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大太监有哪些

中国大太监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27 23:11:53

‘壹’ 历史上,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很有名的大太监是谁

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蔡伦更是光照史册,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蔡伦其实是一个太监。

蔡伦字敬仲,出生于桂阳郡(今湖南东南部),是东汉汉章帝身边的宦官。史书记载,蔡伦虽是宦官,但皇帝非常宠信他,经常让他帮忙处理政务。古代宦官干政现象并不少见,但明明白白地记载在官方史书上的却不多。关于蔡伦为何能够名列史书,这还要从汉章帝的皇后窦氏说起。

话说,在1986年的甘肃天水放马滩的一个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这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2010年7月出版的《中国考古学·秦汉卷》,根据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指出:“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创造出了麻质植物纤维纸了。”

之后,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在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中发现西汉不同时期制造的古纸,从而引起了造纸起源问题的大讨论。

‘贰’ 介绍几个明朝的大太监

1.王振

王振,男,明朝蔚州人士,(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满腹经纶,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

4.刘瑾(1451—1510)

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5.张永(1465年—1529年)

河北保定人;明武宗时的宦官,八虎之一,与刘瑾有怨怼,刘瑾打算将之黜发南京,于是两人在皇帝面前对质——张永动手痛殴刘瑾,武宗令谷大用等置酒劝和。

安化王朱寘鐇反叛,明武宗派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张永任杨一清监军,不久朱寘鐇被杨一清俘获,张永、杨一清二人密议为国锄奸,张永趁献俘时向武宗告发刘瑾罪状,明武宗命令张永带领禁军捉拿刘瑾,最后刘瑾被凌迟处死。

(2)中国大太监有哪些扩展阅读:

王振

轶事典故

昏君立碑千载留骂名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卧病在床,大将石亨、大臣徐有贞和宦官曹吉祥等乘机发动政变,攻入南宫,拥朱祁镇直入奉天殿,命鸣钟擂鼓,召见百官,宣布复位。史称为“夺门之变”。

朱祁镇复辟后不是以“土木之变”的惨败为戒,励精图治,而是继续任用宦官,杀害胞弟,戮杀功臣,为“土木之变”的罪魁王振平反,变得更加昏庸,更加倒行逆施。

其一,在降旨削去其弟朱祁钰的帝号后,又派宦官蒋安将其勒死。其二,以“意欲迎立外藩”的谋逆罪名杀害了功臣于谦和在保卫北京战役中卓有战功的副总兵范广。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杀害于谦时,竞让人先断其手足。其三,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开祖宗之先例,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英宗朱祁镇的倒行逆施,并未能持久。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去世,其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宪宗即位后,立即恢复了景泰帝朱祁钰的尊号,为于谦等冤死的大臣昭雪。

同时,以英宗过失为鉴,昭示王振的罪恶,又命怀来守官重修土木之祠时,立碑纪其事,将英宗远贤臣,用奸佞,导致丧师辱国的惨痛教训,形诸文字以警后世。令于土木之祠内塑立于谦之像,立碑撰文,褒扬其功。祠成之日,宪宗还亲自撰写碑文,题写祠匾。

清干隆七年(1742年)七月,山东道监察御史沈廷芳因公进京,途经禄米仓时,发现智化寺古迹完好,便进寺观光。当进入后院旌忠祠内,见王振雕像仍在,而且祠外还保存着英宗褒其忠义、李贤赞其贤良的祭碑时,不禁怒气难平。

回山东后,他给干隆奏书,历数王振罪恶,请求拆毁王振像,推倒祭文石碑。干隆准旨,派人砸塑像,断石碑。不过,明英宗所立的那座祭碑只是被刮掉了文字,并未损毁。

参考链接:网络_王振

‘叁’ “十大太监”是那十位

1、赵高——摧毁大秦帝国的蛀虫,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 ,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2、张让——东汉祸国乱政的“十常侍”之首,张让(?—189年9月24日),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

3、高力士——与主子一同浮沉的“老奴”,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 ,唐代着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孙。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

