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姓氏熊有哪些出名的

中国姓氏熊有哪些出名的

发布时间:2022-09-07 18:39:08

1. 历史上姓熊的名人有哪些

熊黛林和出自黄帝有熊氏之后,以地名为氏。相传黄帝生在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县),又称有熊氏。后代有以地名为姓的,称熊氏。2、出自芈姓. 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的子孙在商末有个叫鬻熊的,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其子事文王,早卒。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时,封熊绎于荆楚,建都于丹阳(今湖...

2. 熊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历史人物
熊侣,谥号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熊安生--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省阜城东)人。通五经,精"三礼",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宫露门学博士。不久即去世。他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皆劓。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熊朋来--元朝文学家、音乐家,豫章(今南昌)人,宋咸淳时进士。入元后,官至福清州(今福建福清)判官。能文,又通音律,尤善鼓瑟,着有《五经说》、《瑟谱》。
熊廷弼--明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昌)人,字飞百,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任辽东经略。他召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在职年余,后金军不敢来攻。明熹宗即位,魏忠贤专权,他被排挤去职。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沈阳失守,再任经略,与巡抚王化贞不和。次年王兵败溃退,他同退入关,后为魏忠贤冤杀。
熊大木--福建省建阳人,明代通俗小说的编着者与刊行者。编有《全汉志传》、《唐书志传》、《宋传续集》、《杨家将演义》等通俗小说,其咏史诗别具一格,颇有新意。
熊赐履--湖北省孝感人,清时大臣、政治家、一代学者。累官至吏部尚书,治程、朱理学,认为可以用理学指导政治,强化思想领域的统治。有《经义斋集》等。
熊伯龙--清初无神论者,字次侯,号塞斋,别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省)人。历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熟悉西方天文算学,通佛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曾编着《无何集》将王充《论衡》中驳斥谶纬神学的言论分类编排,从儒学立场对传统宗教迷信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天不故意造作","灾异非天谴告",人的生死是自然之道,人死不能为鬼神。现代人物
中华民国
熊成基--民主革命烈士,江苏省甘泉(今江都)人。1904年入安徽练军武备学堂学习,加入岳王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07年徐锡麟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1910年初,在哈尔滨谋刺清海军大臣载洵,被捕后就义。
熊秉坤--湖北省江夏人,早期民主革命者,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曾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委员,兼任武昌市市长等职,解放后任政协委员。
熊希龄--湖南凤凰人,光绪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时因反对与日议和,被革职,戊戌政变时被禁锢。辛亥革命后,拥护袁世凯。后任唐绍仪内阁财政总长、内阁国务总理、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等职。
熊得山--湖北省江陵人,中国同盟会会员,爱国主义者、报人。着有《中国革命的出路》、《中国社会研究》等。
熊十力--湖北省黄冈人,近代着名学者。早在武昌起义,任都督府参谋。后到北京大学任教,着有《新唯识论》、《十力论学语要》、《原儒》等。
熊雄(1892-1927.5),江西省宜丰县人。中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熊克武--四川省井研人,近代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后曾任四川督军、川军总司令等职,建国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70年病逝于北京。
熊秉谦--湖北崇阳人,民国二十六年后任汉口市参议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军统驻武汉站站长,负责搜集华中地区日军军事情报。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人民服务总队第八大队大队长

3. 姓熊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熊的历史名人有熊绎、熊通、熊安生、熊朋来、熊廷弼。
1、熊绎
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周成王时,熊绎受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之后,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位。熊绎在位时期,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并与齐、鲁等国国君辅佐周康王。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
2、熊通
熊氏,名通,楚若敖之孙,楚霄敖次子,楚厉王(楚蚡冒)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共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一。
3、熊安生
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人,通五经,精《三礼》,是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官露门学博士,不久,致仕卒。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4、熊朋来
字与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宋咸淳甲戌(1274)年进士。宋亡后,隐居乡里,传授儒学。曾任福建、庐陵(江西吉水县东北)两郡教授,为当时着名的经学家和音乐家。
5、熊廷弼
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4. 熊姓历史名人

