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水产质量怎么样

中国水产质量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9-02 21:00:48

㈠ 渔业的中国渔业

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素质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自2002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0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水产养殖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2002年水产养殖面积达6815千公顷,养殖产量达29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平解决%,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64%,其中名特优产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明显增加。
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渔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渔业发展格局。随着国家减船转产计划和发展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的实施,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公海渔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入渔船数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目前,我国共有1800多艘远洋渔船作业于世界三大洋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管辖海域、同时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近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优势水产品的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形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格局、2002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4576万吨。贸易额的6亿美元其中出口208.5万吨,出口额46.9亿美元,水产品已成为各地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在养殖水产品出口方面;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六大类名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了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期制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对捕捞渔船进行大规模压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1995年起,中国政府在东黄海全面实行伏季休渔制度,自1999年起将休渔范围扩大到南海、目前,中国沿海已全面实行了2-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的渔船达11万多艘,涉及渔民100多万名、该制度实行已经9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渔业资源的养殖养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自2002年起,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实行禁渔期制度;2003年将禁渔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禁渔范围包括金沙江江段以下长江干流和主要通江湖泊,涉及渔民5万多人、目前我国的主要湖泊也已普遍实施了禁渔期制度,有的禁渔时间已长达半年,青海湖自2001年开始实施为期十年的封湖禁渔制度。各地还加大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方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渔业生产量分析
