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中国怎么想下载
没有txt的pdf版已发送
‘贰’ 求中国怎么想下载
是什么来的
‘叁’ 中国访问古巴,美国怎么想
爱怎么想怎么想,美国打中国的时候也不会考虑中国怎么想
‘肆’ 《中国怎么想
表示抗议,强烈谴责,能忍则忍,不过其实美国他也不敢怎么样
‘伍’ 1979年越南入侵中国,中国自卫反击 打到越南首都河内 为何最终撤出来 没有 要求 割地赔款
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要从多角度来考虑后果。LZ想下,如果直接入侵,那别的国家会对中国怎么想?现在越南对中国也很好,从来没有想要进攻的想法,这个动作不仅维护了形象,而且为以后国际关系的牢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陆’ 有没有浅显、有趣的中美关系方面的书
1、《中国怎么想》
作者:马克·莱纳德,36岁,英国人,曾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建立的智库——欧洲研究中心的主任,现任欧洲外交关系协会执行主任。
欧盟外长开会时被拍到在读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走访中国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与中国各地的知识分子交流,了解他们怎么看中国,他们怎么看世界。
老外写书风格与中国作者不同。个人认为这书评论性强,建议有能力的话直接读英文原版。
2、《百年中美关系》 熊志勇 着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版
讲的是1900-2005中美关系史,史实性强,基本没有趣味性,而且立场明确,是拿来当教材用的,但是丰富的史料很让人长知识。
只给楼主介绍我看过的,第二本通俗易懂,第一本会有中西方政治比较和政治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举例,个人觉得也不难懂,仅供参考。
‘柒’ 为什么中国老演被别人侵略的历史电视剧 这样日本人怎么想中国怎么想
我认为这样很好。。。打支持票。 1.播放纪晓岚那部是突出腐败 贪官。 2.播放战争是激起民族精神 奋斗精神 不要好的生活 忘却一些东西 市场战争也是战争 而国外寻找也是在侵略我们的市场 我们的经济 3.在提醒现在的政府。中国以现在的高泡沫房产经济提高了GDP 要发展要科技。但是中国掌握了多少核心科技这个谁都不知道。 但是从产品来看 就清楚 为什么中国产的 车要用别国的核心组件。不管是手机 车 还是高品钢 油。 等等 4 现在又多少东西是中国原产。 为什么现在的绝技 会那么多。 聪明的人其实都知道 糖衣太多了。 我们在发展 其实都是在和自己人在较劲 按网络来说 价格战。假冒战 等 是层出不穷 现在是否感觉 在 这个高速发展的中国中 我们拥有什么了、 房子? 地契不是自己的。一般人买的起吗?银行卡? 卡奴多的是 ! 就按养一个孩子就是出了10万买个名额?等 多的是 。 按以前掌政治的 要有正反面。就以纪晓岚来说 干隆要2个人 一个要贪官的钱 但是还是要有办实事的人。。但是现在清官的多吗?有多少?
记得采纳啊
‘捌’ 中国怎么想的作者简介
居住于英国的学者、前欧洲外交事务委员会(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执行主任马克·莱昂纳德(Mark Leonard)的新着《中国怎么想?》(What Does China Think?)英国版日前由Fourth Estate出版社出版,美国版也将于4月28日出版。本报道题图为美国版。今年3月号的《展望》(Prospect)杂志,以《中国的新知识分子》(China's New Intelligentsia)为题,刊出莱昂纳德的封面推介长文,介绍中国当代思想界。
莱昂纳德在文中首先回顾了他在2003年对北京的访问。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和黄平接待了他,王洛林告诉他,该院有“50个研究中心,覆盖260个学科,有4000名全职研究员”。而英国的全部智库不过数百人,全欧洲千把人,在美国也不过万人。中国一家机构就有4000人,而这样的智库,在北京一地还有十来家。即便这4000个研究员不是每个都那么合格,数字本身还是很说明问题的。
莱昂纳德说,他本想到中国打个转就走,原以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几个执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子,藏身于党的秘密研究室或者顶尖大学的校园,没想到他却发现了一群知识分子、智囊人物、活动家就国家的未来展开着激烈争论。他意识到,对中国的思想界的了解需要相当的功夫和时间。他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多次奔赴上海北京,与数十名知识分子见面谈话,这些人有的是党员,有的是党外人士。
他说,人们都知道中国经济的崛起,却不知道中国思想界的状况。对美国知识界了如指掌,却对当代中国学者的状况所知甚少。他举例说中国的新左经济学家针对新右提出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政治理论家讨论选举和法治的相对重要性,中国的新保守主义与自由国际主义争论大方向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也由于政治敏感性而更加突出。
他去北大见张维迎,在张的办公桌上看到了六盒昂贵Cohiba雪茄(人文与社会友情提示:cohiba雪茄,一盒25支从140美元到3、400美元不等,雪茄在欧美公开场合抽,是显摆财富和名望的标志商品,用英文讲:a conspicous declaration of wealth or social pretension),相当于中国农民一整年的收入的几倍。张维迎把这些雪茄盒子当成西方自由主义象征的碎片(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产品),希望这些盒子象征的力量能最终战胜和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右典型一员,张维迎跟他的朋友们想法差不多,就是希望现有公共部门全部打碎,政府萎缩成主要功能只是保护私有财产。新右在中国1980年代到90年代的改革中是核心力量,但30年以后,中国已经反对他们的观点意见。 社会调查显示,新右是中国最不受欢迎的一群。由于改革的代价、不合法改制、工资欠付等等引起了一些社会不安定现象,新右的市场万能观点也受到新左的挑战。在这场思想论战中,市场与国家、沿海与内陆、城镇与乡村、富人与穷人的对立都被提出讨论。
