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种小麦的方法和步骤,小麦适合在中国哪些地区种植
1、选种和处理: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地力、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选择良种,然后对种子进行晒种、药剂拌种等处理。2、选地整地:宜种植在土质疏松、地力高、排灌方便的地块,整地应深耕作层,疏松已经板结的土壤,把土地耙碎、耙透。3、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点播三种,注意播种密度不宜过大。4、田间管理:做好浇水施肥、科学化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5、适时收获:种子含水量20-30%左右收获产量最高。B. 古希腊的主要农作物是
大麦、小麦。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散见于希腊半岛。克诺索斯。新石器时代各处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种大麦、小麦和豆类等作物,驯养绵羊、山羊等家畜,崇拜象征丰产的泥塑女神像。农业技术大概从西亚通过小亚半岛由海陆两方面传来,可能伴以农业移民。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2)中国有哪些小麦适合种在希腊扩展阅读:
古希腊时代经济相当发达,工商业虽然规模不大,不过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除了斯巴达采取管制经济的体制外,其他各城邦大都宽松且自由。不过各城邦都有贫富悬殊的情况。
希腊化时代各国,尤其是埃及与西亚对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采取严格的控制。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几乎每一乡村都设置政府经营的工厂或商店,用来充实财政,对于私营工商业也是严格管理;西亚的政府也有相似的手段,只不过规模较小。
但是,贫富悬殊的情况,以及工资下降和物价上升的情形相当普遍,这些现象让人民的生活相当辛苦。另外,大都市的兴起亦为希腊化世界的特色。
C. 比较上古时代中国、希腊和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上古时代中古农业以稻米、小麦为主。
希腊地区主要以种植橄榄、放牧业以养牛和绵羊为主
西亚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中国的小麦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以上是我看全球通史得到的答案,记不住这么多了,可能有些错误
D. 麦子种植的历史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
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国(详情见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后种植小麦。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地区,是栽培一粒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最早被驯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叙利亚西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地。普通小麦的出现晚于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一般认为约在8000年前,起源于里海的西南部。
据考证,历史上某一时期,当伊朗西部某地栽培二粒小麦被带到粗山羊草分布地区后,发生了自然杂交,其杂种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后产生了普通小麦。
其演化的过程,按传统的观点是:具AA染色体组的野生一粒小麦与具BB染色体组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产生了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组AABB);野生二粒小麦驯化为栽培二粒小麦,再与具DD染色体组的粗山羊草自然杂交,才产生了普通小麦(染色体组AABBDD)。
在黄河流域两岸的三门峡、洛阳、卢氏以及西安、宝鸡等地大量存在植物学特征与普通小麦栽培种亲缘最接近的小麦草,这种小麦草很可能早已为我国先民采集和栽培。
中国继云南小麦亚种发现之后,在西藏高原又发现有麦穗自行断节的普通小麦原始类型(称西藏半野生小麦);在伊犁河谷有大片的粗山羊草(中国通称节节麦)原生群落,而黄河中游麦田早就有混生节节麦,这些事实对研究中国小麦的起源、演化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1985年和1986年先后两次于东灰山新时期时代遗址中,发现距今5000±159年的碳化小麦和大麦粒;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以上从植物学和考古学上给麦为中国起源论提供了证据。
(4)中国有哪些小麦适合种在希腊扩展阅读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收获的。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E. 中国小麦品种前十名都有哪些品种
前十名小麦种子如下:
1、众信麦998
该品种是由河北省众人信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898.26公斤,最高亩产928.6公斤。创造了2021年我国小麦单产的最高纪录。也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超900公斤的小麦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南片区和北片区双审定,是一个适种范围广,抗倒能力强,抗寒抗旱性好,产量高的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南北小麦主产区均可种植。
2、谷神麦19号
该品种是由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经测产验收,最高亩产860.6公斤,创造了安徽小麦单产新纪录。202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南片区的审定,是一个超强筋、抗病抗倒、超高产大穗大粒小麦品种。
3、山农28
该品种是由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20年,经测产验收,最高亩产856.9公斤,创造了当年我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在黄淮冬小麦,区组试验中,连续四年试验,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该品种产量三因素协调,具有超高产潜力,是一个抗寒、抗倒、抗病性、落黄性好的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山东全省,安徽、江苏、河南中北部等地区种植。
4、丰德存麦20
该品种是由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2020年,经测产验收,最高亩产855.2公斤,刷新了黄淮冬麦区千亩方,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一个矮秆大穗,抗病抗倒、成穗多,产量高的小麦新品种,适合在黄淮南部的河南、陕西、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推广种植。
5、烟农1212
该品种是由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了山东、河北、安徽等多个省审定。2016年,经测产验收,最高亩产828.5公斤,创造了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19年,最高亩产840.70公斤,再次创造了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该品种连续6年11次,平均亩产都超过了800公斤。是一个适应性好,稳产高产小麦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安徽、山西、河北等小麦主产区种植。
6、山农29
该品种是由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小麦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2019年,最高亩产835.2公斤,创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一个适应性强、抗寒抗倒、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适宜在山东省、河南全省、安徽、江苏淮河以北地区,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等高水肥地块种植。
