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业软件开发
工业软件开发
1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公司
2 北京五木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3 北京平步科技有限公司
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 北电网络nortel
国内工业软件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软件本身的发展阶段;第二,是软件的协同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业务流程进行串通和优化;第三个阶段是“工业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不再是单一的软件,而是集成多种软件,并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然而,有专家研究过工业软件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国内自主工业软件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内自主工业软件在生产管理、客户服务和综合管理等运营管理领域发展较好,在工程研制领域发展较差;另一方面,国内自主工业软件在低端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高,高端领域很多还是空白。但是从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逐年增长的数据来说,这一现状正在改变。
Ⅱ 国内外工业软件的差距在哪如何赶上
1. 由于国产工业软件起步比较晚,用户界面、软件功能、系统架构和平台化、开放性等方面与国外大型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2. 国外一些老牌的工业软件企业往往有深厚的工业背景,在实践当中总结出需求,再研发工业软件。而国内多数软件公司,“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功课做得还不够,限于生存的压力,比较追求短平快,甚至把一些没有认真测试的软件也部署到客户现场,使一些客户企业成为“小白鼠”。长此以往,导致一些大中型工业企业形成了对本土工业软件的“鄙视链”。
3. 由于缺乏对工业实践的总结,又缺乏品牌竞争力,软件的平台化水平不高,不少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往往会答应客户很多个性化定制开发的需求,长期陷在项目之中,形成很多企业的版本,却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的版本,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而客户满意度反而不高。最后,往往由于需求变更,实施拖期,还赚不到钱。
4. 国外工业软件公司在创业阶段往往非常专注于某个核心技术,向纵深发展,树立样板客户,而且是行业标杆客户,形成自己的“独门绝技”。最后,要么单独融资、上市,要么被大公司“娶入豪门”。而国内很多工业软件公司规模不大,产品涉及的领域却很广,广而不深,竞争力不强。有些的公司过于注重短期行为,什么赚钱做什么,比如没有专业团队去实施国外大型软件,却贸然凑个班子去签单,结果反而大亏。
5. 一些国内工业软件公司,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背景的软件公司很不重视市场宣传,甚至没有专门的市场部,没人去研究和总结客户需求,撰写客户案例,没有人去认真做市场调查、市场分析,也不举办或参加市场活动,却投入很大资源争取政府项目,或者帮助大客户去拿政府项目,然后分一杯羹。这种做法短期内往往能够拿到不少政府支持,但长此以往却制约了企业的市场意识。
6. 还有一些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往往营销能力很强,有某个行业,或者某些大企业的背景。但是,这些企业这种背景和资源往往也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大部分从大型制造企业发展起来的软件公司主要业务还是服务母公司和集团内相关企业。
7. 有些技术背景比较资深的工业软件企业负责人往往不是通过市场调研来分析客户需求,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开发新产品,实际上经常试错,难以实现软件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Ⅲ 软件在工业的应用有多广泛可为企业减少多少成本是否好用
正如工业产品智能互联的发展使得软件成为产品的核心一样,工业软件现在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核心之一。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制造大国中,工业软件被视为现代工业的基础。
工业软件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在过去30年的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制造企业通过沉淀和积累,构建了一系列的工业软件(包括各种工具和系统),覆盖了R&D、制造、营销、服务等产品的整个价值链,帮助企业实施产品R&D系统等管理体系和流程。
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整体顶层规划,各领域的信息孤岛和壁垒逐渐形成,也使得过程驱动系统运行缓慢,其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企业不确定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数据驱动的企业,以面向服务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将各个系统中的数据发送给正确的人,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工业软件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如何通过数字平台将整个价值链的数据和所有因素互联起来,构建基于平台的各种行业应用,根据场景和角色使用,并与行业知识深度融合,从而快速灵活地做出决策,是未来enterprise 工业软件 construction的重点。所以在我看来,基于平台的架构,基于角色的使用,基于场景的应用,敏捷开发是工业软件。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概念到实现,工业领域的每一个产品都离不开工业软件。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CAD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辅助设计,而CAE软件可以帮助企业用数字样机进行仿真分析,PLM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全球协同研发,组装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好人、钱、物,CRM软件可以管理从机会到付款的全过程,OT系统可以管理所有的生产环节。这些工业软件尤其是R&D软件将企业的R&D设计知识和经验数字化,并通过这些数字化的知识进行创新,使制造企业不再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
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为代表的新工业软件技术,可以进一步帮助制造业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新阶段。IT可以将OT设备与IT系统连接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基于数据的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
