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何家村唐代窖藏的出土文物
镶金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 。选用的材料是一整块世间罕有的带条纹状的红玛瑙,玛瑙两侧为深红色,中间为浅红色,里面是略呈红润的乳白色夹心,色彩层次分明,鲜艳欲滴,本身就已是极为罕见的玉材。此杯为模仿兽角形状,口沿外部有两条凸起的弦纹,其余的装饰重心均集中于兽首部位。兽作牛首形,圆睁双目,眼部刻划得维妙维肖,炯炯有神,长长的双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双耳硕大,高高竖起。兽嘴作镶金处理,同时也是作为此杯的塞子,双唇闭合,两鼻鼓起,就连唇边的毛孔、胡髭也刻划得细微精确,显得十分生动。这种角杯实际上源于一种被西方称为“来通”(rhyton)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的工艺美术中是十分常见的。因此,这件玛瑙杯很可能是由唐代工匠模仿西域传来的器物所制作的。它是唐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
就金银器中,饮食器有碗、盘、碟、杯、壶、羽觞等130件,药具有锅、盒、铛、瓿、石榴罐等49件,盥洗器有罐、盆、水器等14件,日用品有灯头、熏炉、熏球、锁钥等32件,装饰物有钗、钏、铃铛等40件。 何家村金银器中有纪年铭记的,最迟是安县开元十九年(731)庸调银饼。但根据唐代花纹及金银器形制的编年,上限可早到7世纪中叶,下限可到8世纪中叶。属于7世纪中叶的金银器,有蔓草龙凤纹银碗、双狮纹莲瓣银碗、海兽纹云瓣银碗、狩猎纹高足银杯、人物八棱金杯、乐伎八棱金杯、掐丝团花金杯、双狮纹单柄金铛等多件。这些器物的装饰面,采用十二瓣划分手法,且多S形或U形瓣;器底有焊接的装饰圆片,尤其八棱形器物的出现,显然受到萨珊银器工艺的影响,反映了初唐金银器的时代特征。
金银器制造工艺复杂精细,切削、抛光、焊接、铆、镀等工艺已普遍使用。焊接已有大焊小焊、掐丝焊,技巧纯熟,焊缝不易发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盘、盒、碗等器物上,都有明显的切削加工痕迹,起刀和落刀点显着,刀口跳动亦历历可见。小金盘的螺纹同心度很强,纹路细密,盒的子扣系锥面加工,子母扣接触密闭,很少有物件轴心摆动情况,证明当日切削加工已趋成熟,这在中国机械工业史上应是比较重要的发现。
许多金银器上都用墨书标明每件器物的重量,反映了唐人管理金银器的方法,也为测定唐代衡制提供了条件。经测定,唐代每两平均数值为42.798克,一大斤为684.768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唐大斤最精确的测定数据。
何家村窖藏出土了一套完整的药具和大量的药物,其中的药物在唐代属名贵药物,例如丹砂、紫石英、白石英、钟乳石等贵重药材,仅朱砂一项就有7种规格;以及炼丹器石榴罐、煮药器双耳护手银锅、单流折柄银铛、单流金锅及许多贮药盒、饮药用具,显示了唐代药物学的发展与成就,反映了唐代炼丹的盛行,是研究中国医药史与化学史的重要证据。这也是迄今为止唐代药具和药物最为系统、完整的一次发现,是中国古代医药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此外,还有几种外国金银货币,如东罗马的希拉克略(610~640)金币、波斯的库斯鲁二世(590~627)银币等,应是当时中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标志。
光里面的钱币就达39种之多,既有唐土流行的开元通宝,又有西域高昌国的高昌吉利、日本元明天皇铸造的和同开尔,还有波斯的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时代跨度达千余年,涉及面东至日本海、西至地中海、幅员数千公里,这在钱币史上还是第一次,是钱币收藏史上一次空前的大发现。
出土的银铤、银饼、银板上面的文字涉及到年号、地区、赋役种类等,全面反映出唐代的经济制度。22枚银饼中,有4枚庸调银饼,这是庸调银实物的首次发现。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钻探并对照文献记载,初步判断何家村金银器窖藏所在地位于唐长安城兴化坊内。这批珍宝均为唐宫廷之物。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研究员申秦雁说,何家村金银器的发现在学术发现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西安是唐都长安的所在地,在京城内发现这么集中、丰富的唐代金银器宝藏,还是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 何家村窖藏珍宝还呈现出浓重的多种文化因素。除上述的异域钱币外,还有由粟特输入的素面罐形带把银杯,西亚的镶金兽首玛瑙杯,罗马风格的狩猎纹高足银杯、仿照波斯多曲长杯制作的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等等。
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偶然能出上一两件有关丝绸之路的文物就了不起了,像何家村这么集中的发现十分罕见。申秦雁说,何家村金银器窖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宝库,丝绸之路上的很多亮点都集中到了这里。
