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汉字现状如何

中国汉字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2-09-06 16:39:49

㈠ 汉字现状的思考200字

认读之忧。
提笔忘字、张口忘音、临卷忘义,是当下很多人的通病。清华大学的校长送宋楚瑜的书画,不认识小篆,还读错了字。当然,术业有专攻,但事出惶惶清华,就不该了。故宫博物院又掀锦旗风波,“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一个“撼”字让国人出汗。引车卖浆者用错字尚有可原,一个大国的大机构,就无可原谅。这信号透出的信息,更叫人担心。
敬畏之忧。
对汉字缺乏敬畏是普遍现象,使用不规范,错字别字,繁简混用,凭空生造,自行简化,等等。电脑的出现,又流行一种“火星文”,更是一种颠覆。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孩子们很容易被这种独特神秘的网络字所吸引。好奇的天性,也让他们模仿网络字的频率远高于成年人。孩子们学会了胡乱拼凑的火星文,真的汉字倒很多不会写了。还有些名人专家也喜欢赶时髦用这些火星文,影响更深,危害更大。

㈡ 汉字的来源历史名人和现状

汉字的来源历史名人和现状
关于汉字的历史名人 山西龙采山西龙采发布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给汉字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比如说:刘鄂、史籀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 而随着纸张的出现,这些创造性的图案便开始往纸张上转移。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我们就能够看出,剪纸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 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

㈢ 汉字书法的现状30字

汉字书法的现状可以用两极分化予以概括。毛笔的时代早就终结了,在钢笔成为主流之后,为了更方便书写和携带,人们又发明了圆珠笔。截止目前,圆珠笔是主流的书写工具。毛笔正是在圆珠笔普及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艺术品。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科技已经深入各个行业,写字作为日常办公必须能力,改进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圆珠笔的没落,电子书写成为主流,输入法是代表。
长期这样下去,中国汉字会被我们逐渐逼出历史舞台。所以书协同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书法教育的重视。让小朋友学书法,而且是必修课。各地小学纷纷启动课程。第一个是潜移默化的学习了汉字,不仅能完成语文教学和增加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对汉字本身的认识;第二个是让书法发扬光大,让书写能力提高。不仅可以写字好看,还能增加一定程度的书法审美能力;第三可以培养一些书法人才,一批批小学生学习书法,一批批初中生学书法,一批批高考学生考书法,大学里书法专业会逐渐复兴。

㈣ 如何看待汉字前途问题

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很有前途。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简介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㈤ 中国最早的汉字现状

你好,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距今3600多年。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甲骨学。

㈥ 汉子的现状

汉字现在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很多老外以会说会写一点中国字而骄傲,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是其他任何外国字无法比的,汉字不仅可以象形,也可以表音,不仅...

㈦ 汉字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从文字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体趋势明显是简化着的。但是当汉字自然简化到最后的形体,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繁体字,是科学合理的。繁体字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汉字的人体本位精神,每一个有实在意义汉字都是由一定事物发展而来的,而这些汉字都体现了汉字的六书,也就是造字法和用字法。可以说繁体字是完美的,然而因为政治因素它却被胡乱简化改动,导致它变得不伦不类,再加上台湾已失去联合国地位,从今以后联合国只用简体汉字,这必将导致简化字肆虐,可以说传统中国汉字生存令人堪忧。而简化字还会继续简化下去,最终变得像韩语文字那么低级,实在可悲可叹

