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寓言怎么预测

中国古代寓言怎么预测

发布时间:2022-09-10 12:17:29

A. 古代寓言的相关知识

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又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中国自先秦开始,就出现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形成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如《杞人忧天》说明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地不过是土块积成的,土块塞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地。因此,凭空怀疑天地将要崩坠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啮镞法》说明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恩人是很卑鄙的。这一类故事当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如宣扬安分守己、因果报应的陈腐观点,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善于鉴别,给予必要分析和批判。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意义的。其中有些是针对时政,痛斥恶俗陋习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强取人衣》揭示出世上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争雁》斥责了那种崇尚空谈,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风气;《迂儒救火》表现出拘守封建礼教的迂腐可笑。
本书所收中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
入本书的《庄子》中的《埳井之蛙》说明世界的广大,人们不可以囿于自己狭小的见闻而妄自尊大。《列子》中的《杞人忧天》说明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画鬼最易》说明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最难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而远离实际瞎说一气,则是容易的。
还有更多的寓言从反面辛辣地讽刺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些死抱住形而上学不放的各种丑态。《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反客观规律作出的愚蠢行动,是多么的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说明进行调查研究,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想,就难免不出差错;至于《郑人买鞋》里的郑人,更是教条主义的典型。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啮镞法》说明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恩人是很卑鄙的;《何待来年》、《猩猩嗜酒》劝人有错就改,不要借故推托,明知故犯;《蜈蚣自大》、《恃胜失备》教育人们不要骄傲自满,盲目轻敌。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的。《强取人衣》、《高昕嗜杀》揭示出世上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更渡一遭》、《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争雁》斥责了那种崇尚空谈,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风气;《黠揉媚虎》、《山魅漆镜》指明了喜欢逢承、厌恶批评都会自食恶果;《迂儒救火》、《傅显》表现出拘守封建礼教的迂腐可笑。
此外,还有专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斗争艺术的,特别有几篇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今天读起来更觉得有新的意义。

B.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的大概内容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青少年书籍。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意义的。

(2)中国古代寓言怎么预测扩展阅读

中国许多预言故事衍化成成语故事,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

1、鹬蚌相争

苏代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2、渔翁得利

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

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C.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赏析怎么写

一、叶公好龙
1、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2、翻译文字:
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 。由此看来,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寓意: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二、掩耳盗铃
1、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剑
1、【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2、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寓意:比

D. 中国古代寓言好词好句好段有哪些

好词:

爱钱如命、暗室、百发百中、扁鹊说病、鹬蚌相争、杯弓蛇影、唇亡齿寒、丑女效颦、长竿入城、楚王葬马、戴渊投剑、打草惊蛇、得过且过、对牛弹琴等。

好句:

1、人们如果遇到了好运出了名,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本性,因为生活如同潮起潮落,前途难以预测。

2、石榴树、苹果树、橄榄树相互为谁的果实最好而争吵不休。

3、能够共患难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4、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5、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6、有一头熊大肆吹嘘,说他很爱人类,因为他从不吃死人。

E. 中国古代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从大量的寓言故事中,精选出了两百多则,故事简洁通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力求将故事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另外,每篇寓言故事后面都给出了一定的说明,阐明寓意,以指导青少年读者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内涵。
以下是其中的几则寓言和寓意。