4、鱼朝恩——因乱立功得志猖狂的监军使,唐朝的擅权宦官。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最后被宰相元载设计缢死。鱼朝恩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宦官的实力,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5、童贯——北宋“六贼”中的“媪相”,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

6、郑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年? - 1433年[1]), 回族,本姓马,世称“三保太监” (又作“三宝太监” ),云南昆阳州(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中国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7、王振——首开明代专权恶例的大宦官,王振,男,明朝蔚州人士,(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满腹经纶,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

8、刘瑾——擅权乱政的“立地皇帝”,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朱厚照,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

9、魏忠贤——猜忌阴毒的“九千岁”,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10、李莲英——慈禧太后的“大总管”,李莲英,汉族,1848年出生,原名李进喜,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

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卒,享年63岁。

(3)中国大太监有哪些扩展阅读:

关于太监的起源,中国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已有相关的记载,历史自然比西方要悠久。

生理的变态必然导致心理的变态,在那被贾元春称为“见不得天日”的地方,太监们肆意发泄着他们变态的性欲、权力欲、贪欲。仅以贪污而论,据明人赵士锦在《甲申记事》中载,明末李自成进京前,偌大一个明帝国的国库存银竟不到四千两!而魏忠贤被抄时,居然抄出白银千万两,珍宝无算,以致崇祯多次痛心疾首地怒斥太监们:“将我祖宗积蓄贮库传国异宝金银等,明比盗窃一空。”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十大宦官

‘肆’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太监是谁

我认为是唐末五代的张承业。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否伟大,一是看成就,再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看人格,一个人格平平甚至存在缺陷的人即使成就很高也难称伟大,比如蔡伦。很多人认为是郑和,我也不太以为然,他只不过是皇帝外交政策的执行者,即便你执行得很完美,至多也只是个工具而已。还有甚者提出了明末的魏忠贤,认为他维持了大明王朝衰败中的平衡局面,甚至撑起来明朝的半边天(赞誉过高了!)但无可否认他是一个权宦,也许不能完全否认他的大局中有些国家的谋划,但其个人的私欲始终占据着狭隘的灵魂。
论知名度张承业只能排在上述几人之后,甚至知道他的人少之又少,但这是囿于我们的教育对那整个时代的无视。然而只要概览史书,张承业的功业和品格就足以感天动地,在暗弱的历史长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中唐之后有一项广为诟病的监军制度,然而就是这一弊政却成就了张承业波澜壮阔的伟岸人生,使这名籍籍无名的宦官青史留名。他被遣往河东节度使担任监军,从而与唐末豪杰李克用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他忠于唐室,三十年间辅佐李克用父子与篡唐奸雄朱温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他公而无我,即令面对王权宝座也绝不谄媚屈膝,坚决抵制了李存勖的贪念要求;他坚守初心,就在即将消灭伪梁他辅佐的事业大功告成之机却逆流而起,请求晋王寻找并拥立李唐后人而不要自立为帝,在今人看来这完全是最严重的政治错误,是找死!然而他却以六尺之残躯肩负起了内心的道义,求仁得仁,死谏得死,其气节远远超越了同时期的士大夫阶层。每读史书至此我都不禁潸然泪下,我们的历史上竟有过如此崇高的太监,说光耀史册也绝不为过。
论功业,他在改朝换代、推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担当了萧何的角色,消灭朱梁的伟业中他占有一半的功劳;论人品,他在蒸蒸日上的政权发展中从未谋取个人利益,始终奉守唐王朝授予的监军一职而拒绝一切新晋的官爵;论能力,他发展农桑,资军抚民,使河东贫瘠之地始终成为梁晋争霸的稳固后方,他提携后进,五代名人冯道就是在他的举荐下逐渐位列宰执,在天下纷争的乱世中为贫苦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论影响,我姑妄猜之,如果张承业不死,一代英豪李存勖也不会很快就沦为进退失据的“李天下”,或许后唐的事业还会继续蓬勃的发展,那么中国的历史又将有一个新的局面。

‘伍’ 中国史上最有权的十大太监,第一名你猜到了吗

说道太监,其中一些就是很有权势的,明代的太监就非常的有名,你知道中国史上最有权的十大太监吗,第一名你猜到了吗?

