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圈的武术器械
又名环,古兵器。用金属制成的圆环。圆环的直径约为25厘米,环外缘大部有刃,并有一握手处。多用双圈。主要技法有轮、砸、套、带、格、压等。常见的有干坤日月圈、月牙圈、风火轮、双环等。
太乙日月干坤圈 铁制,呈圆环形,直径尺余,圈内有一月牙形护手。日月风火圈 形似太乙日月干坤圈。圈内有月牙形护手,圈外有两个外径一八分,内径六分的小圈。
干坤圈 又称阴阳刺轮、金刚圈。为元代蒙左军所创。其形如手镯,直径为八寸。其圈四分之一为握手处,此处粗可盈把,为圆形,另四分之三为尖刺。呈扁平圆弯形。扁平处阔约寸余,厚四五分。靠内缘处较厚。外缘处较薄而无刃。外缘上有锋利的三角齿若干。每刺长约一寸五分,刺尖弯转,侧向一方,如锯齿形。弯转处又有狼牙若干。锐尖薄刃,犀利无比。圈外缘除握手处外,均有圆锥小刺,顶端尖利,二刺间距为五六分。每圈有刺数10个。干坤圈只重二只三斤。一革囊贮三个。并排而放,圈柄露于囊外。圈在高速飞行中割人面目颈项。
轮 小双兵械的一种。轮里有半圆护手,轮边有四个突出小弯角。
少林如意圈 少林小双兵械之一。
少林流金镋 少林小双兵械。外圈径长为一尺零五分,中刺径长为八寸,闲刺径长为六寸二分。
东南西北各家各作一次庄称为一圈,打完即为“打完四圈”,再打四圈,当然就是“摸八圈”,以此类推。
B. 中国武术器械有哪些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的话,我可以细致些说说
总的可以分为长,短,双,软,暗,御六大类
细分如下:
一、长兵械
1.朴刀 2.象鼻刀 3.双手带
4.春秋大刀 5.长杆尖大刀 6.青龙偃月刀
7.龙头状元刀 8.三尖两刃刀 9.干坤日月刀
10.枪 11.龙枪 12.凤枪
13.拐枪 14.抓枪 15.线枪
16.锥枪 17.棰枪 18.铁枪
19.旗枪 20.梭枪 21.花枪
22.拐刃枪 23.拐突枪 24.短刃枪
25.短锥枪 26.单钩枪 27.双钩枪
28.板门枪 29.鸦项枪 30.蒺藜枪
31.九曲枪 32.三眼枪 33.雁翎枪
34.虎牙枪 35.梨花枪 36.环子枪
37.透甲枪 38.火焰枪 39.金钱枪
40.蛇镰枪 41.铁构枪 42.欺胡大
43.巴尔恰 44.留客住 45.竹条镖
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 48.十字镰枪
49.太宁笔枪 50.苗族村枪 51.太极大枪
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标枪 54.少林挠钩枪
55.双头钩镰枪 56.蛇矛 57.双头蛇矛
58.戈 59.少林戈 60.青龙戟
61.三戈戟 62.九曲戟 63.典韦戟
64.月葫戟 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
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
70.少林殳 71.齐眉棍 72.夹刀棍
73.连珠棍 74.梢子棍 75.两头梢子棍
76.龙棒 77.杵棒 78.马棒
79.抓子棒 80.狼牙棒 81.牛头杆棒
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 84.武当玄武棒
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 87.月牙斧
88.凤头斧 89.鱼尾斧 90.鳌头斧
91.长柯斧 92.宣花斧 93.矬子斧
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
97.套钺 98.铲钺 99.降魔钺
100.月上钺 101.双手钺 102.马叉
103.火叉 104.飞叉 105.叉杆
106.苗叉 107.三头叉 108.龙须叉
109.牛角叉 110.三股叉 111.四平叉
112.五股钢叉 113.抱头钢叉 114.捻军铁叉
115.少林独股叉 116.笔挝 117.鹰爪
118.朝天爪 119.金龙抓 120.笔砚抓
121.金瓜锤 122.悬星锤 123.朝鲜打糕槌
124.燕子� 125.燕咀� 126.金牛�
127.雷震� 128.阴阳� 129.夜战�
130.风翅� 131.九曲� 132.五齿�
133.元宝铁� 134.梅花镏金� 135.风翅镏金�
136.燕翅镏金� 137.齿翼月牙� 138.九齿迎风�
139.沙氏燕子� 140.长铲 141.月牙铲
142.金钟铲 143.葫芦铲 144.凤翅铲
145.槊 146.掌槊 147.禹王槊
148.枣阳槊 149.混唐槊 150.护手槊
151.少林长槊 152.响钯 153.拍钯
154.六齿钯 155.七星钯 156.排耙木
157.九齿钉钯 158.雁镰 159.手镰
160.清代镰 161.少林长镰 162.劈水亮银錾
163.少林劈雷錾 164.狼筅 165.牛角
166.判官笔 167.齐头� 168.铁莲花
169.避云锄 170.日本� 171.刺天皇
172.朝天镫 173.八岔树 174.少林铁板
175.天罡拦面叟 176.天荷凤尾镡 177.壬九夺命丧
178.八能九环禅杖 179.双月捧镫状元笔 180.少林八宝避云伞 181.双棍 182.连珠双棍 183.太极扎杆
184.双头双枪 185.拦马双橛
二、短兵械
1.汉刀 2.苗刀 3.菜刀
4.戒刀 5.鱼鳞刀 6.鬼头刀
7.雁翎刀 8.砍马刀 9.龙鳞刀
10.滚珠刀 11.鱼头刀 12.三环刀
13.云头刀 14.柳叶刀 15.浪花刀
