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大多白人讨厌黑人
是因为黑人没有自己的文明,长期停留在原始社会。皮肤不好看,和大多数人认为黑色是代表恐怖的。
❷ 自几年起黑人被歧视
根据在非洲听一些老人们所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非洲公干的中国人对黑人就有看法,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谁也不敢说什么,以免破坏团结。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中非交流密切之后,大量的国人去非洲做生意,大批的黑人到中国来,黑人的种种行为也就为国人所知,被歧视也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说,自从和黑人打交道之后,这种情况就有了。
❸ 逆向种族歧视的定义
有两种情况:
1、一般来说种族歧视是自己歧视别人,所以照这个逻辑,逆向种族歧视就是认为别人应该歧视自己,自己有原罪活该被歧视。
2、一般来说目前的情况是白人歧视黑人,所以照这个逻辑,逆向种族歧视的典型例子是黑人歧视白人,其逻辑是“一个黑人居然胆敢歧视白人?真是大逆不道!”
(关于2的补充,我在这里先声明我是友军不要打我!)
2补充、同理,现在的普遍情况明明是黑人歧视黄种人,结果居然有一群人问“为什么中国人歧视黑人”?exm?搁这儿谁歧视谁呢,别人不歧视你已经是开恩了,你居然胆敢去歧视别人?
(结尾继续声明自己是友军,别打我,自己人!)
结尾表明态度,一切种族歧视都是不可取的,逆向种族歧视同理。希望我们能生活在一个真正平等的世界。
❹ 为什么大众普遍对黑人留学生印象不好
在我们中国很多人都不能够接受黑人的,黑人留学生也是中国人不是那么爱接受。不喜欢接受黑人是有几个原因的。
第五,对黑人印象不好的一个原因也是他们非常的不注重个人卫生,他们可以说是艾滋病的高发群体。很多的人想到艾滋病就会想到黑人,因此很多的人都不喜欢黑人,也有这个原因。
以上的几点都是我们对黑人印象不好的几个因素,可能我们对黑人的传统文化影响,以及他们的日常作息以及行事风格,就让我们对黑人的印象超级不好。
❺ 中国人有多讨厌非洲人
不是 只是由于黑人的社会地位变高,但在一些国家还有人歧视他们,所以他们都来中国这个包容的大国定居,旅游。而且中国一直帮助非洲国家,从南海仲裁案里就看出,基本上大半个非洲都支持中国,所以中国对黑人关注度很高。“入侵”只是指对黑人关注度和黑人在中国的人数多了而已。
❻ 种族歧视的由来
美国种族歧视面面观�
�
不能只看民族宽容和表面融洽的一面
美国人喜欢自豪地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这不能说是自吹自擂,因为确有事实根据。美国是世界上三大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一,每年都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合法或非法的新移民进入。美国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很多,不论哪个民族的新移民,只要身强力壮,不怕吃苦,努力拼搏,都能在美国生存下去。如果有专长,还会找到发展机会。不过近两年美国经济衰退,而中国发展势头强劲,美国发展的机会不如中国多了。
�美国有许多法律规定,严格禁止种族歧视。比如,房主出租房子如果拒绝有色人种,房客可以到法院控告;公司商号、餐馆、旅店、公共娱乐场所,如果歧视不同肤色顾客,都将受法律制裁,包括罚款、赔礼道歉、纠正错误等等。对于公开散布种族歧视言论,美国公众是不能容忍的。最近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换了人,原因是前任领袖洛特,在庆祝老参议员瑟蒙德百岁生日聚会上说:“如果瑟蒙德1948年大选时出任总统,美国现在的情况会更好。”瑟蒙德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当年竞选的惟一政纲是坚持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洛特赞扬瑟蒙德,等于赞扬种族隔离政策,这就激怒了美国广大民众,抨击谴责之声四起。布什总统和共和党领袖们看到势头不妙,担心发展下去将影响下一届总统和国会议员的大选,便对洛特施加压力,迫其辞职下台。
�笔者在纽约生活,天天同各种族裔的人们打头碰脸。我的邻居,黄、白、黑、棕色人都有,大家相安无事,和睦相处。经常接触的邮局、移民局、国税局、社会安全局等机关,职员中有色人种竟然比白人还多(因为美国政府机关的一般小职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有色人种视为“美差”;但是,工资水平比私人公司低,升迁机会也少,所以白人并不太喜欢)。