拔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做事情性子很急。
有一年,庄稼种到地里后,农夫每天到田里去看。他觉得禾苗长得太慢了,十天半个月过去了,才长出一点点嫩苗。
又过了半个月,禾苗仍旧只长高了一点儿。农夫嫌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他等不及了,便跑到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了一截。
将所有禾苗拔高后,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高兴地对家里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呢!”
他的儿子听了,感到很纳闷,就赶快跑到地里去看,发现拔高的禾苗全都被太阳晒蔫了,全都枯死了。
阳晒蔫了,全都枯死了。
【说明】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违背了客观规律,即便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也必然会失败。
鲍君神
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沼泽地附近意外地捉到了一头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把麋鹿拴在一棵树上,准备砍完柴再去牵麋鹿。
这时,有几辆客商的车子从这附近经过。车上的人看见一棵树旁拴着一头麋鹿,而周围没有人,就把麋鹿牵走了。但他们觉得白牵走了一头麋鹿过意不去,就另外留了一大块咸鱼干,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作为补偿。
过了一会儿,打柴的人回到这里,发现拴在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块咸鱼干拴在那里。他觉得非常奇怪,四周没有一个人,附近也没有水塘,麋鹿怎么会变成咸鱼干呢?这个人想,刚才一定是神灵显现了。
回家后,打柴的人把这件事说给村里人听。很快,这件事便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奇。人们纷纷到沼泽地边的小树下求福消灾。后来,村里人凑钱建了一座庙,将咸鱼干供奉在里面,并称它为“鲍君神”(“鲍”就是“咸鱼”的意思)。从此,“鲍君神”庙内神帐高挂,香火不断,方圆几百里内都有来求神求签的人。
几年过去了。有一天,一支车队路过这里。车上有个人看到香火缭绕的场面和庙门上“鲍君神”的匾额,感到十分奇怪,就下车打听原因。有人向他讲了“鲍君神”的神奇来历。
这个人听后,不禁大笑道:“几年前那棵树上的咸鱼干是我留下的!哪来的什么鲍君神呢?真是太可笑了!”
庙里正在虔诚祈祷的人们听说后,个个哭笑不得。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来拜这个“鲍君神”了。渐渐的,庙的四周长满了野草。又过了一些时候,这座庙也破旧倒塌了。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遇到问题不认真思考、仔细判断,对神话盲目迷信,是愚昧可笑的。
悲心更微
有个燕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直到老年,他才有机会返回出生地燕国。
他在经过晋国时,他的同伴哄骗他说:“这里就是燕国的都城。”燕人一听,立刻神情悲伤起来。走了一会儿,同伴指着路边的一座社庙说:“这就是你们乡里的社庙啊。”燕人听了,立刻长吁短叹,感慨万分。
走着走着,同伴指着一间屋舍说:“这就是你的先辈曾经居住的地方。”燕人听了,眼含热泪暗自哭泣。同伴又指着一处隆起的坟堆说:“这就是你先辈的墓地啊。”燕人一听,立刻跪地嚎啕大哭。
这时,同伴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我刚才都是骗你的,这里其实是晋国呢!”燕人一听,赶紧从地上站起来,觉得非常羞愧。
等到他们终于到了燕国,真正见到燕国的社庙,见到了先辈的墓地时,这个燕人的悲伤心情反倒变得很淡薄了。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让人厌恶,品行高尚、态度谦逊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F. 中国古代寓言的起源

把一种道理寓意在一个简短的故事中,让人们从故事中去领会一种道理,这就是寓言。寓言起源于民间,最早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以后许多人也开始写作寓言。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双关,借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韩非子》作为先秦说理散文代表着作之一,
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味。着名的“和氏献璧”故事,曲折感人;“郑袖劓美人鼻”,写出郑袖工于心计,巧言令色,口蜜腹剑,手段毒辣,故事情节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说,而且人物形象鲜明。引公木先生的话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文艺观以及方法论和认识论,可以说,读韩非子寓言故事,几乎等于读了一部法家思想辑要。
丰富的寓言故事成为说理散文的闪光点,也是先秦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