16.太极刀 17.八卦刀 18.九环刀
19.三环尖刀 20.五齿九环刀 21.金挝钜齿刀
22.护手狼牙刀 23.侠家单剑刀 24.苗族尖刀
25.壮族齿刀 26.景颇长刀 27.彝族短体插刀
28.越剑 29.古龙剑 30.七星剑
31.龙泉剑 32.鱼藏剑 33.蛇形剑
34.彝族波形剑 35.镰斧 36.峨眉�
37.钩镶 38.少林金钩 39.铁鞭
40.方节鞭 41.太师鞭 42.秦家鞭
43.雷神鞭 44.蛇形鞭 45.尉迟恭鞭
46.袖锏 47.龙头锏 48.狼牙锏
49.混元锏 50.方楞铜锏 51.棒槌
52.五星骨朵锤 53.蒺藜骨朵锤 54.鞭杆
55.太极棒 56.柯藜棒 57.护手狼牙棒
58.丁字拐 59.二字拐 60.刀枪拐
61.上下拐 62.十字拐 63.孙膑拐
64.钩镰拐 65.鸳鸯拐 66.少林牛头拐
67.灵牙杖 68.达摩杖 69.少林龙头杖
70.少林灵云杖 71.铁扇 72.天罡劈水扇
73.武当太极金扇 74.草镰 75.�镰
76.鸡爪镰 77.并头镰 78.风车镰
79.马牙刺 80.蜈蚣刺 81.干坤圈
82.跨虎篮 83.镏 84.马架
85.板凳 86.铁笛 87.铁箫
88.铁齿 89.铁镐 90.铁棱
91.铁算盘 92.铁扫帚 93.铁如意
94.铁琵琶 95.阴阳钟 96.量天尺
97.龙头船 98.独脚铜人 99.吕祖金锥
100.傣族铁齿 101.护身金佛 102.铜头铁身娃娃槊
三、双兵械
1.月牙刀 2.麟角刀 3.镔铁双刀
4.别离双刀 5.蝴蝶双刀 6.鹿角双刀
7.干坤日月轮刀 8.双凤日月追魂刀 9.龙凤双剑
10.四门九指剑 11.双马戟 12.回族双戟
13.少林双戟 14.双斧 15.双板斧
16.风头双斧 17.子午钺 18.护手钺
19.金钱钺 20.双手钺 21.蛇形钺
22.龙行双钺 23.子午鸳鸯钺 24.鸡爪鸳鸯钺
25.少林护手双钺 26.八卦子午鸳鸯钺 27.八卦鸡爪鸳鸯钺
28.梅花钩 29.蜈蚣钩 30.鹿角钩
31.双镰钩 32.虎头双钩 33.凤翅双钩
34.双鞭 35.双侠鞭 36.竹节双鞭
37.清代双锏 38.少林双锏 39.凹面双锏
40.布依双锏 41.立瓜锤 42.卧瓜锤
43.雷公锤 44.螺丝锤 45.霸王锤
46.卧瓜铜锤 47.护手六棱锤 48.八棱紫金锤
49.武当双木槌 50.双挠爪 51.虎爪双抓
52.少林追魂铲 53.武当自然双铲 54.京城荷叶双铲
55.男女童子槊 56.苏勒拐 57.葫萍拐
58.鸭子拐 59.双短拐 60.丁字双拐
61.牛心双拐 62.孙膑双拐 63.浮萍双拐
64.八角双拐 65.牛心里拐 66.少林转堂拐
67.少林沉香拐 68.少林干坤双杖 69.少林分水双錾
70.双圈 71.袖圈 72.乌龟圈
73.乌鳌圈 74.少林如意圈 75.日月干坤圈
76.日月风火圈 77.少林日月干坤圈 78.双轮
79.少林五行轮 80.风火双轮 81.火焰风火轮
82.挎虎拦 83.跨虎双拦 84.手刺
85.月牙刺 86.峨眉刺 87.三星刺
88.双轮刺 89.鹿角刺 90.三星针
91.八卦龙形针 92.高祖太阳针 93.判官双笔
94.状元双笔 95.龙凤日月双笔 96.双手镰
97.鸡爪镰 98.鸡刀镰 99.获手师
100.双铁尺 101.少林双橛 102.羊角双橛
103.太极图 104.九龙套 105.五合掌
106.子午钉 107.金刚凿 108.日月牙
109.日月魂 110.双钹 111.铁筷子
112.点穴针 113.宫天梳 114.铁拳窝
115.双迎刷 116.僧鞋 117.铁印
118.鸳鸯手盔 119.少林宝镜 120.双钵
121.日月双� 122.闭血鸳鸯铎 123.闭血鸳鸯幡
124.闭血鸳鸯� 125.鸡爪阴阳锐 126.莲花夺命钎
127.千里追凤鹤 128.护手双狼牙棒
四、软兵械
1.双头链子枪 2.链子剑 3.两节棍
4.手梢子 5.三节棍 6.少林童子棍
7.铁链夹棒 8.龙头杆棒 9.银丝鹿角棒
10.独角椎 11.三仙叉 12.剑鞭
13.三节鞭 14.九节鞭 15.筒子鞭
16.虎尾鞭 17.赶山鞭 18.龙梢鞭
19.西域鞭 20.蛇形软鞭 21.少林钩鱼鞭
22.廿四节麒麟鞭 23.廿四节赫铃鞭 24.廿八节窜宫鞭
25.卅六节天罡鞭 26.十三节蛇骨鞭 27.十三节麦骨响铃鞭28.大流星锤 29.双流星锤 30.亮银链子锤
31.棱角流星 32.彝族流星 33.狼牙球
34.锚抓 35.双飞抓 36.少林滚龙掌
37.少林大铁锚 38.蛐蜒� 39.梢锤四节�
40.爝 41.绳镖 42.双头镖
43.绳索 44.山河带 45.蒙仙网
46.串珠 47.拂尘 48.铁莲花
49.血滴子 50.阴阳扁 51.龙须钩
52.呜喽嘟 53.藏族白嘎
五、暗兵械
1.飞镖刀 2.单指剑 3.三指剑
4.匕首 5.袖圈 6.飞叉
7.飞铊 8.飞爪 9.鞭铊
10.有尾飞铊 11.飞锤 12.双飞挝
13.铁蛤蟆 14.铁蒺藜 15.铁鸳鸯
16.梅花针 17.点穴钉 18.锥镖
19.鸳鸯镖 20.燕子镖 21.柳叶镖
22.金钱镖 23.蝙蝠镖 24.四刃镖
25.旋风镖 26.雪花镖 27.枣仁镖
28.三星镖 29.七星镖 30.八刺镖
31.仁者镖 32.四尖四刃镖 33.少林亮银镖
34.袖箭 35.袖内箭 36.梅花袖箭
37.摔手箭 38.卖眉弩 39.少林低头弩
40.点穴针 41.飞腿踢针 42.掌心雷
43.四门张 44.铁橄榄 45.崩龙袖锤
46.少林金钗 47.双头判官笔 48.飞蝗石
49.布依飞石 50.游球 51.排鞋针
52.铁弹弓
六、御射兵械
1.弓 2.弓袋 3.弩 4.三弓床弩
5.弹弓 6.弹丸 7.矢