�从上述种种,可以说美国是一个民族宽容、民族和睦的国家,种族歧视从表面上讲,并非十分严重。这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丁·路德·金发动民权运动以前的情况,确有不同。�隐形种族歧视依然严重,并且根深蒂固
�白人至上主义在某些美国人中十分顽固。总部设在亚拉巴马州的“南方贫穷法律中心”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共有537个种族仇恨集团(三K党之类),其中绝大多数是仇恨黑人的白人极端组织。此外,内心看不起有色人种,但没有激烈行动的,数量相当不少,例如在我的邻居中,就有一位白人老头,只同白人邻居有说有笑,从不理睬有色人种的邻居。�
美国的隐形种族歧视多种多样。华人经常遇到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政治有色镜”。某些美国人对有色人种的政治可信度总是抱怀疑态度,特别是对华人。它们认为从中国大陆来美国的人,原来生活在“共产国家”,政治上“靠不住”。读者可能还记得1999年轰动世界的“李文和事件”。李文和是出生于台湾的科学家,在美国洛萨拉莫斯实验室(核武器科学研究机构)工作,只因为他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便怀疑他是“北京间谍”,将他逮捕入狱,戴上手铐脚镣,长期审讯监禁。最后查不出证据,为了维护美国司法当局的面子,扣上“私自下载机密资料”的“罪名”,判以轻罪,罚款释放。在那一阵子,美国国会议员考克斯发表了臭名远扬的“考克斯报告”,诬蔑中国非法盗窃美国的国防机密,胡说什么美国数千家华人开的公司都在为中国“收集情报”。有一家主流媒体也为虎作伥,推波助澜,诬蔑中国广大留学生负有为中国“收集情报”的使命,等等。事实胜于雄辩,“考克斯报告”在事实面前破产,考克斯本人也落选,未能连任。那家凭空造谣的美国主流媒体,经过美国华人的批评谴责,也不得不承认错误,赔礼道歉。现在中美关系好转,对华裔的政治歧视也减轻一些,但是“9·11事件”以来,对阿拉伯族裔的政治歧视又与日俱增。�
第二种“无形天花板”。在美国,有色人种升职比白人困难得多,重要职务和高级职务由有色人种担任的比例很低。当然不是没有,例如,布什团队中,国务卿鲍威尔和国家安全顾问赖斯都是黑皮肤。这几位凤毛麟角的人物,就成了美国证明自己没有种族歧视的“证据”。但是,美国各级政府和各界领袖人物绝大多数是白人,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大权,都掌握在白人手里,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1997年,美国发生了闻名的“李亮畴事件”。李亮畴是着名的人权律师,为人公正,又很能干。克林顿总统提名李担任司法部主管民权事务的助理司法部长,但是美国国会就是不通过,理由是他支持保护少数族裔权益的“平权法”。克林顿无奈,就利用国会休会期,任命李担任临时“副助理部长”(这个职务不需国会通过),但是国会复会后,还是拒绝任命李作“助理部长”。华人要想担任要职,有三条途径:一是华人自己创业,开公司,任命自己;二是进入技术、教育和学术领域,这些领域主要靠学问和真本事,种族歧视相对较轻;三是积极参政,竞选民选官职,用选票说话,冲破种族歧视。�
第三种,校园种族歧视。美国校园暴力是举世闻名的,殊不知校园种族歧视也很严重。华人新移民的孩子,在校园里几乎没有不被欺侮过的。原因有:华人小孩个头小,体力弱,容易受欺侮;华人家庭自幼教育孩子谦虚忍让,听话、守规矩,不属于“好勇斗狠”的类型;华人学生品学兼优的不少,他们常常得到老师当众表扬,因而被“嫉恨”。在校园里,歧视华人孩子的不仅是白人孩子,也包括同属于少数族裔的黑人孩子和西语裔孩子。孩子们的思想是受家长影响的,校园种族歧视反映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思想相当广泛,根深蒂固。�
纽约拉斐逸高中最近连续发生几起歧视华人学生的事件。11月21日,一名华生在校内被抢劫,歹徒学生用小刀威胁他。一个星期后,又一名华生在餐厅被其他族裔学生殴打。12月初,华生郑小果被六名非裔学生围起来拳打脚踢,遍体鳞伤。郑小果是来自香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今年各门功课平均96.86分,被选为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的学生代表。他被群殴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因为各方面表现太好了,有些顽劣学生“气不忿”。这所学校,校风如此恶劣,有两大原因:一是社区社会环境太坏;二是学校领导对歪风邪气容忍,主要领导人存在种族歧视思想。华生们反映,受了欺侮,向校方申诉,毫无用处,经常不问是非,“各打五十大板”了事。去年,该校领导莫名其妙地命令几名最优秀的华生“提前毕业”,今年又命令一位优秀华生“提前毕业”,公开的理由是这些学生已修够学分,而了解内情的人透露,是因为该校毕业率太低,令几个华生提前毕业是为了凑毕业率。�
第四种,警察和司法部门执法中的种族偏见。美国某些警察对少数族裔存在种族偏见,执法时对白人宽,对少数族裔严,有时毫无根据乱开罚单,胡乱使用暴力。华人和黑人相比,有两点差异:美国黑人说英语,同美国警察之间不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华人一般说来存在胆小怕事的弱点,遇到问题容易退缩,不敢据理力争。所以,有时华人遭到的警察不合理暴力比黑人还严重。1995年纽约发生了黄永新命案。黄是十七岁的学生,同几个亚裔学生在布鲁克林羊头湾地区的街头玩耍,有人向警察举报,说他们握有手枪(实际是有的学生拿着玩具枪),警察不问青红皂白前来拘捕,并开枪把黄永新打死。行兇的警察说,是因为黄永新“拒捕”,妨碍“执行公务”,在互相拉扯中,他失手把黄打死的。验尸结果,子弹是从黄的左耳后方射进去的,明显是黄在逃跑,而警察从背后开枪。这个验尸结果,同当时逃跑的其他亚裔学生说法一致。但是,法官和陪审团只采信警察的说法,判行兇警察“刑事过失”,不予提起公诉。黄永新全家和华人社团为此进行了长期抗争,毫无结果,至今没有讨回公道。像这样的屈死冤案,黄永新并不是惟一的。
�大多数黑人处在美国社会最底层,“永世翻不了身”�
在美国,黑人是各族裔中处境最不好的。贫穷率、失业率和犯罪率都是黑人最高。据统计,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以上;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但在监狱中,黑人罪犯却占47%。一位民权领袖作过统计,在成年黑人男子中,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或者正在坐牢。为什么情况如此触目惊心?�
一、在各族裔中,黑人收入水平最低。据2000年统计,美国黑人的年平均收入只相当白人的62.9%。“穷”是许多问题的根源:住不起好社区,而住在贫民区,不但生活居住条件差,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也差;收入低,不仅物质生活好不了,精神生活也粗俗低下;收入低,影响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能力(财力和家长用于教育子女的精力),等等。�
二、在各族裔中,黑人是教育和文化水平最低的。在美国,按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多少排队,亚裔第一,欧裔第二(两者相差不大),西班牙语裔第三,非洲裔第四。接受教育少,科学文化水平低,能力就差,找不到好的工作,收入自然低,也就穷;而家庭穷了,子女教育就差。于是,贫穷和缺乏教育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还需要补充一下,黑人文化传统使他们不重视子女教育,对孩子经常是放任他们自然成长;同时,因为穷,申请社会安全补助的家庭也多,助长他们多生孩子(多一个孩子多一份补助),遇事向政府伸手,孩子和大人在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等方面,不如西语裔,更不如亚裔。
�三、黑人青少年不好好上学,在街头游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族裔。这是家庭贫困,不重视子女教育和管束的必然结果。
�四、贫民社区环境不好,加上街头游荡的青少年多,社会秩序和治安状况差。黑人贫民聚集的地区,大多是酗酒、卖淫、贩卖毒品,以及偷窃、抢劫和严重刑事犯罪猖狂的地区。美国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贫民区,其中居民以黑人为主,其次是西语裔及其他少数族裔。在这样地区生活的人,大多数世世代代穷下去,“永世难翻身”。也有少数人经过奋斗,接受了大学以上的教育,或者靠黑人天赋的体育音乐才能,“出了头”。一旦出了头,富裕起来了,也就不再在贫民区居住,搬到好社区去了。贫民区还是老样子。�
怎样才能彻底改造贫民区?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黑人及其他少数族裔不平等的地位和状况,这是美国社会根本性的大问题。但是,这个大问题,还没有提到美国政府和政党的议事日程上来,当然也就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有一位中国艺术家想到美国去,许多先他到美国的中国艺术家同仁便劝告他说,如果你是想要到美国来发展自己的艺术,请打消妄想;如果是其它因素,我们欢迎你快来。他却偏偏紧抱着为艺术的想法来到了美国,让他很快感触到了“先行者”们的劝告十分有理,他也略略有了退意。有一次,他结识了美国的一位同行,是一所大学的美术教授。该教授看了他的一些作品后觉得很好,便力劝他留在美国发展。他说出了他的担心:美国有种族歧视呀。教授笑道:歧视可能会有一点,但是,只要你的作品好,有潜力,就决不会有问题。不久,教授介绍一位着名的画廊经理给他认识,那人看了他的作品后立即拍板:将展览主厅腾一间展出他的一个系列作品。他便提出他自己最喜爱的系列作品是另一个,意思是换一换。经理却道:那就再给你一间同时展出!这令他和同来的教授都目瞪口呆。教授对他说:这家画廊非常挑剔,我们大学的着名教授也只多在这里的附设厅占用过一整间展出作品,看来你是特别投了经理的缘了!那位中国艺术家便是后来获得美国艺术最高奖麦克阿瑟奖的徐冰。
从这件事上我感觉到,美国的种族歧视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一直是世界各国的人们最向往的留学或移民的目的地,且抵达者大都千方百计要留下来,这除了经济原因外,至少说明它的种族歧视并不比其它发达国家严重。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因为我们知道,美国废除(种族)奴隶制的时间并不很长,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实属不易。
那么,美国何以能走到今天这样较为昌明的局面的呢?我以为,除了政治因素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美国,只要你是生意人,你就面临着平等的竞争。你想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或者能够生存下去,一句话,能够较别人更好的赢利,你就不得不忽视种族差别。你不能因为某项专利技术的持有人是黑人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人而拒绝采用。否则,你很快会因竞争失败而破产。这也就是世界各国的一流人才很容易在美国立足的原因所在。反之,你一无所长,甚至你的成为美国公民只会增加美国的负担或者“抢”去最容易做的工作,那么,种族歧视便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在现今的美国,依我看,市场歧视还大大超过种族歧视呢。
❼ 请从历史根源分析为什么黑人要受歧视
因为非洲总体上农业不发达,所以非洲部落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农耕文明,大部分都是渔猎经济。看历史的发展可以知道,渔猎文明是一个相对低等的文明,限制了部落的人口聚集,从而影响了文化的发展,以至于欧洲人殖民非洲的时候非洲的文化程度和中国的原始社会差不多。现在中国人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就是没文化叫人看不起,非洲人的情况正是如此。
由于文化差距太大,加上欧洲殖民者的疯狂奴役,所以非洲人走上世界舞台时的地位就是奴隶。以这么低的身份亮相,受歧视是必然的,就如同中国古代的门阀观念一样,出身好坏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指标。没有一个好出身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地位。
❽ 中国人的种族歧视:为什么我们错了
在美国待久了,政治正确 的概念不知不觉就植入了我的理念。有一次和几个中国朋友聊天,有人说了句 那个城市还行,只是黑人太多了,我暗自心惊。在我印象中,在美国说这种话就像在中国说 那地方不好,农民工太多了 一样,是会被千夫所指的。可是好像在美国的中国人很多并没有什么敏感性,随处都可以听到这样 政治不正确 的论调,我在认识的人里就听见过很多次。相反的,我从来没有听过白人说这样的话。
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愤然:同样是有色人种,为什么这样看不起别人?难道只是因为说着别人不懂的语言,就可以口无遮拦?尤其是咱们动不动就说谁谁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却从来不考虑自己说话是不是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这不是虚伪是什么。可是反过来一想,黑人聚居地犯罪率高、人均收入和教育水平低的确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认识的这些政治不正确的中国人是哪里政治不正确了?
