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是什么样子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系统类型齐全,生物种类丰富,栽培物种的野生亲缘种类繁多。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拥有陆地生态系统599个类型;有高等植物32800种,特有海岛高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300多种,其中特有物种667个。中国还拥有众多被称为“活化石”的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等。共有家养动物类群1900多个,水稻品种50000多个,大豆品种20000个,经济树种1000种以上。这些多样的农作物、家畜品种及至今仍保有的野生原种和近缘种,构成中国巨大的遗传多样性资源库。
Ⅱ 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其原因是怎么样的
(一)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遭受破坏,表现在量的减少和质的退化两个方面。被称为“自然之肾”的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被人类开发最剧烈的生态系统之一。新西兰有90%的湿地从欧洲殖民时代以来已经丧失。森林面积减少和被破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0.5×104平方千米;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及鼠害等影响,已有50%退化,25%严重退化;土地受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104平方千米。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例如水体污染达80%以上,淡水生态系统濒于瓦解。
(二)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丧失加剧
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灭绝的速度则因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加速,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从1600年以来的生物灭绝,被称为地质史上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其灭绝量大约是以往地质年代“自然”灭绝的100~1000倍(孙儒泳,2000)。据科学家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鸟类和兽类在1600~1700年的100年间,灭绝率分别为2.1%和1.3%,即大约每10年灭绝1种,而在1850~1950年期间,灭绝率上升到大约每2年灭绝一种。从1992~2002年的10年间,全球有800多个物种灭绝,1.1万多个物种濒危(余超然,2002)。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基因资源。然而,目前资源正在不可逆转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资源利用状况。尽管中国政府、科学家、政府官员和人民在自然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是中国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根据动植物的稀有程度和发展趋势,对物种划分优先等级,一般按个体数量、分布面积来决定。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几类:
(1)灭绝的种类:历史上存在,目前已经完全消失。如恐龙、美洲旅鸽。
(2)濒危的种类:指自然群落数量很少,它们在脆弱的环境中受到生存的威胁,有走向灭绝的危险。它们有可能是生殖能力很弱,或是由于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如大熊猫、白鳍豚、朱鹦和水杉、水松等。
(3)渐危的种类: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已看出种群走向衰落,如不立即采取措施,会逐步走向濒危的种类。如广西枧木及伴生种金丝李。
(4)稀有的种类:指分布区比较狭窄、生态环境比较独特或者分布范围虽广但比较零星的种类。只要分布区域产生对它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它就很可能成为渐危或濒危种类。高山、深海、海岛、湖沼上许多植物多属于这一类,动物中的黑麂、獐等也属此类。
(5)朱定种:处于受威胁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其真实数量尚无法正确估计,其它情况也不太清楚的种类。如毛冠鹿等。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最近公布的2000年物种调查数据显示,l996年以来,全世界濒危物种数目出现令人担忧的严重上升趋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正在受到严峻挑战。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转载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植物已经达到10954种,其中动物达5423种,植物达5531种,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1/4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此外,与1996年的统计数据相比,目前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059种上升到2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978种上升到2133种,爬行类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巴西特产的斯皮氏鹦鹉在野外生存的只剩80多只,而足迹曾遍及美国西南部的象牙嘴啄木鸟很可能已经绝迹。与此同时,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植物种类的l/4将面临绝迹的危险。
许多动物种类已濒临灭绝,约12%的哺乳动物种类和11%的鸟类及植物种类面临灭绝的危险。
世界物种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等组织提供的报告说,现在地球上每8种已知植物物种至少有1种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份长达862页的报告指出,由于柄息地遭到破坏和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世界上大约有3.4万种植物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占世界上已知的27万种蕨类植物、针叶植物和有花植物的12.5%。然而,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实际情况严重得多。比如,美国大约29%的物种受到灭绝的危险,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情况与美国相似。全世界75%的紫杉属植物面临消失的危险,而抗癌药物“塔克索尔”就是从这种植物里提取的。大约14%的玫瑰、32%的百合属、鸢尾属植物以及29%的棕榈属植物都面临灭绝的危险。
中国的物种受威胁或灭绝现象较严重。由于人为破坏和其它多种原因,加速了动、植物种群的灭绝。据估计,全世界濒危脊椎动物(除两柄、鱼类外)有510种,我国占91种。我国已经基本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有高鼻羚羊、犀牛、豚鹿、门臂叶猴、白鹤、黄腹角雉、新疆虎、麋鹿、野马、大熊猫、长臂猿、坡鹿、东北虎、华南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野驼、懒猴、金丝猴、雪豹、朱鹳、黑颈鹤、鲟、野象、叶猴等种类分布区显着缩小,种群数量稀少,已属濒危物种。
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约20%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中国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Ⅲ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在这些年有了怎样的成效
引言: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中国发展进程当中遵循的指导规则。所以大家对于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视的,例如国家也颁布了很多的措施之后,为了能够保证中国生物多样性,而这些年也有了很高的成效,那么都有哪些方面的成就呢?