⑵ 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下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出土了无数的文物,因此各个省都有着令人无法置信的文物,其中最厉害的被称为镇馆之宝。这些镇馆之宝当中有的是因为历史悠久,有的是因为意义重大。但每一件镇馆之宝都能够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不屈的历史。以下是几件特别出名的镇馆之宝。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的画家张择端仅存的一件精品,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文物。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图构法,详细的记录了,在中国北宋的时候,他们的都城汴京的繁华情况。话当中详细记录了城市的面貌和当时各个层次人的生活状况。最为难得的是这幅画非常长,有5米多。非常写实,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其他各省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这真是中国文化的幸运。
⑶ 一锄头挖出237件文物,其中19件都是国宝级元青花吗
在江西省高安市,有世界上唯一一家以元青花瓷器命名的博物馆——2014年正式开馆的“高安元青花博物馆”。目前,馆内藏有24件元青花瓷器,其数量为国内馆藏元青花瓷器最多,即使与世界各大博物馆进行比较,元青花瓷器的收藏也仅次于土耳其与伊朗之后,名列第三。
1980年11月29日下午2时许,位于高安县锦河之畔的江西第二电机厂厂房扩建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几名施工人员卖力地挖着地基,突然,他们面前的土层坍塌了下去,露出了一个小土洞。可以看见里面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堆放着许多东西,仔细一看,都是些盘、碗瓷器。
这批瓷器文物窖藏主人究竟是谁,有人猜测可能是高安人士伍兴甫,伍父子。良臣伍兴甫官至元朝驸马都尉,为皇室近侍,且从事商业运输,获利甚多。伍良臣于元晚期为官,崇尚《周礼》、《礼记》等儒学经典,父子二人政治上有权势,能自由出入皇室,有条件接触和使用皇宫器物。伍兴甫父子在元朝将灭亡前将瓷器运回高安,在高安战事频繁中窖藏起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⑷ 中国十大古文物
1.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司母戊大方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5.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6.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7.马踏飞燕
《马踏飞雁》这部长篇小说以中原一大户人家的少爷许国山同丫环凤竹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以中国汉代的国宝金马驹,也称:"马踏飞雁"。
8.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9.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10.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⑸ 南窑庄出土了哪些文物
据出土现象观察,南窑庄出土的这些文物应属于汉代一个窖藏器物坑中之物。这批文物共计38件,器形种类主要有金兽、错金银重络壶和郢爱、马蹄金、金饼等黄金货币。其中金兽、错金银重络壶和一件郢爱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错金银重络壶,通高24公分,是我国独一无二工艺水平极高的器物。郢爱中的一块重610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黄金货币。
金兽,左右长175公分,前后宽16公分,高10.2公分,重9公斤,含金量99%,是目前我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一件。其造型为伏豹状,颈部有三层项圈,上有环钮,底座空内凹,内壁部阴刻有小篆“黄六”二字。依字体判断,此物当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之物。出土时,金兽被当作错金银重络壶的盖,装在壶口上。金兽通体斑驳如附鳞,金光闪闪,似豹,蜷曲匍匐状,神态安然,头部枕伏于前足之上,两前爪八指一字排列,长尾环绕后股伸入腹下,造型非常别致独特。
