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天眼什么

中国天眼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08 00:16:16

①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什么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它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探索宇宙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有了它,可以推动对宇宙深空的了解与探测,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中国天眼”是当今射电天文学的“重器”,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呢:

平行电磁波遇到抛物面反射后会汇聚到焦点的位置。

对射电望远镜来说,把反射面做成抛物面的形状,然后在焦点位置放置一台接收机,就可以汇集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进行天文观测。

抛物面的面积越大,汇集的信号就越多,也就越能探测到更暗弱、更遥远的天体。

② 中国天眼的简称是什么

中国天眼的简称是FAST。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

FAST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成功地建设了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科技创新

1、创建了超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新系统,即主动反射面、馈源支撑等系统,实现了500m口径反射面主动变位和馈源舱高精度定位,是射电望远镜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

2、提出了适应山区复杂地形的圈梁支承形式,发明了索网形态分析的目标位形初应变补偿法,研究了主动变位的索网疲劳性能,实现了FAST大尺度、超高精度及主动变位等创新性结构设计。

3、研制了500MPa超高应力幅及毫米级精度的结构钢索,发明了多种大跨度、高精度施工工法,突破了现场极其苛刻的复杂场地限制,实现了建设完成跨度极大、精度极高的望远镜主体结构,是建筑工程史上一大创举。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土木工程学会-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

③ 中国天眼简称叫什么

中国天眼英文名叫:Five-hundred-,简称FAST。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稳定而独特的地形条件建设一个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
它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④ 中国的“天眼”是干什么的有什么重大发现吗

对于宇宙的探索来说,所有国家都是一直进行着的,而也有很大的突破发现,而宇宙拉来说依旧是存在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而中国也有很代表的作品科技,比如说“中国天眼”,就是国际顶尖级别探索宇宙的仪器,而人们会疑惑中国的“天眼”是干什么的?有什么重大发现吗?就是可以理解为探索宇宙的秘密信号等,而如今有了不少突破,比如几年前的外星信号的拦截。

而中国天眼就是探索宇宙文明的科技,可以探索很远的范围,这就是天眼的作用,而天眼巨大的突破也是有的,比如前几年成功拦截到了一个外星信号,甚至当时着名的科学家霍金就支持了看法,但是发表出希望停止中国天眼的说法,但是不管如何,中国天眼都是有巨大的作用的对于探索宇宙而言。

⑤ 中国天眼的简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着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截至2019年8月28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5)中国天眼什么扩展阅读:

意义价值:

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精密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其设计综合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

它将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也将在日地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设将推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它的建设与运行将促进西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FAST的天线口径为500米,将是国际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提高约10倍。如果天体在宇宙空间均匀分布,FAST可观测目标的数目将增加约30倍。

与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高2.25倍,而且Arecibo 20°天顶角的工作极限,限制了观测天区,特别是限制联网观测能力。可以预测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并将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课题,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中心。

⑥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什么

中国天眼学名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口径有500米,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而成。它的圈梁被50根6至50米高低不等的钢柱支在半空,周长约1.6公里。其反射面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中国天眼”不仅大,而且还很灵敏。中国“天眼”的灵敏度,是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埃菲尔斯伯格100米口径望远镜的10倍,是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2.25倍。

“中国天眼”有望探索外星人

“中国天眼”有能力探索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可以将观测延伸至已知宇宙的边缘。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天眼”将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观测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以及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也就是说,“中国天眼”不仅能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还能够捕捉外星人相关的信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大块头更有大智慧细说“中国天眼”的过人之处

⑦ 什么是中国天眼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天眼”。是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采用中国科学家独创设计和我国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的一个约30个足球场大小的高灵敏度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可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其应用价值可以是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为国家安全服务;提供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地面观测;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⑧ 中国天眼的用途和意义是什么

天眼主要功能是观测宇宙星体,验证天文学理论,意义在于这是人类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有利于揭开宇宙的奥秘。

天眼的主要功能,是观看外太空各星球的变化,也能够接收外太空的一些信息,并且能够研究,发现新的星球,各大星系如何形成的。开放天眼也是为了和国际合作。天眼的主要功能就是探测卫星,并且也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对于我国航天事业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性发展。