莱昂纳德也见了汪晖,他是公认的新左领导之一。所谓新左是一群观念比较松散的知识分子,他们日渐获得大众越来越强的支持,也通过他们的文章为政治讨论提出话题方向。莱昂纳德介绍道,汪晖年轻时也是市场的拥护者,但89年以后在陕西农村接触到农民的生活,思想发生转变,对不受限制的自由市场万能的观点产生了怀疑,意识到国家必须为了消除不公平做出努力。90年代汪晖访问美国,最终回国工作,现在在清华教书。汪晖约他在万圣的醒客咖啡店见面,他的样子穿着朴素,看上去像个典型的公众知识分子,但他并不闷在象牙塔中,他写过关于地方腐败的文章,帮助工人组织起来反对不合法的改制。新左之为新在于他们支持市场改革,之为左是因为他们关心社会不公正现象。 “中国困在迷失的社会主义和裙带关系的资本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同时受到两者最恶劣因素的困扰… 我主张国家进行市场改革,但是不能为了GDP的增长牺牲工人利益和环境。”
新左提出的问题是,已经积累起来的财富是应该继续在精英手中集聚,还是应该建立所有公民都能受益的发展模式。他们想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民主。汪晖认为,“作为一个人口巨大的国家,中国无法采纳德国或者北欧福利模式。因此我们才需要制度革新。王绍光探讨低廉医疗保险,崔之远探讨所有权改革,以使工人在雇佣单位获得一定权利,胡鞍钢探讨绿色发展。”
北京的力量权衡似乎微妙地向新左的观点倾斜。2005年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和谐社会”的蓝图,这是从1978年以来第一次没有把经济发展作为高于一切的国家目标。这个计划中提到将使退休金、失业补助、医疗保险和产假用资金每年增加20% ,在农村改善卫生和教育条件,并减少20%的能耗。第11个五年计划是新的中国模式的一个模版。对新右来说,它保持了继续试验的想法,采用渐进改革而不是休克疗法,对新左来说,它关怀了不公平现象和环境保护,探寻能够把合作和竞争连系起来的新体制。
2007年中国宣布将在赞比亚建立金属生产中心,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分别成为运输和经贸区。中国的投资力量在改变经济发展的结构,国际金融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发现他们的势力减弱了。安哥拉、卢旺达、乍得、尼日尔爾利亚、苏丹、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家都选择放弃IMF和世界银行而与中国合作。
很多中等或低收入国家都到中国取经,伊朗、埃及、安哥拉、赞比亚、卡萨克斯坦、俄国、印度、越南、巴西、委内瑞拉都派员到中国城市学习。中国知识分子比如张维迎和胡鞍钢等人常被邀请讲授经验。全世界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在模仿中国,据世界银行统计,在120个国家有3000多个学习中国模式的经济特区在建设。全球化的原意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胜利,但是中国经验显示,国家资本主义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好处。
关于政治改革,莱昂纳德介绍了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一些关于民主的观点,俞认为激进政治改革和经济的“休克疗法”一样会导致失败,他提倡从草根开始的渐进从下而上的民主改革,希望通过在党内首先促进民主来推动民主。他建议莱昂纳德去四川平昌看看那里的党员“公推直选”的情况,但莱昂纳德认为,贫穷的平昌能够实行的,不一定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推行,中国其他2860个县都没有采用平昌模式。
莱昂纳德与北大教授潘维见面时,潘维严厉批评他太把草根民主当回事。潘维认为四川的地方领导就是想出名,实验没有成功。
中国思想家们认为,所有发达民主目前都面临着危机。西方政治模式的中心仍是多党制,但也有新的补充措施。但中国新一代政治思想者认为应该在边缘使用选举,但在决策中以公开咨询、专家研讨、社会调查为主。社科院的房宁打了个比方,西方模式民主是一个固定菜单,食客可以选择不同的厨师的饭店,但是菜色是固定的;中国模式是厨师固定,但菜色可以通过商讨来改变。
莱昂纳德介绍了一下重庆的商议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试验,这个概念是斯坦福的政治学家James Fishkin提出的,建立在雅典民主理想模式上,随机选取一个人群,请他们来对市政提出意见。重庆政府很自豪的宣布,在商议民主之后,轻轨票价从14块降到2块。很多中国城市都在学习这个方式。更有意思的商议民主在泽国镇,镇长的去留就是用这种方式决定的。该镇的4000万公共资金也是这样决定了使用方法。这种事例只有一次,但Fishkin和何包钢都认为这个模式也许会成为政治改革的模版。
莱昂纳德提及或许中国的公开咨询方式可以成为一党制国家借鉴的模式。针对某些人权组织一味批评中国的独裁以及在非洲输出独裁模式,他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国的国际政治舞台的活动不应该被简单化的看作是对非洲独裁者的支持,中国在试图重新定义“力量”(power)在全球政治中的意义,推行“国家综合实力”的概念。中国的各个思想库都提出自己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实力的量化方式。在全球化经济中重新建立国家主权,使之不受全球经济力量、公司、甚至个人的影响,这个想法是中国世界观的一个突出特色。
海军少将杨毅是中国军事智库的头脑人物之一。他对力量的看法决不局限于对兵器的衡量。他认为美国通过假装在国际事务中具有某种“道德高度”,已经建立了对中国的“策略围攻”。每当中国试图在外交上做出努力,比如军事现代化或者与更多国家建交,美国就把这些努力描写成为威胁。 而世界其他地区很容易就模仿超级大国的想法。
