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人口问题是什么
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就是出生率是持续的走低的,因为这几年出生率的持续走低是产生了很多后续以及相关的重大影响的,然后出生率走低的话,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导致新增人口的降低。现在我国的人口方面的话,新增人口已经是达到了一个冰点,就是已经达到了近几年最低的一个数字。
然后按照这样子的趋势去发展的话,人口问题就会变成负增长这样子的一个问题。如果是进入负增长的话,那么就会加速老龄化社会,然后导致到整一个经济结构的变化的,所以说我国人口的问题会导致到很多东西的影响。
所以像这样子的人口问题是要需要尽快的去解决的,还有相关的一些人口问题,就是现在年轻人对于生育的需求是越来越小的,就是说因为生育的成本过高,然后再加上大家都对生育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导致到人口越来越少的,所以最后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结论。
2. 中国建国以来的人口政策,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目前提出、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国建国以来的人口政策,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目前提出以及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3、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
4、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5、加强宜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
6、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
据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很长时间,而各种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呈现不断影响人口的发展。我们一直致为2015年第18届全体会议第18届全国全体会议的“次要政策”,中国一直贯彻计划生育,倡导减少,减少儿童儿童人数,以及发布相关强制措施限制人民出生量。
3. 17部门联合发文鼓励生三孩,我国人口问题面临哪些严峻的形式
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依然面临诸多严峻的人口形势,一方面国民教育的普及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会严重影响到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因此17部门才会联合发文鼓励生三孩。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人口形势依然比较严重,劳动力必须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一起抓起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严峻形势,当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政策对三胎家庭给予一定的扶持,毕竟一个普通的家庭要想能够很好地抚育三个孩子,在资金、精力方面仍然会有一定的限制,只有国家伸出援手,才能使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4. 中国存在哪些人口问题
摘要 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
5. 分析中国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问题: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失衡;老龄化趋势加强;人口素质偏低。
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538万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比2017年末增加530万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
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从年龄结构看,2018年中国大陆0-15岁(含不满16周岁)总人口为2亿486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8%。
历史发展: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
1850年中国人口约4.3亿,占世界人口的34%。由于战乱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国人口增长缓慢。
1949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亿,占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于生产发展、人均寿命提高,世界各国人口迅速增长。
1990年末,中国人口已达11.4333亿人,但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62年就做出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90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中国的生育率下降到更低水平以下。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占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6. 中国人口现状及当前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
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
7. 中国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包括哪些
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
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 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 1400 ―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
未来 35 年,我国人口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总人口达 16 亿;有 8 ― 10 亿劳动力;有 2.5 亿老人。这构成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中国人口问题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 "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 的双重挑战。
中国人头上有两颗"人口炸弹":人口太多,是指现在每年净增 1400 ― 1500 万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国妇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经不能替代她们自己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997 年,中国 60 岁以上老人 1 亿多,占总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预计将达 2.5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23.79%,60 岁以上的人口是 20 多岁人口的 2 ― 3 倍。
我国 15 岁以上人口中,有 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 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问题还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和今后出生的儿童,他们是 21 世纪前半期的劳动力,教育投入不足,现在初中普及率仅 68%,有 500 万学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 400 多万,每年产生 200 万新的文盲。
现在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 2 亿人,城市登记失业人数 525 万人,隐性失业的冗员 2 千万至 3 千万人。有人估计,今后 5 年可能有 3 千万(有劳动能力的人)下岗。
“速度快、规模大,同时还伴随着‘少子’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家庭保障功能快速弱化的现象。”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上前所未有。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短短18年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了17.3%;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去年底上升到11.4%。
根据预测,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我国将提前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时还没变成有钱。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开始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发达国家正在遭遇的问题,我们更快面临,更加措手不及。尤其是我国城乡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贫困率约为17.5%,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
“养老服务正在成为刚需,特别是对高龄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来说。”河南省焦作市民政局福利老龄科科长李霞说,焦作常住人口354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53.1万,其中80岁以上老人6.99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3.2%。这部分人群对养老服务高度依赖,迫切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
事实上,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养老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最近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多达几十个。但与公众对养老保障的期待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形势相比,现有的养老能力仍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基数大 未来如何养老?——人民网
8. 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几方面
我国人口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我国资源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国家用语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人口:
人口(英文:Population)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是一定数量个人的综合,强调规模。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
9. 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特征有那些
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特征有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较多。由于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但占世界比例逐年降低,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1.人口问题是人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人口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两者的相互适应问题。
2.人口问题,按其性质可分为人口社会问题、人口经济问题、人口生物问题和人口生态问题。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快速变化,造成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人口数量问题,主要由非均衡生育(多子化和少子化)以及人口迁移造成,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和调控迁移来解决。 人口结构问题,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数等人口结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年龄(多子化、少子高龄化)、性别(男女比例失调)和收入(基尼系数高、中产塌陷)结构问题。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来解决。
3.人口性别结构问题,只有通过限制堕胎来解决。人口收入结构问题,原因较复杂,但最终都只有通过壮大中产阶层,使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解决。 人口分布问题,主要包括大城市病、高密度连绵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片乡村缺少就近(200公里内)特大城市辐射带动的发展难题、生态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人口的生存困境、以及高密度大流量的人口迁移等问题。人口分布问题,主要是通过城镇化的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来解决。
拓展资料: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