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1)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加剧通货紧缩.(进口商品价格因本币升值而下跌,国内同类产品也会在”示范效应”下降价.出口则因人民币升值而减少,出口企业的产品需求萎缩,价格下调.最终会带动国内物价的全面下跌.);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外国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不利于引进外资.。
(2)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⑵ 国家为什么要储备外汇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当国家进出口交易出现比较明显的缺口或者因为其他的因素引起的贸易差,可以用外汇储备来填补逆差,保住本国的国际交易声誉,避免更多的经济危机,保证经济正常发展。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国家的汇率是由该国家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国家的供求关系出现了紊乱的想象,导致市场汇率发展出现异常,会给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运行产生影响,这个时候政府就会通过运用持有的外汇储备来买进外国债券的手法调整市场,稳定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外汇储备的多少就代表了国家清偿外债的能力的大小,也可以体会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大小,是最直接的经济能力的体现,可以根据此来判断国家的资信力,同时这也帮助我们获取了更多国际竞争优势。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也是我国央行的资产,外汇储备多的话,代表央行的资产储备高,在我们国际间的经济事务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发生金融危机的话,更多的外汇储备可以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能力抵抗风险。
(2)中国为什么要保汇率扩展阅读:
外汇储备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央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
通常状态下,外汇储备的来源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集中到本国央行内形成外汇储备。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当本国货币被大量抛售时,利用外汇储备买入本国货币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截至2020年7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54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421亿美元,升幅为1.4%。
截至2021年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1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236亿美元,升幅为0.74%。
功能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第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第三,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第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⑶ 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什么好处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增强了国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对稳定中国乃至周边地区和世界经济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关于目前大家所关心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可以用四句话来回答—— 第一,现行汇率制度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没有改变。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为防止汇率剧烈波动,中央银行依靠法律规范和市场手段调控外汇供求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汇率安排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选择。正是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二,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是浮动的而不是固定的。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了相对灵活的浮动状态,在不同时点上对不同货币的汇率有升有降,幅度有大有小。总体上看,相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是升值的。到去年末,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日元、韩圆和泰铢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17.0%、58.1%和78.7%。考虑各国通货膨胀率差异因素,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测算,到去年8月末,人民币相对上述五种货币的实际升值幅度分别为17.0%、41.8%、65.3%、47.3%和66.8%。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从1994年1月到去年9月,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即名义有效汇率)提高了13.9%;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后,同期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即实际有效汇率)提高了21.5%。目前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化较小,但相对于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化非常大。 第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较窄有特殊的原因。汇率并轨后到199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呈现稳中有升态势。然而,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并不断蔓延,许多国家和地区货币对美元贬值百分之十几、几十甚至几百,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加大了对汇率波动的管理和调控力度。自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较窄的空间里波动。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也避免了亚洲国家的竞争性贬值,防止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政府这种负责任的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以后,我国继续实施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事实表明,这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是有好处的。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有利于企业成本核算,有利于外商来华投资,有利于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克服通货紧缩趋向。 第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践证明,这种汇率制度安排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承受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选择,是基本合理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是正确的。 当然,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如国内外汇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意识较弱,市场避险工具缺乏等等。我们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促进国内外经济协调发展。今后如果有必要和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假如浮动幅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水平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会有双向变化,不可能只按一个方向变化。
⑷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请用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高中政治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外贸收支平衡、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际储备,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⑸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意义
汇率虽然重要,但是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它不是第一位需要采取措施的对象。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而这并不主要取决于汇率的改动。评价汇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稳定与否、形成机制是市场还是行政的、水平是不是均衡。在这三个方面,稳定应该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机制和水平。汇率稳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稳定国内经济。
