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的雷神长什么样子

中国古代的雷神长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2-09-03 13:12:36

㈠ 古代自然神(雷神 雨神等)的名字都叫什么

1、雷神:陈文玉

雷神(lei shen):俗称雷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相传雷神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

在道教神话中,记载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

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后来成为神仙。 道教中级别最高的雷神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天尊"在道教神仙中属于最高级别,"普化天尊"是所有雷神的总司令。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中国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2、雨师:赤松子

雨师神话中的掌管雨的神仙,有做屏翳,也叫号屏,又叫玄冥。他们其实就是赤松子,又写作"赤诵子"。传说是炎帝神农氏时施雨的雨师。

这位赤松子先生有一种能随着风雨飘来飘下的本领,曾做过炎帝神农氏的雨师,后来从西天母那里得了什么不死药之类的东西,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成了仙,上了天,顺便还拐走了炎帝的小女儿。

直到高辛氏的时候,赤松子才想起自己的职责,又回到人间做雨师。炎帝到高辛之间隔着黄帝、少昊和高阳三代,原来那几百年竟是滴雨未下的。

相传远古时代,人民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一日无获,就得挨饿,日子过得和艰难。后来,神农氏用木制做耒、耜,教大家种植谷,秋收冬藏,生活才有所好转。于是神农氏被众人举为首领。

3、风伯:飞廉

风伯又称风师、箕伯,名字叫做飞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怪。蚩尤的师弟,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在祁山修炼。

修炼的时候,飞廉发现对面山上有块大石,每遇风雨来时便飞起如燕,等天放晴时,有安伏在原处,不由暗暗称奇,于是留心观察起来。

有一天半夜里,只见这块大石动了起来,转眼变成一个形同布囊的无足活物,往地上深吸两口气,仰天喷出。顿时,狂风骤发,飞沙走石,把玩意儿又似飞翔的燕子一样,在大风中飞旋。

飞廉身手敏捷,一跃而上,将它逮住,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运气侯,掌八风消息的"风母"。于是他从"风母"这里学会了致风,收风的奇术。

4、电母:朱佩娘

朱佩娘又称电母,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真武大帝部将之一。因被雷公误击而死,被雷使度化,后被玉帝封为雷部电母,出自《北游记》。

5、火神:祝融

火神是民间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中国民间信仰和传说中最着名的火神为祝融。中国各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风俗,由于地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对火神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

中国史上记载和各民族传说中的火神形象和来历行事差异甚大,相关的信仰民俗也有不少区别,甚至在火神崇拜缘何而起这一关键问题上,专家们的观点也互相有分歧,相争不下,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㈡ 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 雷公

简介

        雷公又称雷神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所传始为兽型,或似鬼,或似猪,而以猴形居多。清末黄斐然《集说诠真》云:“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鹯,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人们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和庙宇中,常有雷公电母的供奉。

        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在道教神话中,记载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

形象

      对于雷神的形象,《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有记载,文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这种形象是半人半兽形,人们认为雷声在天,而龙亦飞腾于天,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便会有雷雨;又将其腰问想象有一鼓,鼓发雷声。后来雷神的形象进一步变化。

    《酉阳亲俎·前集》说“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一说“豕首鳞身”;《铸鼎余闻》卷一说“大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恃凿,运连鼓于火中”;《集说诠真》引《搜神记》说“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唐国史补》说“其状如彘,秋冬伏于地中”;《夷坚丙志》卷七说其形如奇鬼,“长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肉为之,与额相连”。总之雷神形象不定,体形或龙、或人、或兽;脸彤或人头、猴头、猪头、鬼头。

      周秉以后,雷神被称为雷师,或雷公,《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又《开元占经》曰:“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

        无论称雷师还是雷公,当时人们崇祀的雷神只有一位,并以农历六月廿十四为雷公生日,称为“雷公诞”,是日人们均要奉祭雷公。

        到了元代,雷神的形象还没有定型,因为元代有“雷公旗”,所画雷神仍为“大首鬼形”或“力士之容”。

        明清时代,雷神的形象趋于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

        可见雷神此时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尖嘴,所以民间有之“雷公脸”、“雷公嘴”的说法。

