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非洲长大的中国小孩,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马拉维的某商会长是陈伟的朋友,很久以前就要来马拉维做生意。如今,她在马拉维有栋小别墅,和老婆孩子一起住在马拉维。小儿子在马拉维念普通高中,一年需花13万余元,念的是国际学校。别以为马拉维穷,相对性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在这里价格都颇高,最贵的普通高中一年要50万,而马拉维北京首都一般的营业员月薪可能就三四百元。
所以在马拉维长大的中国小朋友们,基本都能流利的说中文。虽然马拉维太穷,但在这里的中国生意人都会为自己的儿子挑选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所以也能享受着相对性很不错的文化教育。
塞舌尔是非洲平均GDP最高资本主义国家,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4086.96美金。所在国由115个海岛构成,坐落于东非海域东侧1500公里处。塞舌尔的经济曾是以种植区农业为载体,但目前来说,塞舌尔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是旅游业发展。
这一海岛国家被称之为蜜月夫妻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除此之外,所在国的经济还取决于其他来源,如造船业,农牧业,禽畜,饮品这些。
毛里求斯是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061.28美金。最开始,毛里求斯借助农牧业来推动其经济发展,但自成立以来,所在国早已数次增加了其产业结构。近期,毛里求斯的糖生产量,纺织品和金融方面都得到令人惊讶的提高。
B. 新中国的非洲留学生:革命的乌托邦是如何幻灭的
196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中国政府第一次向非洲学生提供奖学金,从一些非洲国家招募了100多名学生来到北京,从旅费到生活费用全部包了下来。但大多数非洲留学生在北京生活了一年多以后不但要求回国,甚至发起罢课和绝食,和中国官方发生冲突,最后如愿回到非洲。
这些非洲留学生为什么在中国“留”不下来,甚至不惜和待他们“不薄”的中国政府闹翻也要回去?整整50年过去了,大陆方面至今还没有公布任何材料。本文根据当时“领头闹事”的加纳学生伊曼纽尔·约翰·
海维(Emmanual John Hevi)出版的《一个非洲学生在中国》(An African Student in
China)和对他的电话采访而成,也参考了其他一些材料。作为一名非洲学生的骨干分子,海维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政治的描述,对今天的人认识那个时代仍有一定意义。
海维:一个非洲意识强烈的加纳人
海维出身于英属黄金海岸(1957年独立后称加纳)一个种植可可的农夫家庭。在殖民地的教育系统中,除了英文,他还学习了法文和德文。他没有上过大学,但以高中毕业文凭在中学教过科学,尤其是医学课程。1960年11月他前往中国北京医学院学医(先在北京语言学院学几个月的中文),按学制他要在中国大陆学习七年。但是,从一踏上红色中国开始,海维对当时日益极左的社会就产生了消极印象,直到形成整体看法后,他在中国待了一年就离开了。
加纳是非洲第一个独立国家,其领袖恩克鲁玛当时在非洲独立运动中地位崇高,言行在非洲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恩克鲁玛在建国后,很快就和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建立了密切关系,开始模仿中国的制度和发展模式。海维的非洲本土政治意识非常强烈,他前往中国的目的除了学医,也是为自己新独立的国家在发展道路方面寻求借鉴,看看中国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所以,他和中国近代史上很多去海外寻求“救国之道”的知识分子其实非常类似。
和他的非洲同学相比,海维要年长一些(来华时28岁),有一定的社会和工作经验,思想相对成熟。他还担任了非洲学生在北京自发组织的学联的秘书长。在中国的经历使他对中国道路和模式完全失望,于是立志要让加纳和非洲知道绝对不能走中国的路,所以一回去就写出了这本书。此后他没有从医,而是在一些学校教书,后来主要从事写作。
恩克鲁玛政权一党制的问题在海维出国前就已经很明显了:出国留学生必须是执政党党员,由组织推荐。海维当时不是党员,但他通过“关系”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回加纳时,恩克鲁玛政权已经变得更加专制,甚至有极权主义倾向,通过法律禁止和惩治政治异见。海维对恩克鲁玛体制的批判使他成了异议分子,出于安全他前往尼日尔爾利亚,恩克鲁玛被推翻后回国,现已80高龄,居住在加纳东部的老家霍霍伊(Hohoe)。
加纳人无处不在的政治教育
应该说,中国给海维的第一印象就不佳。人们表情的呆板和顺从,尤其是服装的千篇一律,让他非常诧异。虽然同时代的西方人已经称中国人为“蓝蚂蚁”,但基于“非洲意识”,海维对这种缺乏个性强求一致的社会现象特别反感:非洲人的特点就是强烈的情绪表达和式样繁多、色彩鲜艳的服装打扮,甚至男人也穿红戴绿,难道恩克鲁玛要非洲人也变得像中国人一样吗?