据报道,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和陕西省凤翔县马家庄的春秋时期墓葬曾先后出土过名为“金兽”和“金异兽”的金制品,这两件金制品,在工艺上虽各有千秋,但都属于小巧玲珑、重量仅有20多克小型金饰品。而南窑庄发现的金兽,无论从体积重量还是工艺水平上,都称得上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纯黄金铸品中独一无二的重器。其不仅纯度高、重量大,而且造型奇异独特,刻画细腻,工艺精湛,更未见任何造型相雷同者。从艺术角度审视,南窑庄金兽显然是一件十分成熟的圆雕作品,但因缺乏直接的出土证据,给判断这些文物的埋藏者和埋藏原因留下了悬念。
⑹ 我国曾出土的文物有哪些
文物列表
◆ “五星出东方”护膊
◆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 陶鹰鼎
◆ 司母戊铜鼎
◆ 利簋
◆ 大盂鼎
◆ 虢季子白盘
◆ 凤冠
◆ 嵌绿松石象牙杯
◆ 晋侯苏钟(一套14件)
◆ 大克鼎
◆ 太保鼎
◆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 良渚出土玉琮王
◆ 水晶杯
◆ 淅川出土铜禁
◆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 齐王墓青铜方镜
◆ 铸客大铜鼎
◆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 朱然墓出土贵族生活图漆盘
◆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 涅盘变相碑
◆ 常阳太尊石像
◆ 大玉戈
◆ 曾侯乙编钟
◆ 曾侯乙墓外棺
◆ 曾侯乙青铜尊盘
◆ 彩漆木雕小座屏
◆ 红山文化女神像
◆ 鸭形玻璃注
◆ 青铜神树
◆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 摇钱树
◆ 铜奔马
◆ 铜车马
◆ 墙盘
◆ 淳化大鼎
◆ 何尊
◆ 茂陵石雕
◆ 河姆渡土“陶灶”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 兽首玛瑙杯
◆ 景云铜钟
◆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 八重宝函
◆ 铜浮屠
◆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 中山王铁足铜鼎
◆ 刘胜金缕玉衣
◆ 长信宫灯
◆ 铜屏风构件5件
◆ 角形玉杯
◆ 人物御龙帛画
◆ 人物龙凤帛画
◆ 直裾素纱禅衣
◆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 红地云珠日天锦
◆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纸本
◆ 青花釉里红瓷仓
◆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至于故事的话你把感兴趣的文物搜索一下 这里发的话太多了
希望能帮到你
⑺ 隋唐出土宝物都有哪些
【隋朝】
鸡首壶
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是西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瓷壶。西晋时器形较小,圆腹,肩部贴一鸡首,小而无颈。壶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壶肩部有系,小平底。东晋时,其主体也是圆腹盘口壶,但鸡首下有短颈,喙由尖变圆,冠加高,鸡尾消失,柄的上端高于口沿,肩带桥形方系。至南朝时,壶身整体加高,鸡颈较前期加长,盘口加深,柄也加高,肩部系多为双系。隋代壶身更高,鸡颈不仅更长,而且作仰首啼鸣状,鸡尾柄变塑贴龙首柄,系的开关也更加复杂。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
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每个球形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颗,珠光闪闪,璀璨夺目,28个金质球形链珠由金线穿起。
项链的下端,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面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在鸡血石四周嵌有24颗珍珠。这块鸡血石纯净晶莹,虽在地下埋了千余年仍然鲜艳如新,光洁明亮。最下挂一心形金饰,上面镶嵌一块长3.1厘米,极为罕见的青金石。鲜红的鸡血石、宝蓝的青金石、洁白的珍珠,在纯金的烘托下,交相辉映、雍容华贵。
隋圆形玻璃瓶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12.5厘米。这件玻璃瓶的瓶口和腹部的俯视面均为椭圆形,是用吹制法制成的,器壁极薄,形态为中国传统造型。经化验,其质地为高铅玻璃和碱玻璃,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玻璃器,反映了隋代玻璃吹制技术的水平。