相关起源

        民间自古崇敬雷公,流传许多雷公故事,尤以唐宋为甚。

        唐宋文人笔记中,多记大雷雨后,雷神、雷鬼从空而降,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妇等故事,反映出人们对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托主持正义的愿望。在这些故事中,唐沈既济《雷民传》所记雷公育子事更引人注目,该传称:“昔(雷州民)陈氏因雷雨昼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数月,卵破,有婴儿出焉。自后日有雷扣击户庭,入其室中,就于儿所,似若孵哺者。岁余,儿能食,乃不复至。遂以为己子。(陈)义即卵中儿也。”

        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本《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把上述故事略加改造增益,写成雷神陈文玉的故事。《搜神记》卷一曰:“旧记云:陈太建(569~582)初,(雷州)民陈氏者,因猎获一卵,围及尺余,携归家。忽一日,霹雳而开,生一子,有文在手,曰‘雷州’。后养成,名文玉,乡俗呼为雷种。后为本州刺史,殁而有灵,乡人庙祀之。阴雨则有电光吼声自庙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庙号‘显震’,德佑(1275)中,更名‘威化’”

        据清《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宋宁宗庆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为广佑王。庙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宁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显,至是封广佑王。理宗淳祐十一年,再加普济,恭帝德祐元年,加威德英灵”。

        道教亦尊奉雷神,杜光庭删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已把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作为乞求雨雪的启请神灵,北宋后的雷法道士又以之为施行雷法的使役神。后者肇始于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一《叶迂韶传》载,一次雷雨中,雷公被树枝所夹,不能脱身。后为叶迁韶所救出,雷公“愧谢之”,“以墨篆一卷与之曰:‘依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我兄弟五人,要闻雷声,但唤雷大、雷二,即相应。然雷五性刚躁,无危急之事,不可唤之。‘自是行符致雨,咸有殊效“。

        北宋末兴起的神霄、微诸派,以施行雷法为事。声称总管雷政之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师、雷公为其下属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即假托普化天尊之口,向雷师皓翁讲经说法,命对“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者,“即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以至勘形震尸,使之崩裂”云云。旧时各地多有雷神庙。

