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GW网络中国人用不起外国人不用,还有什么用
中国人不用只是因为还未能完全普及,目前作用发挥不了最大,外国人不用是因为如果都使用我国的5g网络,这样他们的信息将完全透明化,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把国家内部信息让其他国家掌控着
㈡ 1988年中越海战,看中国在最弱的时候海军究竟如何制胜
3月14日晨6时,越南海军利用低潮开始登上赤瓜礁,604号武装运输船派出43人。中国海军502舰派出33人,531舰派出25人,共计58人登上赤瓜礁。8时,双方人员在礁盘上形成对峙。中国502舰政委李楚群带领7名士兵,驾驶小艇绕过越南运输船驶近礁盘,将系留越军登礁小船的缆绳砍断。
在双方对峙的过程中,中国531舰反潜兵班长杜祥厚出手拔掉插在礁盘上的越南国旗。双方争夺旗帜过程中,中国502舰副枪炮长杨志亮用手推开越军瞄准的枪支,杨志亮左臂被子弹射穿,8时47分,双方士兵发生交火。越南604船上的机枪也向礁盘上开火,8时48分,中国海军502舰亦开火还击。4分钟后越军604船起火,8分钟后下沉,随后越军登礁人员40多人表示投降。中国海军531舰距离30链与越南505登陆舰交火,中国502舰击沉越南604船后也调转炮口向越南505登陆舰射击。越南505舰舰体起火,舰上炮位被毁,为避免沉没在附近鬼喊礁上抢滩搁浅。越南海军505舰当时未被击沉主要原因是中国531舰因火炮射击震动导致全舰多起故障,致使主炮中止射击。在琼礁海域,越南605号放出舢板登礁,9时15分,在发出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中国海军556舰接到编队指挥员命令对越南605号武装运输船发起攻击,越南605船中弹起火,指挥台被击毁,船体严重倾斜,甲板上水。9时37分,中国556舰停止射击。后查证越南605船当晚沉没。 战斗中中国海军3艘军舰共消耗100毫米炮弹285发、37毫米炮弹266发。
㈢ 中国95式为什么不用5.56mm或7.62mm突击步枪弹而用5.8有啥根据没还有5.8是中国自创的吗
7.62mm不适合突击步枪使用,它的威力在突击步枪上明显有余,而且连发射击时后坐太大,影响精度,典型的就是M14自动步枪了。当时世界突击步枪口径呈小口径化的趋势,于是中国也开始探讨小口径步枪弹,后来经过多次实验,终于确定了5.8mm,并制造出5.8x42mm弹,新型小口径弹的实验枪是在81式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进,使其发射5.8mm弹的87式5.8mm自动步枪,5.8mm弹是中国自创的
㈣ 中国58毫米(DBP-87)、北约556毫米(SS109)、俄罗斯545毫米三种子弹杀伤力有何区别
2003年8月份,大陆《轻兵器》杂志报道中国58毫米(DBP-87)、北约556毫米(SS109)、俄罗斯545毫米三种子弹测试:
1、对距离640米处35毫米厚的A3钢板射击,58毫米与556毫米子弹穿透率为100%,545毫米子弹穿透力为182%。
2、对距离700米处35毫米厚A3钢板射击,58毫米子弹穿透率为100%,556毫米子弹穿透率为727%,545毫米子弹穿透力为0。
3、对距离300米处10毫米厚的A3钢板射占,58毫米子弹穿透率为100%,556毫米与545毫米子弹穿透力为0。
㈤ 为什么中国不用5.56钢壳子弹
解放军之所以选择5.8毫米系列是经过仔细的研究了的,一般来说,95的5.8毫米子弹是专门为了保证在对防弹衣有足够的穿透力同时而又对单兵的子弹携带数量不造成大的影响下的产物。【当初有关部门开始研究立项时,考虑的是在今后几十年里中国会不会打大的战争,如果打的话,会和谁打一场战争。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5.8毫米系列枪族是为了针对美国等西方有钱的,能让士兵普遍的装备的起防弹衣的国家而研制的】所以军队采用了5.8毫米系列枪族
㈥ 我国重机枪为什么不用8.6取代12.7
首先,8.6动量不足,无法像12.7枪弹那样贯穿轻装甲和对敌方装备关键部件形成破坏。
其次,枪的威力不只决定于口径,也取决于弹的重量,同样质量的弹丸,小体积的阻力更小,射程更远,杀伤力也不会小。所以中国可以用重弹代替轻武器的轻弹,从而实现不改口径就可以增加威力,这有利于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