远洋渔业产量:由各远洋渔业企业和各生产单位按中国远洋渔业项目管理办法组织远洋渔船(队)在非中国管辖水域(外国专属经济区水域或公海)捕捞的水产品产量。中外合资、合作渔船捕捞的水产品只统计按协议应属于中方所有的部分。
2011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5603.21万吨,比上年增长4.28%。其中,养殖产量4023.26万吨,同比增长5.08%;捕捞产量1579.95万吨,同比增长2.32%。养殖产品和捕捞产品的比重为72:28。中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1.59千克,比上年增加1.52千克、增长3.79%。
总产量中,海水产品产量2908.05万吨,占总产量的51.90%,同比增长3.95%。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1241.94,同比增长3.19%;远洋渔业产量114.7,同比增长2.81%;淡水产品产量2695.16万吨,占总产量的48.10%,同比增长4.65%。
分地区来看,目前中国水产品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省市包括山东、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湖北、广西、江西、湖南、安徽、海南、河北、四川等省市。
陕西渔业
陕西省位于内陆地区,既无辽阔的海洋水域,亦无大型渔场和捕鱼工具,全省渔业生产较沿海诸省落后。
1949年,全省水利建设大发展,关中平原相继建成了许多养鱼场(有国营、私营),也有利用塘、库、水田养鱼的,但规模不大,产量只能使群众四季有鲜鱼吃罢了。
江、河、湖、塘的渔业生产,在陕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陕南特别是汉中、安康两地区的汉江沿岸各地,人民有着悠久的养鱼、捕鱼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陕南,气候湿润而温暖,江河纵横,湖泊遍布,是鱼类生息的优良地区。如汉江沿岸人民家家有渔具,人人会捕鱼、钓鱼、捉鱼。人们以游泳、打渔为乐事,以现抓鲜鱼待客为至诚。
捕鱼工具:可归纳为船、网、权、钩四大类。船分“连家船”、“打渔船”(又叫“梭子船”)、“老鸦船”等。网分“端网”、“喇叭网”、“拉网”、“粘网”等。钩分“单钩”、“鹰瓜钩”、“连环钩”等。权分“单权”、“双权”、“钩连权”等。
捕鱼方法,有“打、捞、端、权、摸、钓”等多种。
“连家船”,一般为一丈八尺(6米)长,六尺(2米)宽,“吃水”一尺许的船。左右两弦称“船帮”,船头为方(平)形,船尾为“燕尾”形,双角向上翘,尾上置一调拨方向的桨(俗称为“棹”)。除船底外,上层铺木板,板下称为“船舱”。板上盖有“蓼叶棚”或木屋(约占船总面积的1/2)为住宿处,并在船尾部置灶为煮饭之用。全家吃、住、生产都在船上,故称为“连家船”。这种船,在1949年以前很多,有些是祖辈几代人靠打渔为生。建国后,政府为渔民们修建了住房,有的分了土地改为“农渔”兼顾之家了。
“打渔船”,比“连家船”小,一船只有八九尺长,三尺多宽,上无棚,轻快灵活。一般为一二人作业,即一人站在船头上手提“喇叭网”或执权,观察或撒网、抛杈捕鱼;一人在船尾执篙撑船。这种“打渔船”,多为青年人驾驶;有夫妻二人架的,有兄妹二人驾驶,也有青年小伙子一人驾舟并撒网的。这种“打渔船”,多为农、渔业兼顾,以农为主。农闲时,夫妇二人(或一人)手执杈肩扛网,说说笑笑,解船下河;一会儿船荡江心,一会儿游弋岸边,或撒网,或抛杈。有的人,发现船前水花或浪涛,就能估出有多大的鱼,一杈飞出,即可拉起鱼来。这种“飞杈手”,在汉江上很多。