相关传说

      唐朝元和年间,有个叫陈鸾凤的,是海康人。自负义气,不怕鬼神,乡亲们都称他为后起的周处。海康有座雷公庙,当地人虔诚地这里打扫祭祀。[3]祈祷祝愿的事多了,妖邪妄诞的现象也时时发生。当地人每年听到第一声雷响时,就记下了这个日子,以后每旬的这一天,所有工作都不能干。如果有人不相信这个而违犯了,夜晚睡下时必遭雷击而丧命。这种应验就像回声那么准。当时正赶上海康地方大旱,当地人来到雷公庙祈祷降雨然而毫无响应,鸾凤十分恼怒,说道:“我的家乡乃是雷公的故乡,雷公身为神灵不降福,况且又受到人们如此虔诚的祭奠和供奉!如今禾苗已经枯死,池塘已经干涸,牲畜都拿米做了供品还要这座庙干什么?”说完他便举起火把烧它。当地的风俗是不允许人们把黄鱼和猪肉掺到一起吃,有谁这样吃了,也是必定被雷击死。这一天,鸾凤手持竹制砍柴刀,站立在田野里,把当地风俗所忌讳的这两样东西掺在一起吃了下去,站在那里等待着雷击。果然有怪云出现,妖风顿起,迅雷挟着暴雨向他袭来。鸾凤便把手中的刀在空中挥舞起来,果然砍中了雷公的左腿,把它砍断了。雷公跌落在地上,形状象熊和猪一样,身上有毛有角,还有青色的肉翅膀,手里握着短把的金刚石斧,伤处血流如注。此时,云和雨都消失了。鸾凤知道雷公并没有什么神威,便跑到家里告诉亲人道:“我把雷公的腿砍断了,请你们快去观看!”亲人听了又惊又怕,跟着他一起前去观看,果然看到雷公的腿已被砍断,乖乖地躺在地上。鸾凤又举起刀来要把雷公的脖子砍断,还要吃它的肉。众人把他拉住,制止他说:“雷公是天上的神灵,你是下界的凡人,再要加害雷公,必定使我们全体乡民遭受灾祸。”众人死劲儿扯住他的衣襟,致使鸾凤不能奋力举刀去砍雷公。不一会儿,又有乌云雷电笼罩上来,挟带起受伤的雷公和它的断腿离去了。接着便下起了大雨,从中午一直下到傍晚,干枯的禾苗都复苏挺立了起来。由此,鸾凤便遭到老幼乡人们的一致训斥,不许他回家。鸾凤只好带着刀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妻子的哥哥家。到了夜晚,他又遭到雷霆的袭击,住的房子也被天火烧光了。他又持刀站在院子里,雷公终于未能伤害他。事后有人把他从前砍伤雷公的事告诉了妻兄,于是又被赶了出来。鸾凤又到僧人居住的房子里落脚,到了夜晚同样被雷击触,跟以前一样遭到天火的烧害。鸾凤知道已经没有容纳自己的地方,他便趁夜举着火把走进石壁上天然开成的岩洞里,雷火再也不能来袭击他了。在岩洞里住了三夜之后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自此以后,海康一带每当遭逢旱灾,当地人便凑钱给鸾凤,求他按照从前的办法把黄鱼和猪肉掺在一起吃下去,象上次那样持刀站在田野里,每次都有滂沱大雨从天而降,而鸾凤本人一直遭不到雷击。这样过了二十多年,民间称鸾凤为求雨大师。到了太和年间,刺史林绪得知此事,便把鸾凤召到州府衙门,询问此事的前因后果,鸾凤说:“在我年轻力壮的时候,气威胆壮,心如铁石,诸如鬼神雷电之类完全不放在眼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万民百姓。天帝即使掌握着天下万物的生杀大权,又怎能使雷鬼恣意逞凶呢!”说完便把自己那把刀呈献给林绪。林绪送给他很多钱,作为献刀的报酬。

        建州山寺唐柳公权侍郎,尝见亲故说:元和末,止建州山寺。夜半,觉门外喧闹,潜于窗棂中窥之。见数人运斤造雷车,宛如图画者。久之,一嚏气,忽斗暗,其人双目遂昏。(出《酉阳杂俎》)

        唐朝侍郎柳公权,曾经听到亲友说,元和末年他住宿在建州的一座山寺里,半夜醒来时,听到门外一片喧闹声,便隐蔽在窗后从缝隙间偷偷察见。见有几个人挥舞斧子砍削木头制造雷车,雷车的样子就象画上画得那样。看的时间长了,忍不住打了喷嚏,顿时四面一片漆黑,他的两只眼睛便什么也看不清了。

        萧氏子唐长庆中,兰陵萧氏子,以胆勇称。客游湘楚,至长沙郡,舍于仰山寺。是夕,独处撤烛。忽暴雷震荡檐宇,久而不止。俄闻西垣下,窸窣有声。萧恃膂力,曾不之畏。榻前有巨棰,持至垣下。俯而扑焉,一举而中。有声甚厉,若呼吟者。因连扑数十,声遂绝,风雨亦霁。萧喜曰:“怪且死矣。”迨晓,西垣下睹一鬼极异。身尽青,伛而庳。有金斧木楔,以麻缕结其体焉。瞬而喘,若甚困状。于是具告寺僧观之。或曰:“此雷鬼也,盖上帝之使耳。子何为侮于上帝?祸且及矣。”里中人具牲酒祀之,俄而云气曛晦,自室中发,出户升天,鬼亦从去。既而雷声又兴,仅数食顷方息。萧气益锐,里中人皆以壮士名焉。(出《宣室志》)

