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体现中国红的描写文章
中国人爱红,爱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开个会弄个仪式什么的,都是红。 我不太喜欢标语的横幅是红色的,除非环境本身以冷色为主,否则让我觉得有些老土,不是本色的土,是A和C之间的那种土。 理论所博士、硕士毕业答辩一直用红,我觉得应该改。 其实很多做得比较好的会议现在已经不用红色作横幅了,当然还有更多的会议还是用红的横幅。 好像08北京奥运的主色调是红,到时咱们看看到底效果如何。我定了好多奥运门票,虽然不见得能拿到,已经表现了我行动上支持奥运。就这么一回有机会在家门口看比赛,花点钱就花点钱吧。 接着咱们调研一下什么是中国红。 据说中国红就是大红。等一等,什么是大红?大红就是看起来最正的红。最正是啥意思,要我是色盲呢?这么说吧,中国红就是因《卧虎藏龙》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鲍德熹在做一个广告中的那种红。 红就得红得正,我记起很多年前和一位同学在意大利的事。这位同学是个时尚爱好者,喜欢极了意大利各种衣服颜色的纯正。那时,时尚在中国只是铅字中有的词汇,却在其他地方看不到,例如现在的一些流行时尚杂志那时影子都没有,所以我的那位同学就万里迢迢地背时尚杂志回来。时过境迁,大概他现在再也不会这么做了,咱们想要什么时尚杂志有什么。而且,时尚的颜色也不再纯正了,例如小女生要的颜色就很亚光了。 中国人爱红,所以一个人出名了,就是一个人红了,火了。还经常红遍世界,当然是概念,否则老外就头疼了,一片红,看得眼疼。老外不爱红,这是明显的,所以魔鬼是红色的,长着红色的角,拿着红色的叉。不知道前苏联的旗帜的红是不是也是大红?也代表火与血。火与血,老外不喜欢。不过,老外说一件事火了也用hot,red-hot,heated,burning,等等。 红的种类也有很多很多,大红之外,有紫红,粉红,桃红,水红,洋红,绯红,榴红,枣红,玫瑰红,樱桃红,胭脂红,橘红,琉璃红,钧红,祭红,郎红,豇豆红,珊瑚红…… 大红的科学定义,CMYK值是C0M100Y100K0。中国红与大红稍有不同:C0M100Y100K10,即含点黑色。 CMYK来自下面四个单词中的四个字母 Cyan Magenta Yellow blacK(青、洋红、黄、黑)。 关于中国红,老外的解释是这样的 Vermilion, also spelled vermillion, when found naturally-occurring, is an opaque reddish orange pigment, used since antiquity,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the powdered mineral cinnabar. Chemically the pigment is mercuric sulfide, HgS. Like all mercury compounds it is toxic. Today vermilion is most commonly artificially proced by reacting mercury with molten sulfur. Most naturally proced vermilion comes from cinnabar mined in China, giving rise to its alternative name of China red. Vermilion的翻译是朱红,或者朱砂红,可见我们现在叫中国红是民族主义在作怪。根据上面的词条解释,西方有时也叫中国红,China red,原因是朱红颜料的成分辰砂 (cinnabar) 来自中国,而不是因为只是中国人用朱红。参考资料: http://limiao.net/315
Ⅱ 赞美中国红的诗词
你的微笑明亮又温暖
你的汗水晶莹又饱满
你的辉煌犹如九天繁星
你的屈辱总是让人心疼
这是我们可爱的青春
开放着红艳艳的美丽花朵
这是我们可爱的中国
流淌着五千年的历史长河
我们跳跃着活力四射
一路奔跑向着梦想勇敢跨越
中国跳跃着魅力闪烁
铿锵有力的锣鼓响遍了世界
你奋发中国就奋发
你鲜艳中国就鲜艳
你有梦想中国就有梦想
你就是国家最具体的形象
我们在青春的底色上尽情挥洒澎湃的情怀
激扬的歌声献给我们自己和我们伟大的时代
中国在古老的大地上许一个中国梦给未来
那是每一个有理想的年青人最美的幸福期待
嫦娥巡天蛟龙航海
一个大气魄的政党带我们一次次圆梦成功
实干兴邦民族复兴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舞动起最美的中国红
每一个青春与中国梦相融
每一个人与中国梦相融
每一个脚印都踏出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每一颗心都被中国梦照耀的更加鲜红
青春好,好青春
中国红,红中国
青春的舞蹈跳起来吧
中国的红绸甩起来吧
新年的大门徐徐打开啦
听,那是我们最嘹亮的心声---------开门红!