美国政治学者Joseph Nye1990年提出的软权力概念在中国要比在华盛顿热门得多。2006年在北京召开了一个会议,推出了与“美国梦”相对的“中国梦”观念,中心是把中国与如下3个概念联系起来:经济发展、政治主权、国际法律。美国外交官在讨论政体变化的时候,中国人探讨对主权的尊重和文化多样性。美国外交政策通过准许和孤立来支持它的政治目标,但中国人提供没有附加条件的援助和贸易。美国把它的喜好强加给勉为其难的盟友,中国至少把看起来是在聆听其他国家的声音当成一种美德。
虽然所有中国思想者都希望加强国家力量,他们对国家的长期目标仍在争论。所谓“自由国际主义者”郑必坚喜欢谈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如何重新加入了世界,适应全球标准,为全球秩序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北京通过六国会谈希望能解决北朝鲜核武器问题,与欧盟美国俄国一起解决伊朗问题,2005年在蒙特利尔国际大会上对于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安抚姿态 ,派出4000名战士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当中国与西方意见不一的时候,姿态也更加委婉。西方干涉科索沃时,中国在“不干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伊拉克问题上中国弃权了。在达佛问题上,中国最终在2006年投票同意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虽然中国仍被批评与苏丹政府关系密切
但所谓“新保守派”或者说“新共产主义者”(neo-conns 即neo-conservatives 但莱昂纳德称其为neo-comms 即neo-communistis)的杨毅和阎学通公开提出要用现代思想来实现中国的古老梦想,阎和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研究古代思想,他最感兴趣的是古代中国学者对“王”和“霸”的区分。王制是中央集权,但是基于温和政府,没有强制和领土扩张。而霸是指霸权,最强大的国家压迫它的边缘。阎向莱昂纳德解释,王、霸同时存在:“在中原用王制,在“蛮夷之地”用霸术。这正像今天的美国,在西方用王制,在全球是个霸权,使用军事力量,采用双重标准。”阎学通认为,中国在日渐强大的同时应该有两个选择:“中国可以变成西方‘王制’的一部分,但这意味着必须改变政治制度,成为民主国家。另一个选择是中国建立自己的系统。”
“自由国际主义”和“新共产主义”矛盾是毛时代资产阶级外交政策和革命外交政策对立的一个现代变种。中国在今后的年代中,将会明显有资本主义特征。 中国已经决定加入国际经济和制度,它希望能够加强这些来限制美国并为中国发展建立和平的环境。但从长期来看,有些中国人希望按照中国模式来建立国际秩序。关键是避免冲突,但改变事实。
欧盟和北约的特点--合并而不是保护主权,或许会在新生的东亚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再次实现。通过这些机构,中国向邻国保证和平发展的意向,并建立排除美国的新社区。
中国在联合国中也成功地削弱了美国的势力。与俄国(喜欢公开反对美国和欧盟计划)不同,中国采取比较委婉的姿态。虽然中国反对伊拉克战争,但法德俄国在反对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2005年对安理会席位的争取,使得日本的申请失败。中国也让伊斯兰国家组织来主导对新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削弱。1995年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中得票50.6%, 但在2006年只有23.6%。在人权问题上,中国的支持率从43%上升到82%,美国责从57% 下降到了22%。
中国知识分子的论争讲继续在智库内部、杂志、大学,或者对那些更加敏感的问题来说,在互联网上继续。或许有一天,张维迎、汪晖、俞可平、潘维、阎学通、郑必坚的名字会像美国学者在前些年那样被我们熟知:就像那些80年代里根时代的经济学家或者911时代的新保守主义策略家们一样。
更加自由的政治论争、留学归国的学生、奥运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活动会使中国知识分子的讨论更加自由。现在中国正在尝试上千种想法--从商议民主到地域联合。从这个社会实验的大实验室,一种新的世界观正在出现,或许有一天它会形成一个明确的中国模式--1条世界其他国家可以追随的、另外的、非西方的道路。
《中华读书报》记者康慨认为,“在席卷世界的“中国热潮”中,西方近年来出版了大量的相关图书,但以介绍历史风土,分析宏观政策,论述具体事件和人物,或讲解生意经的居多,对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全面考察之作十分罕有。因此,马克·莱昂纳德的努力值得关注和认可。”
确实,莱昂纳德虽然不是中国研究的专家,也沿用了一些比如“独裁 dictatorship” 、“威权 authoritarian”之类的名词,但他不拘于时下流行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走马观花式的点评、惊叹或者威胁论,向世界学术界介绍中国思想状况和论争成果,对经济政治争论的叙述有一定的深度,一方面指出了中国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提出中国的探索可供其他国家借鉴。
‘玖’ 上次看过一个视频说美国如果跟中国打起来,会两个小时内结束战斗,让解放军失去战斗力,。。。看来jfj
美国比中国强不假 但2小时结束做梦了 美国打伊拉克打了多长时间 再说要打绝对要玩核弹的 美国不傻不会让别的国家坐收渔翁之利 中国怎么想我不知道别被其他国家利用就可以 解放军50年没打过仗 到了实战谁也不好说
‘拾’ 做3节烟囱,长4dm,宽3dm,高1m。求共需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中国怎么想:中国人对世界的88个看法
“中国怎么想:中国人对世界的88个看法”
中国强大,有更多钱,周游世界,这是排前三位的"中国欲望".三年前如此,今天仍是.
