culture Promotion 重庆市万州绿色三峡志愿者协会 Wanzhou Volunteers’ Association for Green Three Gorges, Chongqing 重庆济溪环境咨询中心 The Gsean Environmental Advisory Center of ChongQing 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Friends Of Green Environment 绿石环境行动网络 Green Stone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 青岛市青年环境保护促进会 Qing Youth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QYAEP) 济南走进自然环保志愿者协会 Entering the nature-Jin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河南省长垣县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 Green Fu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 Changyu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国仁绿色联盟 Ground Green Union 绿色珠江(东莞市东城身行环保工作室) Green Zhujiang 绿点??广州 Guangzhou Green Point Environmental Portection Information Center 厦门绿拾字环保服务社 Xiamen Greencross Association 绿眼睛环保组织 Greeneyes China 屏南绿色之家 Pingnan Green Association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 China Mangrove Conservation Network (CMCN) 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 FuJian Green Home Environment friendly center 海南省自然保护发展研究会 Nature Conserv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Hainan Province 海南生态环境教育中心 Haina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cation Centre 海南观鸟会 Hainan Bird Watching Society 瀚海沙 Han Hai Sha 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 Mao County Association of Friends of Wild Animal and Plants Protection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Shangri-la Alpine Botanical Garden 绿色江河 Green River 绿色骆驼 Green Camel GreenSOS(绿色学生组织网) Green Student Organization Society 甘孜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化协会(绿色康巴协会) Green KHAM 中国志愿者保护藏羚羊协会 China Volunteer Association on Pretection for Tibetan Antelope 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 The Daba Mountains Academy For Biology and Poverty Problems 石油与环境网络 Petroleum and Environment Network 昆明思得瑞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Kunming EarthWat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Cheng Urban Rivers Association(CURA)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社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会 Maoxian Promotion Association for Development 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Center for Legal Assistance to Pollution Victims 淮河卫士 Huai river water liuing circumstance scientific researching centre 中国香根草网络 China Vetiver Network 霍山环境扶贫发展中心 Center fo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CEDPA) 绿满江淮 Green Anhui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芜湖生态中心 Wuhu Ecology Center 河北绿色知音 Green Friend Association 衡水市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爱鸟协会 Pingshan Xipo Love Bird Association of Hebei 绿色家园环境保护中心 Greenh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 (GEPC) 国仁绿色联盟 Ground Green Union 绿色和谐使者——橄榄绿环境文化传播中心 Green Hotel Angel 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CANGZHOU WILDLIFE RESCUE CENTER 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云南人与自然基金会) East Asia Institute of Visual Anthropology at Yunnan University 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 Pesticide Eco-Alternatives Center Yunnan China 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广中心(绿色流域) Green Watershed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 Yunnan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香格里拉民间自然保护协会 Shangri-La Folk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sociation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 Shangri-la Alpine Botanical Garden 济南走进自然环保志愿者协会 Entering the nature-Jin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Zhaoto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 to Protect Black-necked Cranes 云南生态网络 Yunnan EcoNetwork 卡瓦格博文化社 昆明思得瑞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Kunming EarthWat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昆明环保
⑺ 在中国有什么环保的公益组织,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参加的
虽然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部分人都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但是环境卫生问题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事情。我们总在电视上看到哪个明星或者是企业家参加了什么公益活动,那么,在中国有什么环保的公益组织,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参加的?下面我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像这样的民间组织主要靠的就是群众的力量,毕竟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希望群众能够齐心协力共创美好的家园,美好的明天。我相信这样的协会未来会越来越多,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以上仅是我的个人观点,但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⑻ 着名环保机构有哪些
着名环保机构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称 UNEP) )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2009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环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中华环保联合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All-China Environment Federation,英文缩写为ACEF。)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国家环保总局主管,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社会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宗旨是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围绕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充分体现中华环保联合会“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组织优势,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国环境事业发展,推动全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全国性、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有团体会员46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环保产业协会),单位会员超过1100家,并通过省市协会联系着上万家企业。
环保中国产业联盟
环保中国产业联盟(英文缩写:EPCIU):简称环保中国,是致力推进“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非法人、活动性、学术性民间组织。联盟由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主流媒体、领袖企业共同发起,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联盟宗旨:环保使世界更加美好。加速中国环保事业产业化发展,打造成熟环保产业链,整合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环保企业、主流媒体等各方资源,促进环保产业上、中、下游企业有效融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英文名称为: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ECPA)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非盈利性质的全国性环境文化组织。该会由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新闻工作者、宣传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及社会知名人士等自愿加盟组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英文缩写:CSES)于1978年5月批准成立,是中国国内成立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非盈利全国性非政府科技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和特点。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