Ⅳ 中国工业软件现状
工业软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各个要素和环节之中,与业务流程、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密切结合,全面支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剂。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工业发展转型等国家战略的道路上,工业软件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2019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720亿元,2020年进一步增长,有望突破1800亿元,工业软件行业正处在起飞的前夜。
工业软件发展阶段分析
国内工业软件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软件本身的发展阶段,在纯软件阶段,国外企业称霸市场;
第二阶段,是软件的协同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业务流程进行串通和优化,国内厂商开始加快发展步伐,逐步追赶国外厂商;
第三个阶段是“工业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不再是单一的软件,而是集成多种软件,并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国内厂商基于中国工业发展实情,加快本土软件服务水平的提升,开始逐步超越国际厂商。但是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软件协同应用末期“工业云”前期之间,国内厂商整体尚未能在技术与服务水平上超越国际巨头。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高瓴接连出手的“核心工业软件”是什么
在软件行业中,工业软件只占很小的比例,却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堪称工业领域的“皇冠”。而在“卡脖子”清单中,工业软件和芯半导体片是同时击中中国制造的“软”“硬”两把利剑。但芯片万众瞩目,相反工业软件作为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最大短板却未引起 社会 各方足够重视。
但最近,这个行业也引起了头部投资机构的关注。
发力CAD、CAE,领投卡伦特、十沣
近期,高瓴创投独家领投了核心工业软件、CAD软件“卡伦特”。成立于2014年的卡伦特,独立自主研发了云原生CAD智能设计软件的几何引擎。
CAD软件作为工业软件体系中最关键、难度最高的研发设计类软件,需要大量学科知识的积累与融入,这造成了其壁垒极高、产品实现难度也高,长期以来为国际巨头——包括西门子、达索、欧特克等欧美公司所垄断的局面。
而卡伦特 科技 从研发第一天起就以CAD协作设计和人工智能为突破口进行研发,解决了传统CAD从0开始设计、知识复用难度大、协作困难等问题。
作为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软件,能通过在线协作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的流程设计。在工业设计软件实现了“弯道超车”,突破我国工业软件“卡脖子”的困境。
目前,卡伦特在云端智能CAD平台这全新一赛道稳居头部。
在高瓴合伙人黄立明看来,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过程中,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不仅是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刚需,更是我国工业长期发展的基础设施。CAD平台市场规模大、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产品实现难度高、壁垒强。而卡伦特团队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可贵的突破,以AI智能为发力点,产品通过独特优势切入市场,是真正以技术创新实现“国产替代”的代表性企业。
除了投资CAD,高瓴还低调投资了工业软件中另一个核心的技术:CAE,即工业仿真软件。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是工业软件里面开发难度最大的一款。即把设计出来的产品,通过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这可以为工业产品节约巨大的试错成本。
简单的说,小到一部手机的出厂、大到一架飞机是否有足够韧性来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都必须用 CAE 软件来模拟试验。
天眼查显示,深圳十沣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十沣 科技 )今年已获得高瓴创投A轮投资。十沣 科技 为中国科学院陈十一院士2020年创立,但其核心团队组建、核心软件研发早在2012年就起步。
历经近10年磨砺,目前,十沣 科技 自主开发的CAE,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等众多领域,成为高端装备产业自主可控研发平台或技术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
陈十一院士指出,在诸如机器人制造这样高价值、高端工艺领域,因其交叉性极强,信息处理系统与物理系统需达到深度融合,高性能仿真软件贯穿机器人软硬件开发的各个环节,我国必须迎头赶上。CAE软件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培育自主品牌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是提高国家竞争力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
数字化、智能化加仓工业软件领域
实际上,高瓴在工业软件的布局并非从近期才开始。仅以高瓴创投公众号披露为例,可以看到,7月以来,其密集出手、加轮了全应 科技 、深势 科技 、数益工联。
譬如,高瓴创投2019年A轮领投企业全应 科技 ,今年9月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高瓴创投持续跟进。
全应 科技 是一家聚焦于热电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全应热电云,以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建立云+边+端的可信工业互联网架构,在线动态构建热电系统端到端数字孪生模型,有效提升热电生产效率,为热电企业创造节煤降耗、碳排减少。
全应 科技 创始人夏建涛博士表示,“以数字 科技 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工业从‘大’迈向‘强’的重要抓手。全应 科技 自创立以来,立志于将智能 科技 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方式为高能耗流程工业提供节能降耗解决方案。”
再往前,8月26日,数益工联也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独家领投。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持续深化与迭代,构建全球领先的工业数字化软件团队。