        唐朝长庆年间,兰陵一家姓萧的有个儿子,以胆大勇猛着称。他在湘楚一带游历,到了长沙,住宿在仰山寺内。这天夜里,他灭掉腊烛独自一人呆在屋里。突然有雷鸣震得房檐都在颤动,好长时间雷声也不平息。一会儿又听到西面墙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萧依仗着自己力大过人,从没惧怕过什么。床前有一根粗大的木棒,他便操起木棒走到西墙跟前,弯腰扑了过去,一下便打中了目标。只听棒下发出尖厉的叫声,好像在呼唤什么。他便连续扑打了几十下,叫声于是停止了。风也停了,雨也停了。萧高兴地说:“妖怪已经死了!”等到天亮时,西墙下面见有一个鬼,形状极为奇异。通身都是青色,驼背而瘦小,有把铁斧头一根木桩,用麻绳捆他的身上。过了一会儿,他便急促地喘起气来,十分困苦的样子。萧便把这些情况统统告诉寺里的僧人,让他们来观看。有人说:“这是专管打雷的鬼,是天帝的使者。你为什么侮辱天帝?大祸就要临头了!”当地居民摆上猪羊与酒等供品进行祭祀,一会儿便有一缕昏黑的云气从屋里冒了出来,飞出门户升上天空,那个鬼也跟着去了。接着又响起了雷声,响了几顿饭的功夫才平息。萧见此状,胆气更威更壮,当地人都称他为壮士。

    唐朝有个隐士叫周洪,他说,宝历年间,有十几个客人来到乡下避暑饮乐。突然来了一阵暴风雨,有个东西从天上落下来,象大母猴一样,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众人见了都吓得钻到床底下去了。突然间,这个东西便跳上门前的台阶向四周观看,眨眼之间,它又不见了。等到风息雨停后,众人从床下慢慢爬了出来,互相看了看,只见各人的耳朵里全塞满了泥土。当地人说,以前遭到雷声震动时,牛被震得浑身颤抖,禽鸟则从天空震落到地上。而这些客人则只是觉得有些震动而已。萧浣唐萧浣,初至遂州,造二幡刹,施于寺。斋庆毕,作乐。忽暴雷震刹,俱成数十片。至来岁雷震日,浣死。(出《酉阳杂俎》)

        唐朝有个叫萧浣的人,他刚到遂州,便营造了两根幡竿,赠送给寺院。交接时举行佛事庆典,祭奠仪式结束后奏起了音乐。这时,突然响起迅雷震击着这两根幡竿,幡竿全被霹雳轰击成碎片。等到第二年幡竿遭受雷击的这一天,萧瀚就死去了。(出《酉阳杂俎》)

        唐朝金州水陆院僧人文净,因为夏季房子漏雨,雨水滴在头上,于是就变成个小疮。过了一年,小疮变得象个大桃子。第二年五月以后,由于雷雨震击,文净头上的那个赘疣被击穿一个孔洞。文净当时正在酣睡中一点也不知觉,睡醒后只感到头上的赘疣疼痛。让人来察看,只见穿孔处好像用刀割的一样,里面有个东西隐藏着,就像一条蟠龙蛰伏在里面的样子。(出《闻奇录》)

        唐朝有个人叫徐智通,是楚州的医生。在一个夏季的夜晚,他借着月光在柳树成排的河堤上散步,忽然发现有两个陌生人站在河的桥上说笑。这俩人没想到徐智通就站在他们附近的暗影里,于是互相谈论起第二天如何取乐。一个说:“什么也比不上去南海赤岩山弄珠子玩有意思呀!”另一个说:“赤岩山主人喜欢喝酒,到那里去的客人个个都要喝得醉醺醺的。我明天下午有事要去西海,去赤岩山恐怕又要因喝醉酒而耽误事。倒不如就在本郡的龙兴寺前,与你比比技艺吧。”问:“你要表演什么把戏?”答:“寺前有百余棵老槐树,我发一声雷响,把它们劈成细条,它们的长短粗细,都象筷子一样。你会什么技艺与我相比?”那个答道:“寺前一向是本州郡游戏作乐的场所,每天前来围观的群众,总共不下三万人。我会发一声雷响,把这些人的发辫全都劈散开来,并让他们的每一缕头发上都有七个结。”于是二人大笑,约定好后便离去了。徐智通见此,大为惊异,立即去告诉了六七个好朋友。天刚放亮,他们就来到寺前,先在那里等候着。当时天气晴朗,临近中午时,忽然有两片象车轮大的云彩出现了,静静停留在寺庙的上空。刹那间,就变得天昏地暗,咫尺之远都不能分辨事物。不一会儿,又发出两声雷鸣,人与牲畜都被震倒在地上了。等到天放晴时,只见寺前的槐树林子,一棵棵都被劈成碎片,散落在地上,全部象计数用的竹签子,大小粗细,没有不相象的。而寺前挑担做买卖的、演戏卖唱的、围着看热闹的,共计数万人,每人的发辨全部都散开了,每缕头发上又打着七个结。(出《集异记》)