7、烟农999
该品种是由山东省烟台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16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审定,2019年,最高亩产819.85公斤,刷新了山东省小麦单产纪录,2019年刷新安徽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一个适应性好,抗寒抗倒能力强,稳产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淮北地区、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种植。
8、山农30
该品种是由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南片区审定,2019年,经测产验收,最高亩产828.7公斤,创造了我国2019年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具有适应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等高水肥地块种植。
9、郑麦618
郑麦618 是半冬性小麦品种,属于稳产高产品种,适应性强,种植广泛,在2020年上半年各地表现都比较突出。小麦冬季抗寒性好,耐倒春寒能力强;抗病性强,而且耐干热风,熟相好。小麦穗大,整齐性好,结实性好。高在70-76厘米,茎秆比较粗壮,抗倒性好。籽粒商品性好,小麦粒大均匀,饱满度好。
10、郑麦136
郑麦136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中筋小麦新品种,郑麦136抗寒性好,经受住了去年河南多地的冻害考验以及今年的倒春寒冷害,而且该品种对多种病害表现出较好的抗耐性;熟相好,籽粒金黄饱满,商品性好;株高76厘米,茎秆强壮,抗倒伏能力强,属于稳产高产的优质项目新品种。
F. 中国的麦子何时传入古希腊是不是在苏格拉底时期
小麦和大麦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历史上中国没有大规模小麦或大麦商品粮输出的时代,也没有小麦或大麦品种有影响输出的案例。
小麦和大麦都是起源于1万年前的地中海地区,尤以地中海东部和东北部种植最成功。小麦和大麦传入我国的过程可能是一个极其曲折的过程。6000前,中国有疑似存在小麦作物的证据,有学者认为这是古羌人(汉藏的共同祖先)从两河流域带来的,但这一说法仅仅是根据一些片段证据(例如壁画或者其他出土物)的推测。4000年前的夏代、商代有小麦种植,但似乎与之前的小麦种植不是连续的,当然也不是人们的主食,此时华夏人的主食是豆类。至商代中后期,终于有明确的小麦输入记载——“来”和“牟”,“来”就是今天的小麦,“牟”是大麦,但商朝这一记载却是说,“现在引进了小麦和大麦”,据此可以推断,此时的小麦种植,与之前的小麦作物存在,没有关系。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小麦和大麦这些物种引进中国,尤其是中原的过程,可能是断续的,多次的。
周朝春秋时期,小麦和大麦在中原的种植得到推广,但此时,“麦子”这种作物作为主食,仍不能和华夏人传统的“稻米”(水稻是源于中国的)、“豆类”匹敌。
周朝战国后期,小麦终于在北方和豆类“扳平”,共同成为黄河流域人口的主食。
汉代开始在江北强力推广小麦,至东汉时期,小麦成为北方唯一主食,豆类退居副食。
两晋、南北朝、隋唐等几百年间,小麦种植的份额呈逐渐增长的态势,优势于水稻,堪称第一主粮。
之后麦子在中原的种植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几个世纪品种的退化,低产、病虫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小麦生产险些走到绝路。此时的北方人也开始以“稻米”为食。巨大的需求加上始于北宋的的水稻品种优化,至使水稻重新成为全国唯一的最主要粮食作物。
之后的元代,游牧习气,践踏良田,小麦和水稻种植都处于退缩状态。
明代开始复兴粮食种植,水稻小麦齐头并进。此时又有原产美洲的玉米作物,经由东南亚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大获丰收。
至清代,基本形成水稻、小麦、玉米“三足鼎立”的粮食生产格局,但小麦生产相对较低。
至现代,小麦生产已获得大幅提高,但由于人口众多,小麦作物在中国仍是自给自足。换言之,我们从未做过有影响力的小麦输出国。
G. 哪些农作物是中国本土的
1、小麦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5张)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
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国(详情见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后种植小麦。
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2、水稻
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3]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3、桃
中国为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
其他古籍如《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表明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都已遍植桃树。《礼记》中还说当时已把桃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枣)之一。
4、青稞
青稞的历史中国早在西周以前(公元前1100年)就有栽培大麦的史证,以六棱大麦为主。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西北干旱沙漠地区。高原人经过选择、驯化和栽培,把野生普通大麦培育成了青稞,并成为当地人民的粮食和马饲料。据科学考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区。
其实,青稞是青藏高原人民给青性裸大麦起的名字,在我国其他地方,则叫元麦、裸大麦或裸麦。由于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种植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现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省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5、红枣
据史料记载,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经考古学家从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证明枣在中国已有8000多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红枣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乘贡品,宴请宾朋。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
《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礼记》上有“枣栗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战国策》有“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枣在中国北方的重要作用。《韩非子》还记载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事。
所以民间一直视枣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枣作为药用也很早,《神农本草经》即已收载,历代药籍均有记载,对其养生疗病的认识不断深化。
H. 古希腊的农业以种植什么为主
大麦、硬粒小麦以及较少见的稷。90%的谷物产量是大麦。种植橄榄树,葡萄,(菜园:卷心菜、洋葱、大蒜、小扁豆、鸡豌豆、豆类;果园:杏仁、石榴)的产量。希腊也种植药草(鼠尾草、薄荷、百里香等)和油籽植物(亚麻子,芝麻,罂粟)。
I. 比较上古时代中国、希腊和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上古时代
中古
农业以稻米、小麦为主。
希腊
地区
主要以种植
橄榄
、放牧业以养牛和绵羊为主
西亚
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中国的小麦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以上是我看
全球通史
得到的答案,记不住这么多了,可能有些错误
J. 希腊种麦子吗
希腊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种植豆、麦、葡萄、橄榄等作物,特别是尼罗河三角洲特适合粮食种植,但希腊种植小麦不多,主要靠其他地区供应,小麦是种植的主要粮食,靠这个生产黑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