安德海是娶老婆的太监。在李莲英之前,慈禧的大太监是安得海。他非常受宠,他自己还娶了老婆,所以就有人传说他是个假太监,跟慈禧有染。这个不知道真假!

第一位就是魏忠贤。史上第一个被封为九千九百岁的太监,比皇帝少了仅仅一百岁,可能就是那个话的缘故,要是有,就可能是万岁了!

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厉害的太监?

‘陆’ 慈禧身边的太监有哪几个有名的

慈禧身边的太监有4个有名的,具体介绍如下。

一、安德海

安德海八岁进宫,聪明伶俐。电影版本中,慈禧刚入宫时,安德海就格外照看慈禧,提醒慈禧宫中戒律,教慈禧侍寝规矩。慈禧发达后,安德海也被提升为太监总管,权倾一时。

安德海非常懂慈禧心思,不少言语都称慈禧的心意。但是安德海恃宠而骄,徇私舞弊,欺上瞒下。有一次安德海出宫采买服侍,被山东巡抚先斩后奏,命丧山东。安德海死后,暴尸三天。

二、李莲英

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就上位了。李莲英是个乖巧的人,他看到安德海的下场明白了奴才不能逾越主子。虽然李莲英不像安德海一样在朝中横行,但他曾与袁世凯勾结,也发了一大笔横财,死时不仅有大量地产,金银珠宝也是不计其数。

但是,由于李莲英得罪的人太多,他告老还乡后三年就被人害死了,而且没有全尸。李莲英到底为何会成为无头尸,至今还是个谜。

三、崔玉贵

崔玉贵是李莲英的同乡,官至二总管。慈禧西逃时将珍妃推到井中,就是崔玉贵动的手。崔玉贵之前在庆王府当太监,后因为武功好,宫内成立戏班时被举荐进宫,讨得慈禧喜欢。

四、小德张

小德张原名张祥斋,天津人。父亲是渔民,母亲是家庭主妇。小德张初入宫时加入了为慈禧演戏的行列。为讨慈禧欢心,小德张找遍了京城中的名角入宫。小德张得宠后效法李莲英,既讨好慈禧,又与隆裕太后勾结,获益不少。

‘柒’ 历史上最着名的十大太监

太监在古代其实是被称为“宦官”,他们在古代是为皇室役使的男性官员,而我们现代人把被阉割生殖器后的男性都称为太监其实是不对的,当然这跟题主的问题没啥太大关系,我们还是说一下题主的问题吧。

先来给大家说一下历史上的十大宦官分别是哪些,排名的话介绍完再说。

历史上的十大太监分别有: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蔡伦,汉末的张让,北魏朝的刘腾,唐朝的高力士,唐朝的李辅国,宋朝的童贯,明朝的魏忠贤,明朝的郑和,清朝的李莲英。

其次就是明朝的郑和了,有很多人对郑和有误解,认为如果不是郑和下西洋,中国不会出现被多国攻击的场景,其实在我看来,郑和的功绩是所有太监中最厉害的,以太监之身成为当代近乎最厉害的航海家,开通了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帮助马来西亚建国,让海外诸国争来朝贡,能创造出如此盛事的人难道还不值得尊敬吗?