当我的同胞们说出 那个城市还行,只是黑人太多了 之类的话的时候,假定了黑人的存在会导致城市差(通常是治安差)。其实学过统计学的都知道,两组数据的关联性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有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经常吃冷冻食品的儿童智商低于吃正常烹调的食物的儿童,但这并不能证明冷冻食品会降低儿童的智商。小孩子经常吃冷冻食品,很可能是因为父母的责任感不够,而不够尽责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远远落后于尽责的父母,这有可能才是导致智商差异的原因。同样的逻辑,黑人人口密集的地区的高犯罪高并不是 黑人-犯罪 这个因果链的证据,而是这些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等很多原因造成的。如果一个白人小孩被一个黑人社区的家庭收养,他长大后犯罪的概率并不比在那里长大的黑人小孩要低。追根溯源,造成今天这种状况的原因还得回到种族隔离的时代。那些年代黑人享有的机会远远少于白人,也就是说他们一开始就被打到了社会的底层。尽管后来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并且很多政策都对黑人倾斜,但是历史造成的不平衡不是短时间可以扭转过来的。
于是又想到一个问题,同是有色人种,为什么亚洲人不像黑人一样被人跟犯罪联想在一起?要知道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在美国历史上的境遇并没有比黑人好太多。美国最初的中国移民,是被当 猪仔 卖过过来修建铁路的劳工,他们的遭遇跟奴隶相差不远。如果翻看五十年前的报纸,在漫画里面的中国人形象都是留着辫子,穿着脏兮兮的长衫,一口浓重的古怪口音。而今天,亚裔在美国的形象却是成功者。一个例子是只有美国人口5%的亚裔人口在美国顶尖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哈佛学生有18%是亚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亚裔比例更是达到了42%。而黑人在大学生中的比例却远低于总人口中的比例。
一个被很多人接受的看法是,造成黑人今天社会地位和成就偏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1986年通过的反药品滥用法案 (Anti-Drug Abuse Act)。这要从 crack cocaine,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crack 说起。crack cocaine 被翻译成 强效纯可卡因,其实是一种误读。最初 crack 被发明,是因为纯的可卡因粉吸食后的快感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多人尝试改进可卡因的配方来延长吸食后药效持续的时间。有人将纯可卡因粉和苏打粉一起放在乙醇里煮,液体蒸发完全以后形成的晶体就是 crack。尽管crack没能延长纯可卡因的药效,却因为价格低并且效果与可卡因粉差别不大而在低收入人群中大受欢迎,尤其是黑人。美国政府错误地认为 crack 比纯可卡因粉药效强(这大概是强效纯可卡因这个翻译的由来吧),从而通过了反药品滥用法案,其中一项是规定贩卖一定量 crack 的判罚与100倍数量的纯可卡因粉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贩卖5克 crack 被判刑5年的话,贩卖500克纯可卡因的判刑也是5年。因为买卖 crack 的多数是黑人,而买卖纯可卡因的多数是白人和拉丁美裔,反药品滥用法案其实是严重地种族歧视。这个法案造成了大量黑人被投进监狱,那一代黑人中很多人本该上大学、照顾下一代的时候,却在监狱里。所以,废除种族隔离政策之后社会地位开始有希望攀升的黑人群体,在反药品滥用法案之后又重新处于了
❾ 英国《卫报》:为什么中国人歧视混血儿
[英国《卫报》网站2015年5月10日报道]
民族团结一直是粉饰民族稳定问题的说辞。然而,两个年轻的中国人却引发了一场罕见的争论。
今年年初,杭州男青年丁慧入选中国国家排球队。8月,20岁的上海姑娘娄婧在选秀节目中杀入30强。这两件事都没有特别值得关注之处,这两个年轻人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同属中国为数不多的混血儿群体,父亲都是黑人。他们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使中国陷入了一场不愉快的甚至常常招人反感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中国人该如何定义。
