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8世纪末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18世纪末的中国处于清朝的统治之下,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中国风的热潮。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到18世纪末,清朝鼎盛进入尾声,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与干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
清朝从干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干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政治日渐腐败。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干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
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1795年干隆帝禅位于子颙琰,即嘉庆帝。干隆至1799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落。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鸦片战争后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贰’ 公元18世纪是中国的什么时期
公元1700年至1799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这一时期的欧洲正处于剧烈变革时期,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则正处于封建统治的全盛时期。这时候应该是清帝国时期。那时清朝还在蒸蒸日上呢,
‘叁’ 18世纪末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我觉得如果把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做一个横向比较的话更能体现出中国当时的国家地位和社会状态。
1.18世纪末的中国处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在1644年入关以后先后打败了大顺,南明等政权统一全国。而在清军入关的4年前——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企图征收新税。遭到了议会的坚决反对,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2.清朝历史上最着名的康乾盛世在18世纪中期(干隆早期)达到顶峰(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期的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开始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18世纪末中国处于干隆朝末期和嘉庆统治时期,逐渐出现了衰败的现象,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并发展成为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康乾时期的繁荣景象早已荡然无存。在同一时刻,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也同样面临着空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启蒙思想家们自由民主平等的观点早已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1789年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则预示着一场日后摧毁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革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是在18世纪末,在英国爆发了一场相对平静但是同样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另一场革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中国再也没有成为过世界GDP第一。
简单的来说,在18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下滑的时期,而欧洲无论从政治制度和经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都处于上升的时期并已经反超中国了。
‘肆’ 18世纪末,欧洲开始轻视中国,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清中期,也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期( 1644-1911 )属清高宗干隆年间。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生于雍和宫邸。是雍正帝的第四子。
康熙六十一年命养于宫中,时年十二岁。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雍正十三年九月即位,年号干隆,时年二十五岁。干隆在位六十年,在祖父康熙,父皇雍正两朝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垦荒。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时期推向了顶峰。干隆在位六十年后,自动让位给儿子嘉庆,自称太上皇,但仍旧主持朝政,一直到嘉庆四年他死去为止,实际掌权统治中国达六十三年四个月,不仅是历代封建帝王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也是岁数最大的一位,卒年八十九岁。 干隆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死于养心殿,葬入清东陵的裕陵,庙号:高宗。有子17人、女10人。
‘伍’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中国是什么朝代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中国是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1625年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的统治中心。不过,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
1640年,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
1643年,皇太极病死,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
‘陆’ 18世纪中国是什么朝代
18世纪即1700——1799年,是中国的清朝
‘柒’ 18世纪的 中国是清朝刚开始那会吗
不是。清朝比较鼎盛的时期。18世纪是清圣祖康熙四十年——清嘉庆五年.公元1700年至1799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
从太祖努尔哈赤到世宗皇帝雍正这段期间称为前清,指的是公元1616年到1735年这段时间。
‘捌’ 18世纪是怎样的中国社会
18世纪正处于封建社会。
18世纪指公元1700年至1799年,中国正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全盛时期,即康乾盛世。
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康乾盛世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中国清朝政府统一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台湾,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通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一列改革和发明推广御稻、双季稻等高产作物,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破亿,并连破三亿。
为中国人口大国打下基础。 废除贱籍制度,解放了社会最底层阶级的百姓,子孙代代不得翻身的命运。
(8)18世纪是中国什么朝代扩展阅读:
清朝在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干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至18世纪中叶,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登基。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 1723年正月,雍正帝连续颁布11道谕旨,训谕各级文武官员,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农业生产,雍正实行“摊丁入地”制度。之后,人口急剧增长。雍正废除了贱籍,于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
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
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雍正全面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区分别设立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同内地大体一样。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
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死,第四子弘历继位,即干隆帝。干隆帝执政期间,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为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是在他统治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也逐步落后世界的浪潮。
‘玖’ 十八世纪我国处什么年代
1700——1799年的100年时间。正逢清朝入关建国,封建王朝发展急速,封建制度走向高峰的一百年。