数益工联致力于打造基于数据流+价值流的离散制造业工厂数字化软件;应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与丰富的现场交互手段,为离散制造业客户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从规划到实施落地的端到端工厂级解决方案;打造行业与客户的工业数据平台,持续提供数据智慧服务。
而8月5日,高瓴创投则领投了深势 科技 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深势 科技 “以新一代分子模拟平台为代表的科学计算平台的建设,以及相关技术在药物、材料设计等场景的落地”,是一家专注于解决微尺度工业设计难题的企业。
工业软件“蓄势待发”,高瓴要啃“硬骨头”
从高瓴今年的投资不难看出,其正在加速硬 科技 领域的布局。
从围绕光伏、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板块,到从上游开始对芯片的全链条布局,再到以今年7月上市的成功上市的怡合达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到如今的工业软件领域,高瓴显然是有计划地要啃下“硬骨头”。
中国的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欧美软件巨头垄断,据分析,国产工业软件较国际最高水准“落后达30年”。事实上,我国工业软件起步并不晚,但由于中途我们“重硬轻软”、忽视了软件化建设,致使我国自主工业软件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后止步不前,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从一度高达25%萎缩到目前不足5%,在一些关键领域甚至全军覆没。
如今,智能制造和“工业4.0”正越来越聚焦于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厂和数字化运营服务。数字建模和仿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E计算机辅助仿真等核心工业软件,已成为数字化工业背后不可或缺的支柱。
而随着“工业4.0”等进程的加快,对工业软件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软件产品,而是向着包含多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这对于国产工业软件提供商来说是个缩短与国际巨头差距的机遇。这同时也意味着,国内软件企业需要改变加快研发步伐。高瓴等一众资金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工业软件研发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潜力正在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
Ⅵ 国产工业软件真的很重要吗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一、工业软件行业概述
工业软件是指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业管理性能的软件。工业软件利用信息技术将工业过程的控制逻辑化、管理流程代码化,从而驱动装备和管理业务按照既定的逻辑自动高效地运行,并实现预先设定的功能。工业软件用以提高产品价值、降低企业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工业装备的大脑。
在2019中国软件产业年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2019年3月7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规划“整芯助魂”工程,软件是“整芯助魂”工程规划的一个重要主题。软件行业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智能制造行业,具体表现为各种工业软件。
从产业链条来看,上游主要是为工业软件产品制造提供基础服务的软硬件。其中硬件主要为计算机设备,主要厂商包括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宏碁、神舟等企业。在软件方面可以分为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中间件,其中操作系统中微软和苹果系统占比较高;开发工具软件中微软、甲骨文、Genuitec等企业有着较为领先的优势;在中间件领域,IBM、BEA以及我国的金蝶、东方通科技等企业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从下游来看,工业软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的多个领域和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业软件产品门类已经比较齐全,覆盖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家电、国防军工、装备行业等多个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支持能力。
Ⅶ 中国核心工业软件领域真的是“无人区”吗是否有望追赶世界一流水平
号称“国产CAD第一哥”的中网软件(688083)终于来到了a股市场。3月11日,中网软件正式在科技创新板块上市。
根据天空调查数据,中网软件成立于1998年,注册地为广州天河区。它是R&D和中国设计工业软件的领先供应商,主要从事R&D、R&D的推广和销售以及设计工业软件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秉承成为世界级工业软件供应商的愿景,我们将打造一款操作简便、兼容性强、功能完善的工业设计绘图软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软件产品和服务。
中网软件表示,上述升级后的R&D项目不仅可以扩大ZW3D的应用范围,还可以为公司的CAX整合战略提供一个通用的几何建模内核,有望打破中国高端三维CAD几何建模内核技术被国外厂商垄断的现状。
同时,随着5G、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应用于高端设计场景的CAE技术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了切入上述新兴领域,公司于2018年成立CAE R&D中心,并于2019年推出首个电磁CAE产品ZWSim-EM,并计划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多个物理场景进行仿真分析的CAE解决方案。依托ZWCAD和ZW3D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客户基础,公司有望在国外厂商垄断国内CAE市场的情况下实现国内CAE软件的突破。
TF证券近日发布深入调研报告,指出中网软件旨在突破中国工业软件的“无人区”,担负起在角落里赶超国产CAX软件的重任。20年设计软件领域的深度研发,行业市场份额达到47%;从CAX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全球市场预计将达到近800亿元;中国预计未来三年达到94亿,未来五年达到136亿,长期空间400亿,发展潜力巨大。
Ⅷ 国内外工业软件的差距在哪如何赶上
国内的大学,你可以看到的,工业设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等!在学软件之初全部是国外的软件,毕业后就已经知道学生们更喜欢用什么软件了,国内现在的2D,3D,软件基本上是抄袭国外的,(但内部有许多的算法和内核不一样的),一个人第一次接触的是什么软件这一生都是用这个软件,基本很难改变的,加上用国外的软件,明面上说打击盗版,但实际上你可以看看(中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七条),呵呵!真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