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人民贬值压力缓解
美联储采取加息政策,将加剧中国国内的资金外流压力,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将更加巨大。反过来说,美联储一旦采取降息政策,则中国方面的资金外流压力有望获得缓解,人民币贬值趋势有望暂缓。
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指出,为了刺激出口,中国央行实际上希望人民币能够稳步贬值,但是贬值步伐不能太快。因此一旦美联储降息,人民币汇率回升,央行的应对措施还真是一个谜。
资产泡沫破裂或延缓
这里所说的资产泡沫,主要是指被爆炒的房地产价格,以及有被高估嫌疑的股票价格。也就是说,结合上一点分析,美联储加息之后,资本的趋利性将引导资金留在中国的楼市、股市等市场。
甚至如果市场反应更加剧烈,可能出现更多资金流入中国楼市、股市的情况,届时就不是房地产暴跌的趋势延缓,而是楼市、股市有再次暴涨的可能。
出口萎缩压力加大
正如前面提到的,为了刺激出口,中国央行实际上希望人民币能够有限度的稳步贬值。反过来说,一旦美联储降息,人民币被迫变相升值,则原本就处于下行趋势的中国出口业务势必更加艰难。
当然,高层正在大力推行万众创新,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后续中国出口业务究竟是继续萎缩,还是“东山再起”,这里暂时还无法准确判断。
㈡ 美联储加息或者降息,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美联储加息,表示美金放到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这样市场上会对美金产生更多的需求,大家都愿意拥有更多美金放到美国银行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相应的有那些资本家他们原来看好中国的房地产,银行,股票,证券等,所以他们用美元兑换人民币来投资这些中国的资产,以便于赚取更高的利润。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美国的中央银行,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相比,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诞生的比较晚。历史上,美国曾多次试图成立一个像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但因为议员及总统担心央行权力过大,或央行会被少数利益集团绑架而没有成功。
(2)中国如何正确应对美联储降息扩展阅读:
在组织形式上,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从而避免了货币政策完全集中在联邦政府手里。美联储把12个联邦储备银行设立成非营利机构而非政府机构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同时考虑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声音。
虽然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不属于联邦政府机构,而是非营利性私营组织。但需要强调,联邦储备银行不同于一般的私营组织。联邦储备银行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与联邦储备局一起承担美国中央银行的公共职能。
㈢ 美联储降息是什么意思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即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主要履行的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而降息,顾名思义,就是降低利率。
而美联储降息,降的就是联邦基准利率,这样一来,可能就会导致美元汇率走低,有贬值的可能。而因为美元是国际通用储备货币,所以还可能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购买力下降,进口货物的价格相对上涨,从而让美国的进口能力下降。
但因为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商品相对他国货币价格下降,所以竞争力也提高了,也就有利于出口。
还有,因为利率下调了,所以也会使得资本从银行流出,可能就会有不少人将存款用来进行其他投资,增强了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这样从客观上来看就会拉动美国经济的增长。