‘捌’ 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有哪些

十大太监1.太监宰相第一人——秦·赵高
赵高本赵国贵族后裔,春和灭时被掠入秦,父子先后被阉,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入宫后暗立复仇之志,忍辱负重悉心侍侯少公子胡亥深得秦始皇赏识。
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策划阴谋,巧言厉色拉李斯下水,瞒天过海,矫诏逼杀公子胡苏,将大将军蒙括史弟下狱,成功邦助胡亥篡位。事后升为郎中令,控制朝纲。接着赵高充分施展其凶残手段,诛杀异已腰斩同盟者李斯,他指鹿为马,玩秦二世股掌之上,最后发动政变,逼杀二世。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天之灵他怎能明白,铁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
2.敛财弄权乱汉宫——东汉·张让
东汉末,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张让颖州(今河南禹州)人。他从宫中一杂役太监,逐步爬上太监首领中常侍。他怂恿昏君刘灵帝刘宏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灵帝淫乐,哄得灵帝喜笑言开。他“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又怕灵帝发现,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来蒙骗灵帝,这个昏君竟然确信,还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真是昏君奸臣,一路货色。
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张让又先下手为强,诱杀何进,导致京师卫军变乱,杀尽宫中几千太监,张让也走上绝路,投身黄河。
3.太监军师——唐·高力士
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权谋的太监这一。他从一流浪少年,遭阉入宫侍奉女皇帝武则天,目睹深宫中种种险恶和残酷,逐渐领会了一套处绝学。“神龙革命”中他随机应变,择主而事,投靠李隆基,将主子武则天拉下马。后又出谋划策,助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太平公主,终成唐明皇最忠实的心腹奴才。不过,高力士在创造唐朝“开元盛世”的过程中出过不少力,献过不少良策,这在中国历届太监中,算是出类拔荟的高人了。
高力士在历史舞台上演出最精彩一出戏,是他一手撮合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旷世姻缘。是他成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成也力士,败也力士。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长恨在人间。
4.阉海权宦 厚黑高手——唐·李辅国
从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宫中太监,成千上万,且不去说好坏忠奸,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印迹者不多,象李辅国这样的太监宰相,只赵高和他两人其后再无来者。
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是此中圣手。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他不学就会。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已,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李辅国一生忙碌,谋权固位,巧取豪夺,拥城国之富,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尸弃荒野。
5.监军误国 流毒四海——宋·童贯
童贯,少年净身入宫,投于大太监李宪门下。他为人乖巧,揣摩功夫十分了得,精于媚术。徽宗即位后,他如鱼得水,使出浑身解数,献古玩,弄字画,用尽心思讨得这位风流天子的欢心,从此平步青云。他与蔡京联手,排挤朝臣。公(即蔡京)媪(即童贯)二相,朝内朝外,互相勾结,独霸北宋军政大权,朝野百官,尽出其门,童太监成了“童大王”。童贯独领兵权二十年,北宋在与辽、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力日虚,他却兵权永固,足见他保权固位手段之高。
6.自阉走向富贵路——明·王 振
王振本是一介失意文人,他从历史上不胜枚举的宦官发迹擅权事例中,找到了一条代天行事,富甲天下的捷径,获得了自我阉割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像赌徒一样,把肉体和人格作为赌注,用自我阉割的代价,铺就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他置传统观念与社会议论于不顾,排斥辅政大臣;盗毁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使宦官公开地走上政治舞台;大权独揽后,疯狂敛财,打着皇权的旗号干预财政,贪脏受贿,把发财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头上;翦除政敌手段,阴险毒辣,肢解残杀刘球,为明英宗时期最为骇人听闻的惨案。王振专权乱政,导使英宗被俘,自已也送上绝路,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砸死,魂归黄泉。 7.八虎之首“立皇帝”——明·刘 瑾
刘瑾,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人称“立皇帝”。他少年入宫,凭借好用的头脑,学会一身钻营功夫,得到大太监李广赏识推荐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倾心尽力讨太子欢心,不久成为太子心腹内臣。太子继位后,刘瑾连连升迁,很快当上了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答天下奏章。他把贪淫乐的明武宗哄入豹房,炮制“奸党”名单,把56位正直朝臣一网打尽。朝廷的一切决断独揽,成了无名有实的“刘皇帝。他还依靠东西厂和锦衣卫等机构大搞恐怖,使天下人人自危。又妄改朝制趁机广纳赂贿,朝臣纷纷仿效,贪风四起,明王朝由是江河日下。
8.阉海第一枭淫——明·魏忠贤
魏忠贤,本是一市井恶少,目不识丁,却谙熟拍马绝技,入宫不久,得太监王安提拔,又与皇孙奶娘客印月打得火热,并接近万历皇帝,地位和权势与日俱进。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他和客印月开始揽权干政。他恩将仇
9.恃功骄横终伏诛——清·安德海
安德海,10岁入宫当太监,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主子欢心,称他“小安子”。1861年,他遇到了一个机会,就一步登天。是年,咸丰帝临终密诏,由其独子载淳继位,肃顺等八臣摄政,并密令:如那拉氏弄权,可除之。安德海把遗诏密报那拉氏。咸丰死后,他充当那拉氏和恭亲王的密使,奔走于热河和北京间,使辛酉政变一举成功。“小安子”劳苦功高,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为总管大太监。
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后,恃功自大,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挑拔两宫皇太后,树敌众多,他疯狂敛财,骄横处世最后落个伏诛济南,身首异处的下场。
10.清代厚黑第一阉——李莲英
李莲英从咸丰六年(1856)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宫,在清宫长达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自太监,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他对主子的奴才嘴脸,和对同类的凶狠残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狐假虎威,有恃无恐,置诸侯于脑后,视军机大臣为等闲,;朝中大员及外省督抚,无不对其巴结奉承,仰其鼻息。举凡国政朝纲、清廷要务,无不与闻,无不参预。