中国强大了,GDP坐三望二,金融危机之中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一个可贵的范例.中国欲望的风筝高高飘扬,但需要一根线拉住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中国人急功近利,讲成功学,亲朋疏离;中国人有了点钱,却失去了耐心.中国人自以为越来越西化,可骨子里却还是那个不改的中国人.中国在变,中国脸在变,中国形象漂移.
中国人是谁?中国人怎么看世界?随着中国崛起,这两个问题对世界很重要.
狭义中国人,指一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国籍的人(包括台湾).广义中国人,则不局限于地理和国籍概念,涉及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人、唐人、ABC或"香蕉人".在人种概念上,只要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包括汉族及其他各少数民族,均可称Chinese.
只是今天的中国人不同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人.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将宇宙分为金木水火土,人与宇宙,心物合一,不可分割.一部《黄帝内经》解密宇宙信息与身体密码,一部《易经》阐释天行健、君子自强的道理,山水是中国艺术之魂.他们是安土重迁乡土人,靠人情与礼维系,传统乡村没有一个警察但仍井然有序.他们在世界中看见和谐.
曾经的中国人,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们站在砸烂一切的废墟上却企图拯救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他们的思想一片红彤彤,大脑成为一个声音的跑马场.他们在世界中看见冲突与斗争.
今天的中国人,将世界切分为分子原子中子,将人生投入大都市的怀抱.国家发展等于个人成功,个人成功等于有更多钱,有更多钱等于可以周游世界.他们生活方式西化,身体成为西式欲望的跑马场.头脑却在西化与固守之间徘徊.他们在世界中看见诱惑与混乱.
一个民族不能失去自己的秉性,失去秉性就会失去民族活力.食洋不化,盲目嫁接西方流行快餐文化,离灭亡不远.一味固守传统文化家底,拒绝与国际潮流并轨,离灭亡不远.
中国人,大陆人、港澳台人、华人、唐人或"香蕉人",都是"龙的传人".那个发明包括指南针、算盘、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的中国人,那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文化中国从来就是,以后仍将是统一的、连根的、共享的.
文化不只是器物和书籍,其根本是一套价值观,一套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传统中国人的价值列表是:礼、仁、和;西方人的价值列表是:民主、自由、人权.一个开放的电脑系统,须同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杀毒功能才能升级,中国需要兼容其他文明优良的软件,又要抗拒外来病毒.中国迫切需要文化修复、回归与再造.
走向强大的外表背后,中国怎么想?mm中国曾经怎么想?中国今天怎么想?中国应该怎么想?我们在中国社会的语境里,打捞了88句话,它们代表着中国人对世界的真实看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mm有的陈规陋见仍顽固地存在于国人脑中,有的想法则印证了中国的进步.
“你怎么想?爱拼才会赢”
这首卡拉OK口水歌,映照新时代人们典型心态.
时代赋予我们太多机会,每个人都想赌一把,所谓"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拼搏成为理所当然的主旋律,不拼的人是可耻的.
《爱拼才会赢》这首卡拉OK口水歌,不经意间成为社会主旋律,映照新时代人们心态.
在传统社会里,要想获得上层社会地位异常困难,但值得欣慰的是,这类身份一旦获得,也就意味着不易失去.子承父业,阶层分化,权贵者的子孙一般还是权贵,底层民众也一般难以摆脱生就带来的社会身份.一个人能不能跻身上流,很大一块在于出身,而不在于一生中通过发挥才智获得成就.也就是说,关键是你是谁,而不是你做了些什么.
现代社会的主要欲望和激励因素使得这一情形完全颠倒过来了,世袭身份被废除,社会身份不再只取决于家庭出身,还有个人成就mm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成就.在这个发展迅速变化莫测的经济体系中,只要肯于能力,善于经营,巧抓机遇,定会有让人激动人心的个人飞跃.那些白手起家的企业主,那些勤奋学习的知本家,那些宦海沉浮的权力精英,那些天降大运的速成明星,都成为这个崇尚个人奋斗时代的鲜活教科书.