同享中国梦锦绣山河同欢笑
共谋新航程神州百姓共一心
Ⅲ 红色在中国元素中代表什么
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火热、幸福、奔放、激情、斗志、革命等。
在许多国家和一些民族中,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比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官吏、官邸、服饰多以大红为主,即所谓朱门、朱衣。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由于红色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许多警告标记都用红色的文字或图像来表示。
例如在红绿灯中红色表示停止,红色还被看成流血,危险,恐怖的象征色;红色在政治上经常用来象征革命以及左派,共产主义国家用来表示共产主义。
(3)如何描绘中国的红色扩展阅读:
自古以来,逢年过节、婚嫁喜事,从张灯结彩,服装用具,装饰配备,无不用大红的颜色来体现喜事的风采,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祝贺,内心的喜悦也从红红的喜气当中散发出来。这象征吉祥的红色,也绵延地传递了恒久的喜庆气息。
桃红又见一年春,捎来的是,春来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景色。因此在骚人墨客当中,“红”也常为诗人的最爱,把红发挥得淋漓尽致。看那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文同的《约春》:“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写尽春天景色的艳丽多彩。然而“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却道出了秋红的另番韵味。这深艳的红叶,比起春天的红花更加炫灿夺目,在萧瑟的秋日,展现了深红的壮丽景观。
Ⅳ “红色的中国”,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
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国民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改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大提高。科技,民生,教育,医疗,农业,工业,国防全面大发展。
建国以后,崇尚红色则是因为国际惯例,因为红色代表新力量,自由与工人运动的含义。于是,苏联和中国都将红色作为国旗的底色,象征着革命,胜利和进步,红色经历如此多实在的沉淀,渐渐变成了中国人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如何描绘中国的红色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Ⅳ 中国红是怎样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
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当时,红色,又称瑞色,象征喜庆,大方,朝气,中国汉代最早的祭祀,婚嫁服饰便称之为玄瑞,直译为黑红之义。汉代时日为国家图腾,因太阳之色为红黑双色,故而推崇玄瑞。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自然红色也就拥有了太阳的象征意义。流传至今。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 中国红(又称绛色)是三原色中的红色,以此为主色调衍生出中国红系列:娇嫩的榴红、深沉的枣红、华贵的朱砂红、朴浊的陶土红、沧桑的铁锈红、鲜亮的樱桃红、明妍的胭脂红、羞涩的绯红和暖暖的橘红。
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性感、热烈、浓郁、委婉;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 正式场合的瑞服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盘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中国结,高度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
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闻名遐迩的“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最负盛名的“祭红”瓷……
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
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Ⅵ 什么是红色中国
红色一直是中国民间自古信仰的颜色,代表吉利,吉祥。黄色是黄金的代表色,代表金贵,皇家所拥有。在古代民间不可以信仰黄色,大臣也不行。恰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旗帜也是红色,代表革命。如今由工人,农民阶级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用了,革命,民间自古信仰的颜色代表中国,所以叫红色中国。
Ⅶ 描写红色的优美句子
1、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
2、红是秋的使者,红是枫树的外衣;
3、红色代表生命,激情,活跃,燃烧,征服,革命,鲜血;
4、红,如火焰般的奔放,又有如枫叶的唯美,更有与血液媲美的热情;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Ⅷ 红色是中国的象征
中国红
中国红(又被称为绛色)
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