娄婧是由单身母亲带大的,父亲是非洲裔美国人,不知什么原因离开了中国。网上对她母亲的粗鲁谩骂反映出一种深深的偏见。这些对于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来说并不意外,然而,多年来,中国官方总是强调与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从而掩饰了这种偏见。
当今中国受到一种新现象的威胁,那就是外来移民。例如,在娄靖的家乡上海,过去10年中每年至少有3000对异国男女结为夫妻。而在广州,据当地媒体报道,居住在当地所谓“巧克力城”中的非洲人多达10万人。
如果中国继续沿着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将会出现越来越多像娄靖和丁慧这样的中国人,这些人的外貌和个人经历将会使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得不面对身份认同不确定这一难题。
演员浅野长英,中日混血, 从被嫌弃到受尊重 ,他同样经历了难以理解的歧视和偏见。浅野长英 中文名耿长军,男,1979年8月22出生,曾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投身演艺界,可是中日混血儿要在内地发展谈何容易,经历过挫折、灰心、放弃,最终还是回到演艺行业,由演一个小角色中认清自己,凭电影《南京!南京!》中一个小角色(饰演日本兵东口)突围而出,之后出演《顺溜》中的阪田少佐,虽然离大红大紫尚远,但找到了方向,见到曙光,那离好日子不远了吧。
要在中国人的演艺圈立足不容易,“绝对是很艰苦!刚毕业后无人理,有时因中日混血身份被嫌弃,投资方担心影片被反日民众抵制,使他失去很多机会,令人很灰心。这个行业就是充满选择性,有那么多人在等机会。灰心之余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行业,有一段日子半放弃状态了,大陆人才众多,要争取机会也不容易,要成功立足更不容易,何况是个中日混血儿,会有受排斥歧视,很难避免,文化差异出现理解错误。
作为中日混血儿,在华语片世界,接拍角色或有限制。 尽管困扰重重,浅野长英仍然坚信自己的努力。
中国并非一个移民国家,中国的民族多样性源自领土的扩大而不是外来移民。在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谁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并非轻易就能作答。
在一个认为自己是单一文化社会的国家里,人种偏见肯定是一项重要因素。但是,随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结束了100多年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并且开始在21世纪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对人种的矛盾情绪反映出现代中国在身份认同上一些尚未解决的深刻问题。
❿ 如何看待网络上出现很多的对黑人的歧视现象
我不是100%肯定的,但这可以归因于西方人认为的美的标准。这也可以归因于西方媒体如何以非常消极的方式描绘黑人(好莱坞电影经常对黑人负面描绘,男人经常被描绘成暴徒、罪犯、毒贩、暴力,而女人则被描绘为狂暴、庸俗、侵略性等)在电影中,白人经常被描绘成英雄,而黑人经常被描绘为无能。而且,西方世界的美丽标准是蓝色的眼睛和金色的头发。
大多数人都是跟风者,缺乏主见性,所以他们从媒体得知的一切,然后在意识里形成固有看法。如果媒体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描绘黑人,那么人们往往会认为胡说八道。大多数美国黑人并不是媒体描绘的负面形象。随着美国黑人在大银幕上的贬值,非洲移民在其他非西方国家也面临着很多歧视。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所以他们相信电影中所讲的一切。全世界约有17亿黑人学习数以千计的不同文化,讲数千种不同的语言。然而,人们只能看到他们的皮肤颜色,而不是他们心中的内容。
种族主义是一种社会疾病,但尽管许多人知道这种疾病很糟糕,但人们拒绝采取行动,而是一劳永逸地若无其事。
在中国也存在很严重的黑人种族歧视,人们不喜欢懒惰、暴力、强奸的黑人。在中国这样的温和的民族,是不喜欢那些外来的、野蛮的、掠夺的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