        在洛阳京城的天津桥有一个书生,一天,他遇到两个风貌气概与众不同的老年人,便在一旁偷听他们的谈话。他们正在说,第二天中午,要在寺庙里比赛谁的手法快。一个说:“你打算怎么比?”答道:“我要发一声响,让在寺内听讲的人的驴马尾巴全都结在一起。”一个便说:“我要发一声响,让十丈高的旗杆全部碎成计算用的签子,并且每十根为一堆。”书生听了,便与一两个亲密朋友相约,第二天一早就到寺庙等候。到了中午,果然雷雨交加,一声霹雳响过后,香客们走出寺庙观看,见他们的驴马数百匹尾巴全都结到了一起。又一声霹雳响过,便见十丈高的旗杆倒在房前碎成一根根签子,每十根堆在一起。(出《录异记》)

        唐文宗太和年间,濮州有个叫裴用的军吏,家资富有,六十二岁时病故。埋葬后第十天,雷霆袭击他的坟墓,棺材飞出约一百步远,尸骨与灵柩摔碎后散落满地。他的家属立即选取其他地方重新安葬,仍然用大铁链子把棺材困牢。没多久,又象前次那遭到雷击。再次选取异地重葬,不满十天,又一次同以前那样遭到雷击,而且连棺材和尸骨都化为灰烬,再也不能收拾了。于是只好摆设灵位,招回魂魄来进行安葬(出《集异记》)

      唐朝东阳郡,坐落在浙江岸边,郡城旁边有一座方圆几百里之大的山,江水弯弯曲曲地环绕此山流过,进出郡城的船只行驶起来十分不便,行旅之人颇以此山的阻隔而苦恼。常侍敬昕于大和年间出任东阳郡太守。这座大山在一天晚上被云雾笼罩着,天色十分昏暗,狂风夹着雷电,剧烈地震动着房屋,江水翻腾奔涌,大有冲出江堤之势,人们见此情状,无不惊恐惶惑。直到天亮才雨过天晴。人们来到山下观望时,只见大山已被从中间劈开,两边相距几百步远,江水从这里一直穿流过去,原来环绕弯曲的河道,全被石头填平了。从此以后,再没有环山绕行的困苦了。(出《宣室志》)

        唐朝晋陵郡建元寺内有个僧人叫智空,是本地人,道业和修行之深闻名于当地,已有七十多岁了。一天晚上,大门已经关闭了,忽然起了大风雷,就象从禅堂内升起的一样。雷声隆隆不绝,狂风吹灭了蜡烛扬起了尘土,四周十分黑暗,房檐被雷声震得直抖。智空惊惶地环顾四周,自语道:“我抛弃家人落发为僧,已有四十八载。暴雷如此逞狂,莫不是神龙有生我气的事情?如不是这样,就是有罪该当被雷震死?”后来雷声更大了,他又坐下来祷告说:“我从少年起修学佛教,当和尚已有五十余年,难道我的行为违背了佛祖的教义吗?如若不然,就是有亵渎神龙的地方吧?如果是这样,我怎敢逃脱死亡的惩罚?如若不然,那就希望赶快让天开晴,以使全寺的僧人得到解脱。”说完,只听一声巨响,好像就从身边发出,坐垫和床铺都被崩碎了,一阵黑烟袭来冲得他神魂颠倒,于是惊吓得仆倒在地上。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声音才平息下来,云散月出,天气晴朗。但他感觉到有一股腥臭气味,好像就在自己屋内,于是举着蜡烛察看起来,在墙脚下搜到一张蛟龙的皮,有几丈长,鲜血流了满地。原来这座禅堂北面有一棵槐树,有几十丈高,槐树被雷震死,沿着纹理被劈开了,里面有蛟龙蟠踞的痕迹。(出《宣室志》)