8.箭桶 9.火龙出水 10.长牌
11.藤牌 12.竹立牌 13.龙头盾牌
14.狮头盾牌 15.虎头盾牌 16.少林盾牌
C. 武术中器械的划分详细点
武术中器械共分为长兵械,短兵械、双兵械,软兵械、暗兵械、御射兵械六大类。
1、长兵械:
朴刀、象鼻刀、双手带、春秋大刀、长杆尖大刀、三尖两刃刀、干坤日月刀、枪、龙枪、凤枪、拐枪、铁枪、旗枪、花枪、蛇矛、戈 、少林戈、青龙戟、三戈戟、齐眉棍、夹刀棍、连珠棍 、狼牙棒、锚斧、月牙斧、钺、对钺、套钺、铲钺 、火叉、飞叉等。
2、短兵械:
汉刀、柳叶刀、浪花刀、太极刀、八卦刀、越剑、古龙剑、七星剑、龙泉剑 、镰斧、峨眉斧、钩镶 、少林金钩、铁鞭、方节鞭、太师鞭、袖锏、龙头锏、狼牙锏、灵牙杖、达摩杖、铁扇、天罡劈水扇、武当太极金扇、草镰、蜈蚣刺、干坤圈、跨虎篮、镏等。
3、双兵械:
月牙刀、麟角刀、镔铁双刀、别离双刀、蝴蝶双刀、龙凤双剑、四门九指剑、双马戟 、双斧、双板斧、风头双斧、子午钺、护手钺、金钱钺 、鸳鸯钺、梅花钩、双鞭、双锏、雷公锤 、螺丝锤、霸王锤等。
4、软兵械:
双头链子枪、链子剑、两节棍、手梢子、三节棍、少林童子棍、铁链夹棒、龙头杆棒、独角椎、三仙叉、剑鞭、三节鞭、九节鞭、筒子鞭、大流星锤、双流星锤、亮银链子锤、棱角流星、彝、锚抓、双飞抓 、爝、绳镖、双头镖、绳索、山河带、蒙仙网、串珠、拂尘、铁莲花、血滴子等。
5、暗兵械:
飞镖刀、单指剑、三指剑、匕首、袖圈、飞叉、飞铊 、飞锤、双飞挝、梅花针、点穴钉、锥镖、鸳鸯镖、燕子镖、柳叶镖、金钱镖、蝙蝠镖、四刃镖、旋风镖、雪花镖、三星镖、七星镖、袖箭 35.袖内箭、梅花袖箭、少林低头弩、飞腿踢针、掌心雷、少林金钗、双头判官笔、飞蝗、铁弹弓等。
6、御射兵械:
弓、弓袋、弩、三弓床弩、弹弓、弹丸、矢、箭桶、火龙出水、长牌、、龙头盾牌、狮头盾牌、虎头盾牌、少林盾牌等。
D. 武术器械的种类介绍资料
武术 ,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武术,通过武化流传,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武术器械的介绍,希望你们喜欢。
武术器械的介绍
武术演练用的器械,主要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古代兵器除用于实战外,大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用于演练、防身或健身,特别是在火器出现以后,更是如此。有些古代兵器,例如蒺藜等,因不便于演练而不能发展成武术器械。相反,有些武术器械,如“峨嵋刺”等,只是为了充实演练内容,而采用了民间流传的器械。
现在,随着增强体质和武术竞赛的需要,对刀、枪、剑、棍等几种常用器械作了具体规定。常用武术器械除刀、枪、剑、棍之外,弓、矢、弹弓、戈、戟、钩、拐、盾、匕首、鞭、 锏、鞭杆、圈、流星锤、镋、叉、耙、锤、抓、峨嵋刺、斧、钺、槊、铲、橛等,也曾用于武术演练。
武术器械的分类一:长兵械1.朴刀 2.象鼻刀 3.双手带
4.春秋大刀 5.长杆尖大刀 6.青龙偃月刀
7.龙头状元刀 8.三尖两刃刀 9.干坤日月刀
10.枪 11.龙枪 12.凤枪
13.拐枪 14.抓枪 15.线枪
16.锥枪 17.棰枪 18.铁枪
19.旗枪 20.梭枪 21.花枪
22.拐刃枪 23.拐突枪 24.短刃枪
25.短锥枪 26.单钩枪 27.双钩枪
28.板门枪 29.鸦项枪 30.蒺藜枪
31.九曲枪 32.三眼枪 33.雁翎枪
34.虎牙枪 35.梨花枪 36.环子枪
37.透甲枪 38.火焰枪 39.金钱枪
40.蛇镰枪 41.铁构枪 42.欺胡大
43.巴尔恰 44.留客住 45.竹条镖
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 48.十字镰枪
49.太宁笔枪 50.苗族村枪 51.太极大枪
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 标枪 54.少林挠钩枪
55.双头钩镰枪 56.蛇矛 57.双头蛇矛
58.戈 59.少林戈 60.青龙戟
61.三戈戟 62.九曲戟 63.典韦戟
64.月葫戟 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
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
70.少林殳 71.齐眉棍 72.夹刀棍
73.连珠棍 74.梢子棍 75.两头梢子棍
76.龙棒 77.杵棒 78.马棒
79.抓子棒 80.狼牙棒 81.牛头杆棒
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 84.武当玄武棒
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 87.月牙斧
88.凤头斧 89.鱼尾斧 90.鳌头斧
91.长柯斧 92.宣花斧 93.矬子斧
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
97.套钺 98.铲钺 99.降魔钺
100.月上钺 101.双手钺 102.马叉
103.火叉 104.飞叉 105.叉杆
106.苗叉 107.三头叉 108.龙须叉
109.牛角叉 110.三股叉 111.四平叉
112.五股钢叉 113.抱头钢叉 114.捻军铁叉
115.少林独股叉 116.笔挝 117.鹰爪
118.朝天爪 119.金龙抓 120.笔砚抓
121.金瓜锤 122.悬星锤 123.朝鲜打糕槌
124.燕子? 125.燕咀? 126.金牛?