G.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释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常用来比喻那些凶险阴狠,恩将仇报或忘恩负义的人。
故事
赵荀子,名赵鞅,他是赵国君王的先人,春秋时,他任晋国的上卿。晋定公21年,赵简子攻占邯郸。此时,赵简子名为晋国的上卿,实际上独揽晋国政权,他的封地邯郸之大等同于诸侯。
有一年,赵简子带领军队在中山国(今河北定县一带)大规模打猎,狩猎的官员在前面引导。有一只狼在路中像人一样直立在那里啼叫,赵简子看后,就从容不迫地登上车子,拉开着名的乌号弓,挟住肃慎国制造的箭,一下就射进狼的身体,连箭末的羽毛都射进去了,狼不禁失声大叫而逃。赵简子发怒,驾起车子追狼,车子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天空,脚步的声音像雷响一般,十步以外,就辩不清人和马了。
当时,有一个墨家的信徒东郭先生,正往北到中山国去谋求官职,赶着跛腿的驴子,装了一袋的图书,因清早赶路而迷了路,看到扬起的尘土十分惊慌。狼突然逃到面前,伸着头看着东郭先生说道:"先生或许有志于救助世上万物吧?从前毛宝将一只乌龟放生,后来在逃命时,得到乌龟的负渡。"狼又说:"隋侯救活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因而获得一颗宝珠。"狼指着东郭先生的布袋说:"今天为什么不能让我早早躲在你的布袋里,使垂危的性命得救呢?将来倘使能从布袋中出来,我必定效法龟蛇报恩的诚意!"
东郭先生答道:"嘻!因为庇护你这只狼而冒犯世卿,触怒权贵,会招来什么样的祸殃将无法预测,还怎敢希望得到什么报答呢?然而墨子的学说是以兼爱为主旨,我应想办法救你,假如有祸的话,也中所不辞。"于是东郭先生把图书从布袋里拿出来,把狼再慢慢地装进去,前边担心踩着狼嘴巴下边的悬肉,后边恐怕压着狼的尾巴,装了三次都不成功。
这时追捕的人更加迫近了。狼急忙祈求说:"事情很危急了,先生真的还要在抢救火烧水淹的时候讲礼貌,在遇盗逃命的时候鸣响铃铛吗?先赶快设法吧!"于是它就收缩蜷曲起四只脚,让东郭先生用绳子把它缚起来,它把头弯到尾巴上,弓起脊背,藏起颔肉,像刺猬蜷缩尺蠖弯曲一样掩藏起来,像蛇盘蜷、乌龟止息一样停滞不动,听从东郭先生的安排。东郭先生按照狼的指点,把它装进布袋,扎上口,放到驴背上,牵驴退避到路旁,等待赵人经过。一会儿赵简子追到了,他找不到狼,大怒起来,拔剑斩断车上的辕木,拿断木给东郭先生看,骂道:"谁敢隐瞒狼的去向,就会像这根辕木一样下场。"
东郭先生连忙伏在地上,爬行前进,跪着说道:"我不聪明,却有志于救世的事业,奔走远方,迷失了方向。我即使愚笨,难道狼的贪婪而凶狠的本性我不知道吗?今天你来除凶,我怎么会隐瞒狼的踪迹不讲呢?"赵简子沉思了一会儿,就驾车子回去了,于是东郭先生也赶起驴子,加倍地赶路。过了很久,赵简子的仪仗旗帜的影子渐渐地隐没不见了,车马的声音也听不到了。狼估计赵简子已经去远了,于是在布袋里说:"先生让我从布袋里出来吧,解开束缚我的绳子,拔出我腿上的箭,我要走了。"
于是东郭先生把狼放出布袋,狼却咆哮道:"刚才我被狩猎的官追逐,他们来得非常快,幸亏你救了我。现在我饿得很,如果没东西吃,最后必定饿死,先生既然是墨家的信徒,何必吝惜自己的身躯,让我吃掉你以保全我微弱的性命吧!"狼张大嘴巴,伸出爪子,朝东郭先生扑来。东郭先生急忙用手格斗,一边格斗,一边退却,躲避到驴子后边。狼始终不能加害东郭先生,东郭先生也竭力抗拒,双方都疲乏了,隔着驴子喘息起来。
东郭先生说:"狼负我也!"狼说:"我并不是一定要亏负你,因为上天生下你们这号人,本来就是供给我们吃的啊。"双方相持不下,日影渐渐西移。东郭先生私下考虑:天色将晚,狼若成群地来,那么我就要被吃掉啦。于是哄骗狼说:"根据民间的风俗习惯,遇事有疑难不能决断,一定要询问三老。假若三老说我应该给你吃,你就吃,说不该吃,那就罢了。"狼很高兴,就一同去问三老。
过了一会儿,路上没有行人,看到老树僵立在路旁,狼就对东郭先生说:"可以问此者。"东郭先生说:"草木是无知的,问了有什么好处?"
狼说:"只管问,他一定会有话的。"东郭先生不得已,向老树拜了拜,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问道:"像这样的情况,狼应该吃我吗?"老树说:"你对狼有什么功德,竟希望不被吃掉,狼本来就应该吃掉你的。"说完,狼又张大嘴巴,伸出爪子向东郭先生扑来。东郭先生对狼说:"你背约了,刚才发誓问三老,现在才问了一棵老树,为什么这样匆匆要吃掉我呢?"于是狼与东郭先生又向前走去。
狼愈来愈急,看见一只老母牛在破墙头里边晒太阳,就对东郭先生说:"可以问此老。"东郭先生说:"草木没有知识,胡言乱语败坏事情,现在这头牛是禽兽,又去问它做什么?"狼说:"只管问,不问就吃你。"东郭先生只好拜拜老牛,再说一遍事情的始末给老牛听,老牛说:"老树的话不错啊,你对狼有什么功德,能妄想得到幸免呢?"说完,狼又张大嘴巴,伸出爪子扑向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忙说:"不要急。"
他们远远看到一个老人手柱藜杖走来,东郭先生又喜又惊,赶紧走到老人面前,跪着对老人哭道:"乞求您说句话使我活下来。"老人询问其中的缘故,东郭先生就说了一遍事情的始末,老人听了后,再三欷觑感叹,拿藜杖敲敲狼说:"你错了。人家有恩于你,你却忘恩负义,这样是要灾祸临头的。"老人高声喝道:"狼快走,不听的话,我将用手杖打死你。"狼对老人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开头先生救我的时候,捆缚我的脚,把我紧闭在布袋里,在上面压了书,我低了头,不敢喘气,他又罗里罗唆地去劝说赵简子,他想闷死我,独得其利啊。这样怎能不该吃他?"
老人问东郭先生:"果真如此?"东郭先生不服,详述他藏狼时顾怜爱惜的心意。狼也巧辩不停来求得胜利。老人说:"这些话都不足信,你们试着把狼再装进口袋里,让我观察当时的情形,狼是否真的困苦。"狼很高兴地听从,把脚伸给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再把狼脚捆缚起来装进布袋里,又放在驴背上。老人凑到东郭先生耳边问道:"有匕首吗?"东郭先生说:"有。"于是拿出匕首,老人用眼光暗示东郭先生拿匕首刺杀狼。
东郭先生说:"这不是杀死狼吗?"老人笑着说:"禽兽忠恩负义到如此程度,你还不忍杀死它,你固然是仁爱的人,然而也太愚笨了!"说罢大笑,东郭先生也不禁笑了起来,于是老人帮助东郭先生拿起匕首,共同杀死了狼。