而美联储降息因为使美元汇率走低,所以也减少了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也就会有所缓解。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第一,首先是让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也遇到了困难,国内经济风险主要包括:一是通胀转向通缩的可能性在增大,二是国内资本流入转为流出的可能性在增强,三是信贷紧缩形势下,国内的非法集资形势比较严峻,四是中国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目前我国的经济中存在的问大多是政府因素造成的。因为中国现在是政府主导的经济,这种环境下,很多民企就希望凭借关系弄个牌照,给块地,弄个贷款什么的,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创造财富上来。中国的竞争体制不是一个创造财富的竞争体制。真正的竞争应该是谁能盈利、谁能创造品牌,谁有技术。改革就要从这个方面来进行。我们要改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从审批制转换成登记制,焕发企业本身的活力。
第二,建立平准基金,发展国内股市。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个提法和美圆大幅度贬值丝毫没有关系。其实大家好好想想,股市暴跌70%,损失最大的是谁?难道不是国有资产的疯狂贬值!由于人民币是不可自由兑换货币,所以我们国家的财富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一种是外汇储备,一种是国内的资产。目前中国的两种财富面临的是在一年中同时被大量消灭的风险。因为国家对外支付美圆,就必然在国内换成人民币,当然大部分人民币就进了股市,而股市的下跌,又造成了国内财富的损失,国内股市市值下降了20万亿人民币,约等于2.9万亿美圆。
如果今天这20万亿人民币市值没有被消灭,那中国企业手中必定有大量资产去抢购全球低价资源。所以,如果美国以发行美圆来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国的办法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考虑成立平准基金,把外汇储备换人民币资产,对国内市场注入流动性,以股权换美圆,鼓励中国的上市公司企业通过股市,把资产抵押换成美圆,让中国的公司去全球的股市收购资源类上市公司。虽然美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问题,但是很多高科技公司,资源类公司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只不过因为流动性匮乏,导致他们缺乏发展的资金,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比主权投资基金去收购要好的多,同时,国内的企业也可以借此次机会走出去,不要害怕失败。我们国家要借此改变审批制度为备案制度,只要企业的并购方案行为合理,真实,并非借此让资金流出,那么我们都要鼓励走出去,购买高科技、资源品,一举让我国的科学技术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企业并购的目标是什么呢?全球的两大铁矿石公司、前五大石油公司、黄金公司、飞机机械等制造公司、航空航天公司、高科技网络公司。我国是缺少资源的制造业大国,中国股市上涨,那么企业就有足够的钱去收购全球资源重要企业。我们站上了全球上游产品的定价权,全球定价权必定是最终在我们手里。
第三,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
美国有外汇储备吗?没有,为什么世界其他都要有外汇储备,为什么美国没有呢?因为他有铸币权,本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这么大,就在于美元是储备货币,美国有铸币权,所以我们国家可以考虑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其实人民币已经可以在中国周边半流通,成为储备货币已经是水道渠成的事情。具体的实行办法中应当考虑如何防止美圆的外逃冲击。我们认为如果美国无限发行美圆,让美圆崩溃,全世界不再兑换美元,那么人民币储备是必然的事情。
第四,考虑织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我们认为,应当探讨建立世界储备货币的可能性,模式既可以参考欧元模式,也可以参考GDP资产抵押模式,谁抵押的资产多,那么你的发言权就大,货币的可信度就大,如果哪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可以立即让这个国家要么提供更多的资金抵押,要么冻结这个国家的货币交易。
第五,把外汇储备变成实质财富.
中国必须消化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所以我们必须冒投资失败的风险,把手中的美元储备和美国政府债券转化为真实资产,无论是黄金还是其他资源,都是我国下一轮经济高速发展所必须的,一定要想办法让外汇储备变成国人可以享有的国民财富,让中国人拥有更多的世界财富.