127.雷震? 128.阴阳? 129.夜战?
130.风翅? 131.九曲? 132.五齿?
133.元宝铁? 134.梅花镏金? 135.风翅镏金?
136.燕翅镏金? 137.齿翼月牙? 138.九齿迎风?
139.沙氏燕子? 140.长铲 141.月牙铲
142.金钟铲 143.葫芦铲 144.凤翅铲
145.槊 146.掌槊 147.禹王槊
148.枣阳槊 149.混唐槊 150.护手槊
151.少林长槊 152.响钯 153.拍钯
154.六齿钯 155.七星钯 156.排耙木
157.九齿钉钯 158.雁镰 159.手镰
160.清代镰 161.少林长镰 162.劈水亮银錾
163.少林劈雷錾 164.狼筅 165.牛角
166.判官笔 167.齐头? 168.铁莲花
169.避云锄 170.日本? 171.刺天皇
172.朝天镫 173.八岔树 174.少林铁板
175.天罡拦面叟 176.天荷凤尾镡 177.壬九夺命丧
178.八能九环禅杖 179.双月捧镫状元笔 180.少林八宝避云伞 181.双棍 182.连珠双棍 183.太极扎杆
184.双头双枪 185.拦马双橛
武术器械的分类二:短兵械1.汉刀 2.苗刀 3.菜刀
4.戒刀 5.鱼鳞刀 6.鬼头刀
7.雁翎刀 8.砍马刀 9.龙鳞刀
10.滚珠刀 11.鱼头刀 12.三环刀
13.云头刀 14.柳叶刀 15.浪花刀
16.太极刀 17.八卦刀 18.九环刀
19.三环尖刀 20.五齿九环刀 21.金挝钜齿刀
22.护手狼牙刀 23.侠家单剑刀 24.苗族尖刀
25.壮族齿刀 26.景颇长刀 27.彝族短体插刀
28.越剑 29.古龙剑 30.七星剑
31.龙泉剑 32.鱼藏剑 33.蛇形剑
34.彝族波形剑 35.镰斧 36.峨眉?
37.钩镶 38.少林金钩 39.铁鞭
40.方节鞭 41.太师鞭 42.秦家鞭
43.雷神鞭 44.蛇形鞭 45.尉迟恭鞭
46.袖锏 47.龙头锏 48.狼牙锏
49.混元锏 50.方楞铜锏 51.棒槌
52.五星骨朵锤 53.蒺藜骨朵锤 54.鞭杆
55.太极棒 56.柯藜棒 57.护手狼牙棒
58.丁字拐 59.二字拐 60.刀枪拐
61.上下拐 62.十字拐 63.孙膑拐
64.钩镰拐 65.鸳鸯拐 66.少林牛头拐
67.灵牙杖 68.达摩杖 69.少林龙头杖
70.少林灵云杖 71.铁扇 72.天罡劈水扇
73.武当太极金扇 74.草镰 75.?镰
76.鸡爪镰 77.并头镰 78.风车镰
79.马牙刺 80.蜈蚣刺 81.干坤圈
82.跨虎篮 83.镏 84.马架
85.板凳 86.铁笛 87.铁箫
88.铁齿 89.铁镐 90.铁棱
91.铁算盘 92.铁扫帚 93.铁如意
94.铁琵琶 95.阴阳钟 96.量天尺
97.龙头船 98.独脚铜人 99.吕祖金锥
100.傣族铁齿 101.护身金佛 102.铜头铁身娃娃槊
武术器械的分类三:双兵械1.月牙刀 2.麟角刀 3.镔铁双刀
4.别离双刀 5.蝴蝶双刀 6.鹿角双刀
7.干坤日月轮刀 8.双凤日月追魂刀 9.龙凤双剑
10.四门九指剑 11.双马戟 12.回族双戟
13.少林双戟 14.双斧 15.双板斧
16.风头双斧 17.子午钺 18.护手钺
19.金钱钺 20.双手钺 21.蛇形钺
22.龙行双钺 23.子午鸳鸯钺 24.鸡爪鸳鸯钺
25.少林护手双钺 26.八卦子午鸳鸯钺 27.八卦鸡爪鸳鸯钺
28.梅花钩 29.蜈蚣钩 30.鹿角钩
31.双镰钩 32.虎头双钩 33.凤翅双钩
34.双鞭 35.双侠鞭 36.竹节双鞭
37.清代双锏 38.少林双锏 39.凹面双锏
40.布依双锏 41.立瓜锤 42.卧瓜锤
43.雷公锤 44.螺丝锤 45.霸王锤
46.卧瓜铜锤 47.护手六棱锤 48.八棱紫金锤
49.武当双木槌 50.双挠爪 51.虎爪双抓
52.少林追魂铲 53.武当自然双铲 54.京城荷叶双铲
55.男女童子槊 56.苏勒拐 57.葫萍拐
58.鸭子拐 59.双短拐 60.丁字双拐
61.牛心双拐 62.孙膑双拐 63.浮萍双拐
64.八角双拐 65.牛心里拐 66.少林转堂拐
67.少林沉香拐 68.少林干坤双杖 69.少林分水双錾
70.双圈 71.袖圈 72.乌龟圈
73.乌鳌圈 74.少林如意圈 75.日月干坤圈
76.日月风火圈 77.少林日月干坤圈 78.双轮
79.少林五行轮 80.风火双轮 81.火焰风火轮
82.挎虎拦 83.跨虎双拦 84.手刺
85.月牙刺 86.峨眉刺 87.三星刺
88.双轮刺 89.鹿角刺 90.三星针
91.八卦龙形针 92.高祖太阳针 93.判官双笔
94.状元双笔 95.龙凤日月双笔 96.双手镰
97.鸡爪镰 98.鸡刀镰 99.获手师
100.双铁尺 101.少林双橛 102.羊角双橛
103.太极图 104.九龙套 105.五合掌
106.子午钉 107.金刚凿 108.日月牙
109.日月魂 110.双钹 111.铁筷子
112.点穴针 113.宫天梳 114.铁拳窝
115.双迎刷 116.僧鞋 117.铁印
118.鸳鸯手盔 119.少林宝镜 120.双钵
121.日月双? 122.闭血鸳鸯铎 123.闭血鸳鸯幡
124.闭血鸳鸯? 125.鸡爪阴阳锐 126.莲花夺命钎
127.千里追凤鹤 128.护手双狼牙棒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武术器械的分类
E. 武术器械的风格特点
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宽泛,我试着答一下吧,介绍几种最主要的武术器械的风格特点
1、刀: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以雄浑、豪迈、挥如猛虎的风格而驰名,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刀术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套路有自选刀、八卦刀、龙行刀,大刀、朴刀、单刀、双刀、梅花刀、八极刀、六合刀、春秋刀、滚手刀等。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功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
2、剑:由剑身和剑柄两部分组成。剑身包括剑尖、剑梢.剑刃、剑脊; 剑柄包括剑格和剑茎,绝大多数剑还带有剑首。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等。剑术的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有"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之说。剑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器之一,誉称为“百兵之君”。剑在古时,是作战的武器,有剑锋和两刃,使用起来逢坚避刀,不硬撞、强击。练起来“剑如游龙”。带有几分文气、优美。其用法有刺、劈、挂、点、崩、云、抹、穿、压等,在剑法的基础配以剑指,加以各种步法、步型、跳跃、平衡、旋转等动作构成了剑术的套路。