“老鸦船”,以两条长约四尺余,宽约一尺许,深约一尺多的长方形的“木斗”,再用两根约四尺长的木条横连,双“斗”相距约一尺多,形成一个四方形的“船”,称为“老鸦船”。这种船,只能一人驾驶。捕鱼者,双腿分开,双脚站在双斗的内沿上,双手持一根竹篙,可左右拨水调换船的方向,亦可作为赶水老鸦(即鱼鹰)下水的工具。船外沿上,站着几只(一般为四至五只)鱼鹰。这种专门驯养的鱼鹰,嘴尖带钩,眼力敏锐,游水快速,善于潜水抓鱼。只要发现有鱼,老鸦立即潜入水中。不一会,或一只鸦叼着一条小鱼上船,或三两只鸦抬(叼)着一条较大的鱼出水,将鱼丢在船中,非常有趣。在捕鱼时,驾船者还不断地吆喝“哧锣锣”赶鸦下水。傍晚收船或日间赶路时,驾船者肩杠“老鸦船”(像挑担一样,肩扛双斗中间的横木条),老鸦均高高地站在斗上,颇为有趣。
“喇叭网”,又叫“撒网”,用麻线编织而成,网眼大小不一,网的覆盖面积也不一(现在已改用尼龙丝编织),撒开形如喇叭,故称“喇叭网”。最普遍的网,口径约七尺,边上挂“铁坠子”,愈上愈小,顶端带绳为撒网者握在手中。这种网,多为“打鱼船”和“跑滩者”使用。
“跑滩”,就是指没有固定地点的捕鱼者。陕南人爱好捕鱼捉虾,许多人平日喜欢头戴草帽,腰挂一个竹篓,手提“喇叭网”,遍走沟、塘、河滩,撒网捕鱼,称为“跑滩”。
“端网”,形如箩筐。用老刺藤盘弯作为网帮,称“端把”,亦称“网口”。用麻线编织的网片挂满网帮,网片下端收扎一起称“网底”。手抓网帮端起,如端一只大箩。这种网,多用于水塘、沟渠、回水滩里端鱼,也是一种浅水捕鱼的最简便的工具。
“拉网”,又叫“拦河网”,网片上有浮子(俗称“漂子”),下有“坠子”,网片用一根麻绳(现时网片和绳子皆改用尼龙线合成)串联。捕鱼时,先将网绳的一端系于岸边的树上或木桩、石桩上,另一端由小船拖向彼岸,边行船边抛网片,使网形成一堵墙或形成一个包围圈,将鱼圈在网里,然后逐渐缩小包围圈,收网捞鱼。这种网,多在江河、大水库中使用。收网时,旁人都会主动帮忙,合力拉网。“拉网号子”常随着拉网此起彼落,极为雄壮好听。
“簸箕网”,是山区农民在小河、小溪里捕鱼的一种特制“网”。这种网,多是用竹篾编织而成(亦有用麻线编织的),形如簸箕,捕鱼简便。只要看好地形,在激流口(地形为上高下低),栽几根木桩,用竹竿将网片架起,簸箕口向上,顺流而下的鱼只要进入簸箕口,就无有回流的可能了,只能在簸箕底内转圈。人们常在下午时架好网,次日早晨去捞鱼。
夏秋之时,江中大鱼喜欢夜间逆流而上,进人沟、汉、溪流中去“摆籽”(即排卵)。人们在后半夜架起网,一人看守网,加固网,以防鱼跑掉,此人称“鱼判官”。一人手执“木瓜锤”(三尺多长的木棍为柄,棍头横装一节圆木头即为锤),由上游往下游赶鱼(即用“木瓜锤”在水中砸),被称为“鱼小鬼”。
“钓鱼”,是汉水沿岸人民的普遍爱好。农闲时,人们习惯地或为副业,或为娱乐;腰挂鱼篓,手执钓竿,头戴草帽或扯几根柳条(带青叶)编成柳条帽戴在头上,去河湾、沟汊、塘、库边垂钓。即使农忙季节,有人为了改善生活或家中来客,也会忙里偷闲,抽空去扯几竿子。钓鱼者中,不乏行家、高手、“鱼状元”。有的人是“不备网、不备权,一根钓竿‘闯天下’”。这种人,皆掌握着一套钓鱼绝技,只要下钓,必有收获。故而,被称为“神钓”。
这些“神钓”,对各类鱼的水、草习性,食欲爱好以及啥时候需深钓、啥时候需要浅钓等都有研究。如,他们对鱼的习性,总结为:“白条浪里翻(流动的水中),鲤鱼卧深滩(深水),鲢鱼钻泥沙,鲫鱼草丛穿(有水草的地方)”等。鱼食为:“团鱼爱吃血腥(如蚯蚓等),鳝鱼爱把油吞(油料饵食),河鲤喜的面食,草鱼见食就吞”等等。
“摸鱼”,又叫“抓鱼”,是陕南人的另一种捕鱼方法和习俗。“摸鱼”,就是不带任何捕鱼工具,赤手空拳地下水捉鱼。摸鱼者,多是以娱乐、消遣为目的;捉到,可享口福,捉不到也无所谓。许多人是在工余休息时,去到江河、小溪、水沟边游逛、观察,专在石缝中、草丛里摸鱼。有许多人,是从小到老就喜欢摸鱼,掌握着一套摸鱼方法。每当夏、秋之时,你在陕南一些江边上,会看到一些光着屁股的孩子,一会钻进水中,一会浮在水面,手里举着摸到的鱼,和同伴们嬉戏打闹的场面。他们把摸到的鱼,用一根细柳条串起来放在草丛里,待玩得兴尽时或天晚时,才提着鱼串回家。
“汉水渔歌”亦称“汉水情歌”。无论是驾鱼鹰船的小伙子、大姑娘,还是垂钓的老翁都喜欢唱。其词语通俗上口,风趣,诙谐。有歌唱幸福生活、赞美山河、催人奋进的;也有表达友谊与爱情的。形式活泼,韵调流畅,犹如汉江水一样清澈,明静,迂回,奔放。也有人称赞它像汉水流域的姑娘,是那样爽朗大方、优美动人。
红彤彤的朝阳放异彩哟,金花银花满江开啰,清早下河撒几网,米、面、油、盐一齐来,打鱼人儿多自在吔。喜悠悠,乐悠悠哟,每日垂钓下河沟啰;钓得鲜鱼呷美酒,一觉睡到五更头这样的生活哪里有!?两岸青山对面笑,我驾小舟一支篙;洗衣妹若愿配一支,双双下河把鱼捞,百年永和好。山对山,水连水,无根的花木会枯萎;莫道我说语不中听,雏鸡怎和凤凰飞,休再干拌嘴!山对山嘞,崖对崖哟!驾起小舟云中来哟,一篙刺破水中天,朵朵银花江面开啰。汉江东去归大海哟,戏水鸳鸯紧相挨哟,小小渔郎虽不才,愿为渔妹作伴来哟!