相关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没有金、木、水、火、土等星星。那是有一年,有一个老妇人病倒了。她身边有六个儿子,因性格和特长的不同分别叫做:千里眼,顺风耳,长脚拐、铁铮脑、冷热不怕和皮袋。他们请来一位郎中为娘治病。那位郎中诊断后觉得没有什么办法医好老妇人的病,又不好明说,就随便说了句:“雷公的脑汁能治好。”可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了。六个兄弟就真的商量了一个捉雷公的办法。

      这天早上,他们一切准备好了,分工千里眼看,顺风耳听,长脚拐来捉。一会儿,雷公刚露脸,千里眼就看见了,顺风耳听到雷声,赶快告诉长脚拐。长脚拐站起来脑袋顶到了天。不一会功夫,雷公就被他捉住了。

      他们高兴地回家把雷公放在锅子里盖住,就放火去煮。心想只要煮熟后就可以给妈妈治好病,就都跑去告诉他们的妈妈。

        正巧,他们前脚刚一定,就进来了一个强盗。他以为锅子里煮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就伸手去揭锅盖,刚一打开,把他吓了个半死。雷公趁机跑回天上去了。雷公跑上天后到天王那里告了一状。于是,天王派了天兵天将捉他们。先捉到了铁铮脑,天兵就使劲地打,但是不管那些天兵怎么打,铁铮脑一点也没为痛。

      天兵没法,就又抓住了另一个。天兵改变了方法,把他放在锅里去煮,等他们煮了半天,打开锅盖一看,他却冷得在抖,原来里面那人冷热不怕。天兵又没法,只得另想办法又抓住了一个,全部抽出宝剑乱杀乱砍,但是尽他们怎么砍也都砍不进,原来那个是皮袋。天兵制服不了他们只得回天宫去了。

      等他们回到房中,母亲已经死去。他们悲痛欲绝,留最小的皮袋守住母亲的尸体,其余的去大闹天宫。长脚拐站起来双手一撑,顿时天空乌云滚滚,昏昏沉沉,整个天宫也被搅成了一锅粥。天王没办法。只好分别封予长脚拐、铁铮脑、千里眼、顺风耳和冷热不怕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神。后来,天上出现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大行星,据说就是他们五兄弟。