海维在书中列出了使得非洲学生离开中国的一些原因,首先是课程中不受欢迎的政治灌输。以中文课为例,单词和句子充满了政治内容,例如“人民公社像初升的太阳,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和“党的恩情说不完”等等。海维说,学了6个月的中文,他还不知道“水”这个词。经过一再要求,中方才发给他们政治色彩稍淡一些的新教科书。此外学生更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政治和历史,而它们的教学和讨论又基本上是遵循官方教条。海维感到非洲学生来中国好像不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而是接受洗脑。
专业课程方面,海维说不但整体质量不高,而且掺杂了意识形态说教。例如化学教科书上,第一章关于物质的定义用的是列宁语录,海维说这完全不符合他习得的知识。
尤其让海维觉得离奇的是生物学老师在解释新陈代谢时说:因为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人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是相互转化的,所以尽管中国人缺乏脂肪和蛋白(这是指当时官方所说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肉蛋奶等等的短缺),但不会造成营养不良——因为碳水化合物会代替脂肪和蛋白。海维说,生物学老师曾经在美国留学,她完全知道自己说得不对,所以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不看学生,声音听上去也完全没有说服力。
海维来华前在中学教过一些基本课程,所以他有时在这些知识问题上和中国师生争执。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在做有机化合物的溶解点实验时就如何使用温度计和中国指导老师和实验同伴发生分歧。事后,他在外国留学生中找来4本英文教科书来说明自己方法的正确。几天后,当他们回到实验室的时候,那个犯错误的老师不见了,新来的老师纠正了实验方法,但对发生在海维和其他人之间的争论却一字不提,这让海维感觉特别受挫。
C. 中国留学生去了非洲最穷国家苏丹 究竟去学什么
界银行公布的结果:世界排名最穷的国家第一名的是埃塞俄比亚,人均财富仅1965美元,世界排名最富的国家第一名的是瑞士,人均财富达到了美元,两者相差将近330倍。 埃塞俄比亚就是非洲的,世界最穷,肯定也是非洲最穷咯
亚洲9国: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东帝汶、缅甸、尼泊尔、也门; 非洲34国: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中非、乍得、刚果(金)、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爾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赤道几内亚、科摩罗、塞内加尔、南苏丹 大洋洲5国:萨摩亚、瓦努阿图、图瓦卢、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 北美洲0国:(无) 欧洲0国:(无) 拉丁美洲1国:海地。
D. 非洲来中国留学的学生哪个国家的多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中国共接收非洲50个 国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约2.1万人次,共接收非洲自费来华留学生约8000人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非洲学生留学主要目的国之一,也是亚洲接收非洲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非洲来华留学生增长迅速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我国非洲来华留学生增长比较迅速,年平均增长约20%。非洲留学生为何青睐中国?这位负责人分析共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非洲国家关系稳定发展。
第二,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从2002年开始,我国与外国在学历学位互认工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已与德国、英国、法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证书互认的协议。
第三,我国提供的奖学金名额和种类越来越多。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在2009年前,中国向非洲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名额将从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同时,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先后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各有关高校也设立了校内奖学金,部分企业也设立了来华留学生企业奖学金。
第四,来华留学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留学生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中国的物价消费水平整体比较低,在中国学习和生活费用远远低于在西方国家留学的费用。
第五,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辉煌,又充满现代活力,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尤其是2008年北京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承办第41届世博会等国际重大活动,吸引着更多的目光聚焦中国。
高层次非洲留学生将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非洲来华留学生当中,本科生、研究生约各占一半。今后我国将鼓励招收和培养更多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非洲来华留学生。
非洲国家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专业选择也以适应其国内发展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因此,目前我国几乎所有专业都有非洲留学生。虽然人数最多的还是汉语专业,但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生过了语言关以后,再根据需要,继续攻读其他专业的学位。
几年前,来自马里的郗索恪和来自赞比亚的辛尤尼刚到中国时,几乎一句汉语都不会说。通过近一年的汉语培训,两人基本掌握了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现在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管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希望成为中非友好交流使者
来自贝宁的多罗泰因为喜欢张艺谋,而选择到中国学习电影。在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后,他又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电影专业博士学位。他准备以后回国做导演。