㈧ 生僻字的现状

“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如《生僻字》词语,中国的汉字乃是世界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贯穿中华上下近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经由岁月长河、历史沿革不断蜕变至今日。乃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髓的一部分,亦是牵动无数中华儿女心弦的根之所在。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而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与骄傲。此外,汉字不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国际交流文字,其间不仅仅在于汉字的发展程度,更是中华民族昔日强盛的一大象征。一、《生僻字》
《生僻字》发行于17年11月14日,此后凭借着朗朗上口、简单而不失优美的旋律,俘获了不计其数的人争相传唱,即便是那些并未完整听过这首歌的人,普遍在身边人感染之下也能够哼唱几句,因此18年12月7日《生僻字》获取酷我飙升榜第一名的佳绩。
此外《生僻字》一曲之中囊括着70多个生僻字,一度为人津津乐道为“中文十级测评”。
而之所以造就这一现象发生,是因《生僻字》作者陈柯宇的创作初衷与灵感,便是注意到了中国汉字之中存在着一部分生僻字,因为人们了解认知匮乏的缘故而频频出错,因此想要通过一首歌的方式来唤醒人们对于某些生僻字的注意,继而改变错误的认知。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这首歌的广为流传,部分人对于作者陈柯宇的良苦用心表示理解,认为此举很大程度弘扬了中国汉字的传统文化,引起了人们对于生僻字的改观。
但同样也不乏着一些声音认为《生僻字》一曲实为强行拼凑、狗屁不通,并不值得为之传唱,甚至于以此来认定整个中国社会审美的沦陷。那么何以至于《生僻字》被批狗屁不通?它的存在到底是宣扬传统文化还是真的一无是处?二、“狗屁不通”生僻字
“一首歌,一个故事。”歌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在于旋律,其次在于歌词。通常一首歌会根据旋律以及歌词等内容被赋予相关的情感与意境,此外歌词内容上往往承载着一段故事或认知。
因此从某种程度,一首歌的作用与一篇文章是相仿的,是情感与事物的载体。这是通俗认知下歌曲存在的价值,亦是歌曲的灵魂所在。而《生僻字》被痛批“狗屁不通”的首要原因便在此处。因为上述之中一首歌的本质与灵魂在《生僻字》一曲之中是不存在的。
从旋律上来看,任何旋律或喜或悲皆有存在的价值,而《生僻字》的旋律亦是如此。
“朗朗上口”乃是这首歌曲的一大特质,其欢快的情绪呼吁而出,但除此之外这首歌的本质上并无其它动人之处,也就是说过于简单并不能深层次诱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一如大多“洗脑神曲”一般只是因为“朗朗上口”方才造就了“人传人”。其次亦是最为主要的弊病之处便在于歌词内容。一首歌曲的歌词之所以能够与旋律并称为两大部分,是因为在旋律产生代入感的同时,歌词更加形象在人们眼前上演了一出故事,无论是别人的故事抑或着自己想象而来。
由此能够与旋律相辅相成产生“异曲同工”之妙。而往往一首歌的歌词单独拎出来亦可以称之为一段文章、一首诗。而《生僻字》的整体落在人们眼中,实质上是匮乏内容的。
整首歌囊括着大量的生僻字,但是这些字在歌曲之中并没有任何本质意思,一如文章之中强凑字数且与内容毫无瓜葛的名言。
而且从作者弘扬中国文化的用心来看,这些生僻字本身并不足以代表中国汉字,因为其选用的生僻字并没有发挥出中国汉字的特点以及意义,在歌曲之中牵强附会未免有些突兀尴尬。
从文字个体来看,汉字之美,在其形更在其意。往往对于那些一语双关的文字,我们不约而同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美妙之处。
至于《生僻字》当中的汉字是并不存在“汉字之意”的,汉字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必然有着极深的用意,且如其形与周边一切遥相呼应、字字相辅相成,而《生僻字》则是强行拼凑而出,无法体现汉字之美。

㈨ 汉字的现状是什么样50字

写作思路: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写出汉字现在的存在状态。

正文:

汉字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爆炸”、“信息时代”的今天,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本世纪自从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后,西方的拉丁拼音文字顺利地实现了二进制的计算机的输入。然而,包含着形、音、义等特征信息的汉字,字形结构复杂,数量庞大,如何实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一直成为海内外计算机学界的一个难题。起码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比较方便而又迅速地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法。

但是,解决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直接关系到计算机应用在中国的普及。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则对汉字信息处理的要求极为迫切,尤其在办公自动化、事务管理、数据处理等领域,几乎完全离不开汉字信息的处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问题解决程度的如何,将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由于汉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新的信息处理技术难以适应,显得步履蹒跚,因此受到了严厉的谴责,甚至被认为是振兴中华的绊脚石,似乎面临着被拼音文字取而代之的前景,连情有独钟、深深眷恋它的人们也一时无计可施。

阅读全文

与中国汉字现状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风影响力如何 浏览:633
越南蘸水怎么弄 浏览:960
中国电机上市公司有哪些 浏览:518
中国银行对公转错了多久能退 浏览:672
哪里可买意大利石楠木 浏览:24
伊朗货币有什么 浏览:140
想去越南玩需要办理什么证 浏览:518
在印尼买一瓶灌桶需要多少钱 浏览:269
伊朗阿巴斯什么航线 浏览:539
中国是学什么 浏览:265
富士康印度工厂生产什么时候 浏览:711
意大利为什么这么热 浏览:421
意大利壹佰文化传媒怎么样 浏览:337
中国有多少徐国美 浏览:110
伊朗的教为什么是第一大教 浏览:452
印度军队为什么要用头巾包头 浏览:70
印度出嫁和中国出嫁有什么不一样 浏览:803
印尼手机官网怎么找 浏览:535
30万越南币折合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318
印尼航空都提供什么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