在别的一些传说里,捉雷公也有是为了迫雷公下雨的。

㈢ 中国神话“雷公”雷神到底是谁

雷公又称雷神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所传始为兽型,或似鬼,或似猪,而以猴形居多; 后状若力士,坦胸露腹,背插双翅,额生三目,脸赤色猴状,足如鹰鹯,左手执楔,右手持锥,呈欲击状,神旁悬挂数鼓,足下亦盘蹑有鼓。击鼓即为轰雷。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雷公信仰起源很古。至战国,《山海经》中描绘的雷神形象为:“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也。《大荒东经》则曰:“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皆为半人半兽形。东汉王充《论衡·雷虚》所记雷神形象有了变化,曰:“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基本上已是拟人化了。
民间自古崇敬雷公,流传许多雷公故事,尤以唐宋为甚。
唐宋文人笔记中,多记大雷雨后,雷神、雷鬼从空而降,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妇等故事,反映出人们对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托主持正义的愿望。在这些故事中,唐沈既济《雷民传》所记雷公育子事更引人注目,该传称:“昔(雷州民)陈氏因雷雨昼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数月,卵破,有婴儿出焉。自后日有雷扣击户庭,入其室中,就于儿所,似若孵哺者。岁余,儿能食,乃不复至。遂以为己子。(陈)义即卵中儿也。”
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本《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将上述故事略加改造增益,写成雷神陈文玉的故事。《搜神记》卷一曰:“旧记云:陈太建(569~582)初,(雷州)民陈氏者,因猎获一卵,围及尺余,携归家。忽一日,霹雳而开,生一子,有文在手,曰‘雷州’。后养成,名文玉,乡俗呼为雷种。后为本州刺史,殁而有灵,乡人庙祀之。阴雨则有电光吼声自庙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庙号‘显震’,德佑(1275)中,更名‘威化’”
据清《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宋宁宗庆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为广佑王。庙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宁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显,至是封广佑王。理宗淳祐十一年,再加普济,恭帝德祐元年,加威德英灵”。
道教亦尊奉雷神,杜光庭删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已将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作为乞求雨雪的启请神灵,北宋后的雷法道士又以之为施行雷法的使役神。后者肇始于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一《叶迂韶传》载,一次雷雨中,雷公被树枝所夹,不能脱身。后为叶迁韶所救出,雷公“愧谢之”,“以墨篆一卷与之曰:‘依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我兄弟五人,要闻雷声,但唤雷大、雷二,即相应。然雷五性刚躁,无危急之事,不可唤之。‘自是行符致雨,咸有殊效“。
北宋末兴起的神霄、微诸派,以施行雷法为事。声称总管雷政之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师、雷公为其下属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即假托普化天尊之口,向雷师皓翁讲经说法,命对“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者,“即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以至勘形震尸,使之崩裂”云云。
旧时各地多有雷神庙,清末黄斐然《集说诠真》云:“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鹯,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

㈣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水神,风神,雷神分别是谁

火神是祝融,水神是共工、风神是风伯,雷神是雷公。

1、火神

祝融,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历史上有多位着名的祝融被后世祭祀为火神灶神。祝融氏也是氏出多元的,历史上有颛顼族祝融氏和炎帝族祝融氏。

其中炎帝后代黄帝夏官祝融容光为南方灶神火神、颛顼之孙重黎是高辛氏火正祝融为北方人的灶神火神、颛顼之孙吴回(楚国先祖)在帝喾诛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尧帝时弃用祝融官名采用司马一名,商朝祖先契为火正大司马此为商人的火神。

2、水神

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奇书《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轩辕裔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罪。

3、风神

风伯,又称风师、箕伯,他的名字叫做飞廉,他原来是蚩尤的师弟。他的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

他的头好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他曾与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为师傅,在祁山修炼。

修炼的时候,飞廉发现对面山上有块大石,每遇风雨来时便飞起如燕,等天放晴时,有安伏在原处,不由暗暗称奇,于是留心观察起来。

有一天半夜里,只见这块大石动了起来,转眼变成一个形同布囊的无足活物,往地上深吸两口气,仰天喷出。顿时,狂风骤发,飞沙走石,把玩意儿又似飞翔的燕子一样,在大风中飞旋。

飞廉身手敏捷,一跃而上,将它逮住,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运气侯,掌八风消息的"风母"。于是他从"风母"这里学会了致风,收风的奇术。

4、雷神

雷神(lei shen):俗称雷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相传雷神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

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在道教神话中,记载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

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后来成为神仙。 道教中级别最高的雷神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天尊"在道教神仙中属于最高级别,"普化天尊"是所有雷神的总司令。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

中国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4)中国古代的雷神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1、雨神:

雨师又称萍翳、玄冥等。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掌管雨的神;也是道教俗神,认为是毕星,即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共有8颗星,属金牛座。后有雨师为商羊或赤松子二说。

2、金神

蓐收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金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是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有人说蓐收为白帝之子。还有说他是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明,司秋。

据《淮南子·天文篇》载“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说他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楼前有“蓐收之府”牌坊。

少昊与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出现。

3、木神

句(gōu)芒,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辅佐东方上帝青帝太皞。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