【唐代】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出土于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中是国宝级文物,是唐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证。整个壶的造型是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制成,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壶盖帽为锤揲成型的覆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和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在壶身两侧模压出两匹相互对应,奋手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银壶通体抛光,舞马、壶盖、弓形提梁和同心结处均鎏金。这件银壶巧妙的借鉴契丹族皮囊壶制作而成。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这种香囊设计精巧,不论外部球体如何转动,中间的香盂总是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也不至于撒在外边。专家介绍说,唐代香囊中的持平装置完全符合陀螺仪原理,这一原理在欧美是近代才发明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而中国最晚在1200年前的唐王朝时就已掌握了此项原理。
唐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唐,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高5.5,口径9.2厘米,八瓣圆形,单柄,圈足,口侈,周边外出,饰锯齿纹。杯身略鼓,被粗绳纹分成八瓣,每瓣上饰形态各异的仕女和骑马狩猎图样,空间饰花草,地饰鱼子纹;下饰一突出杯壁的莲瓣,上缀一朵宝相花,整体上似一瓣莲花托杯。足为八棱,圈边饰一周联珠纹。柄为圆形,下有尾,外圈由大型联珠组成,上有七瓣组成的三角护手,护手中心有一圆圈,内饰一立鹿,地遍饰鱼子纹。柄内底部中心,饰水波纹,水波上有游鱼三条。
⑻ 唐朝有哪些着名的出土文物
何家村唐代窖藏:
兽首玛瑙杯:海内孤品,中国政府禁止其出境。
鸳鸯莲瓣纹金碗:中国国宝级文物。
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中国国宝级文物。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中国国宝级文物。
陕西西安法门寺: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银锡杖 国家一级文物。
八重宝函 国家一级文物。
铜浮屠 国家一级文物。
山东省金乡县唐代光善寺塔:
“大唐贞观”阴刻年款银质《大般涅盘经》国家一级文物。
另外:
景云铜钟 唐代 西安碑林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
⑼ 中国十大宝藏都是哪些宝藏
中国十大宝藏: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东大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部,它是中国第一批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陵初建于公元前247年,总共历时39年时间才建造完成。
2、成吉思汗陵墓
成吉思汗在入葬之时,为了防止后人盗掘,所以采取了非常保密的措施。成吉思汗入葬完之后,用上万匹战马踏实地面,之后也没有立墓碑。后人为了能够找到他的墓地以便祭奠,所以当着一匹母骆驼的面,杀死了它的一个幼崽,然后将其血液洒在了墓地之上。到了第二年之后,墓地表面已经跟平地没有任何异样,所以祭奠时候需要靠那匹母骆驼带路。后来,那匹母骆驼死后,再也没有办法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3、抚仙湖古滇国宝藏
抚仙湖传说,流传着湖怪、水下活人、飞马等传言,最为令人关注的是,其湖下隐藏着滇国古城,它是历史上神秘消失不见的一座古城。1965年9月,当地人在李家山上挖田时,挖出了不少的青铜器,但是并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反而将这些青铜器当成破烂卖给了供销社,由此才引起了有关部分的重视,最终揭开了这座尘封已久的古城之谜。据说,当时考古队在古城内挖出了不少的奇珍异宝,更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宝藏。
4、铁山寺古刹藏宝
从东汉末年开始,就流传着铁山寺宝藏传说,据说当年黄巾军把大量的财宝藏在寺庙中,这些财宝已经无法用价值连城来衡量,可见其价值。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们把唯一的寻宝图给毁掉了,导致铁山寺宝藏成了千古之谜。
10、南海沉船
中国南海在古代,这里发生过很多次的沉船事件,据说多达3000艘左右,其中元朝时期的沉船最多。而且,在很多的沉船内都有大量的瓷器和金银玉器,所以这都是一笔不可小视的宝藏。2007年12月,充满了神秘感的“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上来,之后被整体搬入了水晶宫。2008年,水晶宫开始对外开放,引来了很多好奇的游客,都想亲眼目睹被传了800多年的南宋沉船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