国家要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话,不仅仅是要颁布一些措施来保护,同样也要提升众多人民的意识,只有所有老百姓们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话,那么这个行动才会进行得更加顺利。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所以现在很多的大山当中也会被居民们种植绿色植物,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贡献。
Ⅳ 我国物种受威胁的现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你记住:这个就知道了,我们离不开农药化肥、转基因等等,因为他们让我们更多的人能生存,这势必要破坏生态平衡,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不可避免的,物种进化原理也是如此。我国面临的是许多挑战,保护对策,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建立自然保护区。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早在1992年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在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下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的决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国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之道是要遵循的,生存也是必须要牺牲一些东西的,这是竞争的结果!
Ⅳ 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其原因是什么
(1)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遭受破坏,表现在量的减少和质的退化两个方面。被称为“自然之肾”的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被人类开发得最剧烈的生态系统之一。新西兰有90%的湿地自欧洲殖民时代以来已经丧失,森林面积减少和被破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的破坏,原始森林每年减少0.5×104千米2;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及鼠害等影响,已有50%退化,25%严重退化;土地受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104千米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例如水体污染达80%以上,淡水生态系统濒于瓦解。
(2)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丧失加剧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灭绝的速度则因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增加,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自1600年以来的生物灭绝,被称为地质史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其灭绝量大约是以往地质年代“自然”灭绝的100~1000倍。据科学家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鸟类和兽类在1600~1700年的100年间,灭绝率分别为2.1%和1.3%,即大约每10年灭绝一种,而在1850~1950年期间,灭绝率上升到大约每两年灭绝一种。1992~2002年的10年间,全球有800多个物种灭绝,1.1万多个物种濒危。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基因资源。然而,目前资源正在不可逆转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资源利用状况。尽管中国政府、科学家、政府官员和人民在自然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是中国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根据动植物的稀有程度和发展趋势,对物种划分优先等级,一般按个体数量、分布面积来决定。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几类:
①灭绝的种类:历史上存在,目前已经完全消失。如恐龙、美洲旅鸽。
②濒危的种类:指自然群落数量很少,它们在脆弱的环境中受到生存的威胁,有走向灭绝的危险。它们有可能是生殖能力很弱,或是由于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如大熊猫、白鳍豚、朱鹮和水杉、水松等。
③渐危的种类: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已走向衰落,如不立即采取措施,会逐步走向濒危的种类。如广西枧木及伴生种金丝李。
④稀有的种类:指分布区比较狭窄、生态环境比较独特或者分布范围虽广但比较零星的种类。只要分布区域产生对它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它就很可能成为渐危或濒危种类。高山、深海、海岛、湖沼上许多植物多属于这一类,动物中的黑麂、獐等也属此类。
⑤不定种:处于受威胁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其真实数量尚无法正确估计,其他情况也不太清楚的种类。如毛冠鹿等。
Ⅵ 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拥有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湿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以及黄海、东海、南海、黑潮流域大海洋生态系;拥有高等植物34984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445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已查明真菌种类1万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4%。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1、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我国人工林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差。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部分重要湿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带物种及其栖息地不断丧失,海洋渔业资源减少。
2、物种濒危程度加剧。据估计,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其中,裸子植物、兰科植物等高达40%以上。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有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下降趋势明显。
3、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一些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栖息地丧失,野生稻原有分布点中的60%—70%已经消失或萎缩。部分珍贵和特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一些地方传统和稀有品种资源丧失。
(6)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扩展阅读
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Ⅶ 生物多样性手抄报内容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手抄报吧,手抄报能有效帮助我们获得信息,培养综合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手抄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手抄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多样性手抄报内容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目前,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
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种~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三、生物多样保护的意义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
Ⅷ 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是怎么样的
地球上究竟存在多少物种?科学家们估计,在地球上1000万~3000万的物种中,只有140万已经被命名或被简单地描述过,其中包括75万种昆虫、4万多种脊椎动物和25万种高等植物,这些物种大多数存在于热带雨林地区。对多数研究较深的生物类群来说,物种的丰富程度从极地到赤道呈增加趋势,密闭的热带森林几乎包含了世界物种的一半以上,充满着各种生命:林木、灌木、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奇生植物;地衣、苔藓、水藻、真菌、蕨类等。在秘鲁的森林,就发现了283种树和17种藤本植物,在一棵树上就有43种蚂蚁,同整个英国的蚂蚁种类差不多;在厄瓜多爾尔尔的森林,就有365种,花植物,比英国全部植物种类还多20%以上;存巴西瑙斯地区的森林小,却发现179种椭径和15或15以上的树种。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土地辽阔,气候多样,地貌类型富,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如此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各种生物,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多种生境,而且第三纪及第四纪相对优越的自然历史地理条件更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发育提供可能,从历史上中国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系统类型齐全,生物种类丰富,栽培物种的野生亲缘种类繁多。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拥有陆地生态系统599个类型;有高等植物32800种,特有海岛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300多种,其中特有物种667个。中国还拥有众多被称为“活化石”的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自鳍豚、水杉、银杏等。共有家养动物类群1900多个,水稻品种50000多个,大豆品种20000个,经济树种100以上,这些多样的农作物、家畜品种及至今仍保有的野生原种和近缘种,构成中国巨大的遗传多样性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