李汇率问题作为一个货币问题肯定是派生的问题,原生问题应该是经济问题,是贸易问题,贸易问题原生于生产问题和生产布局重新调整的问题,看透这层逻辑问题,措施就应该比较好选择了。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第二个好处是,有助于提高国家形象,有助于中国更广阔地参与国际事物,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对话有一个稳定的基础,这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
目前如果不坚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会在诸多方面造成消极影响。首先,会造成内部的不稳定。前一段时间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自己内部先乱起来,结果造成极大的压力。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目前我国居民有四千六百多亿私人外币资产,包括存在境内和境外的。这已经足够大到能够对我们金融体系稳定产生影响的程度。
其次,会造成外部不稳定。今年1-8月份,一方面外币储备增长非常快,另一方面外债在增加,这意味着我们在借钱形成外汇储备,这是一个很不利的影响。这时如果汇率政策产生一些调整,将会对国内经济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如果不调整,这种压力就会积累。目前,由于汇率变动压力存在,所以对经济造成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打消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任何预期。比较大的政策改变必须在市场上没有强烈投机预期的情况下才能够采取。
第三,涉及到货币政策问题,使得货币政策调整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经济政策理论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可采取手段的数量不能少于解决目标的数量。现在至少有两个目标,而手段只有一个,即现在我们货币政策手段几乎只有发央行票据了。这个时候要面对不同目标就会有问题,比如利率水平,根据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应该上调,但是根据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外汇储备情况,又应该下调。这时候很难做出决策。
⑹ 中国现在为什么选择保汇率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后要是美联储加息,中国还会保汇率吗
汇率战本身就是双刃剑,保或者不保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贬值有利于出口,而升值就是有利于进口了。再说,央行也不是完全放任美元加息而不管,变相的也局部搞了加息,比如mlf(中期便利借贷)就是提高利率的。
⑺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汇率稳定意义: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增强了国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对稳定中国乃至周边地区和世界经济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第一,现行汇率制度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没有改变。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为防止汇率剧烈波动,中央银行依靠法律规范和市场手段调控外汇供求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汇率安排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选择。正是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二,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是浮动的而不是固定的。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了相对灵活的浮动状态,在不同时点上对不同货币的汇率有升有降,幅度有大有小。总体上看,相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是升值的。到去年末,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日元、韩圆和泰铢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17.0%、58.1%和78.7%。考虑各国通货膨胀率差异因素,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测算,到去年8月末,人民币相对上述五种货币的实际升值幅度分别为17.0%、41.8%、65.3%、47.3%和66.8%。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从1994年1月到去年9月,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即名义有效汇率)提高了13.9%;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后,同期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即实际有效汇率)提高了21.5%。目前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化较小,但相对于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化非常大。
第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较窄有特殊的原因。汇率并轨后到199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呈现稳中有升态势。然而,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并不断蔓延,许多国家和地区货币对美元贬值百分之十几、几十甚至几百,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加大了对汇率波动的管理和调控力度。自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较窄的空间里波动。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也避免了亚洲国家的竞争性贬值,防止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政府这种负责任的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以后,我国继续实施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事实表明,这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是有好处的。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有利于企业成本核算,有利于外商来华投资,有利于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克服通货紧缩趋向。
第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践证明,这种汇率制度安排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承受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选择,是基本合理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是正确的。
当然,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如国内外汇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意识较弱,市场避险工具缺乏等等。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促进国内外经济协调发展。今后如果有必要和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假如浮动幅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水平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会有双向变化,不可能只按一个方向变化
⑻ 不明白,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啥影响,为啥央妈要保汇率
汇率变动是双向的,本币汇率下降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上升,会导致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经济增长减缓,由此招致其他国家的抵制和报复,掀起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主义。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只有在适度的范围内才可能产生正面效应。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幅度过大,反而会使投资者失去信心,从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货币危机。
汇率变动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程度:
第一,进出口占GNP的比重越大,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越大。
第二,货币可自由兑换性越强,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率越高,则汇率变动对该国的影响越大。
第三,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越深,汇率变动则对该国的影响也就越大。
第四,一国家经济越发达,各种市场机制就会越完善,同时投机的渠道就会越广泛,因而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的影响就越大。
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会对国家经济产生诸多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