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失传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1、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2、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
❷ 中国有什么节日已经消失了
宋王懋《野客丛书》载:“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谓前三后四。”较之今日政府和民间所推崇的节日,已经大相径庭了。
冬至作为表示一年天时和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之一,除极个别地方还以家庭为单位,举行一些简单的祭祖活动外,基本上只存在于挂历某个日子的附注位置,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谓元正,又称为元旦,一年之始的日子。民国成立后,全国采用西历,夺了“元旦”二字,代称西历每年的第一天,古之元正、元旦则被名不符实地称之为“春节”--因为每年的春节,在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天寒地冻,根本见不到丝毫春的影子。
寒食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其起源与春秋时的介子推有关。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等到晋文公回国即位后,他不愿做官,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想逼他出来,结果他与母亲一起被烧死在山上,于是晋文公规定每年的这一天禁止动烟火做饭,以寒食对介子推表示悼念。宋周密《癸辛杂识》载:“绵上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相传火禁不严,则有风雹之变,社长辈至日就人家以鸡翎掠灶灰,鸡羽稍焦卷,则罚香楮钱。有疾及老者不能冷食,就介公庙卜乞火,吉则燃木炭,取不烟;不吉不敢用火。”这些说法已经少有人知道,很多人连“寒食”是什么意思可能都弄不懂,遑论过什么寒食节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管有没有道理,一些新的节日出现了,一些旧的节日消亡了,原本十分正常。不过,有些消亡的节日与今日社会气氛倒很是合拍,辑录在此,看看它们有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一曰“田生日”。元陆友仁《研北杂志》载:“世所谓正月三日为田本命。”周亮工《书影》载:“吴俗以正月三日为田生日。” 中国历来重农,到今日为止,仍然也还是个农业国度,农民虽然大量进入城市觅寻吃食,可城市对他们却不太客气,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视农田为他们的根本。可惜,农田似乎日渐疲老,出产财富的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上上下下为农村、农业、农民等所谓“三农”问题大为挠头。如果现在一到正月初三,全社会一起来给田过过生日,情况是不是会好一些?
一曰“开市日”。清顾禄《吴趋风土录》载,正月五日是“路头神”的诞辰,一到这天,众商家便“金锣、爆竹、牲醴毕陈”,“早起迎之”,“谓接路头”。祭过路头神,“悬旌返肆”,便开市大吉了。现在的商人无来由的对数字谐音感兴趣,春节之后开市喜欢选择含“八”(发)、“六”(顺)的日子,这显然是一种迷信--既然都是迷信,他们就不怕得罪神明的吗?
一曰“送穷日”、“迎富日”。“送穷日”大约因地方不同,具体日期也不一样。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正月五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岁时广记》说“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穷”。晦者月尽也,正月晦日也就是正月月末。时人还有一首《送穷鬼》的顺口溜:“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双明辉辉,更有宴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原我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七枚煎饼、一只芭蕉船,就可将穷鬼送走,如真能如此,对普天下的穷人来说,那多美妙啊!“迎富日”乃蜀中之俗,清钱大昕《养新录》载,魏华父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才过结柳送贫日(这里还有一个什么结柳送贫的),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唉,其实古人也知道,穷难送富难迎啦。不过,人们有这样的心愿,总是好的吧?
❸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
正在消失的非遗:闽剧、潮剧 客家咸水歌、中元节、上巳节、花朝节
❹ 有哪些逐渐被现代人遗忘的传统节日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和清明节一起,绝对是“失去其最初含义”节日的冠军。这两个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而设立的节日,如果说后来被引申到拜祭先辈亲人还基本不脱其“本来面目”,但时至今天,却几乎成了一个“旅游节”的假日了。即使我们出行还有“祭拜”那个动作,也基本只是顺带而非主要目的了。寒食节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在诗文里,不知到哪个地方还有“寒食节”这个习俗。
❺ 被淡化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被我们淡化了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网络的普及,让我们可以了解更新的信息资讯。但让人尴尬的是,若不是网络,中国传统节日也被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也许今天就是忙忙碌碌的一天,为生活埋头苦干,你会记得今天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吗?即使知道腊八节,也会弱弱的问上一去,什么是腊八?
由于社会转型和生活形态的变化,年轻一代已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陌生,传统文化难免淡化了。
在老年人的观念中,过完腊八节就算是过年了。此后,家家户户开始忙着杀年猪、打豆腐、制风鱼腊肉,“年”的气氛逐渐浓厚。老人们会在腊八节这一天祭祀祖先、敬神供佛。
吃腊八粥:各地吃腊八粥所选的食材有所不同。在湖南,除常用的粳米、糯米、薏米、红枣、花生外,湖南的特产湘莲是腊八粥中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而将煮好的腊八粥与邻里分享也是老长沙人好客、热情的传统表达。
做腊八豆:腊八豆是湖南家庭必不可少的坛子菜。由于这道菜一般在腊八节前后制作,所以称作腊八豆。
如今的我们,在外打拼,不到大年二十八还不算过年。再匆匆赶上两天的火车汽车票,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八,欢庆团圆,初八过后,已是各奔前程。
❻ 有哪些传统节日在逐渐消失
端午节吧,端午原本为了纪念屈原,现在就是为了吃个粽子,什么龙舟赛的根本没什么人看了好吧。
❼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遗失了
遗失的节日
天穿节又叫补天节,为正月二十日(宋代以前为正月二十三日)。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形成于汉代,在东晋成俗,宋代盛行。
最早记载天穿节的资料是东晋王嘉所撰《拾遗记》,清代所修类书《渊鉴类函》卷一三《岁时部》记载:“补天穿。《拾遗记》云:‘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氏以是日补天故也。”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焚香燃烛、叩头礼拜以敬奉女娲娘娘,而且以项祭祀活动必须由家族里的中老年主妇来主持,以象征女娲在氏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日节
人日节,又称“人胜节”、“人庆节”等,在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
“人日”源于古老的创世神话传说。据《占书》记在: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最初,人日节的主要活动是单一的占卜活动。魏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
到了唐朝人日节最为盛行,这天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唐代以后,人日节日渐衰落。
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流行,是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上巳节的情形。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
花朝节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而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
❽ 为什么很多传统节日消失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按照我国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一年中有八个传统的节日:
1、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2、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
3、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同时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4、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5、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 “乞巧节”或“女儿节”。
6、中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7、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登高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8、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寒衣节,人日节,天穿节,上巳节,观莲节,花朝节,天贶节,天灸日,尾牙节,这些日渐消失的中国节日你都有听过吗?
❾ 中国有哪些被遗忘的传统节日
春节
路神生日
元宵节
春龙节 (龙抬头)
寒食节
清明节
立夏节
端午节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火把节
七夕
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
地藏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祭祖节
冬节
阔时节
腊八节
小年
除夕
回族节日
好象都比不上这个什么圣诞节,因为问圣诞节怎么过,送什么的问题是N多!
❿ 到目前为止,我国哪些优秀的传统已经消失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但是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使我国一些优秀传统不断丢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哪些优秀传统已经缺失了呢?
其实有很多我国的优秀传统都已经慢慢淡去,只是举了两个方面,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