3、棍:为无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称。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打击兵器。截面一般为圆形,粗细以单手能够把握为准。棍是近战搏斗兵器,它的攻击范围大于刀、枪,自古有“棍扫一大片”的说法。棍法有:打、揭、劈、盖、压、云,扫、穿、托、挑、撩、拨等。但是棍主要是造成钝器伤和淤伤,其杀伤力比刀、枪等要小。
4、枪:武术长器械。属于一种长柄的刺击兵器。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扎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出枪似潜龙出水,入(缩、收)枪如猛虎入洞。扎枪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为要法,故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单扎、对扎的训练是基本功,也具有健身与表演的效果。拦、拿枪法,是挡拨防御之法,动作绕圈不宜大,防对方兵乘虚而入。此外,还有崩、点、穿、劈、圈、挑、拨等,都是枪术常用方法,要求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练枪时,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故有“开步如风,偷步如钉”之说。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俗说:“年拳,月棒,久练枪”。枪的套路内容也十分丰富,如杨家枪、犁花枪、六合枪、四平枪、锁口枪、五虎断门枪等等。
5、鞭:短兵器械的一种。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等等。。。。。。
其实,每种器械大类之下还可分出许多具体类别,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学海无涯啊,呵呵~~~
F. 武术中 有哪些拳法
中国武术门派很多,主要的大派有少林,形意,八卦,太极,这四大拳种里又有好多流派,如太极就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另外还有好多拳种,练的人也不少,下面我转载的一篇文章,希望能对你有些启发: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
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运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又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与器械。
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
一、单练
(一)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主要拳种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八卦、八极、通背、劈挂、翻子、地躺、象形拳等等。
1.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主要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屈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动作。长拳技术以姿势、方法、身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等为八要素。长拳套路主要包括适应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2.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柔和缓慢,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又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特点。国家体委先后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及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3.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拳势刚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特点。一般腿不离踢,多桥法,擅标手。运动特点是动作紧削,刚劲有力,步法稳固,手法多变,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以发声吐气助发力、助拳势。
4.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形象击法而组成的拳术。其运动特点是:动作整齐简练,严密紧凑,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5.八卦掌:是一种以摆扣步为主,在走转中换招变势的拳术。它以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磨身掌、回身掌、转身掌等为基本八掌,步法变换以摆扣步为主,并包括推、托、带、领、搬、拦、截、扣等技法。其运动特点是沿圆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
6.八极拳:是一种以挨、傍、挤、靠等贴身近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拳术。其套路结构短小精悍,发力刚脆,步法以震脚闯步为主,具有节短势险,刚猛暴烈,猛起硬落,逼身紧攻的短打类型的拳术特点。
7.通背拳:是以摔、拍、穿、劈、攒等五种基本掌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扇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许多动作的拳术。它的特点是出手为掌,点手成拳,回收仍是掌;动作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发力起自腰背,甩膀抖腕,发力冷弹脆快。