中国哪里的海鲜品质最好

我居住在以海鲜闻名全国的城市——大连,我也吃过全国各地不少地方的海鲜,但是最后给我感觉海鲜要想好吃,跟这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3.大连海鲜的影响力:大连海鲜是最早出口国外的海鲜,而且是可以达到刺身级别的海鲜。我母亲退休前在大连的水产局工作,八几年的时候大连的海鲜就开始大量出口创汇,当时主要是出口到日本。日本人对海鲜品质的要求是极高的,但是大连的海鲜以优越的品质,一直得到日本人的青睐。

所以大连的海鲜品质不光是墙内开花,而且墙外也香。中国海鲜品质最好的肯定是——大连,这个是得到国内和国外公认,也是口碑最好的海鲜。说大连的海鲜品质全国最好,估计没有什么人会有异议的吧?

㈢ 中国水产品市场前景如何

我国是一个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年人均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可以预见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水产品市场仍将是需求旺盛。

(1)我国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东、中、西部严重的不平衡。我国水产品生产的95%以上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只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近3%。水产品消费量也呈同样的趋势,东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2)我国城乡之间水产品的消费存在着严重不平衡。从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分析,由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仍存在着差距,所以消费结构也有一定差别。城市居民,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城市居民,水产品的消费水平是相当高的,每年人均消费水产品达20多公斤;而广大农村消费水产品就少得多,有的地方年均不足1公斤。

㈣ 论文 水产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前景概述
萧峰
西南大学11111111111 1111111

摘要: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价廉、绿色、环保、无残留等优点,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渔用中草药的水产养殖上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草药、无公害养殖、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和海洋水域环境的恶化,渔业资源量和质量持续下降,此外,水产养殖业也存在水体污染与滥用各种渔药与添加剂等情况,因而环境保护与鱼产品安全成为捆饶人类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国际法院法官所说:“通观历史,人类由于经济的或其他的原因一直不断地干扰自然,由于我们的科学知识和日益认识到一欠考虑和未减缓的速度从事这种干扰对人类的危险,可持续发展概念充分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需要”。
中国是渔业大国,水产品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3,水产养殖量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的2/3,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4570万吨,养殖量达2600多万吨,且养殖方式趋向于集约化、现代化,但是伴随经济腾飞的同时,各种弊病也接踵而至,如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鳜鱼体内的孔雀石绿残留超标等等问题的出现,让人们更重视食品的安全,自身的健康,不仅如此,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的一系列副作用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如1998年和1999年的中国出口日本的部分鳗鱼因药物残留超标而被退货,2002年中国出口给欧盟的小龙虾因检出氯霉素而被退货。水产品被拒事例既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害了中国水产品的国际形象。

1、 中草药的发展
随着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重点,在养殖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具有许多化学物质不能媲美的优点,既能改善水体环境,提高药效,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将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2、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2.1 总草药的有效成分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重要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草药是指民间所应用的药物,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的绿色药物,其来源广,成本低,同时其疗效慢,作用时间长。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一种中草药中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一般来说,除含有免疫物质外,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活性物质及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这些成分可增强食欲,促进机体代谢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加速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强其体质,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急能力,降低饲料系数,改善水产品品质。
根据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表明,黄颡鱼在在食用了中草药添加剂后,不仅增重效果明显,而且经济效益高,尤其是当党参,甘草等回味中草药的组成,不仅增重比例高出44.62%饲料系数降低了.0.37%,蛋白质效率也提高了0.4%。
增重率=(试验终末重—初始重)/初始重*100%
饲料系数=饲料摄食量/净增重
蛋白质效率=(试验终末重—初始重)/(总投饲量*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100%
而且益气补血,保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2.2 中草药的作用机制
中草药提取于自然并保存了其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已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低残留、毒副作用小、多功能性、能全面调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兼具营养物质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其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是多糖、有机酸、疳类,生物碱及其一些挥发性物质,但每一种有效成分对肌体的免役系统的调节方式都不一样,多糖具有刺激网状内及系统,诱导淋巴细胞,脾脏细胞再生,增加巨噬细胞的功能,提高从细胞杀伤活力,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反映能力,有机酸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疳类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及淋巴毒素,增加体细胞的数量,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多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含有的生物碱、黄酮、香豆精等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黄连素可与DNA形成复合物,抑制DNA合成,黄酮能影响细菌的呼吸,抑制起RNA的合成。金银花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黄芪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直接抑制或破坏病菌的繁殖能力。
作为免疫增强剂,中草药在水产动物机制处于病理状态时还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是指对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功能状态(促进和抑制)均衡调整,直至起正常为止,即时于亢进的状态,同时对其进行抑制直至降低至最低水平,既可使异常高的DNA合成亢进状态降低至生态状态,又可将DNA的合成抑制状态调至兴奋,直至处于正常状态,这是中草药的多功能性的独特表现之一,每种中草药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有的含有对某一器官组织起兴奋的作用,又有对这一器官起抑制作用的成分,虽然有的中草药含有二种作用相反的成分,但有的成分对某器官组织的不同系统进行调节,起到反向的调节作用。