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

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它: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祝融

网络——共工

网络——风伯雨师

网络——雷神

㈤ 雷公长什么样子

雷公电母
雷公电母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司闪电打雷的神。雷公是司雷之神,属阳,故称公,又称雷师、雷神。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属阴,故称母,又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

㈥ 雷公是谁

雷神俗称雷公,是古代汉族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
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在道教神话中,编造出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后来成为神仙。 道教中级别最高的雷神是"普化天尊"。"天尊"在道教神仙中属于最高级别,"普化天尊"是所有雷神的总司令。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汉族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㈦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水神、风神、雷神分别是谁

火神是祝融、水神是共工、风神是风伯、雷神是雷公。

1、祝融

祝融,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与大司马是同义词。历史上有多位着名的祝融被后世祭祀为火神灶神。祝融氏也是氏出多元的,历史上有颛顼族祝融氏和炎帝族祝融氏。

其中炎帝后代黄帝夏官祝融容光为南方灶神火神、颛顼之孙重黎是高辛氏火正祝融为北方人的灶神火神、颛顼之孙吴回(楚国先祖)在帝喾诛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尧帝时弃用祝融官名采用司马一名,商朝祖先契为火正大司马此为商人的火神。

2、共工

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奇书《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轩辕裔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罪。

3、风伯

风伯又称风师、箕伯,名字叫做飞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怪。蚩尤的师弟,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在祁山修炼。

4、雷公

雷神(lei shen):俗称雷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相传雷神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

中国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7)中国古代的雷神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1、木神

木神即句芒,古代中国神话中的春神,句芒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

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他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

2、金神

蓐收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金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是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有人说蓐收为白帝之子。

少昊与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出现。《山海经》又说∶“蓐收住在泑山”。

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黄。在山上可以望见西边太阳落下的地方,那时的光气乜是圆的。管太阳下去的神叫红光,据说这就是蓐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祝融

网络——共工

网络——风伯

网络——雷神

㈧ 中国神话中的风神、雨神、雷神、雪神的名字是什么

1、风神

风伯又称风师、箕伯,名字叫做飞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怪。蚩尤的师弟,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在祁山修炼。

2、雨神

雨神是古代中国民间崇拜的自然神灵之一。

从商代开始,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雨情与收成关系密切,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自然把自然界的雨奉为神灵殷商时雨神是女神名媚,西周时称雨师,西汉之后,奉赤松子为雨师求雨祭神,一般用奏乐、歌舞、演唱会、跑步的仪式,也有用柴燃烧供物的献祭,有时甚至焚人祭神。

3、雷神

俗称雷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相传雷神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

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后来成为神仙。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

4、雪神

明代文学家张岱有一部网络全书式的着作叫《夜航船》,其中有“滕六降雪”一条,说的是雪神滕六。程登吉的《幼学琼林》“天文篇”更明确地说:“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8)中国古代的雷神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中国神话其他神还有:

1、电母

电母又称闪电娘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助手闪电女神,主要掌管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

电母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

古人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古人的理念中,雷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2、火神

火神是民间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中国民间信仰和传说中最着名的火神为祝融。中国各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风俗,由于地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对火神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的雷神长什么样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孟买冬天多少度 浏览:135
印尼卢比英语怎么读 浏览:501
伊朗和瑞典哪个国力强 浏览:855
中国哪里产翡翠和玉 浏览:267
印度传说中的众神之车是什么 浏览:258
航运从美国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24
越南小米手机有哪些 浏览:803
1000美金多少印尼钱 浏览:382
中国目前援助了哪些国家 浏览:418
越南华人什么意思 浏览:375
印度长途汽车怎么下 浏览:277
人民币兑多少越南钱 浏览:357
印尼按摩的店叫什么名字 浏览:239
中国铜储备能维持多久 浏览:336
伊朗这状态怎么跟美国斗 浏览:205
印度国家排多少名 浏览:54
中国的疫情有多少例 浏览:895
为什么中国没有研发新药 浏览:215
印度有多少大型车 浏览:502
哪个国家恨中国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