班布来华前在加蓬外交部工作,现在自费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来华前,班布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书本。来华后,他越来越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他认为两国交流互相理解最重要,并希望回国以后能成为中加友好交流使者。
来自喀麦隆的百留毕是班布的好朋友,因为想当汉语翻译,而选择到中国留学。来华前,他对中国的了解仅仅是李小龙的电影,觉得中国经济很落后。来到中国后让他对中国的各方面发展和进步有了更为直观的体会。
当然,了解应该是相互的。非洲留学生们普遍认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对非洲的了解很不够。(王军艳 张举良)
中国教育部表示,2007年到中国留学生数量继续保持快速成长态势,人数突破19万人次。留学生、生源国家和地区、接受留学生单位、政府奖学金等数量均为历年新高。
据新华网消息,2007年来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共195503名,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544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接受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达到10151名。
与2006年相比,2007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增加32808名,年增率20.17%。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增加1667名,年增率19.6%。
按洲别统计,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占首位,共计141689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欧洲为26339名,占13.47%;美洲为19673名,占10.06%;非洲为5915名,占3.03%;大洋洲为1733名,占1.07%。其中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2178名,年增率58.28%,为增幅最大地区。
按国别统计,来中国留学生人数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为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泰国,人数分别为64481名、18640名、14758名、9702名和73应该06名。
自2008年开始,中国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大幅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规模,今后的三年每年增加3000名左右。
所以具体到某一个国家,估计就几百人而已。我个人觉得是南非吧!
E. 非洲哪个国家堪比中国
在我们的印象中,非洲的军队大多是这样的——
几个回合下来,两国联军一败再败,连乌干达的首都都被坦桑尼亚占领了。
经此一战,坦桑尼亚军队震惊世界,被誉为“非洲的解放军”,公认的非洲最强军队之一。
非洲国家的军队大多向欧美国家学习,战术思想都是西方式的,只有坦桑尼亚是中国军队的学生,无论是军队模式还是战术思想,都显得神秘而强大,没有人敢惹。
有了这个最好的榜样,非洲很多国家也开始向中国学习,比如刚果(金)总统卡比拉、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都是从中国军校毕业的。
F. 非洲中国人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目前(2015年)非洲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是南非。有超过30万华人,约有20万华人集中在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 。开普敦 、德班各有8000人左右,其他的分布在南非各地。以从事纺织品、日用百货零售等华人传统行业为主。
安哥拉是华侨人数增速最快的非洲国家,从十多年前的数万人直追南非华侨华人的数量,安哥拉内政部资料显示,目前在安哥拉的华人总数近26万,且在安哥拉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也是非洲唯一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华侨华人的数量在20万左右。
华侨华人数量在3-5万之间的国家有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刚果(金)、加纳、坦桑尼亚和留尼旺岛。这6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点是,华人移民的历史较长;区别则在于,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留尼旺的老侨占华侨华人的绝大多数。
G. 非洲马里巴马科有中国留学生吗
马里KAYES(卡伊) 马里BAMAKO(巴马科 马里共和国(République Mali)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向北与阿尔及利亚、向东与尼日尔爾尔、向南与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向西南与几内亚、向西与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接壤,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H. 中国人在非洲:在什么国家
中国人在非洲有一百多万人,每一个国家都有很多的中国人。
比较多的是南非、安哥拉、尼日尔爾利亚等国家。有20万人左右,这些国家是中国最早进入的国家之一。
中等的是苏丹、津巴布韦、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埃及、坦桑尼亚、莱索托、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赞比亚、莫桑比克、加纳、马里、科特迪瓦、贝宁、多哥、喀麦隆等国家,人数都在3-10万之间。
中国人在非洲地位没想象中的那么高,工作签越来越难办了,很多人都是非法居留的。
I. 来中国的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是哪些
基本上都是东南亚国家跟非洲国家 西洋人很少 我老婆是印尼人 他学校有两百多名印尼留学生
J. 哪一个国家可以说是最爱来中国留学的非洲国家
现在旅游业这么发达,促进了国内外的发展盛景。现有很多国人会在闲暇的时候,出国旅游寻找国外的乐趣美味。也有很多国人会选择到一些发达的国家留学生活,深耕外国文化。而这样的情况其实是相对的。中国同样拥有强大的包容心,特别支持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来中国留学生活和发展。而后却是也是如此,有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甚至不少都定居在了中国的城市。但是移民终究是需要掌握一个度,因为一旦多了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只不过,印度人一多也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公共资源的浪费,其次的话还是治安问题。很多印度人因为在生活习惯了,请也请不走。如何让外国人和睦地和当地人生活,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不知道你如何评价深圳有着众多印度人这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