.防治水产养殖疾病的几种常用的中草药
3.1大黄。
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本品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于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ppm,临用前,先将池水需用的大黄量,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在室温浸泡下经12~24小时,取药液均匀洒入水中,可有效防治鱼粘细菌病。
本品与硫酸铜合用,即大黄1~1.5ppm与0.5ppm浓度的硫酸铜联用,可提高疗效。内服,5~10克/公斤体重鱼,大黄碾成细粉末混入饲料内,每天1次,连用3天,可防治粘细菌病;连用7天,再泼洒硫酸铜(0.7ppm),对草鱼出血病效佳。也可按每公斤鱼重用2.5g大黄、1.5克黄柏、1克黄芩、5克食盐与饵料混匀制成药饵投喂, 每天1次,连服3天。此外,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也可用大黄治疗,有一定效果。
3.2 大蒜。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以鳞茎入药,具特异的辛辣味和蒜臭,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类。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鱼类肠类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大蒜0.5~1公斤拦入饲料中投喂,6天为一疗程,若加入等量食盐,可提高其作用,用于防治烂腮病、肠炎病;取大蒜晒干加水煎汁,以 10~30ppm浓度浸洗鱼体1小时,可杀死锚头鳋,防治鲤鱼竖鳞病。
3.3.地锦草。
红茎草,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折断茎杆后有乳白色奶汁状液体流出。地锦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谱较宽,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主治鱼类肠炎、烂腮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干地锦草500克(或鲜地锦草2000~2500克)煮汁,连渣拦入饵料中投喂,一日二次,3天为一疗程。 在投药前,用20ppm石灰乳全池泼洒,疗效更佳。
3.4.水菖蒲。
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 白菖蒲,系多年生草本。 本品含芳香挥发油1.5~3.0%,油中主要为油辛醇、细辛酸、甲基丁香酚、倍丰萜烯类等,含有非结晶性苦味。可防治肠炎、赤皮、烂腮、水霉病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切碎的菖蒲4~5公斤,用蓖麻叶4~5公斤,裹在10公斤左右的松树叶上,扎成 2~3捆,放置于食场及上风口进水处, 浸没在水中,每天翻动一次,促使其腐烂。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菖蒲1.3~2.5公斤,加食盐0.5~1公斤,全池遍洒,可治愈水霉病。
3.5.苦楝。
名楝树,为楝科落叶乔木,高15~20米。喜野生于田野、林边等处,本品含川楝树、生物碱、岩藻糖、萘酚等,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性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隐鞭虫病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苦楝树叶、皮或果各10~12.5公斤,切碎熬汁成12~25公斤,全池遍洒,每日一次,连用2~3天。 取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直接在池中堆沤,5~7天后捞出残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
3. 6.五倍子。
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 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粘细菌病、气单胞菌病、假单胞菌病、白皮病、赤皮病、疖疮病等。使用方法:先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冲溶,全部溶解后,用池水稀释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4ppm。
3.7.乌桕。
名油子树、白乌桕、木梓树等,为落叶乔木。其果、叶有拔毒消肿和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腮病、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每50公斤鱼,用乌桕叶干粉250克混入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6天,可防治鱼烂腮病;也可用干叶粉按4ppm计算药量,兑20倍饱和的石灰水液,浸泡6~12小时后,全池泼洒。
3.8.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有粘毛黄芩、滇黄芩、川黄芩、丽江黄芩、甘肃黄芩等,含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5种黄酮成分。此外,尚含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黄芩有抗炎、镇静、抗菌性病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烂腮、疖疮、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尾柄病等。使用方法:取黄芩粉碎成细粉,按5%的比例加入饵料中自由投喂,5天为一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24小时后,煎煮三次,使水溶液浓度为1%,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
3.9、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3.10、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鱼病。用法是将干的黄柏、黄苓、黄连、板蓝根和大黄(合用和单用均可),每千克鱼五克,打成粉后拌盐五克,投喂或制成药饵,每天一次,连喂7天。
3.11 生姜。姜科, 多年生草本,高40到100cm,含姜醇、姜烯等挥发油,性微温,味辛,具有杀菌、解毒、杀虫和消炎的作用。将姜汁涂抹于鱼体伤口处即可。
3.11 芦苇。 多年高大草本,有清热、利尿、消炎的功效,可防治草鱼肠炎病,按每万尾鱼种用芦苇根5千克,加大蒜0.25千克和食盐0.25千克。打成浆。拌喂或制成药饵,每天2次,连喂4-6天。
4、中草药在养殖上存在的问题
4.1 中草药本身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它对水生动物的免疫增强效果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期采集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相差很大,而且对其产品难以进行准确的药萧评价和质量控制。目前尚无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很难保证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定型产品,
4.2 科技含量低 目前绝大多数中草药,无论是单味还是复味,仍停留在原始的散剂和煎剂上,精制品少,因此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4.3 中草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大多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远远不能解释真正的作用机理,因而有研究一般只限于对中草药饲料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其对水产动物的增重,抗病等方面的影响,而没有深入到其对水产品品质的研究,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5.中草药的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前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日益增加,中草药也符合人们的安全和环保要求,所以中草药运用也越来越多,今后运用中草药应针对适应水生动物特点,研究药物的离子通道、作用机制、运转规律、转化过程及药物结构和药效关系等,尽快搞清鱼药和中草药的水生动物作用中的吸收、分布很转化和排泄规律及药物对环境规律的影响,提出在重要养殖水产品体内的掺留期及残留量,制定水产品上市前的保留期,研究制定使用方法,随着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推广,对防治有效的绿色中草药的研究必然会越来越多,中草药成为中国的传统魂宝将会成为防治鱼病的主要药物,也必然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李登来 水产动物疾病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5)31-44
2. 魏清和 水生动物营养和饲料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5)
3. 王权 谢献胜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运用 水产科技情报 2006(4)163-168
4. 胡梦红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运用 水产科技情报2006(5) 217-221
5. 刘玉林 周永奎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运用 淡水洋鱼2006(7)62-63
6. 褚小林 渔业生态标签制度及其启示 水利渔业 2006(5)60-62
7. 田海军 郑阳 渔用中草药复方疗效等研究概述 水利渔业 2006(6)78-100
8. 孙克年 用林产重中药防治鱼吓鱼病 养殖与饲料 2006(9)22-24
9. 韩庆 马雨林 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 养殖与饲料 2006(12)54-56
10. 曹克驹 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2)