于是,你争我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和潜规则成为支配社会运行的主要规章.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眼里,人,或者说有能力的人,只要生而健全,智商稳定,就一定能适应社会,生存发展,就一定要拼搏努力,赢得成功.这个流行于19世纪中叶的生物理论,认为所有人在一开始都是一样的,但社会精英敢于拼搏,成功致富,是这个人类丛林里的老虎.如上观点,在今天同样受欢迎,特别是在"土壤肥沃"的中国.
爱拼是一种个人态度,更是这个上行社会的价值观.当中国拼到全球第三大经济实体时,少数人的爱拼精神更应激发多数人的奔富行为,更应兼顾社会公正与公平.如是,爱拼才会有共赢结果.
“不患寡而患不均”
创富m均富m贫困m再创富的循环,就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财富史.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结结实实地干成了一件事:消灭富人.那个要穷大家一块穷的时光居然在今天仍不乏怀念者.
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成为两千多年以来的社会心理倾向,仿佛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会分崩离析.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周朝礼制,让每个人得到其本分所应当得到的地位和利益.至于均贫富和大锅饭,那是后人衍生出来的某种奢望.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真正均贫富过,大锅里还有小锅小灶.
改革轮回是,从之初贫困的计划经济体制挣扎出来,彼时厌恶平均主义;今天又呼吁把公平放在效率前面,"不患寡而患不均"又被拿出来说事.
一个良好社会,每个人的财富肯定是有差别的,但其自由和权利能得到同样的尊重和同等的保障.中外都有社会理想,中国人的理想放在了获取财富的结果上(均富),西方人的理想放在机会和权利的平等上.这导致中国人无休止的折腾,西方循序渐进的财富积累.日本千年公司尚有十数家,中国百年老字号则纷纷濒危.
中国人在机会面前永远是"有枪(权)就是草头王",机会围着权力转.近年来改革活力趋少,中国社会结构趋向定型化,创富机会越来越少,阶层间的流动可能性越来越小.表现为创业越来越难,居住上贫富分区,阶层观念上彼此敌视,出现"第二代富人"和"第二代穷人"的社会地位世袭现象.
机会围着权力转,改革机制扭曲,好处与机会落不到无权者身上.出现精英循环与精英结盟,结果是侵占其他阶层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生存环境恶化,1994到2004年10年间,全国有770万家个体户消失;出现中产塌陷的M型社会倾向;相反,垄断行业占有了全民资源,垄断企业并无企业精神,它们只是权力的衍生品.机会高度垄断导致郎咸平所谓过冷与过热"二元经济"格局,导致中国股市与房市今天的症结.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原罪问题被提出来,企业家和富人只要有机会就会被拎出来"拷问".财富通过不平等机会攫取,多数人会不忿.
权力集中与财富集中,前者之恶甚于后者,因为权力更加扼杀他人的机会.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们从起跑线上就开始一场延续15-20年优胜劣汰的残酷比赛.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祖训,而是广告语.有人将它评为最讨厌的广告语,原因是"误导了国人对起跑线的盲目重视",制造童年恐慌.
类似的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珏也说过:"中国教育不能输在l起跑线r上."有媒体评论"这一振聋发聩的言词,犹如皇帝的新装一般道出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事实".如果没有后面"基础教育的水平关系到人才发展的后劲,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是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的基础工程",会让人以为这是媒体的嘲讽之言.
这句话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起成为中国父母的教育信条,农村人砸锅卖铁指望孩子飞出山沟,城里人节衣缩食好让孩子保持竞争力mm曾有文章《一个美国华人的决定:送孩子回中国读小学》,说是美国有学校把Integrity(诚信)、 Honesty(正直)、 Responsibility(负责任)、Respect(尊重)、 Compassion(有同情心)、 Self-Discipline(自律)贴在冰箱上,却不特别鼓励孩子学习,唯有中国的教育,"基础扎实,谁的小孩回中国读了一年书,到美国学习就拔尖了".为什么孩子在美国不愿意学习,在中国就愿意?或许幼儿园就开始流行的排名表可以作为答案.
中国自1994年提出"素质教育",60米烟囱新建工程,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孩子的童年苦难,不过将补习班变成了钢琴班,中国孩子的童年就在起跑线上,因为它们注定要参与一场优胜劣汰的残酷比赛."起跑线"不仅是中国人的教育观名片,背后更牵涉中国人成长进程的心理问题、教育公平的社会问题,以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宏大命题,被忽略的只有一个,就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快乐童年.
中国的孩子从起跑线出发,一跑往往就要跑15到20年,中间要过高考独木桥,亦要面临毕业后的就业压力mm中国因此出现新名词"过学死".曾有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学生程小龙在北京四所高校发放了200张问卷,专门调查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在所收回的问卷中,有近1/3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过自杀念头.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改革开放初曾流行过"不吸烟,不喝酒,不好色"的极品男子,新世纪初盛行的却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主义者.
"三不主义"的始创者是台湾人施明德,他也依此履行.所以数十年来,他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知己不求红粉无数,天亮以后亦是朋友.
