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的为什么没有诺贝尔

中国的为什么没有诺贝尔

发布时间:2022-08-29 12:55:17

Ⅰ 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中国作家们为何从诺贝尔文学奖诞生至今,近百年来与此项大奖无缘,没有一人获此殊荣?在下分析是由下述两种因素所致:

一、 外部因素: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地在欧洲,因地域的关系,东、西方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阅读爱好等均存在重大差异;评委们懂中文的又极少,不能直接阅读中文原着,这就势必对中国作家的入选造成被动的劣势,形成不利的局面。就像西方人喜欢吃面包、喝牛奶;中国人喜欢豆浆、油条,口味爱好相差实在太大!也有如让广东人评选美食,南甜北咸,他们绝不会让东北人爱吃的猪肉炖粉条入选上榜的。还有,评委们看的都是中文作品的英译本,有些译本的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假如把名着《红楼梦》翻译成《躺在红房子里做梦》,岂不大煞风景,甚至大倒胃口,评委们看了谁会投上一票?

二、 内部因素:首先是中国作家的作品,在国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无论从翻译的语种及作品的种类、数量都较少,没能形成相应的气势与规模;其次是中国作家的作品质量,距世界级的水平可能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把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优秀作品,做一翻认真系统的衡量分析,再与国外获奖作家的作品近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作家的创作视角还是比较狭隘近视的,创作情绪比较浮躁,功利化的成份多一些,作品的内在质量与世界级作品的水平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你的作品本身不行,就怪不到那些蓝眼鹰鼻的洋评委们了,不能老是腹议埋怨人家老外有眼不识中国泰山美玉了。把中国文学史横竖看上几遍,你就会发现,象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那样当之无愧的真正世界级的大作家,每二、三百年才诞生一位,真可谓凤毛麟角,不象青菜罗卜年年都冒出几茬来。也许中国的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将来真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尚在母腹之中,还未降临到神州大地,那就暂时麻烦不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各位评委们了。就象国际田径百米锦标赛,人家冠、亚军选手百米速度均在10秒以内,咱的成绩还在10秒以上,哪位裁判也不敢冒天下大不韪,把冠军的奖杯颁给咱们啊!

其实,文学大奖与田径比赛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者是不能简单类比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也有看走了眼的时候。举个例子,听说《河湾》是2001年获过此项大奖的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代表作品,笔者找来认真研读两遍,失望的很,根本未能得到以往阅读世界级水平作品后的那种良好的阅读感觉与体验。当然,它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但远不是世界级水平的杰出作品。其实际水准,在国内至少有几十部优秀作品,都可上阵与其较量一番,一决雌雄。因此,在下奉劝中国作家们,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过于神圣公正,高不可攀,那仅仅只是一种世界性文学奖项而已。当然,更不要把它看的过重。大可不必为了获此大奖而拼命写作,倘若果真若此,那就本末倒置,失去了写作的真正意义了。离功利近,距名作远,几十年来这样的教训,可谓比比皆是。功利性写作,帮忙或帮闲式的写作,作家们的急功近利,均是产生名作的一大瓶颈。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的写作年代,一无稿酬,二无什么大奖赛在前方召唤,这些大师们的写作,完全是摆脱了功利而自发的写作。

世界上有些事情有时就是那么怪、那么邪,在你越朝思梦想望穿秋水想得到时,却象水中捞月,捞出来的却是满腹的失望;当你完全淡忘时,成功的果实却又会突然落进你的怀里。在下奉劝中国的作家们,把夺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丢进沼洼国里去,真正放松身心,抛弃功利,排出干扰,拒绝红尘世界中的种种诱惑,真正静下心来为写作而写作,也许到时诺贝尔文学奖会主动寻上门来找你的。

对待诺贝尔文学奖,就象对待其他奖项一样,中国当代作家们应持平和自然的心态,宠辱不惊,不要急功近利,还是从长计宜,来日放长。假如中国的世界级大作家真正尚在母腹中,还未刮刮坠地,那我们就从容等待,耐心等待瓜熟蒂落,等待收获季节的到来。诺贝尔文学奖,现在不拿也罢,将来有一天真该我们拿了,我们就理智气壮、问心无愧地张开双臂,迎接这枚金苹果的从天而降,为中国又一位世界级大作家的诞生而喝彩欢呼。

假如换个平俗角度来看,就象彩迷们购买彩票期望中几百万大奖的眼光,举目向欧洲大陆眺望过去:诺贝尔文学奖,想说爱你不容易,年年失望年年望,你让新中国的作家们空望了五十多年,望穿了秋水,望白了一颗颗作家头颅,你是否太伤中国作家们的自尊和感情了?剃头的挑子不能老是一头热,俺们中国作家从今日起挺直脊梁,敢于对诺贝尔文学奖大声说不,就象当年鲁迅先生那样,不太感冒你这项文学大奖,俺们现在不领此奖也罢!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呵呵 给你找的 我的感觉就是 中国语言翻译过去就没有中国味了 还是中文意境高啊 咱也不必和他们争那个奖项的 呵呵 我们知道中国有很多好作家就可以了啊

Ⅱ 为什么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对我国来说,有很多问题,经济、科学、国防,这时主要科技成就是“两弹一氢”的研究,这一领域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但是,毕竟还很少。改革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创新科技强调得不够。