熊姓历史名人有熊绎、熊通、熊安生、熊朋来、熊廷弼等。
1、熊绎: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周成王时,熊绎受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之后,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位。
2、熊通:芈姓,熊氏,名通,楚若敖之孙,楚霄敖次子,楚厉王(楚蚡冒)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共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一。
3、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人,通五经,精《三礼》,是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官露门学博士,不久,致仕卒。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4、熊朋来:字与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宋咸淳甲戌(1274)年进士。宋亡后,隐居乡里,传授儒学。曾任福建、庐陵(江西吉水县东北)两郡教授,“所至,考古篆籀文字,调律吕,协歌诗,以兴雅乐,制器定辞,必则古式”(《元史·儒学传》)。又常鼓瑟而歌以自乐,为当时着名的经学家和音乐家。
5、熊廷弼:明代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湖北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楚党。熊廷弼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为明末“辽东三杰”之一。

5. 历史上姓熊的名将有哪些

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为楚国国姓,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熊姓人才,这里简单列举一些。
▎楚庄王(?—前591年)
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王,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关于楚庄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一鸣惊人”了,他即位之后,不问政事,诸大夫心急如焚。
大夫伍举进见庄王时有意给庄王出了一个谜语,问他:楚国有只大鸟,三年不鸣不翔,到底这是什么鸟?庄王回答:此鸟非同一般,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其实庄王在即位后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所以有了后来庄王的“问鼎中原”,“楚晋争霸”。
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一定的作用。
▎熊廷弼(1569-1625)
熊廷弼,字飞白,号芝冈,湖北武汉人,明万历年进士,因其才能被擢为监察御史,曾经三次主持辽事,每次都是临危受命。
他身高七尺,胆识超人,通晓用兵之道,善射箭。然个性刚正,脾气火爆,不甘为人之下,不通人情。
熊廷弼任辽东巡抚期间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重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
他还亲巡沈阳、抚顺,审时度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朝鲜牵制后金,卓有成效,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
熊廷弼镇守辽东,居功至伟,但后来广宁兵败,致使辽东尽失。
兵败问罪,朝廷震怒,下令处置败军之将,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有“盖世之材”的熊廷弼被处死。
其终被问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党争之害是一个原因,还有一点是他的不谙为官之道。
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熊廷弼案才得以昭雪。
后人曾感叹:“廷弼不死于封疆,而死于时局;不死于法吏,而死于奸珰。”读之思之甚痛。
▎熊庆来(1893—1969)
熊庆来,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他从小聪明好学,再加上非凡的记忆力与天才的语言接受能力,常令教育过他的中外教师赞叹不已。
191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云南教育司主持的留学比利时公费生,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得转赴法国,在格诺大学、巴黎大学等大学功读数学,获理科硕士学位。
熊庆来是中国数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是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研究数学,二是教书育人。
在数学方面,他的函数论研究成果被誉为“熊氏无穷极”(即“熊氏定理”),并载入世界数学史册;
在育人方面,他培养了华罗庚、严济慈、赵忠尧、陈省身、许宝禄等一大批优秀数学家,使中国数学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1949年以后他客居海外,周恩来总理把他请回祖国。令人唏嘘的是,熊庆来在文革中惨遭迫害,撒手人寰。
更让人愤慨的是,他去世之后,人们都不能对他表示哀悼,为此华罗庚写下“恶莫恶于除根计,痛莫痛于不敢啼”的诗句。

6. 姓熊的名人都有哪些啊

前面那么多人都说了姓熊的,但是我发现了落了一个最让我佩服的名人,呵呵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1937年,卒于1985年9月21日(由肝硬化引起食道静脉瘤破裂)。原籍江西,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古龙为人豪爽洒脱,嗜酒如命,爱交朋友,乃性情中人。他被称为武侠小说“四大天王”中的怪才,他的小说情节奇、险、怪、变。他把自己创作的小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初入江湖):没有突破传统武侠小说束缚,有《苍穹神剑》、《孤星传》等;中期(探索创新):逐渐探索自己的风格,有《武林外史》、《铁血大旗》等;后期(终成宗师):形成独特的文风,有《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欢乐英雄》等。

