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汉朝采取哪种治国方略
汉高祖刘邦在匈奴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南侵之后,就着手对王朝内部的整顿。刘邦是以征战取得天下的,世有“马上皇帝”之称。当谋士陆贾劝他要重视文治,实行“文武并用”、“文武相配”之策时,刘邦对这一套开始并重视。在他完成了认识上的转变之后,就推行了一系列“文武并用”的安邦治国的政策。诸如:在经济上采取了“重农”的政策,一是“兵皆罢归家”以充实农业生产。二是赐予军吏卒爵位。三是号召逃亡人口回乡,他还下令解放了因生活困难而沦为奴婢的人。四是减轻田租,十五税一。这些政策的实行,使当时的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建立完整的法律制度。刘邦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登基不久,就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使朝中百官能按照统一的制度治理国家。他令萧何定律令,韩信等定军法,张苍定历法及度量衡程式,很快就建立起了西汉王朝的各项制度,对于巩固西汉政权,恢复和促进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生活秩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汉立国之初,满朝文武,多是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他们擅长于疆场上的厮杀,却不通礼仪,不懂文治。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便令叔孙通尽快制定朝中礼仪,并组织群臣学习,贯彻执行,以确保皇帝在统治集团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进而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军事上整军讲武增强军力。刘邦为了迅速恢复生产,增强国防实力,一方面大量裁减军队,充实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又积极整军讲武,修武备,强军力。刘邦采用“文武并用”、“文武相配”的政策治理天下,充分利用“和平时期”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与此同时,又积极训练军队,增强军力,这些都为200余年西汉国家的基本安定奠定了基础。
② 汉武帝推行了哪些新政,对国家的管理产生了什么影响
武帝下令增修汉律,对各级官吏严加管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武帝推行了“推恩令”,以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汉高祖刘邦,实行的是周代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相结合的制度。除15郡外,又设立了9个诸侯国。封国的诸侯王,权势很大。他们在本国有人事权、财政权,甚至有部分的军事权。他们逐渐闹起独立来。景帝时,吴楚七国终于叛乱。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诸侯国强大的势力终究是块心病。武帝想解决这个难题。
于是大臣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其主要内容是,在诸侯国内,诸侯王虽有几十个王子,原来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现下令,推恩各诸侯王,可以在其国内用自己的领土,分封王侯。这样,大诸侯国就自然分解为几十个小国了。表面上恩及他们,实则是削弱了他们的势力。这个政策的实行,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武帝采纳大臣桑弘羊的建议,决定统一货币。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郡国原有旧钱一律收回销毁。铸币权归中央所有,统一发行五铢钱。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武帝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的侵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强盛近百年的塞北匈奴,从此逐渐衰落。汉朝北部边境10余年没有发生战争。
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由张骞开辟的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翻过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和西亚,西达地中海东岸的贯通亚欧的大通道,绵延1000余公里,后人称为“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的开辟,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
武帝晚年,深感自己常年穷兵黩武政策的不当,于是在轮台下诏罪己,历数自己的为政过失,这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武帝于公元前87年病逝。临死前把国事托付给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让他辅佐幼主。汉朝在霍光秉政时期继续保持了强盛,出现了历史上的“昭宣中兴”局面。
③ 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了什么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徭役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统治。文景两代,继续大力推行这一政策,因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使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治世。文景时期实施较为开明的政治,以达到巩固专政的目的,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条件。
汉高祖登基后,约法省禁,减轻田赋税率,“什五而税一”。汉惠帝时,下令“减田租,复十五税一”。可知汉高祖在位的12年间,后期因国家财政上的需要,税率有所提高,但惠帝于汉高祖十二年即位后,马上恢复了原来的税率,使十五税一保持下来,即使吕后当政时也未见改变。
汉文帝时,进一步降低田租的税率,按“三十税一”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而且以后始终不变。
(3)汉朝对中国有什么政策扩展阅读;
刘邦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 ,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让士兵复员, 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员归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