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
中国红(又称绛色)是三原色中的大红,以此为主色调衍生出中国红系列:娇嫩的榴红、深沉的枣红、华贵的朱砂红、朴浊的陶土红、沧桑的铁锈红、鲜亮的樱桃红、明妍的胭脂红、羞涩的绯红和暖暖的橘红。
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性感、热烈、浓郁、委婉;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
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盘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中国结,高度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
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闻名遐迩的“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最负盛名的“祭红”瓷……
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
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中国红与奥运
红色是北京的颜色,也是中国的象征。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婚礼,红色的春联,从古至今,北京的生活中充满红色的装饰主题。红色,构成了人们认同北京的颜色。红色是激情和运动的颜色;红色是喜庆与祥和的颜色;红色是民俗与文化的颜色;红色也是北京奥运会会徽颜色的主色。
中国红瓷(简称中国红)
中国红以精湛的制瓷技艺着称于世,在四大发明出现以前,它就已经传遍世界。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并且也是最受世界各国青睐的颜色。红瓷承载着吉祥、尊贵、自古就成为皇室追求的珍品。今天,中国红瓷将红瓷技艺运用到日常生活器具中,使古代只能皇家享用的红瓷进入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红瓷的每一件产品,从设计到研发,皆由专业设计师精心选材、构思,并结合不同理念所创造的工艺精品。无论是外观还是内涵,均能见到设计师的巧思妙想,因此产品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我们拥有一群观念前卫且极具个性的专业协作团队。我们以客户所提供的信息基础和要求作为起点进行整体的方案规划,用崭新的创意和独特的手法精心设计,精工细作,将客户形象展现在产品多样的红瓷中。强大的设计能力、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经营、合理的价格以及完美的服务是红窑瓷业一贯追求。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再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现在,中国红成了大师级艺术家室内的雅玩,成了各国收藏家刻意追求的宝贝。
Ⅸ 且看红色题材如何讲述革命历史
红色题材影视剧的一些表征,是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所没有的。如《长征》选用非特型演员,如《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后革命时期的爱情、婚姻、家庭故事2007年以来,主旋律电视剧显示出一种贴近大众、彰显人性、引导励志的总体趋势。 《风声》的越狱化、《东风雨》的言情化、《听风者》的武侠化,以往老成持重的革命叙事在各种大众文化元素的掺入下产生了些许离解,呼唤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红色的意味。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一说到主旋律、革命历史题材,总会令人首先联想到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意图,由此产生的疏离与成见往往会令收视率和票房打上折扣,自从有了红色题材之称,这种劣势渐趋扭转,新世纪以来,《长征》《激情燃烧的岁月》热播热议,《潜伏》《暗算》风头无两,《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更如红色旋风席卷院线,红色题材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影视类型。为什么改称红色会产生如此大的魅力?不久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主办的一期青年文艺论坛上,青年评论家们试图寻找答案。 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王磊所描述的那样,以红色取代革命,它的理论前提或价值指认是,红色是革命的颜色,红色等于革命,这种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在这个告别革命的时代,以红色取代革命,是一个语言策略上的调整,但不止于此,它本身暗含着30多年来我们文艺观念的变化,以及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改变。 在众多评论家的精读之下,我们注意到了红色题材影视剧的一些表征,是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所没有的。