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哪些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12 09:07:55

A. 中国经济保持成长具体有哪些主要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国保持经济成长的长期性因素有三个:就业人口的增长、资本积累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下面分别讨论这三个因素在中国的情况。
1、就业人口的增长:中国的劳动力即使在经过了30年的发展后,仍然有很多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了一种隐性失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二、三产业的进一步扩张,这些隐性失业人口有可能转化为就业人口,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资本积累的增长: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国民储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个趋势还会延续;同时外国资本流入的速度可能会有所减缓,但仍会维持正数,资本积累的增长意味者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成长。
3、技术进步:虽然国内的原创技术进步不是很快,但是从外国引进的技术进步是非常快的,这是不发达国家的一个后发优势,技术进步意味者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成长。
上面讨论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但是长期因素不会自动形成经济增长,必须分析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中国在经过长达30年的经济增长后,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供给推动型转变为需求推动型。而中国的国内需求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导致越来越依赖外部市场。在目前外部市场越来越收缩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不能根治国内需求不振的毛病,那么长期的经济增长将是一句空话。
以上是个提示性的大纲,可以据此展开分析。

B.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的是什么

发展的主要动力依次是:内需、消费、投资、对外出口。另外从发展因素上看:优化经济结构抓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是主线,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是主攻方向,保民生促和谐是重中之重。

依据:

1、经济发展的财富增长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费用与时间在流通、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分配与效率直接影响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因而,管理、服务与流通等环节越是精简、廉洁和有效率,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

2、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3、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C.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1. 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2. 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3. 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1. 经济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基础是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2.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3. 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
(3)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资源条件比较有利。
第二,制度条件良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国际条件有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D. 经济增长的因素有那些

经济增长的因素有:

一、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4)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哪些扩展阅读来源:

经济增长的度量:

度量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

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

E.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就其内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
(1)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2)科学技术进步
(3)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
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1)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
(2)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3)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人口政策等。

F. 中国经济增长的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就其内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 ( 1 )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 2 )科学技术进步 ( 3 )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 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 1 )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 ( 2 )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 3 )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人口政策等。还有就是就业率啊,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G.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2.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
(3)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资源条件比较有利。(可以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的潜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制度条件良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国际条件有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H.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1)资源约束。包括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资本数额等方面。(2)技术约束。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生产效率。(3)体制约束。体制规定了人们的劳动方式、劳动组织、物质和商品流通、收入分配等内容,规定了人们经济行为的边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调整利率政策 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I.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008年经济增长形势分析

由于CPI已连续5个月超过我国5%的通货膨胀预警警界线,生产资料价格近期也在快速上涨,温和结构性通胀已有向全局性通胀蔓延之势,因此防止全局性通货膨胀将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任务的重中之重。但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同时加快,经济内生性增长十分强劲,2008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增长环境良好

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世界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预期是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基础和实力,反过来,这些盛会的召开又将大大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原材料、燃料与动力供应紧张状况基本缓解。大型煤气化工程、小火电关停与新装机容量扩充、京沪高铁兴建在即等基础建设蓬勃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能源、交通、水利和生活环境也已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多年稳定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推进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内部环境,不仅有力保证了2008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还将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

农业有望稳产增收

农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虽然中国2004—2006年连续4年粮食增产丰收,但由于国际市场粮食出现短缺失衡,致使2007年国内粮食供应偏紧。2008年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解决,因为从2007年世界粮食收成来看,国际粮农组织十分乐观,预计将达到粮食产量的历史最高水平。其次,我国政府支农力度逐年增加,特别是2007年种粮、生猪饲养等农业补贴发放到位都将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此外,只要政策到位,农民根据市场自主调节生产的能力会进一步显着增强。

投资仍将稳定增长

连续数年的经济增长已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集中于政府部门的资金更多的是以投资建设的方式还富于民,2008年正逢政府换届之年,稳定经济增长是其首要工作职责,以建设投资为中心则又是大多数政府工作的常规之策,因此政府投资的内在动力十分强劲。不仅如此,2007年企业利润大幅上升,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机会和条件增多,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还会继续加大国内投资。综观国内投资的各种因素,2008年投资热度将会依旧不减。

消费迈向新台阶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在保持近几年住房、汽车及旅游火热的基础上,家庭吃、穿、用等日常消费出现较大增长。2007年消费旺盛的另一大特征是在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处于较大上涨时,消费者信心指数连创新高,这一特征表明城乡居民对未来个人收入与未来生活状况等前景看好。分析2007年消费增长加快的原因,除居民收入增长之外,我们认为,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低保、医保、退休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大范围贯彻落实才是我国消费状况明显改善的最重要原因。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障碍,消费活力才能得以释放。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看好,2008年我国消费还将迈向新台阶,这一增长态势将充分体现在家庭高档消费品(如新型家电和数码信息产品等)、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及家庭服务等日常消费服务上。

以上诸多因素表明,2008年中国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依然十分强劲,但其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起伏不定。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显示,在农产品、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下,除个别品种外,1—11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呈现普涨现象,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1—11月现货、期货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升12.21%、12.24%。与此同时,国内初级品、资源品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加快,10—11月份国内钢材、水泥价格开始攀升,石油、化工产品价格涨幅明显。此不但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并且也提高了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支出与消费,为明年的经济总体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其次,我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一是内需不足,2007年我国贸易出口仍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尽管政府采取了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各项调控政策,但出口增长势头依然旺盛;二是消费不足,投资多年来一直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军,而且投资结构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行业投资增速高于平均增速;三是资源消耗与环境承受压力过大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财政部2007年12月21日宣布,我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总水平保持9.8%不变,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但2008年将继续以暂定税率的方式对煤炭、原油、金属矿砂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并将对木浆、焦炭、铁合金、钢坯、部分钢材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出口政策调整力度和执行力度,减小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减小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经济政策的调整不仅体现在出口政策上,资源品价格的定价机制、土地与环境保护的力度都会加强,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传导,影响可能会在2008年集中显现出来,近期出口增速回落的迹象表明经济政策已在发挥潜在的作用。各项经济政策的共同作用将会大大降低依赖资源品生产、制造和加工企业的利润,一些缺乏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此外,为防止全局性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调控频率与调控力度前所未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3月18日第一次调整的6.39%上升到年底第六次调整的7.47%。利率的提高,将减少部分过热的投资。

因此,综合分析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各类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但速度会有所放缓,从2007年态势小幅回落1—1.5个百分点。

阅读全文

与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音箱多少钱一对 浏览:784
中国有哪些气质女星 浏览:244
印度牛皮为什么这么便宜 浏览:502
印尼旅游注意什么时候 浏览:829
最火的越南童音是什么歌 浏览:379
孟买和伊朗什么关系 浏览:765
意大利青皮是什么 浏览:76
印尼的钱1000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129
伊朗为什么袭击石油设施 浏览:699
越南地下城现在怎么样 浏览:547
香港有多少人有英国户籍 浏览:674
伊朗藏红花什么水果 浏览:560
印度式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浏览:363
印尼选票为什么要人工数 浏览:538
越南什么时候盛行东风 浏览:482
意大利哪里买gucci 浏览:14
固安英国宫一期怎么走 浏览:534
英国爱它美奶粉价格是多少 浏览:119
印度用海南话怎么说 浏览:936
中国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资 浏览: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