‘玖’ 太监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存在,中国十大着名太监分别是谁

史上祸乱朝政或是严重影响历史的太监有很多,这里举例十个:秦朝赵高;东汉张让;唐朝高力士、李静忠;明代魏忠贤、刘瑾、郑和、王振;清朝安德海、李莲英;北宋童贯。

拓展资料

太监是古代每个王朝不可或缺的,太监,这个身体上有缺陷的团体,本身是处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但是不知道从哪个朝代开始,这些宦官、太监的地位突然上升了,并有了很大的权力。正如他们的身体有缺陷一样,他们的心理也有缺陷。所以他们获权后开始胡作非为,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大太监,多数是祸国殃民的奸臣,是导致王朝覆灭的不安定因素。比较着名的三大乱政太监有:

一、明朝魏忠贤

魏忠贤是当之无愧的太监界的老大。魏忠贤出身流氓恶棍,目不识丁,凭着溜须拍马的绝活儿,地位权势与日俱增。万历四十八年,年逾半百的魏氏飞黄腾达,开始大兴冤狱捕杀东林党人,私植党羽,自称九千岁。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

二、秦朝赵高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为了一己私利,赵高置江山百姓于不顾,与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谋,篡改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更改遗诏赐长子扶苏和蒙恬死。之后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诛戮宗室、大臣,且专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为马,对不随声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

三、明朝王振

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宠幸,逐渐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后来,王振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竟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明代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结果皇帝做了俘虏,自己也搭上了性命。

‘拾’ 很多朝代都出过大太监,明朝着名的太监有哪些呢

明朝着名的太监有刘瑾,冯保,魏忠贤等等。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大家有不同意见和想法的,可以留言一起讨论,期待你的回复。

阅读全文

与中国大太监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印尼雅加达机票多少钱 浏览:297
武汉比英国小多少 浏览:81
英国封国怎么改善自己 浏览:180
现在去伊朗旅游多少钱 浏览:249
意大利哪里可以买被子 浏览:145
坐火车到越南要注意什么 浏览:262
中国舞董老师如何下竖叉 浏览:821
中国哪个县城不娶女不嫁 浏览:555
印尼不能带什么入境 浏览:269
意大利黑面酱怎么做 浏览:900
英国的羊肉怎么样 浏览:659
越南订机票怎么样 浏览:909
伊朗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区别 浏览:613
越南女人怎么吃猪血 浏览: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机票多少钱 浏览:426
哪个药店买伊朗白斑膏 浏览:768
意大利披萨怎么捏边 浏览:150
遨游中国倒车镜怎么放大 浏览:843
为什么印尼不入侵东帝汶 浏览:233
中国为什么喷子那么多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