如《长征》选用非特型演员唐国强、陈道明分别饰演毛、蒋,随后以大众明星饰演革命伟人的选角思路在《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中被大规模地沿用;如《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后革命时期的革命英雄与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爱情、婚姻、家庭故事,这一模式在《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风雨情》等作品中亦有所延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冯巍指出,2007年《恰同学少年》热播后被称为革命青春励志剧,这是一部伟人前传,它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和青春偶像剧的风格很成功地杂糅在一起,讲述关于年轻人要有志向、要立志,怎么读书,怎么修身以及社会责任感的问题,还有爱情和理想的关系问题。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研究所李玥阳谈到,越来越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现在红色经典中,在以前的革命历史剧中,组织交给的任务是否可以完成是不被讨论的,当这个任务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角通过超越自己,完成了这个任务,故事就变成了关于个人主义的故事。李玥阳还表示,今天一些影片表现卧底为何要做卧底,不再以冠冕堂皇的理想、主义作为理由 ,而是诉诸极其简单而具体的原因,比如,获得爱情和婚姻、保护老婆和孩子等等。冯巍把种种转变概括为:2007年以来,主旋律电视剧显示出一种贴近大众、彰显人性、引导励志的总体趋势。 《风声》的越狱化、《东风雨》的言情化、《听风者》的武侠化,以往老成持重的革命叙事在各种大众文化元素的掺入下产生了些许离解,呼唤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红色的意味。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祝东力进行了细致的对比:文革结束之前,文艺作品是以革命的趣味、逻辑和意识形态去叙述革命,内容和形式完全合一。而今天的红色题材影视剧,是用后革命时代,或者说,用消费时代的趣味、逻辑和意识形态重新呈现那些革命时代的人和事。与前一个时代对革命的呈现方式相比,红色题材影视剧的形式跟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和矛盾,比如适应消费时代的特点,强调娱乐化、人性化,把英雄写得不那么高大全、红光亮,英雄都有些小毛病、都是普通人,等等。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红色题材影视剧和以往革命文艺的区别,用世俗的、大众化的、消费主义的眼光重新看待那些革命的人和事。这样的区别是怎样出现的,除了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的今昔巨变,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孙佳山进行了影视制作投资层面的解读,他认为,主旋律是一种特定的影视文化生产类型,不仅有一套固定的话语讲述模式,而且其生产运作的资金和发行渠道都与国家体制有着密切的关联。新世纪来临,随着文化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红色题材影视剧振兴的一个制度性的原因是,中国电视剧审批制度逐渐相对宽松,随着制度的改变,在投资方式和交换方式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的国家投资或者企业赞助,不再是资金的唯一来源,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以商业投资、金融贷款甚至是股票融资的方式流向电视剧制作领域。在这种大环境下,现在我们国家电视剧生产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美剧、日剧、韩剧那样的发展过程,开始针对特定的阶层、年龄等,初步形成了程式化、标准化的类型模式。 纵向审视革命历史题材到红色题材的演变,这似乎是从记述和再现革命到消费和重塑革命的两代人的视角差异,而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张慧瑜横向联系新世纪以来荧屏人物及故事的变迁,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对影视作品背后的社会心理进行了梳理。他认为:《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意义在于塑造了泥腿子将军形象,随后的《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等都是泥腿子将军的故事,石光荣、姜大牙、李云龙都是没有文化但总能打赢的英雄。与此同时,《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讲述中国历史上盛世王朝的作品,和《大宅门》《乔家大院》《闯关东》等家族商业传奇剧也在热播,在这三种类型的影视剧中,人们分享着草根的、白手起家的、开创一代伟业的成功者的故事,这些都伴随着新世纪以来大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叙事。而当《潜伏》《暗算》等谍战剧流行之时,也是《奋斗》《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杜拉拉升职记》等职场、励志故事热播的时候。这时荧屏上的主角讲述的已经不再是白手起家如何创业成为强者,而是处于底层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故事,从泥腿子将军到无名英雄的降落,也反映了人们的自我期许和心态的转变。这些不同的叙事类型,肯定是随着社会、时代而变化的。张慧瑜说。 由此可见,革命的红色置换是与时俱进的,正如张慧瑜所言,大众文化是一个世道人心的晴雨表。关于革命的故事还会继续被讲述,而相同的故事未必都是同一个故事,重要的是讲述故事的时代和社会的底色,相较而言,故事中的革命被描绘成何种颜色,似乎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