㈤ 怎样看待美联储降低利率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影响谢谢!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短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将进一步压缩中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空间。目前中美之间的息差已经为负,美联储降息使得负利差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一旦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国短期基金流入,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水平。因此,中国政府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必须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从中期来看,如果美联储降息没有能够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那么美国消费的下降将会对中国出口行业造成冲击。面临汇率升值、外贸政策调整和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冲击的中国出口行业前景不容乐观,而一旦出口失速,将对GDP增长率和就业率产生显着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㈥ 美联储加息75BP,中国货币政策如何应对全球“加息潮”
今年是大部分经济师严重的经济波动下滑逐渐的一年,因而下行的预估十分浓郁,在这个背景之下,欧央行最先正式开始超预期的比较宽松;而中央人民银行在经济衰退的压力之下,也开始央行降准和贷币积极掉价,以刺激经济。而去年底,美联储会议却逆预估升息了。那对销售市场实际是个冲击性,可是相反还在今年初上升了市场对于央行降息的预期,进而助长了股市的增涨。
不管此次升息75个基点或是100个基点,可能差不多乃至摆脱28年以来一次较大升息力度。美联储会议妖进式的超常规持续升息,代表着疫情过后货币宽松周期的完毕。在美债已经达到了30亿美元,已经达到了美国GDP23亿美元的130%。假如美国加息,那么以后国外付出的国债利息将会更高,而这个可能也会导致美债更难以结清,而如果未来美债愈来愈多,那样将来也有可能会遭遇经济危机。
㈦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我国央行会如何应对
我国央行会做出一些相应的方案,来预防从美国撤出的资金,在中国市场搞风搞雨,来做大中国市场的泡沫,扰乱中国市场的秩序。
如果有些朋友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话,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资产结构,把一些资金转换成贵重金属可能会好一点,因为不管怎么样贵金属它是有保值的,在哪一个朝代都非常的值钱,无它,维稀少而。
要真出了什么事,那些古董字画啊,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贵金属才是最有价值的。
㈧ 中国如何面对美国衰退
1月22日,美联储大刀阔斧地紧急降息75个基点,显示出美联储对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不断加深,同时也给正在酝酿进一步紧缩政策的中国政府出了若干道难题。最近一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股市经历剧烈动荡,各国最该担心的也许并非“过热”,而是在美国拖累下的国内经济“滞胀”。
难题之一,央行利率政策面临挑战。过去几个月,国内CPI持续高位运行。如粮食、原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需要央行继续加息,改变负利率尴尬状况。毕竟,“两防”已经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但美联储降息后,中美利率利差已经倒挂了,这就限制了中国央行的加息空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4次降息共175个基点,达到现在的3.5%,而中国在经过去年以来的6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4.14%,中美利差从去年年初的245个基点不断收窄,以致达到现今的倒挂加剧局面,中国央行加息空间受到压制。
而且最近国内股市已经回落到去年8月水平,房地产价格有所回调,资产通胀状况明显缓解,若世界经济减速造成中国出口放缓,这本身可以帮助中国经济软着陆。这时央行再对经济猛踩刹车,倒有把中国经济拖垮的危险。
难题之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再加剧。美联储降息两日来,人民币汇率接连创新高。1月24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2293。一方面,中美利差进一步倒挂,必然致使境外套利资金加快流入;另一方面,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来看,新兴市场国家仍是全球资金热衷的地方,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势必加重人民币升值压力。
汇改采取的是渐进式方式,虽然增加了汇率弹性,但由于人民币仍然有升值趋势,令国际流动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况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对现阶段的宏观经济运行又必然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难题之三,中国政府在调控经济和防止外汇资产巨亏方面面临的矛盾性压力增加。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央行几乎买下所有流入中国的外汇,然后通过发行人民币票据抽走相应流动性。美联储降息意味着,对于在国内发行、用以稳定币值的票据,央行支付的利率要比其购买美国国债所获得的利率高出近200个基点。
难题之四,海外投资时机抉择面临考验。中美利差倒挂加剧国际游资向国内输入,从而加剧国内资产泡沫,这就需要进一步输出“过剩”。面对外汇储备的不断庞大,投资海外显然是条不错的出路。但此前中国主权基金几次出手,在经历全球股价连连跳水后,目前其账面回报令人沮丧。这也引发新的争议,之前的主权基金出击海外是否过早?同时,全球资产在经历近期重新估值和盘整后,也产生一个新问题,现在是海外投资的最佳时机吗?
有学者称,如果说2007年是全球通胀年,2008年就可谓“滞胀年”,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并存。在本月底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上,市场仍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再次降息50个基点,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难题。是迅速跟上,还是静观其变?
实际上,风云激荡之际,迅速行动固然可嘉,但有时“等等看”的策略往往更奏效,我们不妨看看美联储降息和刺激经济的举措究竟有多大用处之后,再给中国经济对症下药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