“中国天眼”的特点

“中国天眼”是中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同时也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精密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天眼的建成,凸显了我国有建设高新科技的能力,也突显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

它可以对很多基础研究提供帮助,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同时也将为我国的日地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一些方面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天眼的建设也促进了其他高新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它的建设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以及科技的进步。

⑨ 中国天眼的学名叫什么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是当今射电天文学的“重器”。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平行电磁波遇到抛物面反射后会汇聚到焦点的位置。对射电望远镜来说,把反射面做成抛物面的形状,然后在焦点位置放置一台接收机,就可以汇集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进行天文观测。

抛物面的面积越大,汇集的信号就越多,也就越能探测到更暗弱、更遥远的天体。所以,自卡尔·央斯基意外发现射电天文观测窗口之后,各国天文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建造反射面尽可能大的巨型射电望远镜。

难度大、突破多,“中国天眼”在灵敏度上占据制高点

到底能建口径多大的望远镜,取决于最终找到多大的洼地。适宜的洼地非常难找,因为它要同时符合四大条件。首先要足够大、足够圆,否则只是开挖和支护成本就会让这个项目无法实现;其次,要远离人口密集区域,这样才能保证优良的电波环境;再次,不能积水,不然设备寿命难以保证;最后,还要有优良的地质条件,否则无法建成大型、高精度的天文观测设备。

从1994年到2006年,南仁东带领团队,从8000多幅地图中选出300多个洼坑,再进一步将范围缩小至几十个。团队几乎走遍这些洼地,现场踏勘,风餐露宿。最终,将台址定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的大窝凼洼地。

台址确定后,如何设计、如何实现、建成之后如何调试和使用,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需从头研制。

“中国天眼”设计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首先体现在“视网膜”和“瞳孔”的设计上。“视网膜”指反射面;“瞳孔”指馈源舱,即放置接收宇宙外信号装置系统的舱体。

作为世界首创,“中国天眼”的“视网膜”是主动反射面,可以改变形状,一会儿是球面,一会儿是抛物面。具体来说,这张庞大的可动的“视网膜”是一张由6670根钢索编制的索网,挂在一个由50根巨大钢柱支撑的直径500米的圈梁上;索网上铺有4450块、380多种反射面单元;索网下方是2225根下拉索,每一根下拉索都被固定在地面上的作动器上,通过操纵作动器,拉动下拉索来改变索网形状,从而对天文信号进行收集和观测。

⑩ 中国天眼简称叫什么

中国天眼简称FAST。

FAST的概念提出于1994年,提出者正是如今号称天眼之父的天文学家南仁东。2016年9月25日,FAST正式落成,但只是工程上的竣工而已。一直到了2020年1月11日,FAST才全部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在通过验收之前,2017年10月10日,FAST发布了第一项研究成果,那就是一颗名为J1859-0131的脉冲星。它的公转周期为1.9秒,距离我们大约16000光年。

成果

在所有的脉冲星中,有一种尤为特殊,那就是毫秒脉冲星。这种天体的自转速度极快,每1-10毫秒就能自转一圈,也就是说,它们每秒钟就能自转上百圈!

它们是宇宙中最精确的计时器,同样也是天文学家重点观测的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观测设备,FAST势必会在未来输出更多惊人的科研成果。

阅读全文

与中国天眼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一百万盾能买什么 浏览:515
印度人眼罩怎么样 浏览:994
印度致命真菌得五省八市都是哪里 浏览:448
印度德尔塔毒株是新冠多少倍 浏览:603
为什么这次中国会插手伊朗 浏览:206
意大利有哪些产区 浏览:273
印尼首富捐了多少 浏览:456
中国芯怎么了 浏览:884
英国在亚洲什么地方 浏览:899
为什么英国和德国信新教 浏览:248
为什么老打击伊朗 浏览:396
硅谷在印度投资多少钱 浏览:677
意大利在哪里买珊瑚 浏览:112
印度种族相差多少 浏览:306
2021意大利杯冠军是哪个队 浏览:552
中国哪个城市雅阁最多 浏览:572
起源于中国的狗狗有哪些 浏览:146
生蚝海鲜意大利面怎么做 浏览:882
印度的鸡肉怎么去皮 浏览:497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