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海军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怎么回事
此次护航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担任此次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编队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并搭载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海军特战队员。国防部称,此次护航打击海盗一般不进入他国领海。
按照计划,此次护航从三亚启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四千五百海里,预计用时十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索马里海域地处红海要津,同时控制着亚欧经苏伊士运河的航路和亚洲往来东非沿海的航路。据中国外交部提供的数据,今年1至11月,中国共有1265艘次商船通过该航线,平均每天3-4艘次,其中20%受到了海盗袭击。今年以来共发生7起涉华劫持案,目前仍有1艘中国渔船和18名船员被劫持。
有评论指出,这一次中国肩负国际社会维护航运安全的重任,大胆亮剑亚丁湾,既显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实力,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❷ 我国为什么要到亚丁湾护航
原因一:维护国家利益。海盗行为不仅扰乱了航行安全,对中国国家发展利益实现造成了阻碍,这明显对国家利益造成侵害。
(2)如何看待中国海军远赴亚丁湾护航扩展阅读
亚丁湾重要事件:海盗出没
1991年来,索马里海盗力量不断壮大,人数已从100人以下发展到1100人至1200人。途经亚丁湾、 索马里海域的船舶频繁遭到海盗袭击或劫持。索马里海盗已成为一大国际公害,对国际航运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统计,2008年以来,索马里附近海域已经发生120多起海上抢劫行为,超过30艘船只遭劫,600多名船员遭绑架。
2008年9月25日,索马里海盗劫持了装载33辆主战坦克的乌克兰军火船。2008年11月15日,索马里海盗劫持了长330米的沙特阿拉伯巨型油轮天狼星号。2008年12月17日,中国货轮"振华4号"运输船在索马里沿海亚丁湾水域遭海盗袭击(振华4号货船抵御海盗事件)。最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登船海盗被逼退,30名中国船员成功脱险。索马里海盗仍然控制着10多艘船只和200多名人质。
2008年以来,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劫案大多发生在亚丁湾,那里是从印度洋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
海军护航
为保证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人员安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008年年6月通过第1816号决议, 授权外国军队经索马里政府同意后进入索马里领海打击海盗及海上武装抢劫活动,授权有效期为6个月。此后,安理会又先后通过了第1838号、第1846号和第1851号决议,呼吁关心海上活动安全的国家积极参与打击索马里海盗的行动。其中,联合国安理会2008年12月16日一致通过的第1851号决议决定,从即日起授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12个月内可以在索马里境内“采取一切必要的适当措施,制止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也呼吁各国进入其领海打击海盗。 截至2008年,已有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等派出舰只在亚丁湾加强巡逻。但是,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除采取海上护航行动、阻止海盗袭击外,国际社会还应帮助索马里尽快恢复秩序,促进索马里实现和平与稳定。
2009年1月12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为包括台湾商船“宇善”号在内的4艘船舶组织实施 护航。 这是海军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以来的第2次护航行动。被护航的商船是:“振华13”号、“振华14”号、“宇善”号和“SAGAHORIZON”号。其中,“振华13”号、“振华14”号来自上海,“宇善”号来自台湾,“SAGAHORIZON”号是在中国注册的菲律宾商船。这次护航行动由曼德海峡东口起航,全程553海里。亚丁湾海域当日天气晴好,接受护航的4艘商船单纵队一字排开,驶离会合点,“武汉”舰在一侧靠近中部位置伴随护航。两组特战队员分别登上位于船队队首和队尾的“振华13”号、“振华14”号实施随船护卫。进入海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后,“海口”舰将加入编队,实施机动护航。亚丁湾海域地处印度洋西角,是连接印度洋与红海的重要海上通道,与红海、苏伊士运河构成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