8.劈挂拳:是一种以猛劈硬挂为主,长击快打,兼容短手的拳术。基本方法有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探、弹、砸、擂、猛等十八字诀。练习时要求拧腰切胯,溜臂合腕,讲究滚勒劲、吞吐劲、劈挂劲、翻扯劲和辘辘劲等劲法。其运动特点是:大开密合,长击冷抽,双臂交劈,斜拦横击,吞吐劲、劈挂劲、翻扯劲和辘辘劲等劲法。其运动特点是:大开密合,长击冷抽,双臂交劈,斜拦横击,吞吐含放,翻滚不息。
9.翻子拳:是一种短打为主,严密紧凑,拳法密集,出手脆快的拳术。主要拳法有冲、*、豁、挑、托、滚、劈、叉、刁、裹、扣、搂、封、锁、盖、压等。其运动特点是步疾手密,连珠炮动,闪摆取势,上下翻转,迅猛遒劲,有"翻子一挂鞭"之说。
10.地躺拳:是以跌、扑、滚、翻等地躺摔法和地躺腿法为主要内容的拳术。技巧性较强,动作难度也较高,全套中常出现的动作有抢背、盘腿跌、摔剪、乌龙绞柱、虎扑、栽碑、扑地蹦、鲤鱼打挺及勾、剪、扫、绞等腿法。其运动特点是顺势而跌,旋即而起,卧地而击,高翻低滚,起伏闪避,一气呵成。
11.象形拳: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如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鸭形拳,以及八仙醉酒、鲁智深醉跌、武松脱铐等,都属于象形拳。象形拳分象形、取意两种。象形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取意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
(二)器械:器械的种类很多,可分为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软器械等四种。短器械主要有刀术、剑术、匕首等;长器械主要有棍术、枪术、大刀等;双器械主要有双刀、双剑、双钩、双枪、双鞭等;软器械主要有三节棍、九节鞭、绳标、流星锤等。现将竞赛表演中的主要器械项目简述如下:
1.剑术:剑是短器械中的一种。由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直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上端。剑术主要是以剌、点、撩、截、格、洗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轻快洒脱,身法矫捷,刚柔相兼,富有韵律。
2.刀术:刀是短器械的一种。是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刀术是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为主,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缠身,雄健*悍。
3.枪术:枪是长器械的一种。由枪头、枪婴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杆。枪术是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劈等枪法,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力贯枪尖,走势开展,上下翻飞,变幻莫测。
4.棍术:棍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长度同本人的身高。棍术是以劈、扫、戳、挑、撩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的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勇猛泼辣,横打一遍,密集如雨,气势磅礴。
5.大刀:长器械的一种。以劈、砍等刀法为主,结合舞花以及掌花、背花等动作构成的套路。"大刀看顶手",握在刀盘下面的右手不论是劈、砍、斩、抹,还是挑、撩、截、错,在刀法变化的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右手顶住刀盘,虎口对准刀背。大刀的特点是"劈刀递攥",既要有刀法的使用,也须有刀柄尾部攥法的使用。练习时大劈大砍,雄伟泼辣,气势轩昂。
6.双刀:双器械的一种。以劈、斩、撩、绞等刀法结合双手左右缠头、左右腕花、交互抡劈等变化构成的套路练习。"双刀看步走",在两手持刀舞动时,步法必须与刀法上下相随,对上下肢的协调性要求较高。双刀的运动特点是刀法密集,贴身严谨,左右兼顾,连走连打。
7.双剑:双器械的一种。主要以穿、挂、云、刺等剑法为主,结合身法、步法、双手交替运使的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身随剑动,步随身移,剑法、身法、步法三者合一,潇洒奔放,矫捷优美。
8.双钩:双器械的一种。主要以勾、搂、锁、挂等方法所组成的套路。其运动特点是钩走良势,身随钩走,钩随身活,身灵步轻,造型洒脱多变。
9.九节鞭:软器械的一种。主要以抡、扫、缠、挂等软鞭鞭法所组成的套路。主要动作有手花、腕花、缠臂、绕脖、背鞭等。其运动特点是鞭走顺劲,抡舞如轮,横飞竖打,势势相连,时硬时软,软时似绳索缠绕,硬时似铁棒抡转。
10.三节棍:软器械的一种。主要以抡、扫、劈、舞花等棍法构成的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能长能短,软硬变幻,勇猛泼辣,势如破竹。
11.绳镖、流星锤:均属软器械。是以绳索缠绕身体各部而变化出各种击法和技巧构成的套路。主要动作有踢球,拐线,缠脖,十字披红,胸前挂印等。练习流星锤和绳镖都须用巧劲,一根长索在身前、身后、腿部、肘部、劲部缠绕收放,出击自如,变幻莫测,是技巧性较强的项目。
二、对练
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三种练法。
(一)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有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形意拳对练等。
(二)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三)徒手与器械对练:是一方徒手,另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套路,如空手夺刀、空手突棍、空手进双枪等。
三、集体演练