㈤ 我国在水产品养殖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二零一八年中国水产养殖产出破5000万吨大关,占水产品产出总量比重近80%,是全球唯一养殖产量超越捕捞产量的重要渔业国家,全国渔业及其直接相关产业产出总值高达24761亿元人民币,其中渔业产值总额高达12314亿元、渔工业及其建筑产总值5667亿元、渔业流通产业与渔业服务产业总值6781亿元。在渔业总值中,海捞总值1988亿元,海水养殖总值3307亿元,淡水渔捞总462亿元,淡水养殖总值5876亿元,水产业育苗总值681亿元。

我国水产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环境污染、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我们对如何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二,加强渔业部门的执法力度,对不法捕捞等行为坚决打击,但是很多地区依然存在偷、毒、炸鱼等不法行为,造成渔业资源浪费的同时,更污染了水域生态环境,加上不科学、不规范的用药,对水产品的品质、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执法部门对这些行为应当加强监督,发现并予以坚决的打击。

第三,加强水产养殖的规章制度,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水产养殖上岗证的制度,例如湖口县实行的水域滩涂证制度,并把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与水域滩涂养殖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加强了对水产养殖户的监督管理。

㈥ 水产行业现状与发展

总产量增长逐渐趋稳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据国家渔业统计数据披露,
201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峰值,随后于2016年跌至6379万吨;2016-201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逐年增长,产量变化逐渐趋稳。201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实现6480万吨,较2018年增长0.34%。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㈦ 水产行业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水产品消费量大幅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给水产品加工行业带来广阔前景。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提高技术,显示出了空前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据发布的《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水产品加工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其一,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益严格,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水产品加工行业同样如此,部分质量控制不严的企业或逐步淘汰。
其二,水产品精深加工潜力得以释放,副产品开发利用逐渐发展。推出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对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副产品,是提升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其三,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包括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新技术,以及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等,来研制更多新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㈧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产业的总产值呈稳定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和淡水养殖产业总产值分别保持了5%和2%左右的年均增长率。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总产值为9391.63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542.03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为5849.6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阅读全文

与中国水产质量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的锡纸焗鳗鱼怎么做 浏览:257
中国哪个地方口腔好做 浏览:860
伊朗克尔曼省巴姆市什么气候 浏览:624
手机怎么没有中国移动 浏览:891
青蛇和中国医生哪个好看 浏览:459
罗马时代中国什么时候 浏览:810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么出口国 浏览:156
伊朗现在做什么好 浏览:327
中国去巴域怎么走 浏览:389
中国石化加油站如何开发票 浏览:531
在英国读什么最赚钱 浏览:359
中国女排夺冠评分是多少 浏览:301
去印度一定要去什么地方玩 浏览:527
印度芋头怎么炸好吃 浏览:855
伊朗宗教集会什么时候 浏览:5
越南哪里买工业设备便宜 浏览:118
巴厘岛6个人换多少印尼盾 浏览:907
缅甸和越南的人口是多少 浏览:125
惠普中国官网是哪个 浏览:173
为什么说咖啡是起源于意大利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