2009年4月13日6时(北京时间11时)许,“武汉”号导弹驱逐舰驶至“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平行位置,两舰分别打出“欢迎战友到来”和“你们辛苦了,向你们学习”的旗语。“武汉”舰鸣笛一长声,第2批护航编队的“深圳”舰和“黄山”舰鸣笛回应。3舰同时鸣笛1分钟。自1月6日抵达亚丁湾以来,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40批206艘商船的护航任务,并成功解救3艘外国商船,有效维护了海上运输线的安全,许多外国商船也主动要求加入。据统计,临时加入首批护航编队的外国商船共计29艘。
参考资料:网络-亚丁湾
❸ 护航亚丁号通过护航亚丁湾的意义 体现了什么
为国家利益护航,为世界和平护航。在首批护航的120多个日日夜夜里,伴随护卫、应召支援、慑止海盗、解救商船……官兵们一次次直面生死考验,一次次兵不血刃化解危机,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评价,为人民海军60年发展史增添了辉煌一页。
然而,护航之路前途漫漫,不可预测的风险更多。除了猖獗的海盗随时可能威胁舰艇安全之外,变幻莫测的大洋风浪,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气象,以及后勤装备保障等都是横亘在中国海军面前的巨大考验与挑战。事实上.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从亚龙湾到亚丁湾,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一条4000余海里的普通航线,是考验中国海军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一个试验场.更是检验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一个淬火池。
有一点让人坚信不疑: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中国海军前进的脚步。在这危机四伏的120多天中,首批护航官兵努力践行“勇闯大洋,连续作战,依法行动,为国争光”的护航精神,以一流的军事素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形象。首批800多名随舰出征的护航勇士成为中国海军在国际海域运用兵力、展示大国形象的开路先锋。
❹ 如何评价舰在亚丁湾值得一看吗
一部讲述亚丁湾护航舰队故事的“大红专”电视剧。作为主旋律影片,我实在不想过多苛责,毕竟这类剧,不是拍给“一般人”看的。作为一名媒体狗,我想说的是,能够将此涉军题材完整的拍下来,整个剧组及其支持的各方都功不可没。值得点赞。
3、军事题材片类型化表达,还有多少一发千钧的可能?
尽管《舰在亚丁湾》未能在戏剧性和欣赏性上有进一步突破,但是仍然可以将其列入“新主流”影视作品的范畴,所谓新主流,即“主流价值观”“主流商业类型”“主流市场与受众”的综合形态。随着我国防和军事实力的日益雄厚,爱国热潮也进一步浓郁,2019又适逢建国70周年,势必还会有更多的同类题材涌现,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想必已经有很多团队绞尽脑汁中,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赚个吆喝的出片目的,势必肯定无法打磨出好的文艺作品。
以上。
❺ 中国海军为什么要坚持数年之久的亚丁湾巡航护航
1、以前中国海军实力较弱,没办法护航。现在实力增强,护航是正常的事。
2、中国海军能够护航,是中国实力的体现。
3、自身利益的考虑,毕竟中国要从波斯湾运出所需要的石油资源。
❻ 如何看待中国海军军舰在亚丁湾护航问题
竟整这些没用的小脚老太太裹脚布又凑又长没用的东西,本来两句话说明白的事非要凑个字数来,难道是按字给稿酬的?我便不了那么多字,其实就几个原因,1保护自己商船;2装好人,提升点国际形象
至于测试武器,威慑别国,检验舰船的实战能力等是不能用几个做小破摩托艇的海盗试出来的,军舰在技术上的跟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也吓不住人家。
❼ 你了解亚丁湾护航是怎么回事吗
亚丁湾护航指的是中国解放军派出军舰进入亚丁湾保护中国船队的故事,我们知道,非洲的红海海域是国际航道,但是在索马里地区,由于地区军事混乱
中国海军为了能够开扩这个地方,让军舰走出近海,也派出了多批次的舰队进入亚丁湾进行护航,而中国在护航过程中更是完成了多批次的撤侨任务,而且成功的介入了印度洋。
❽ 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护航有哪些意义
在过去的3个多月中,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横跨大洋挺进陌生海域,连续为亚丁湾过往船只护航,不仅有效维护了国家战略利益,而且履行了维护和平的国际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