集体演练是集体进行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可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一)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二)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挤、按、采、*、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三)短手: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http://cgi.ebay.com.cn/ws/eBayISAPI.dll?ViewItem&category=75164&item=5155461786&rd=1
少林,形意,八卦,通背,螳螂,翻子拳械套路欣赏
G. 护手钩的介绍
护手钩又名虎头钩,在我国武术器械中,它属于一种短兵器,其造型奇特,钩身似剑,前端有钩,称为钩头;后部如戟,尾同剑尖,称作钩尖;双护手似镰(与钩同侧),称为钩月。传说中窦尔敦即使用虎头钩做自己的武器。
H. 中国武术器械分别有哪些
中国的武术器材分为套路和散打两部位;
套路有;常用的刀、剑、棍、枪,双节棍、地毯、镜子、武术服装、九节鞭 扑刀 飞刀 、 牧羊鞭 绳镖 流星锤 月牙铲 剑穗 不倒翁沙袋 木人桩 绑腿沙袋 功夫扇 石锁 。
散打器材;手套、护具、手靶、脚靶、腰靶,速度球、沙袋、梨球。
I. 咏春的基本手法
咏春的基本手法
咏春是南方拳术的代表,有着很强的套路与手法,而且攻守转换灵活。下面是我分享的咏春的基本手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1、问路手
问路手,叶问咏春拳的标志性起手式,动作潇洒、气势不凡。
问路,即是试探、寻找对方空门确定进攻路线的意思。问路手的前手称为“问手”,后手称为“护手”,“问手”与“护手”可以相互转换。
招式
开马,呈二字钳阳马,然后把握紧的双拳变成掌状,从胸部的中线往外排除,然后右手在前,肘部弯曲,手指上斜,呈吻兽,左手则在后,掌心朝右手臂内侧呈护手。
动作要领
问手的肘要归中,要处在胸前的中线位置,手掌稍稍上斜,指尖指向对方的眼睛。护手侧立于问手的肘窝处。目光越过问手的指尖射向对方,观察对方的动静。两手互换时,护手从问手的上方伸出形成问手,而原问手在下方收回成护手。
易犯错误
问手的肘外张,没有归中(以人身体来说,从眉心开始划一直线至两腿中间,这条虚拟中的位置即为中线位置。归中则是指手从其它位置回归到中线位置,在中线位置发出的手法叫中门手)。问手摆放的位置太低,手指指尖没有斜朝上。
2、拍手
咏春拳的发力分为长桥发力和短桥发力,所谓桥即指前臂。肘部伸展使桥手到达身体的`远端即长桥。肘部保持弯曲,桥手在身体近侧运动叫短桥。无论长桥或短桥均需练习肘底力。拍手是一种很好的消解对方招式的动作,属于短桥发力的防守。
招式
前提招式同一,然后右拳变掌,掌心手指朝上,用肩膀和肘底法力,把力气运到手掌的外侧,然后横向拍击,这时候眼睛要看着前方。
动作要领
双肩要保持平衡。屈肘时,前臂保持水平。手掌拍击后,手掌的外侧不需要超过肩外侧。拍手的大拇指与身体保持约15-20厘米的距离。
易犯错误
拍击手的同侧肩膀耸起。动作过大,导致腰部转动。目光随拍手的方向移动。拍击时手指向下甩。
3、摊手
摊手也是化解对手攻势的动作,但属于长桥发力。
招式
以二字钳阳马为起式。右拳变掌,掌心向上。右手夹时,以肘底发力,运劲于指尖,手掌经过身体的中线位置朝前斜向上摊出双眼目视前方。
动作要领
双肩保持平衡。屈肘归中。摊手后,前臂、手腕、手掌、手指成一直线。手指指尖的高度在下颌与鼻尖之间。
易犯错误
肘部外张。整个手臂伸直。屈腕,使手掌与前臂呈夹角弯曲。掌心倾斜未朝上。手指岔开。前臂没有在身体的中线位置。
4、膀手
因为状似白鹤亮翅而得名。膀手起肘、落手的动作与摊手刚好相反,所以摊手和膀手相互转换来做最好。膀手是纯消解的动作。我们平常人遇到攻击,一般都会有抬起手臂来阻挡的动作,属于条件反射,咏春拳把它吸收且加以优化了。
招式
开马,呈二字钳阳马。右拳变掌,掌心向上,手臂保持屈肘向上抬起,同时手腕翻转,令掌心向内。肘部发力,向斜上方扬起,手腕内旋使掌心斜朝外,手指朝前斜向下插出。
动作要领
肘部向上扬起,肘尖略高于肩头。前臂、手腕、手掌和于指形成一直线,与地面呈约45°角。手掌正对身体的中线位置。
易犯错误
手指高过肘尖。手腕弯曲、手指弯手掌偏离身体的中线位置。
5、圈手
圈手是咏春里面应用极广的手法,用于变换手的位置,比如由对方外门转到内门,或由内门转到外门。圈手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手法。在咏春拳里,门分为内门与外门。怎么区分?举例:我以直线冲拳攻击敌人。如果敌手处干我拳拳背外位置则敌手在我之外门。而我手在敌之内门。反之,如果敌手处于我拳拳心内位置则敌手在我之内门,而我手在敌之外门。由此可见,内门与外门是可以通过变换手法来占取的。
招式
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右手向前伸出,呈问手,左拳保持不变。问手的手臂保持不动,手指放松下垂,手腕向内弯曲。手指先向内指向胸部,紧接着手腕继续由内向外旋出(逆时针),手指朝上。手腕稍稍下沉,手臂呈护手。双眼目视前方。
动作要领
旋转时屈肘基本不动。手指弯曲放松,大拇指内收轻触中指第二节,最后成护手时四指再挺直,大拇指扣起。做左圈手时手腕为顺时针旋转,与右手方向相反。
易犯错误
旋转时手指似硬挺直。手腕偎硬,肘部摆动幅度大。旋转往下时大拇指未内收。
6、按手
咏春实战中的控肘技术基本上依赖于按手,它属于钳制类的手法。按手发出的力要很强劲。按手与下拍手是不是容易混淆?下拍手夹肘。按手张肘。下拍手手指朝前,按手手指朝左或朝右。
招式
开马,呈二字钳阳马。左拳变掌,掌心向上,紧接着手腕向内翻转,令掌心朝下、手指朝右,手掌置于胸前中央位置。肘底发力,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手掌朝下前方按下,手指朝右。
动作要领
双肩保持平衡。发力后,手臂要伸直,手掌掌跟在体前约20厘米的位置。做右按手时,指尖方向向左。
易犯错误
按手的同侧肩膀下塌。动作过大导致弯腰。手臂没伸直,手指朝前。
7、格手
近身用手掌外侧格挡就是格手,线路非常短,属于短桥发力。
招式
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左拳变掌伸出至中线位置,掌心向右,指尖朝斜上方,手时微曲。左掌向右轻推,接着以肘带动手腕转动,左掌以掌外侧发力往中线位置格挡,掌心朝前,指尖朝上。
动作要领
肘部保持紧贴身体。格挡时应迅捷脆。发劲多以腰力配合。
易犯错误
肘部外张。没有用掌外侧发力。手指弯曲松软。
8、标手
望文生义,标出去的手就是标手。用于消解上方而来的攻击,属于长桥发力的动作。标手和标指是不同的。标手是消解动作。标指是进攻手法标手肘弯曲,以桥手和掌外侧为着力点。标指肘伸直,以手指尖为着力点。
招式