7. 姓熊的名人有哪些

熊侣,谥号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熊孺登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约唐宪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熊远晋朝大臣,字孝文,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曾当过宁远护军、主簿、散骑常侍、御史中丞、侍中、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市)内史等官职,后拜太常卿,加散骑常侍。着有《熊远集》12卷。他为官清正,屡进忠言,是晋元帝司马睿十分倚重的大臣。
熊安生——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省阜城东)人。通五经,精“三礼”,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宫露门学博士。不久即去世。他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皆劓。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熊梦祥字自得,号松云道人。江西富州(今江西丰城市)横冈里人。元末以茂才异等荐为白鹿洞书院山长,曾任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
熊朋来——元朝文学家、音乐家,豫章(今南昌)人,宋咸淳时进士。入元后,官至福清州(今福建福清)判官。能文,又通音律,尤善鼓瑟,着有《五经说》、《瑟谱》。
熊文灿——永宁卫(今四川省叙永)人,明代大臣,累官至兵部尚书。

8. 现代有哪些名人姓熊

熊向晖(1919年4月-2005年9月),原名熊汇荃,男,1919年4月出生在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

9. 中国历史上姓熊的名人

熊姓的历史名人有熊绎、熊通、熊安生、熊朋来、熊廷弼。

1、熊绎(生卒年不详),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周成王时,熊绎受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之后,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位。
熊绎在位时期,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并与齐、鲁等国国君辅佐周康王。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
2、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 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芈姓,熊氏,名通,楚若敖之孙,楚霄敖次子,楚厉王(楚蚡冒)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共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一。
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楚武王杀其兄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楚武王继位后,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给楚国留下清朗而安宁的江汉平原和一套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楚国由此强盛。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其子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
3、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人,通五经,精《三礼》,是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官露门学博士,不久,致仕卒。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4、熊朋来,字与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宋咸淳甲戌(1274)年进士。宋亡后,隐居乡里,传授儒学。曾任福建、庐陵(江西吉水县东北)两郡教授,“所至,考古篆籀文字,调律吕,协歌诗,以兴雅乐,制器定辞,必则古式”(《元史·儒学传》)。又常鼓瑟而歌以自乐,为当时着名的经学家和音乐家。

5、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

崇祯二年(1629年),熊廷弼得以归葬故里,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10.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熊的名人有哪些

熊姓的历史名人有熊绎、熊通、熊安生、熊朋来、熊廷弼。
1、熊绎(生卒年不详),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周成王时,熊绎受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之后,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位。
熊绎在位时期,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并与齐、鲁等国国君辅佐周康王。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
2、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 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芈姓,熊氏,名通,楚若敖之孙,楚霄敖次子,楚厉王(楚蚡冒)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共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一。
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楚武王杀其兄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楚武王继位后,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给楚国留下清朗而安宁的江汉平原和一套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楚国由此强盛。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其子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

阅读全文

与中国姓氏熊有哪些出名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一百万盾能买什么 浏览:515
印度人眼罩怎么样 浏览:994
印度致命真菌得五省八市都是哪里 浏览:448
印度德尔塔毒株是新冠多少倍 浏览:603
为什么这次中国会插手伊朗 浏览:206
意大利有哪些产区 浏览:273
印尼首富捐了多少 浏览:456
中国芯怎么了 浏览:884
英国在亚洲什么地方 浏览:899
为什么英国和德国信新教 浏览:248
为什么老打击伊朗 浏览:396
硅谷在印度投资多少钱 浏览:677
意大利在哪里买珊瑚 浏览:112
印度种族相差多少 浏览:306
2021意大利杯冠军是哪个队 浏览:552
中国哪个城市雅阁最多 浏览:572
起源于中国的狗狗有哪些 浏览:146
生蚝海鲜意大利面怎么做 浏览:883
印度的鸡肉怎么去皮 浏览:498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