这种感情态度最初只流行于男性圈,继之被部分思想前卫女性接受.每个成功的"三不男人"背后,一定有一群坚决的"三不女人".
三不主义者大多年轻,长相与经济条件都不错,因此艳遇机会相当多,依照当事人的秉性还可延伸为不承诺、不犯法、不放过、不留恋、不回忆、不要脸等等.
不主动原因有二,一是太忙,拒绝都拒绝不过来.二是手段,两性关系中越主动的人越被动,不动声色的人才能闷声发大财.不拒绝只限于对心仪的对象来者不拒,而且宁可错过,也不放过;不负责则分事前事后,事前者昭告天下,让女人知难而退,事后则是在女人意欲登堂入室时逃之夭夭.其中"不负责",是"三不主义"精髓中的精髓,它不会因骗取感情而轻易许诺,从而将对方的美好希望变成巨大失望,本质上是一种最大的负责态度.
"三不主义者"是情场上灰色地带的暧昧人物,你很难以传统道德标准去衡量.他们肯定不算有情有义的君子,但也绝对不是性滥交和陈世美.
"三不主义者"的特征可能有:他大多独身而独居,去夜店的时候比去公司更多;他的行踪很神秘,每次和你相处时间总不超过72小时;他很少主动约你,更不曾送你玫瑰花;他常常说喜欢你,却从来不说爱你;除了在床上的亲密时刻,大多数时间你们相处得像个普通朋友;他既不介意你的过去,也从没想过与你的未来;他对你的家庭与朋友圈子不感兴趣,同样地,他也对自己的圈子守口如瓶;你心里可能视他为知己、男友或灵魂伴侣,他心里却不过视你为可419或4N9的性伙伴而已.
遇上"三不男人","三不女人"也有自己的原则:不理睬,不接受,不上钩hh两性关系由两性间的游戏滑到另一个极端:这么剑拔弩张,谁也没有好处.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爱情应以质量而非长度来衡量,爱情并不特指终一的爱情和终一的肉体关系.
这句最具现代气质的格言最初是句广告语,是已故香港广告才子朱家鼎上世纪80年代为铁达时手表所撰.此言一出,迅速风靡万千都会男女.
在此之前,中国人向往的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叫我思念到如今",但"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则响亮地宣告了一个爱情新世代的到来,他们礼貌地向传统爱情观话别:爱情应以质量而非长度来衡量,爱情并不特指终一的爱情和终一的肉体关系.
传统中国人的爱情观可用"轻、苦、灵、贞"四字形容,他们相当轻视爱情,"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将女人理所当然地视为器皿与工具,即使有爱情,也总会退居大义与亲情之后.血浓于水的关系至死不弃,厌弃了的情人则弃若敝履.一段爱情最好的归宿不是长相厮守,而是沉淀为亲情.
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还充满了苦涩,相思是爱的主旋律,求而不得是爱情的至高境界,唐明皇与杨玉环在太平盛世时的爱情只是稀松平常,只有当阴阳阻隔人鬼殊途时,那时的感情最苦涩,也最珍贵.
在中国人的理想爱情观中,性与爱是可以完全分离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更加受到推崇,肉体的痛苦则是微不足道的.
中国人歌颂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义夫与寒窑苦守十八年盼郎归式的烈女.男人可以喜新厌旧,但绝对不应该始乱终弃.女人可以嫌贫爱富,但绝对要保持忠贞.
但时代不一样了,男女都平等了,传统道德已不能完全控制社会了,谁还能保持这样苦涩、忠贞而长久的爱情?当爱的承诺比不上嘴唇的触碰和肉体的交合,当柏拉图屡屡以失败告终,传统爱情已死.是时候修改对于爱情的定义了.
爱可以脱离婚姻,虽然道德的婚姻总要以爱情为前提,但和婚姻无关的爱情亦非不道德.
性开始成为爱的重要部分,没有性的爱与没有爱的性都不值得歌颂,但也不应该贬斥.
道德不再是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爱情不是契约,甚至婚姻都不是.
我们时代的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
“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畜生用”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
老板是做梦的,员工是做事的.做事的人做到极限,女人变性成男人,男人亦变性成畜生.这是打工界的不幸,却是老板界的大幸.好听一点叫敬业、叫事业心、叫激流勇进,不好听一点叫拿人当驴使唤、蘸着脑浆殚精竭虑献青春.
上行社会机会多,人人都在搏:扬名、出位、出人头地.不仅是80后要在职场奋斗,70后60后,前面还有两代"老人"奋斗不止其乐无穷.
于是乎能者多劳,优质高效,一个人拿两个人的薪水干三个人的事管四五个人,这在中国企业界是常态.你不干?多少人盯着呢,想干还没有机会,话语权永远在老板那一边.不正当竞争?维护劳工权利?不这样干,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
不断增高的是亚洲、日新月异的是中国,睡不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置身于中国,一个巨大的Shopping Mall,活下来的,都是身经百战抗压力抗忧郁症抗过劳的高手.此前,则是日本.