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同时鼓励生育,扩大劳动力。大力发展农业,抑制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及残余的奴隶主阶级。
刘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国家得以巩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邦
网络——文景之治
④ 汉武帝登基后,都颁布了哪些政策
汉武帝登基之后先后颁布了推恩令、太初历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其中有关于推恩令这一政策的颁布,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这项“推恩令”政策其实是根据郡县制改进而来的,主要针对的是诸侯封地的继承权。按照这项新政策的规定,原本只属于长子的封地继承权变更为长子、次子以及三子三人共同拥有。如此一来,原本偌大的封地便会在后人的继承中一点点缩小,从而保障了中央集权。
除了以上这三个政策之外,汉武帝在位期间还设立了年号制度,开创了中朝机构以及增设了刺史官职。这些举措的实施让汉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武帝也因此被后世评为“中国最杰出的君王”之一。
⑤ 汉武帝文化政策
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对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下令统一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用今天的社会说,是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等,均属于此。政策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主导作用;正确的政策对文化的发展可以起到主动推进和使其加速发展的作用;反之,错误的政策也可能阻碍和破坏文化的正常发展。
文化政策是一国对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进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是有别于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等其他领域政策的一种政策形态。
中国文化政策如:孔子学院,和谐外交,中国功夫电影,中国戏曲,中医,书法,北京奥运会“鸟巢”、“水立方”都是属于文化政策的一份范畴。
⑥ 汉朝的经济政策都有哪些
汉朝经济政策:
1、休养生息
原因:秦末,农民战争动乱。楚汉之争,生灵涂炭,与北方匈奴军事力量对比不占优势,急需时间休养生息,重建家园。
主要措施:实行分封制度;奖励农耕、桑蚕;减租减息;实行以农为先的政策。
作用:使汉朝赢得了宝贵时间,增强了国家实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开国盛世,为汉武帝北驱匈奴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2、重农抑商
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从政治上将其打入贱民行列,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之”。汉朝以法律手段对工商业发展设置人为障碍,示天下以抑商、贱商之意。“以法律贱商人”格局初成,其抑商之法亦为后世所模拟。
3、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相对于西汉初年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命名。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⑦ 汉武帝在位时他提出了什么新政策
汉武帝登基之时,汉朝已经建国六十多年了,国内政治经济基本上已经稳定了,初步走上了一天繁荣的道路。汉武帝之前的文景之治使得汉朝迅速的发展,登基之后的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才能够让国家更加的繁荣富强呢?
汉武帝的这些功绩已经是许多帝王都难以超越的功绩了,但是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轮台罪己,是历史上第一个自我写检讨书自我批评的皇帝,所以汉武帝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因为汉武帝时期的种种措施对后来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西汉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所以从宏观讲汉武帝还是值得肯定的。
⑧ 汉朝在建立之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稳固政权统治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击败项羽之后,在诸侯将相的推举下,开国称帝,建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王朝建立初年所采取的措施、政策,犹如基石,后世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更新,以维护王朝统治。汉朝在建立之初,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六国遗少)在威胁着新生王朝,所以在王朝初年所颁布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显然,刘邦、吕后等汉初掌权人做到这一点,使两汉延续达四百多年。所以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朝在建立之初所采取的措施。
在法律方面,废除秦朝严刑峻法,主张德主刑辅,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
秦朝时期,思想是以法家思想为主,主张严刑峻法约束人民。导致官吏在执行国家政策时,对待人民过于严苛,结果就是导致人民对政府产生逆反心理,在秦朝建立不久,就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秦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不过是二世而亡。
刘邦为了保证国内战后重建任务的顺利开展,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采取对匈奴和亲政策,开放边境城市,与匈奴开展贸易,保持了汉、匈两国几十年的和平,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发展时间,保证了新生王朝不被兵祸拖垮。
浮人语
汉初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是有开创性的,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汉民族的形成、国家的统一强大是有决定性的贡献。汉初制定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还促使了“文景之治”的富裕与奠定了汉武帝北击匈奴的见识基础。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新语》、《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