开马,呈二字钳阳马。右拳变掌,掌心向上,接着手腕内旋令掌心朝下,同时肘部抬起,手掌平置于胸前。前臂发力,运劲于手掌外侧,由胸前斜向上挥出,掌心斜向下。
动作要领
肘微曲,手臂挥击的幅度不超过同侧肩膀,手掌与前臂稍成钝角。发力点在掌外侧,手指放松,位置高于眉毛。
易犯错误
前臂、手腕、手掌、手指成一直线。抬手过低。
9、拉手
又抓又拉,抓中有拉,拉中有抓,叫抓手不尽义,叫拉手不完全,还是沿用粤语:揦手(普通话音:化)。
招式
开马,呈二字钳阳马。右拳变掌,肘部发力带动右手前臂内旋,同时手腕抬起,手掌斜向上自胸前探出,掌心朝前。右手迅速向前伸出,同时五指张开,紧接着抓成拳头,随后肘底发力向下牵引,拳头收于胸前。
动作要领
“抓”和“拉”的动作同时进行,合二为一。实战时,抓的时候以手掌外侧为接触点。
易犯错误
只抓不拉。肘部外张、抬起过高。
10、杀颈手
望文生义,以手为刀,像刀砍在脖子上的样子,叫手刀也成。
招式
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右拳变掌,右手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手掌在颈部位置。右手手掌下沉经过腹部朝右侧甩击,先以前臂发力,肘部伸直后传力至手掌外侧朝斜向上砍击。
动作要领
手掌甩出耍迅速有力。掌心朝下,以掌外侧边缘砍击。
易犯错误
向下斜砍。力量止于前臂,未传递到掌外侧边缘。
11、耕拦手
耕、拦、摊、膀是咏春拳手法的四大精要,“耕”有击打,“拦”有拦栽。所以耕拦手亦攻亦防。
招式
以二字钳阳马站立,做问路手,左手为问手,右手为护手。二字钳阳马右转,呈左坐马,左手腕旋转令掌心斜向上,接着以肘底发力,运劲于前臂由左上往右下击打(为耕手)。与此同时,右手下沉,手指向下,运劲于前臂由腹部向右前方拦击(为拦手)。
动作要领
耕手和栏手同时发力、同时到位完成。两手的手指、手掌、手腕、前臂成一条直线。耕手曲肘,拦手直肘或微曲。两手空隙尽量缩小,但无需接触。右耕(手)左拦(手)的动作方法相同,似需左右互相换,转马成右坐马。
易犯错误
两手动作不同时。两手空隙过大。拦手做成按手。
12、捆手
用于拦截的双手组合动作,上挡下拦。上手为摊手,下手为膀手,需配合坐马。
招式
在二字钳阳马的基础上做问路手,左手为问手,右手为护手。二字钳阳马左转,呈右坐马,左手腕旋转令掌心斜向上,接着以肘底发力,夹肘归中,运劲于前臂由胸前向上做摊手。同时,右肘抬起,手腕下沉,手指向下,转腕运劲于前臂向左前方做膀手。
动作要领
摊手和膀手同时发力、同时到位完成。两手的手指、手掌、手腕、前臂成一直线。两手均曲肘,但摊手的肘下沉,膀手的肘上挺。两手空隙尽量缩小,但无需接触。膀手的手腕在摊手的肘底。右捆手的动作方法相同,但要求左右手互换,转马成左坐马。
易犯错误
两手动作不同时。两手的间隙过大。膀手的肘未抬起。
13、破牌手
破牌手也叫破牌掌、双飞蝴蝶掌,两掌齐发的手法。这是一个双手的组合,上手为正掌,下手为底掌。
招式
以二字钳阳马站立手,右手为护手。右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前、手指向下,接着手肘后抽将右掌收至右腹部。与此同时,左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斜前方、手指向上,手掌收至右掌上方,掌跟相对(两掌整体运动轨迹为顺时针)。双手肘底同时发力,将两掌从身体中线推出,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左掌为正掌,右掌为底掌。
然后,左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前、手指向下,手肘后抽将左掌收至左腹部。与此同时,右手手腕旋转令掌心朝斜前方、手指向上,手掌收至左掌上方,掌跟相对(两掌整体运动轨迹为逆时针)。双手肘底发力,将两掌从身体中线推出,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右掌变为正掌,左掌变为底掌。
动作要领
两掌旋转以及推出时,掌跟均是相对。两掌旋转时均肘。推掌时两肘绷直、锁紧。
易犯错误
手掌旋转时,肘部伸直导致幅度过大。正掌和底掌不分明。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术的种类多种多样,咏春就是中国武术中的拳法,相信很多老一辈都之道,练习咏春拳是具有保健养生之功效的,并且还能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据专家研究,咏春还可以预防电脑族经常出现的鼠标手。
“肘底标指”利关节
对上班族而言,长期使用电脑键盘和鼠标,可能患上腕关节综合征,也就是常说的“键盘肘”。主要症状是食指或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神经受损,进而引起手部肌肉萎缩。另外,肘部经常低于手腕,而手高高地抬着,神经和肌腱经常被压迫,手就会开始发麻,手指失去灵活性,经常关节痛。有什么办法能减轻上述症状呢?上班族不妨练练咏春拳中的肘底标指。
标指是咏春拳的特色技法,练习时要注意打得潇洒放松,发劲柔韧,如藤条、弹簧,看似轻盈软弱,实则强劲凌厉。具体技法是,右掌由左腋下向前方中线直线标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高及喉部,而左掌亦随即置于右肘下,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面向右方。这种技法在练习中充分活动了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和腕关节,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键盘肘”的症状。
J. 武术都有什么武术比赛项目
武术比赛项目有:
1、拳术:长拳、南拳、太极拳等。
2、短器械:刀术、剑术、南刀、太极剑等。
3、长器械:棍术、枪术、南棍等。
4、对练:三人对练、二人对练,又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
5、混合双人太极拳。
6、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等。
(10)中国武术护手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际奥委会武术比赛推荐项目:
国际武联在武术比赛项目选择上,从武术的技术难度、风格特点、生理特性及在各大洲发展状况等因素,经科学论证,在世界武术锦标赛的31个比赛项目中,选择了符合要求的8个武术套路项目推荐给国际奥委会。
8个武术套路项目具体如下,男女各4项:
1、男子:长拳、南拳、刀术、棍术。
2、女子:长拳、太极拳、剑术、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