有一句战略口号叫:用空间换时间.在这样一个时间不断裂变、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一个人恨不得三头六臂事事争先,否则就被遗忘就被抛弃就被淘汰.想不变成永动机一样的动物也难.
上一个时代,人人奉献为的是搞革命,这一个时代,人人奉献为的是搞经济.这一个时代看上一个时代可笑、不值,上一个时代看这一个时代不懂、可悲.崔健歌唱得好: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现象还未厘清,结论早已过时.
经济管理类的书籍永远热卖,机场书店永远在播企业管理的传经送宝,看的人永远如痴如醉.传媒界亦如是,最害怕天亮一睁眼,头条新闻漏报;最害怕重大事件不在现场;最害怕历史节点未被总结呈词;最害怕影响世界的事情被处理轻了于是把每一个事情都扩大化处理.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香,干得比驴多",这种上班族的调侃,成为某种软性抗议.解闷的开心网之所以风靡一时,是因为其解压功能.毕竟,开心也是一种生产力.
“不当农民”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读书为什么?为了不当农民.
农民在社会的最底层.7.2亿中国人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士农工商",这样的排序已成往事.
农民真苦mm相比其他职业,农民的劳动量最大、不一定脸朝黄土背朝天,但投入产出比最低;农村真穷mm国家的巨量基建项目和设施都落在城市,农村只是被扩张与蚕食的对象,最大的价值是土地价值;农业真危险mm没机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就连和农业相关的兴修水利之类基础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也踪迹全无,仿佛中国从来就不是农业大国.
谁也不愿当农民,就连农民工也不愿当农民.在农村的中学,班主任对面临高考的考生说:"想穿皮鞋还是穿草鞋,就在此一举了."以前的农村流传着一句话: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读书为什么?为了不当农民.养猪的丁磊不会被视为农民,他是中国百富榜上的人;而那些"农业户口者"即使在城市打工,从事着365行的工作,依然会被视为农民.农民还成了形容词,形容1:指的是某人局限于一个状态不够进取;形容2:特指对事物看不透;形容3:冒傻气;形容4:不时尚.
今天,每1000名中国人中有456人生活在城镇.今天,6.06亿中国人生活在655个城市和20000个建制镇,基本上是农民的后代,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儿.他们都成功地不当农民了.他们成功地脱离了农民、农村和农业,尽管他们吃的依然是大米、猪肉和蔬菜.
在乡镇企业和城里讨生活的2.26亿农民工也不想自己的儿女再当农民,甚至不想他们回农村读书.外来工子弟学校、打工学校多起来了,虽不生于城市,但要活于城市,最后扎根城市,再也不回到农村那个广阔的天地里讨生活.
国家提倡城市化,城市追求国际大都会化,中心城区追求CBD化,市民生活追求现代化和西化,这些都是农民、农村和农业所不能提供的.城市化不可逆转,农村越变越小;农二代扎根城市,农民越来越少.
世界范围内,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中国的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比赛第一,友谊第二”
全社会都渴求成功的病态压力之下,再要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恐怕是奢谈.
资源紧张的时代,生存就是攫取资源.毫无疑问,这正是"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根源.
突飞猛进的大时代让整个社会充满了不稳定感,发展机遇突然涌现、行为规则尚未明晰,一夜成名、一夕暴富的神话屡屡出现,人脉、家庭、财富、学历、能力、智商、情商、心态、健康等等方面不确定因素都会让人觉得任何一个时间点都可能成为节点、拐点、起点和终点.人人奋力上进,虽然都还不太明白为了什么和怎样上进.找工作很难,可加班也辛苦;办公室政治激烈,可学业竞争同样激烈;事业难以成就,可感情同样贫瘠;有压力累,没压力怕.整个时代都患有竞争焦虑症,人人都唯恐被时代所抛弃.在这样的病态压力之下,再要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恐怕是奢谈.
毕业等于失业,考研等于死缓的失业.每个人都渴望充电,增强竞争力,各式培训班从外语到营销、从心灵培育到思维解放,五花八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的教育都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更是要从胎教抓起.这个时代不仅慢不下来,而且还要把起点提前,从空间和时间上都要压服对手.
我们所创造的生活方式就和我们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一样,不能慢只能快,而且要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比赛规则里,人人都拼命地表现,期望获得成功,最先闯过终点线是唯一的目标.
“常回家看看”
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伦理,也是最有效的社会细胞.
"常回家看看"一度是老外必学的一句中国话.它由戚建波作曲、车行作词,最后经陈红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自1999年问世,至今已十载.它的流行,击中中国人一心向前奔生活的软肋:父母.凭藉家长里短的碎嘴与真情流露而俘获人心.每到年关,返乡大潮中并不都是农民工.社会学家预测,这一现象要维持到这一代人在城市终老之后.
常回家看看之所以流行,正是因为不能常回家看看,没有时间,只好用歌言志,表达美好情愫.虽然煽情,但亦很温情.此后,多少反映家庭生活的电视剧借鉴了这样的手法.
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伦理,也是最有效的社会细胞.美国总统羡慕中国:家庭承担了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义务.中国人的传统幸福观是:子孙绕膝、四世同堂、合家团圆、家和万事兴.现在老一辈还认为:人一辈子图什么,挣钱做什么,养育后代,才有盼头.