Ⅲ 中国难以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哪些因素

原因有多方面
第一个是我国大环境的问题,有人说这是教育问题,东亚教育其实大差不差,日本为啥就行呢,其实我觉得归根打底还是没钱,地方上缺少研究机构,没有大量的研究职位,很多学习基础科学的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想要找工作只能去国外。
第二个是诺贝尔奖的滞后问题,每年只能授予几项成果,很多人都在排队,排到中国科学家需要时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与其取得成果相差四十多年。而我国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比如薛其坤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2013年发现,李文辉的乙肝受体在2012年发现,沈建仁的光合成系蛋白质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在2011年发现,卢煜明的DNA无创检验方法在1997年发现,等等这些都是有希望获奖的成果,需要等待获奖。
第三个是瑞典的诺贝尔委员会及西方科学家有意无意的忽视中国科学家成果,一些能够获奖的成果被一拖再拖乃至忽略,比如王振义的反式维甲酸、张亭栋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至今没有获奖。至于文学奖则完全要看瑞典学院那些院士的口味,长期以来都是西方文学为主,获奖少并不稀奇。

Ⅳ 中国人为什么得不到 诺贝尔奖

一个原因是中国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水平和西方还有一段距离的差距,再一个,你即使是有成果人家也不认同你;再一个原因是诺贝尔奖代表了西方的价值体系,它们不认同中国的价值观,或说是中国还没有归顺它,它们当然就给给中国颁奖。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给中国发奖,它们只把文学奖发给中国的作家,你只要写出来的作品是黑中国的价值观,揭露中国的灵魂阴暗,通俗的说就是露阴,把丑陋的东西展示给西方,并且是灿若桃花,它们也给你发奖

Ⅳ 为什么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怎么中国人没几个啊

楼上的胡说,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无论从理念观念、科技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经济资源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很难培养出各个领域有实力的科学家。
至今为止共六人: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
下付简历:简历一览
杨振宁生于1922年,父亲留学美国,后长期任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杨振宁1942年大学毕业于西南联大,跟吴大猷做过毕业论文,再在清华跟王竹溪做过研究生后于1944年获硕士。46至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跟有“氢弹之父”之称的特勒(EdwardTeller)获博士,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时做的研究得1957年物理奖。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一商人家庭,1943年中学毕业于江西赣州,入浙江大学后并入西南联大。46年赴芝加哥大学念博士学位,后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有短期工作,1953年起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做助理教授,56年29岁时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正教授,57年李政道31岁获奖时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获奖者。
丁肇中生于1936年,父母都是中国的教授,后在台湾念书,1956赴美,在密执安大学读完大学和研究生,62年获博士。以后欧美来回多次,再在麻省理工学院呆下。
李远哲也是1936年生,不过是在台湾新竹。55至59年念台湾大学,59年在台湾的清华大学做硕士论文,62至65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念博士,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后,1968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助理教授,73年成为正教授,74年后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1957年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以后留学美国,1967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此后先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朱棣文,1948年出生。他的父亲也是中国留学出来的物理学家,当时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任教,朱棣文因此出生在圣路易斯市。他在罗砌斯特大学毕业后,1976年从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以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1990年起为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的教授,他的哥哥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教授。
美籍华人
杨振宁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
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籍华人
高行健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Ⅵ 分析中国没有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

中国其实不缺人才。没有诺奖的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人急功近利的观念,这是历史形成的,没有办法,做一件东东,别人就要问你:这东东有什么用?如果没发现有什么用,别人就会说你是个疯子,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条也是因为以上的原因,政府也好,民间也好,企业也好,不愿花大钱搞科研,而愿意去仿照、抄袭或者说去偷人家的技术或者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成本低,见效快,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Ⅶ 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得上诺贝尔奖的

“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得上诺贝尔奖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言论,实际上中国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就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Ⅷ 为什么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这么少

原因有很多。
首先,我国科研环境本身存在问题,很多科学家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其次,近代以前我国经济水平较低,无法支持大规模的科学投入,只是在近些年有所改善。
再次,近期虽然有不少新研究,但是诺贝尔奖本身每年只颁发一次,很多近期成果想要获奖,需要排队。
再再次,长期以来,瑞典学界有意无意地忽视中国科学界的科研成果。
最后,国内学界一些造假事件,使得许多研究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带来了负面影响。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为什么没有诺贝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跟中国哪里 浏览:796
英国出产什么车 浏览:258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用筷子 浏览:802
希腊与伊朗哪个强 浏览:819
伊朗瓷砖怎么样 浏览:583
如何上好中国近代史这门课 浏览:298
意大利旅行哪里好 浏览:628
人民币9000对印尼多少钱 浏览:661
一块印尼放点什么都软了 浏览:282
中国有哪些技术领跑全球 浏览:853
越南对外战争有哪些 浏览:588
意大利和西班牙哪个是主场 浏览:767
为什么印度景色总是昏黄的 浏览:816
印尼产的摩托车怎么能看出来 浏览:730
意大利商务男装品牌有哪些 浏览:63
越南当兵去什么地方 浏览:238
印度红犬什么时候能长大 浏览:775
印尼电话卡上网慢怎么做 浏览:696
英国最厉害的时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浏览:643
越南岘港古镇有多少钱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