H. 谈谈古代寓言的现实意义

寓言是指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是古代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一种反映,凝聚着古代人们的经验和智慧,是古代文学艺术创造的结晶。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富有哲理,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寓言多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或加以荒诞、类比等写作手段,贴近现实,对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暴行加以讽刺和揭露,对社会上的一些丑陋、愚蠢的现象加以嘲讽和批判,并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经验加以赞扬和流传。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远,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自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一直到现代,代代都有经典的寓言产生,它们不仅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随着时代的发展,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一些精彩寓言,
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如“拔苗助长”、“鹬蚌相争”、“叶公好龙”、“邯郸学步”等,都成为今天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
中国古代寓言是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有些寓言反映了社会面貌和政治现实,有些寓言承载了人们的智慧和教训,有些寓言浓缩了立身处事的法则,而有些寓言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引人入胜。对青少年读者来说,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一方面可从中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历史和社会的面貌,感受到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智慧,对照历史,反省自身,以便能更好地面对当今社会的各种问题。因此,青少年了解并学习中国古代寓言,对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寓言怎么预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炸鱼薯条多少钱 浏览:647
英国总共有多少运输机 浏览:477
美国海运到中国港口需要多久 浏览:372
美国给中国转钱怎么办 浏览:938
人在英国怎么玩微博 浏览:701
英国留学回国有什么补贴 浏览: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么种族 浏览:509
目前英国女王管辖多少国家 浏览:738
注销中国电信宽带怎么办理 浏览:27
越南人怎么养鸡 浏览:810
哪个国家的第一条路是中国人修的 浏览:46
意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浏览:341
印度为什么要租借俄核潜艇 浏览:541
伊朗是什么运河 浏览:873
中国向意大利提供了什么帮助 浏览:379
普顿在印尼什么地方 浏览:113
印度相当于中国哪个省 浏览:832
14万越南币人民币是多少钱 浏览:442
如何去中国地理杂志上班 浏览:922
怎么投诉中国石油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