不婚群体的流行,使常回家看看有了变奏曲.不是领着孩子回家看看,而是租个男友回家看看.不是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而是父母常常"逼婚".大龄剩女直奔"圣女".
常回家看看,要的是回家那种氛围,熟悉的景况、寒暄、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做做家务、吃顿好饭、说说亲戚家的事.中国人的生活气场就此弥漫开来.
但新新人类不这样看.不愿意亲人和亲戚扎堆攀比、找关系、交公务员朋友、把在外地大城市工作当受苦、图安逸.所以,"常回家看看"对他们而言是一首过气歌曲.他们要自由自在、小天地、个人体验、网上购物交友、宅在出租屋或商品房里.一辈人对下一辈人的苦心无可挽回地面临着心理落差.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若不出事,中国人心存"侥幸";若出事,中国人相信"报应".
因果轮回因果报应,是佛界的事,普通中国人却多有共鸣.当香港电影《无间道》里曾志伟演的琛哥说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时,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有一大堆同义兄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过得了初一,过不到十五.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自作孽,不可活.
离开校门、离开家门、离开铁饭碗、离开大树,就算出来混了.混什么?凡人眼里不过是功名利禄.30年来,国势日隆,八仙过海,混法不同,潜规则亦出,财富不都在阳光下.有的商人怕消费者投诉,有的企业家怕警察敲门,有的官员怕纪委双规.中国首富黄光裕曾对传媒说"我们最终是英雄,还是变成烈士,现在结果还未见分晓."现在快见分晓了.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3个行长贪污挪用4.83亿美元公款后逃到美国,归案时感叹: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就普通人来说,年轻时拼命赚钱,渐老时拿钱买命,此为身体健康之还;炒股赚了一把,又被套牢以致割肉,此为理财之还;参与非法集资,先获高额利息接着血本无归,此为发财梦之还;高收入不纳税,被检举遭重罚,此为贪婪之还;飙车招摇过市,又因撞人被捕,此为风光之还;走后门找关系,又被人走后门顶掉,此为歪门邪道之还.
《红楼梦》里有一首词,写尽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的真义: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霄红纱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祆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才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若不出事,中国人心存"侥幸";若出事,中国人相信"报应".再想"平平淡淡才是真"、"小心行得万年船",是不是太晚了?"信我,给我一次机会,我要做一个好人.""你去对法官讲,看他会不会给你机会."(《无间道》台词).
“300期调查:我们时代的怕与爱”
选择怕与爱的生活,在刘小枫那代人的语境里,意味着选择理想主义、选择受苦和牺牲、选择"用血和泪浸泡出来的文化".而在当下,能够调慢节奏、不以功利心而是纯然的热爱和敬畏继续生活就是令人敬佩的选择.
文/孙琳琳
1999年,《新周刊》曾做过《20世纪爱与恨》专题.2004年,《新周刊》再次进行《我们时代的100怕》调查.2009年,《新周刊》300期关注21世纪的怕与爱,通过手机短信、论坛等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00人的"怕与爱".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怕与爱.不同人的怕与爱同年龄、经历、精神有关,也是所处时代文化的反映.消费主义造就购物狂,数字化让人对虚拟关系耿耿于怀,而概念则控制着人的价值取向.
“我们时代的怕与爱,究竟是什么?”
有些爱,最多算是喜欢
在讨论怕与爱之前,我们先要弄清自己究竟生活在怎样的时代.是消费时代?是数字化时代?还是概念化生存时代?或者,仅仅是一个充满生存压力和时间紧迫感的时代,一个只有生活情感碎片而缺少赤子之心的时代.
怕孤独、怕好高骛远、怕行差踏错,这个人会爱什么呢?爱朋友?爱脚踏实地?爱小心驶得万年船?但他只爱网购、幻想及三分钟热度.在我们的调查中,怕与爱,展现的首先是美好愿望与惰性的冲突.
爱交友的怕交友不慎、爱孩子的怕带孩子辛苦、爱安静的怕寂寞,怕肥但爱美食(尤其是女人)、怕失业但又不爱工作、怕寒冷但其实从没见过雪.我们调查所见的怕与爱,多是世俗层面上的畏惧心与得失心,是面对我们本该安之若素的日常生活时表现出的怯懦和欲念.
如果对照刘小枫20年前在《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中所说的,"对某一具体对象和处境的畏惧心理"其实并不是他所理解的怕,而这些爱,也最多算是喜欢.我们时代的细节太多,繁复的生活几乎淹没了真爱和真理想,那些与"羞涩和虔敬"相关的怕,在这个世界的构成中势单力薄.
“怕不是恐惧、厌恶和逃避,怕是心怀"虔诚"”
5年前,《新周刊》将"什么都不怕"列为100怕的最后一怕.这种人过去不多见,这个时代尤其稀少."天不怕、地不怕"形容的曾是胆大生猛者,而现在,"天不怕、地不怕"后面总跟着"就怕领导有文化"一类的俏皮话.明代名臣于谦写下"粉身碎骨都不怕",表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